意象對話技術是我們在心理治療實踐中發展的一種治療技術:治療者和患者用(不經解釋的)象徵性意象進行交流,以達到了解患者潛意識和解決潛意識中心理衝突的目的。
這種技術是融合精神分析治療中的釋夢技術、中國佛教的技術以及其他心理治療技術而產生的,是精神分析技術和中國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作者自1990年開始在心理治療中試用這一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意象對話技術的基本假設:
意象可以用直接的或象徵性的方式反映人意識或潛意識的心理活動。這一點已經早由精神分析等學派的研究和治療實踐所證實。
在意識不理解意象的意義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對另一個人用象徵性意象傳達的信息和情緒有潛意識的認知。
意象對話技術的基本操作
意象對話技術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任何一種心理治療相結合。
準備: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向他們簡要說明此治療方法實施的方式及注意事項。
要點有:
1、要求患者根據治療者的要求進行想像。
2、不要刻意地、努力地想像,而應放鬆等待意象的內容自動浮現。
3、希望患者在想像過程中不詢問治療者自己意象的象徵意義,以免中斷想像過程。
患者想像:治療者設定內容,讓患者想像。
例如:「請想像你看到了一座房子,告訴我,那是什麼樣子的房子?」或「請想像你走進自己的頭,在裡邊你發現了什麼?」治療者要求患者想像的內容是針對某些特殊問題的,相當於投射性的測題。
治療者的假設性分析:患者想像出一些意象後,治療者對其象徵意義作出假設,但是不對患者解釋意象的象徵意義。
例如患者想像:「房子裡有水坑、坑裡有一條蛇昂著頭,我很害怕」。治療者假設:這是「性象徵」,但是不必說出來。
再如患者的意象是:「我跌入陷阱出不來,絕望地哭泣」。治療者理解其象徵意義為:「我陷入了困境」。
意象的象徵意義肯定不是可以固定地理解的,對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情境,意象的意義都有不同。而且,意象有可以同時有多層意義。我們也不一定要「找到意象的真實意義」,重要的是通過意象的改變做心理治療。
治療者也可以完全不做假設性分析,只體驗這個意象。根據體驗,用積極的或啟發性的意象來做治療。
治療者誘導:用象徵性意象誘導患者改變。
例如:「你在陷阱裡,這很可怕,但是不要灰心,你可以找到出來的方法。你看,我正在坑中放下繩子去拉你。你看到這條繩子了嗎?」
進一步分析與誘導:患者受誘導後會產生一些新的意象。治療者繼續進行分析和誘導。如此循環。
例如患者說:「我看到你放下了繩 子,可是我不想拉繩子上去,我怕上面有虎狼。」治療者分析為「對人際交往的恐怖」,再用新意象進一步誘導。
強化練習:布置一些意象作業,讓患者回去練習。如:「想像擦亮房子的玻璃,每天做20分鐘」。
「想像不出來」的處理:患者有時會想像不出來治療者要求他想像的內容。例如:「我想像不出您要求想像的內容」,又如:「我想像不出一座房子來。」或「我看不到你所說的那條繩索」。這表明患者對治療者的話不相信或對治療阻抗強。
處理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堅持:「繼續,過一會兒你就會看到了。」輔助性想像:「房子被霧擋住了,你想像霧被風吹散,慢慢你就可看清房子了」。或迂迴:「那我們先想像別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