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販賣黑人崑崙奴,有沒有改變中國人的血統?他們為何不反抗?

2020-12-13 今古講堂

唐朝販賣黑人「崑崙奴」,對中國人的血統有何影響?為何沒有在中國形成黑人種群?這些人的後代情況?這其中有何玄妙?

一、中國古代就有販賣外國人口,包括販賣黑人的情況。

販賣人口的事,現在說起來很不光彩。但中國古代,確實存在販賣外國人口的現象。

其實,早在美國販賣黑奴之前,中國唐朝就已經從國外販賣崑崙奴到國內作為奴僕。而這些人中,有不少就是黑人,而且人還不少。

我們應當客觀正確地認識這一歷史現象。這主要是由於唐朝是當時世界上非常先進發達的國家,而古代的人們,由於受當時的歷史條件的局限,並沒有形成那麼多的人權意識,所以就產生了從別國把人口販賣到本國來做奴僕的現象。

那麼這件事就非常奇怪。大家都知道:美國販賣黑人,到現在美國已經形成了黑色的人種,並且現在美國的種族歧視並沒有消除。而我國唐朝販賣黑人,卻並沒有在我國形成黑色人的種群。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崑崙奴連環畫

二、國際化的大都市。

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國家。在中國古代的唐朝,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在當時也是數一數二的國際化大都市。

在這兩個大都市裡,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大街上經常會出現各種膚色的外國人,滿大街的溜達,"內有東西方四十餘國僑民」。

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崑崙奴,新羅婢,菩薩蠻」,這就是所謂的「唐朝三寶」。

需要說明的是:種族歧視不僅現在有,在中國古代的唐朝也有。作為販賣人口而來的「崑崙奴,新羅婢」,在唐朝其實是受歧視的。

種族歧視當然要堅決反對,但是我們也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唐朝。在唐朝還沒有種族歧視這個概念。

崑崙奴動漫

三、「崑崙奴,新羅婢,菩薩蠻」的人員組成。

新羅婢和菩薩蠻的人員組成比較簡單。

新羅是古代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其大部地區位於現在的韓國。這些新羅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洛陽和長安,唐朝人對她們進行專門的家政技能訓練,相當於今天的菲傭,乖巧能幹,非常受當時達官貴人的喜愛。

菩薩蠻主要來自於當時的一個小國家,大概在現在的緬甸附近,這個小國家向大唐進貢了一批美女,組成了一支異國風情的美女舞蹈藝術表演團隊。據《杜陽雜編》:

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為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危髻金冠,瓔珞被體」,這個打扮,非常符合我們現在雲南部分少數民族的服裝特色。

雲南民族服裝

崑崙奴的人員結構就相對複雜一點。

崑崙奴大多性格溫順,身體健壯如牛,皮膚黝黑,許多豪門貴族紛紛把他們作為自己的奴僕。

崑崙奴大多數是由東南亞一帶的尼格利陀人組成。還有一部分是阿拉伯人訪華時帶來的一些黑人,另外有一部分被稱為「僧祇奴」,是來自北非的黑人。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古印度的達羅毗荼人,等等。

崑崙奴不遠萬裡來到唐朝的途徑,有的是外國使團作為年貢送往長安、洛陽,有的是跟隨外國使節入華,遺留在中國不走了。還有的就是被掠奪販賣到唐朝的土著。

究竟為什麼叫崑崙奴呢?

「崑崙」一詞,在古代指崑崙山,也指黑色的東西。據《舊唐書》:

「在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

崑崙奴的特徵非常明顯,是「捲髮黑身」,也就是相當於我們今天看到的非洲黑人的形象。

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記載了販賣崑崙奴的具體過程,非常暴力:

「西南海上有崑崙層期國,連接大海島,……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拳發,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賣為蕃奴。」

當年在西南海島上,有非常多的野人。這些野人,皮膚漆黑,卷頭髮。非常貧窮,食物顯然是匱乏的。

所以,就有人以食物作為誘餌,把他們捕獲。說明這些野人的智商也不高,為了一點食物就會被別人捕獲。把他們販賣為奴隸,而且居然「動以千萬」,這個可能就有點誇張了。

這種販賣人口的行為確實是非常殘酷。而且把他們千裡迢迢運到長安和洛陽,古代運輸能力非常差,途中肯定會死不少人。

這些人到達唐朝後,大多都成為達官貴人,豪門望族的奴僕,有些有藝術細胞的,就去練習樂舞,供達官貴人娛樂。

當時,能夠用得起崑崙奴,尤其是黑人,是一種貴族身份的標誌。如果哪個達官貴人家中,沒有個把崑崙奴或新羅婢,都不好意思見人。

四、崑崙奴為何不反抗?

我們在史書上,基本上沒有看到崑崙奴有反抗的現象。

這個就非常奇怪!

這些人被作為奴僕販賣,為什麼居然不反抗?

根據我推測:由於當時世界上普遍經濟不發達,這些崑崙奴從小生活的地方,大多還處於原始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處於一種極低的狀態,而且可能大多數人都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他們一開始被人販賣到唐朝,肯定也是不願意的。但是當他們到達唐朝的長安和洛陽之後,那種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景象,把他們看傻了,看呆了。在他們看來,這真是一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也是他們從未見識過的天堂!

因此,他們雖然作為奴僕,但他們自我感覺:這要比原始社會的生活好多了!更何況,能用得起崑崙奴的,都是一些豪門。豪門就算是奴僕,生活標準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所以你讓他們走,他們也不會走,當然也就更不可能反抗。

五、崑崙奴的後代何在?他們有沒有影響到中國人的血統?

這些崑崙奴後來就像從歷史中憑空消失了一樣,在後來的歷史中,再也沒有過多的記載。他們究竟有沒有後人?他們對中國的人種影響有多大?史書幾乎沒有什麼記載。

根據我推測:唐朝人雖然販賣了一定數量的崑崙奴、新羅婢,但主要還是集中在長安和洛陽這兩個大都市,並沒有向全國範圍擴散。不像後來的美國那樣大規模的販賣。

新羅婢本身就是亞洲人。在之後的發展中逐漸被漢人同化了。

而使用崑崙奴的,主要還是少數的達官貴人,數量還是非常有限。

由於這部分人數量非常少,社會地位又低下,中國人並不願意與他們聯姻,這就導致他們許多人可能終身都未能擁有正常的婚姻。所以他們可能很多人就沒有能夠留下後代。

後來中國又發生了若干大規模的戰亂和災荒。崑崙奴的人種本身就非常少,在各種戰亂和災荒中,可能也很少有人能夠倖存下來。真正能夠倖存下來,並且能與中國人聯姻,生下後代的,恐怕是鳳毛麟角。在歷史的長河中,就算他們還有一點基因能留存下來,也早已被稀釋,無從考證了。

所以他們的存在,並沒有影響到後來中國人的血統。

根據考古出土的黑人俑,大都上身赤裸,頭髮捲曲,斜披帛帶,下穿羊皮短褲,非常像現代非洲的黑人。

相關焦點

  • 唐朝時期,有錢人為何都以有崑崙奴為傲,「崑崙奴」是什麼?
    況且,並非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腐朽落後的,正所謂「矮個子裡拔將軍」,在中國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有一個王朝是極為開放、包容、強大的!這個王朝就是唐朝!唐朝有多強大呢?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還曾出現「萬國來朝」的盛況,唐朝有多開放呢?早在千年之前,長安和洛陽就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異國之人!
  • 唐朝富二代的炫富神器:崑崙奴、新羅婢與菩薩蠻
    不過,尼格利陀人普遍又黑有矮,這和部分史書記載的個個體壯如牛、性情溫良、踏實耿直不太符合。筆者個人猜測,這是唐朝當時只以膚色來統稱崑崙奴,性情溫良、踏實耿直描述的應該是尼格利陀人。而體壯如牛描述的應該是當時唐朝更加稀少的非洲黑人,即尼格羅人。 為什麼說唐朝人只看膚色,而不分尼格利陀人和尼格羅人呢。一些記載可見端倪。
  • 崑崙奴的前世今生​
    因為他們皮膚黑色,很多人都以為「崑崙奴」來自非洲,其實,如果不說這個結論錯誤的話,起碼也是不全面的。大部分的「崑崙奴」其實都來自東南亞,他們也不是絕對的黑膚。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棕色皮膚。因為與漢人相比他們膚色更深,所以才被叫做「崑崙奴」。
  • 「崑崙奴」為何大受古代貴族的歡迎?他們究竟是什麼人?
    崑崙奴這一足以代表他們身份地位的奴隸,他們自然會想要擁有。試想一下,若能帶著一個膚色黝黑、健壯溫順的崑崙奴上街,那回頭率可絕對是百分之百了。在經過後世考古學家的考證後,得出了以下幾種觀點:第一,在唐朝的長安城內,大約有40多名外來人口,其中就包括來自非洲的黑人。根據上文五錢君對崑崙奴的描述,這些非洲黑人也屬於崑崙奴。這就說明,崑崙奴中有一部分是來自非洲北部地區。
  • 唐代長安城為什麼會有黑人?他們都是從哪裡來的?
    然而他黝黑的膚色,也讓不少觀眾疑惑,長安城裡怎麼會有黑人?事實上,唐代的長安城裡生活著許多黑人,只是他們沒有電視劇裡葛老的能力與機遇,大多是城中達官貴人的奴僕,因此被人們稱為崑崙奴。唐代崑崙奴數量頗多,而且大多勤懇忠義,動作敏捷,更有甚者能飛簷走壁。因此在相關史料中記載,崑崙奴是中國古代俠文化的創造者。
  • 英國學者:不明白中國人,為何他們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於是近來一位英國教授發出疑問:「看不懂中國人,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中國沒有歐洲的「君權神授」信仰歐洲大陸的「君權神授」,神賦予了君主及其後代不可改變的權力和身份,所以一旦授予便再無翻身之地,所以當時的歐洲格外看重血統,只有這樣才可以維繫君主的絕對統治。
  • 《長安十二時辰》中崑崙奴是非洲黑人?其實很有可能是古代越南人
    《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劇中許多情節都有考究,無論是服飾和人物安排都有唐朝的歷史因素。其中第六集提及唐朝時期的崑崙奴是唐代絲綢之路的產物,從外國引入的奴隸。唐朝隊對外交流與貿易往來頻繁。外國人大量湧入,「捲髮黑身」的崑崙奴就是其中之一。
  • 為何中國人從不提自己的血統?英國教授直言:看不懂他們
    早前曾有一位西方的漢學家在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時,他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這位英國教授表示:自己有點看不懂中國人,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呢?在聽到這個問題以後,想必所有中國人都會一時間摸不著頭腦,仿佛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血統真的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 ...人炫富時必備的三件「法寶」,崑崙奴、新羅婢和菩薩蠻都是什麼?
    上流社會更是各種攀比、炫富,而攀比其中就有「炫富三寶」,即崑崙奴、新羅婢和菩薩蠻。大家可能一聽有點懵,這是什麼東東呢? 崑崙奴 此崑崙非彼崑崙,所以大家不必驚訝,唐朝貴族再有錢他也沒有資格能把傳說中崑崙仙界的仙人們抓來做奴隸。
  • 英國教授提出疑惑:為何中國人從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黑人事件"是一場種族歧視,在以白人群體為主的歐美國家,其他膚色的人種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感受到過歧視。可在中國因血統受到歧視的情況卻並不常見,因此有英國教授就提出困惑,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 唐朝三種外來人口,成為達官顯貴的炫富工具,這三種人是哪三種?
    而在唐朝時期,雖然沒有如今的豪車以及遊艇,也很少有官員或者貴族在家中圈養猛獸,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唐朝的貴族並不會炫富。對於唐朝的貴族,他們炫富的標準同樣是普通老百姓不曾擁有或者是根本接觸不到的東西。通過奴隸的販賣與交易,大量的奴隸流向當時的唐朝,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初年。因為這些奴隸大多數都來自於崑崙,故而被當時的唐朝人稱呼為崑崙奴。但是崑崙奴來到唐朝並非只有一種途徑,在唐朝隨處可見的崑崙奴,來華方式是五花八門。
  • 黑人身強力壯,為什麼幾百年來淪為奴隸也不反抗?原因很簡單
    非洲給人們的印象十分貧窮,但是黑人給人的感覺卻是十分的強壯。那為何他們幾百年來會淪落成為奴隸呢?難道就不知道要反抗侵略者嗎?這是我們大家心目中都會存在的一個疑問。其實原因很簡單,實際上,之所以會變成這樣還是跟非洲的國情、歷史有著很大的關係。
  • 20年前,一黑人小孩出生就被遺棄,後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怎樣?
    雖然這場貿易沒有涉及到中國,但根據《舊唐書·南蠻傳》曰:在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唐朝是一個經濟繁榮的朝代,已經跟國際接軌,長安與洛陽還流傳著一句話「崑崙奴,新羅婢」,而崑崙奴指的就是黑奴。
  • 「膚白貌美」的庫裡居然是黑人,有一特徵可以辨別球員是否有黑人血統
    現在有不少NBA球員長相和膚色看上去就跟白人並無差異,但實際上卻是黑人,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他們呢?如果單看膚色或許能區分一部分球員,但是像庫裡和格裡芬這樣幾乎與白人無異的黑人球員,要如何辨別呢?
  • 黑人和中國人的混血名人,看到她們的樣子,一點都看不出中國血統
    導語:黑人和中國人的混血名人,看到她們的樣子,一點都看不出中國血統。 他的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泰國人,他擁有四分之一的中國血統,他的中國血統來自他的外公。但是好像,完全沒有看出來中國血統。
  • 外國教授:搞不懂,為什麼很少有中國人提自己的血統
    我們都知道在外國人眼裡,他們十分介意自己和他人的出身,特別關注自己的血統,尤其在英國這個國家是最有明顯特徵的。在英國,如果你的血統是很高貴的,那麼你的地位肯定不會低,英國人對血統的重視程度到什麼地步了呢?他們把小貓小狗都要劃分血統。
  • 20年前,上海老人撿到一黑人棄嬰,長大後還分他房產,結果如何?
    中國曾經把黑人稱作憔僥氏,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關於黑人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記載了梟陽國、厭火國等黑人部落的風俗。鄭和下西洋去到非洲,促使中國和非洲交流增強,一部分中國人把黑奴帶回國內,主要安置在廣州和南京。 我們常說的「崑崙奴」,是唐朝人給黑色皮膚的人的統稱,「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崑崙奴」泛指南洋地區的人,也有部分是非洲人。
  • 為何外國人總喜歡秀自己的血統,中國人卻閉口不提自己的血統呢?
    ,為何我國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毫不誇張的說能夠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家族,自己的祖先沒有一個是吃素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令我們自豪的祖先,因此炫耀血統在中國只會令人恥笑,更何況我們的姓氏在很早之前就被普及了,姓氏也是要遵守優勝略汰的規則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姓氏相比今天是非常多的,而經過上千年的發展之後,如今僅剩下幾百個姓氏,說明延續到今天的家族都是非常強大的,像那些不知名的只會被歷史所淘汰
  • 為什麼中國人不在意自己的血統?英國專家直言:看不懂他們
    隨著中國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很多西方國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紛紛對中國文化進行了研究,其中一位來自英國的專家,在研究過中國的歷史之後,提出了一個讓人感到非常有趣的問題,中國人讓他感到非常的疑惑,因為他們從來都不在乎自己的血統,相信大家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後,也是感到非常的迷惑,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從來都沒有注重過血統
  • 黑人身強力壯,為啥500年來願淪為奴隸也不反抗?說了你可能不信
    導語:黑人身強力壯,為啥500年來願淪為奴隸也不反抗?對於此,也許會有人有疑問,那麼黑人在面對白人的時候,五百年來身強力壯的黑人為什麼不反抗呢,而是甘願淪為奴隸?說了你可能不信。在歐洲航海家開闢了美洲後,在這裡大量開辦種植園,就急需大量的勞動力,於是就催生了專門向美洲輸送勞動力的行業,起先只是將歐洲的勞工送往美洲工作,但是這些歐洲人並不能適應美洲的環境,大量生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