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

2020-07-28 二三裡資訊江門
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

親愛的老師們。

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

「最牛宿舍」的6個小夥子平均分達到651.8分。

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

老師的輔導不分晝夜。

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

林瑛和她的學生們。

高考「最牛宿舍」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

上課認真,下課活躍。「義賣,我們是認真的!」

7月25日,距高考放榜後還不到48小時。

江門一中校園裡,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我們撐著傘,走在陽光下,抬眼看到幾個身穿校服的陽光男孩站在三樓的欄杆邊,看著我們慢慢走近……隨後關於高考、關於理想、關於母校的交流,若干年後也許他們已不記得,但會記得這個午後,他們曾聚在一起,帶著內心的小遺憾或「小歡喜」。

他們,是6個小夥子:林浩源、梁俊傑、黃子威、李炯輝、李子健、梅毅熙。今年高考,他們的平均分達到651.8分,他們所在的A409宿舍也被稱作「最牛宿舍」。

儘管被稱「最牛」,但具體到他們中的某一個,仍有遺憾,正如他們的母校——江門一中及其掌舵者藍斌,還有他們的年級長曾統華、副級長郭梓耀、龔妙卿,以及所有關心關注一中的人。

今年高考,江門一中全體高三學生共1209人,有1208人上了本科線,上「高優線」人數761人,繼續穩坐五邑頭把交椅;總分600分以上133人,再創新高;「最牛班級」高三(9)班全班均在600分以上,平均分637.58分……但遺憾的是,儘管梅毅熙們曾站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但仍沒有站上「高優」頂端。對此他們有遺憾,更有期盼——期待終有一日來年的梅毅熙們能攀上更高的山峰,手可摘星辰。

高考是不少人的傷,但成就了更多人的夢。

人生總會有遺憾,但能讓更多學子進入自己心中理想的高校,並因共同付出的努力而無憾。

對梅毅熙們來說,永遠忘不了那段孤注一擲把主動權攥在自己掌心裡奮鬥的日子,那種在疼痛肉身和熱血靈魂裡培植的信念,會滋養他們的一生,那是來自母校的養分,有理想信念、有良師益友、有肩並肩的追逐奮鬥……

「最牛宿舍」的「小歡喜」

2017年9月,A409的6個小夥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大步踏進了江門一中的校門。經過選科、分班,幾經周折,緣分使然,6個小夥子成了室友。同學們眼中的「最牛宿舍」「學霸宿舍」,其實在相處方面也是可愛、有趣的。

A409是一個作息同步、和諧友愛的宿舍。「晚上10∶55,我們準時熄燈,大家每天都保持充足的睡眠。而且在一些生活小細節方面,我們也達成了共識,宿舍內務都會很快完成,這樣就能騰出時間來學習、休息,整個宿舍氛圍還是很快樂的。」作為高三(9)班的班長、A409的宿舍長,在採訪中,作為「老大」,他首位發言,也打開了其他室友的話匣子。

A409是一個包容度很高的宿舍。黃子威是一個「體藝達人」,喜歡在宿舍健身,「我中午吃完飯回宿舍有時候會做做運動,也會吹吹口琴,但是室友們都不會覺得我打擾了他們,所以中午的宿舍可熱鬧了。」黃子威說。李子健也是一個陽光男孩,雖然從高二下學期就走讀,但是每天中午也會回宿舍午休,「我會在宿舍做引體向上、舉啞鈴和伏地挺身等等,還自己帶了單槓回去。我覺得我們宿舍非常活潑、溫馨,即便是最緊張的高三,回到宿舍也不會覺得壓抑。」李子健說。

A409也是一個很「瘋」的宿舍。提到宿舍都有哪些娛樂活動,剛剛還安靜的梅毅熙便忍不住「爆料」了:「我們6個都愛玩、會玩。我們在洗漱間打過水仗,有時晚上熄燈前,我們還會玩『午夜迪斯科』,宿舍長帶頭跳舞哦!」梅毅熙說完,林浩源有些害羞了,便故作「恐嚇」狀,引得哄堂大笑。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只有一點「小歡喜」。這對於A409來說同樣適用。宿舍生活是快樂、輕鬆的,但是高考畢竟是一次考驗,有人歡喜有人愁。A409也不例外,據班主任林瑛透露,宿舍有兩位同學考試發揮失利,分數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為此也傷心難過了幾天。不過在採訪當天,6位小夥精神狀態還不錯,一到採訪地點坐下來,就掏出報考指南互相討論起來。

外界的未知和變數,都是不可預知的。對他們來說,高考終將成為記憶的一部分。而夢在遠方,路在腳下。「中山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材料學、生物醫學、建築學、化學、電子信息……」當他們口中說出自己心儀高校和專業時,眼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憧憬,充滿著青春的光亮。

學生背後的「護航人」

「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三年高中路上,老師們的呵護照顧,一路走進了學生們的心裡。

談到高中生活中最重要的人,A409紛紛投了班主任林瑛一票。

「Mrs經常會找我談心。有一次我成績下滑了,Mrs語重心長地跟我聊了一次,我才慢慢找回了狀態。」梁俊傑說。林瑛是英語老師,班上的同學都會親切地稱呼她為Mrs。

「Mrs就是一位讓人放心的大家長,為我們操了不少心。疫情期間,Mrs經常在班群裡發送相關的文件,有時候我看到她到深夜12點、1點多還在發。她很關心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前途,不僅了解每一個學生,還能及時察覺某一個學生的情緒低落,並給予鼓勵和疏導,包括現在我們要填報志願了,她也給了我們很多建議。」林浩源說。

今年江門一中高三級的畢業典禮,有一個人,只能遺憾缺席,躺在醫院裡最後一次深情地「目送」這批學生們高飛。他就是本屆高三級長曾統華。

「當7月8日17∶00的鈴聲響起,我的心如釋重負,再次回到五號六號樓每間教室走一圈感慨萬千……這三年像是一次刻骨銘心的旅行,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似乎永遠都不該有盡頭,可轉瞬之間,這趟旅行就要結束了……」高考結束當晚,曾統華在朋友圈洋洋灑灑留下了一篇1000餘字的「小作文」。礙於身體原因,帶著愛與不舍,他次日便動身前往廣州的醫院,作進一步的治療。原來,在高考前一個月,曾統華便要每周前往醫院進行檢查。23日,高考放榜當晚,還在住院的曾統華仍然心系學生,在病床上用手機處理事務。夜深了,同病房的人都已休息,曾統華不便打電話,便用手機一個個地回覆信息。

「曾級長平時對我們都很熱情的,路過碰到會跟我們打招呼,總會問我們要去做什麼。」梅毅熙說。「我們的數學老師就是曾級長,高三下學期我們發現他的數學課會經常調動,然後會用晚修補回來。後來我才知道,曾級長原來病了,好像一周要去幾趟醫院。」談到此處,梁俊傑神色有些黯然。

還有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南粵優秀教師錢華坐鎮加持,省三八紅旗手、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龔妙卿主管年級德育,南粵優秀教師陳玉梅示範引領,長年執教高三畢業班的金牌老教師賴紅紅、劉小慶等擔任備課組長,省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陳玉梅、毛永秀、李豔娟、朱玉敏等組成中堅力量……全體高三教師77人,是學生們背後最堅定的「護航人」。

「據我所知,女兒高二時候的地理老師,上課累病了,所以就沒有跟著帶高三。今年高三畢業,曾級長也是撐到高考結束才去住院治療……江門一中的老師真的很盡職盡責,用心用力。」江門一中高三(20)班家長陳夏恩的媽媽說。

不僅僅是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年級長,校長藍斌和學校一眾領導班子以及教育局、教研院的眾多師長都不止一次慰問、關心、鼓勵,他們,都是學生成長路上的「護航人」。

「雲端」突圍的「小確幸」

彼時大家都想不到,疫情的蔓延態勢遠遠超出了人們的認知。看著高考倒計時的數字越變越小,江門一中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明白,必須抓住流逝中的時間。

2月3日,江門一中就提前籌備,教導處召集年級組長,年級領導小組之內,級組長召集班主任、備課組長,接連召開各層次在線視頻會議,制定在延遲開學期間對學生加強學習指導的可行方案。從上而下,各年級組實施「一級一策」,班主任作為戰線一的主導者,負責統管學生自學;備課組長作為戰線二的牽頭人,負責協調老師幫教。班主任組織班幹部組建各班各科學習群。

自己在家設計、動手架起個性化的簡易直播臺,用讀書郎、智學網、樂課網等反覆進行直播測試,利用騰訊課堂、EV錄屏等預先錄製微課,用QQ群、微信群推介優質學習資源,通過問卷星等軟體製作簡便易行的在線學科練習……在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網上教學方法上,江門一中的老師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林浩源回憶,當時在上網課期間,考慮到學習方式轉變帶來的情緒調節的問題,林瑛便與林浩源商量對策,確保每位同學都能夠專心投入到備考。梅毅熙在介紹自己的備考「秘訣」時,也表示自己疫情期間都是跟著學校的課表、老師的節奏在家備考的。

所幸的是,儘管時間再緊、困難再多,終歸是撥雲見日。仲夏已至,夏木成蔭。此場「鏖戰」,每位老師、每位同學都默默努力,以求「突圍」。

滋養身心的「加油站」

A409延續了班上的傳統,營造了一種在學習上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啟超班的同學其實都是經過選拔出來的,都很優秀,各有所長,所以我們都會取長補短。」林浩源說。

在宿舍裡,林浩源是「英語小能手」,李炯輝是「化學小天才」,黃子威更是憑藉電腦技術成為班上的電教員。「平時梁俊傑就會問我一些化學問題,互相幫助嘛。」李炯輝說。

互幫互助在9班蔚然成風。而且為了讓該班能夠在高三有更好的學習條件,級組還特意將隔壁的課室空出來,作為9班的「辦公室」。平時就由6位科任老師「坐鎮」,學生可以隨時到「辦公室」答疑解惑。「我是高二進入9班的,跟其他班級真的很不同,學習氛圍特別濃厚,同學們都會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9班學生鄭虹玲說。

9班之所以會形成互幫互助的風氣,與該校推行的「導學案」運用和小組建設為支點的高效課堂教學密不可分。得益於「導學案」的推行,課堂上形成了「先學後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反思」的課堂教學形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在備考階段,在四輪複習中,高三級組制定了各有側重的備考策略。一輪複習主要是梳理考點、精簡內容、突出重點、拓寬視野、深化理解、學以致用;二輪複習主要功能是知識整合,形成知識網絡;三輪複習注重綜合考聯、單題突破、真題再練和錯題重做;四輪複習則引導學生進行考前「保溫」。

課堂上知識滋養心靈,課堂外活動「放飛」身心。江門一中的社團文化多姿多彩,擁有學生社團30多個,涉及學科、心理、文娛、體育等。林浩源曾是校學校電視臺成員、黃子健曾是學校管樂團的一員、梅毅熙曾加入演講社、李炯輝曾參加科技社團……A409在高一時也時常活躍在校內的各大社團。

「我們去兒童公園玩吧。」採訪結束,大家聚在走廊裡面臨分別,梁俊傑一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他們結伴而行,赴一場突然的約,年輕的背影挺拔堅定。

奮鬥不止,步履不輟,願少年未來可期!願一中重振輝煌!

文/婁丹張翠玲

圖/婁丹張翠玲學校提供

來源:江門市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和他們的「護航人」——江門一中高三年級的小遺憾與「小歡喜」
    7月25日,距高考放榜後還不到48小時。江門一中校園裡,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我們撐著傘,走在陽光下,抬眼看到幾個身穿校服的陽光男孩站在三樓的欄杆邊,看著我們慢慢走近……隨後關於高考、關於理想、關於母校的交流,若干年後也許他們已不記得,但會記得這個午後,他們曾聚在一起,帶著內心的小遺憾或「小歡喜」。
  • 佛山一中的最牛班級和學霸宿舍是怎樣煉成的?
    高考狀元固然引人矚目,但這樣一大批高分段的高考「學霸」有何特別之處,又是誰教出了這樣的一群學霸?來圍觀這群平均分超過662分的「學霸」們。除了市理科狀元劉俊言,佛山一中高三(15)班53人平均分662分,很有可能是今年佛山人均分最高的高三畢業班。
  • 新洲一中,牛
    是「低進高出」的典型學校它的中考錄取線比武漢多所名校低幾十分在三年的教育培養下,新洲一中高考過600分的人數僅次於湖北省最頂尖的高中太牛了!新洲一中還能在歷屆高考中在武漢名列前茅讓很多人都非常詫異不禁好奇新洲一中為什麼這麼牛?
  • 2019高考江門高分學霸真顏曝光!他們的學習秘笈請收好!
    雖然遺憾的是, 江門無被屏蔽成績的高分考生, 無緣全省文理科前50名。 但江門各區、市還是有不少學霸的! 下面跟小編一起見識下他們的真面目, 討教下學習心得吧!
  • 小歡喜:高三分班折射生活現實,快慢班代表的不止是學習成績
    小歡喜:高三分班折射生活現實,快慢班代表的不止是學習成績《小歡喜》正在各大平臺熱播,因為太過接近生活的臺詞和劇情,屢屢被送上熱搜,該劇的話題討論度也很高。該劇聚焦高三學生的高考問題,通過三個不同家庭的三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展示出了現實生活的眾生相。 在最新播出的劇情中,方一凡因為開學的分班考墊底被分到了基礎班,讓作為家長的童文潔和方圓焦慮不已,而作為插班生的表弟卻拿到了年級第一,兩個孩子冰火兩重天的成績刺激之下,童文潔對孩子的未來更加焦慮。而這次分班代表的不止是成績,更折射出了生活的現實。
  • 2015年江門一中招生諮詢會招生問答
    此外,我校還針對不同學科的教學目標開設了各學科的競賽輔導班,針對高考採用「導師制」等方式以配合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6Q:江門一中的「創新人才班」是怎樣的試驗班?A:我校為進一步探索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教育機制,從2011年的高一年級開始創辦了「創新人才班」。
  • 萬涓成水 匯流成河——永州一中2019屆高三年級素描
    永州一中2019屆高三教師合影。紅網時刻永州7月8日訊(通訊員 唐小豔 何永順 廖菁菁)2019年高考,在湖南省考生增加4.7萬人、學校參考人數減少的情況下,永州一中高分排名和人數、一二本上線人數均有較大提升……成績路上布滿了艱辛和汗水,學校盡最大努力為2019屆高三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把大批骨幹教師配備在高三;校長周黎親自主抓尖子生;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歐陽媛卿親自披掛上陣
  • 《小歡喜》:高考獨木橋面前,中產階級無以名狀的焦慮感
    黃磊編劇、汪俊導演的《小歡喜》,呈現了北京市(疑似海澱區)三個家庭、四個高三生在高考面前的焦慮一年。戲中人當然有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唯一確定的就是高考很嚴肅、很殘酷、也很公平。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高考是人生必須要走的獨木橋。橋的這邊,是十二年寒窗苦讀,橋的那邊是職場和人生的敲門磚。
  • 廣東一中學一宿舍8名男生高考分數都超過660分
    昨日高考放榜後,記者第一時間了解到,佛山一中就出現了這樣的牛人宿舍和牛人班級—205宿舍的8個男生高考成績均在660分以上,平均分超過670分,今年佛山市理科第一名也誕生於此;此外,市理科第一名所在的班級53名考生成績均在630分以上,都比今年一本理科分數線577分超出60分以上。  他們在成績讓人「驚呆」之餘也不禁讓人追問: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 我懷疑《小歡喜》抄襲我的高三,並且我有證據
    夢裡回到學習大於天的高三,那個不敢回、更回不去的小時候。 夢裡有黑眼圈掉到下巴的你,你面前是習題冊堆積成小山的課桌,課桌上有錯號比對號多的卷子,卷子裡是你永遠解不出的函數壓軸題…… 我昨天就做了這樣一個夢,這個鍋我認為應該由《小歡喜》來背。
  • 2021高考倒計時|新建一中高三年級舉辦高考倒計時200天誓師大會
    為鼓舞士氣,凝聚鬥志,打好高考攻堅戰,新建一中高三年級開展了「學習女排精神再出發」暨高考倒計時200天誓師大會活動。高三年級全體教師、學生出席此次大會。大會由高三(1)部年級主任金昌歡主持。大會在全體同學激情合唱中國女排奪冠主題曲——《生命之河》中拉開帷幕。
  • 小歡喜:劉靜痊癒,宋喬復婚,少年各奔前程,全劇唯一遺憾待收尾
    小歡喜:劉靜痊癒,宋喬復婚,少年各奔前程,全劇唯一遺憾待收尾由黃磊、海清、陶虹、沙溢、詠梅、王硯輝等人領銜主演的《小歡喜》已經接近尾聲,劇中方家、季家、喬家在高考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情,有悲有喜,有後悔有成長。
  • 2020年的高考,贏家還是「小歡喜」們
    我特別能體會這位家長的心情,所以高考在即,突然想寫點什麼。就是題目的,2020年高考贏家還是「小歡喜」們。《小歡喜》是一部電視劇,豆瓣評分8.3分,剛播的時候,沒少上熱搜。「小歡喜」們,就是上面的喬英子、黃芷陶、林磊兒、王一笛、方一凡和季楊楊。
  • 江門一中4名學生成準飛行員
    今年空軍航空大學錄取的55人中,我市佔5人,其中江門一中4人,培英高中1人。我市「出飛」人數全省排名第三。學校中,江門一中和北江中學並列第一。記者從市招生辦獲悉,近幾年,國家對招飛比較重視,宣傳到位,我市對招飛感興趣的學生越來越多,招生結果也比較理想。
  • 孩子被學校要求高三留級一年?看黃磊海清在《小歡喜》中如何應對
    你想啊,生活如此**,不看看電視劇裡別人是怎麼應(shou)對(mang)解(jiao)決(luan)的,你怎麼挨過那些難熬的日子,亦或是,怎麼發現生活裡其實也有小歡喜,從而和現實一笑泯恩仇呢?昨晚開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講述的就是3個高三家庭的故事,真實反映了很多家庭面對高三這一年的「如臨大敵」。不止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山大,老師家長也緊繃著神經。
  • 中山一中高三「十佳宿舍」來了!有你們宿舍嗎?
    為營造和雅文明 團結向上衛生整潔 學風優良的宿舍氛圍近日2021屆 高三年級開展了「十佳宿舍」評選活動▲投票環節:180餘位宿舍長投票選出自己心中的「十佳宿舍」。▲頒獎環節:年級家委會家長代表給「十佳宿舍」頒獎,現場感言鼓舞人心。▲分享環節:4-417宿舍、4-412宿舍、6-309宿舍代表「十佳宿舍」向全級學生做分享交流。
  • 貴州從江一中學弟學妹「喊樓」:為高三壯行,為高考加油!
    「高三加油,高考必勝,金榜題名!」、「感謝學弟學妹的祝福,我們一定不負眾望,在大學等你們!」一聲聲嘹亮而充滿正能量的吶喊此起彼伏,一呼一應整齊的口號響徹校園。又是一年高考季,三年寒窗破壁時。在距離高考僅剩4天即將踏上高考戰場之際,為了給高三學子鼓勁,增強迎考信心,表達對學長學姐的祝福,高一年級部組織全體學生冒著瀝瀝淅淅的小雨舉著橫幅到高三教學樓前「喊樓」:為即將高考的學哥學姐祝福壯行!高一年級按班級順序依次為高三學長表達祝福,場面壯觀,氣勢恢宏!走廊上的高三學子感受到學校師生的親切關懷和真摯祝福,臉上洋溢著歡喜與激動,現場一片歡騰。
  • 《小歡喜》:致畢業已久的高三學子
    不論你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只要經歷過高考,走過高三,身邊緊張的學習氛圍都會把你帶入這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小歡喜》結局了,在追它的一個多月裡,仿佛自己又重新過了一遍高三生活:壓力、努力、拼盡全力,有時還需要處理朋友、異性情誼、家人間的矛盾糾紛。
  • 寄宿制高三每間宿舍「減員」 有的宿舍改成單人單間
    計劃讓學生「對角線居住」的還有歷城一中,該校高三年級組組長趙明剛介紹,他們佔用了部分高一、高二年級宿舍,相鄰上下鋪間要呈對角線就寢,不能在同一層相鄰床位就寢。 記者從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了解到,該校宿舍數量相對充裕,開學後將由原來的4人一間改為單人單間。
  • 高三老師也追《小歡喜》連連感慨「太真實」
    《小歡喜》劇照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小歡喜》以方家、喬家、劉家三個不同高考家庭的備考故事展開,描摹了一幅中國式家庭「浮世繪」。該劇「爆款相」已顯,豆瓣8.1,不少高考過來人都評價說,「劇情太真實,就是當年的我家」。對劇中展現的那些焦慮的高三生活圖景,現實中的高三老師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