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唱出了臺灣人的鄉愁。鹿港鎮是臺灣知名的文化和商業的港埠重鎮,是臺灣傳統文化遊的必去地之一。鹿港鎮並不大,古蹟眾多,值得好好品味,基本靠徒步可玩遍所有的景點。
鹿港天后宮自乾隆49年(1784)開為官方設立的正口後,商賈林立,船運往來於鹿港泉州之間,為當時臺灣中部的貿易商港,八郊的設立說明了鹿港在嘉慶年間商業的鼎盛。由於舊祖宮為鹿港的合港廟,鹿港皆稱此廟為「天后宮」。
臺灣有好幾座龍山寺,其中鹿港龍山寺具有古樸風貌。建築、彩繪和雕刻都美輪美奐,一定不要錯過美麗的藻井。鹿港龍山寺建於明鄭永曆七年(1653年),在1786年遷到現在的位置,於1831年修建原本的狹小廟寺而成,並重建多次。
摸乳巷是一條兩百年歷史的窄巷道,窄處不到70釐米,只能容許一人通過,如果男女正巧面迎面走來,擦身而過時不論如何相讓都會很尷尬,因此有「摸乳巷」的戲稱。其實這條小巷在冠以「摸乳巷」之名前一直默默無名,根據當地老一輩人的說法,這條巷子之所以那麼窄小,主要是當地的住戶為了阻擋強勁海風之吹襲而儘量把房屋的間距縮小,可是沒想到卻衍生出這樣饒富俗俚的趣稱。
鹿港老街主要包括埔頭街、瑤林街、大有街,曾是鹿港較早的街區,如今這裡依舊能見到各式老樓,也可以逛逛這裡的沿街小店、嘗嘗路邊的各種小吃。鹿港老街上不乏一些保存得較好的歷史建築,比如這裡的「玉珍齋」、「元昌行」及「十宜樓」均已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鹿港民俗文物館原為日治時代鹿港巨富辜顯榮的宅第,是一棟十分漂亮的西式洋樓,後由辜氏家族捐獻此樓而成立了民俗文物館。館內收藏了許多鹿港當地文物,包括清末民初的民生用品、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宗教禮儀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