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醫:深秋忽冷忽熱 養生多吃白色食物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最近天氣忽冷忽熱,除了皮膚幹癢,也容易傷風感冒。中醫師表示,秋天相當乾燥,流鼻水、口乾等症狀也會加劇,想養生不妨多吃梨子、白木耳等白色食物,可滋陰潤燥。

據報導,臺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彭溫雅3日表示,秋天的「秋」,右邊有個火,反映秋天是個容易上火的季節,節氣特色屬於乾燥的「燥」,從字的組成就能看出秋天和口很有關係,代表症狀以口鼻為主,若想養生同樣得從口做起。

彭溫雅指出,秋天天氣相當乾燥,不只容易導致嘴唇脫皮、皮膚缺水,也容易出現鼻塞、流鼻水、過敏性鼻炎、喉嚨幹癢等症狀,建議多擦乳液、護唇膏、多喝水;如果皮膚容易乾燥過敏,暖呼呼的溫泉少泡為妙。

飲食方面,可以多吃潤肺補水的白色食物,彭溫雅說,像是梨子、百合、白木耳、山藥、白色菇類都很不錯,另像蓮藕、秋葵也是養胃潤肺的好選擇,平時可以多吃俗稱「中藥維他命」的紅棗和枸杞,裡頭富含豐富礦物質,有助滋陰潤燥。

秋冬不少女性上身總是包緊緊,下身卻穿相對輕薄的絲襪及裙子,就中醫角度而言可是大NG,彭溫雅指出,「頭要涼、腳要暖」是重要穿衣原則,因秋、冬季節陰氣較重,氣血行經的肝經、脾經、腎經的起點都在腳部,若受涼了會影響循環,引起許多大小毛病。

她建議,正確穿法應該是下半身穿得保暖,上身則可以洋蔥式穿法,若感到熱也是從上半身開始脫,才是養生之道。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俗話說「秋吃白、冬吃黑」深秋吃三種白色食物,潤喉嚨、利減肥
    咱們傳統飲食文化裡,有很多和一年四季相關的順口溜,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春吃花、夏吃果」、「秋吃白、冬吃黑」等等。現在到了深秋季節,在連續幾場秋雨秋風伴隨下氣溫快速下降,東北和內蒙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雪了。
  • 春天要養肺 臺醫師:多吃白色食物捲心菜
    中醫師建議,不妨多吃含蛋白質的白色食物如白蘿蔔、捲心菜等;另外「宣肺化痰」的中藥,則有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不僅能保養呼吸道,也可以減輕過敏體質帶來的不適。  中醫師陳潮宗指出,季節交替之際,適合「養肺」,重點即在「補氣」。
  • 冬季如何養生 多吃黑色食物
    調養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平補為宜,可選擇雞肉、羊肉、梨、慄子等食物,同時要多吃含鉀、鈉、鈣等無機鹽的食物,以預防心血管等疾病。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若鹹味吃多了,會使心陽力量減弱。「少鹹增苦」,可補腎固精,補益心臟。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橘子等。
  • 清明養生攻略!飲食宜溫 多吃7種食物
    清明養生攻略!飲食宜溫 多吃7種食物 原標題:   編者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我們迎來了清明節氣。清明時值暮春,氣候多變,且常陰雨綿綿,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 立冬養生指南:多吃黑色食物 養生食譜推薦(圖)
    在這個節氣裡,一切耗傷陽氣的行為,如過食生冷、長期熬夜等均可能對機體造成不利影響,養生食補也要注意有所選擇。立冬養生多吃黑色食物養腎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腎主冬」,因而冬季養生要重視補腎,而「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
  • 多吃三類食物,平安度過換季期
    每年的四、五月份,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頻繁多變,忽冷忽熱,有些人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些人出現腸胃和咽喉不適的症狀,有些人患上了感冒。很多人都很苦惱在這個時期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抵抗力,遠離這些身體不適的困擾。中醫認為,養生要順時而為,咱們首先來說說春夏交替時期的養生要點。
  • 今年寒露是幾月幾日2018 寒露吃什麼食物養生注意事項介紹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寒露是幾月幾日2018 寒露吃什麼食物養生注意事項介紹 才沒幾天,二十四節氣的寒露馬上就要到了,2018年寒露是幾月幾日,到了寒露節日,要吃些什麼好,養生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呢,簡單了解下!
  • 女性春季養生多吃7種食物
    在這個萬物復甦的春季裡,女性更應該關注養生,保持健康美麗。女性春季養生吃點啥有利於保持美麗、延緩衰老呢?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帶您一起了解。無論是提神醒腦,或是美體瘦身,甚至是保健養生,清新的花茶都能做得到。專家指出,女性春季養生首先茉莉花茶,因茉莉花茶在各種花草茶中,香氣最為醇厚,是春季飲茶之上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資料圖:黑芝麻。
  • 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養陰生津防止乾燥,這菜別錯過,多吃皮膚好
    都說秋季應該多吃點白色的食物,比如蓮藕、山藥、白蘿蔔,梨、蓮子、銀耳等等,因為秋天氣候乾燥,晝夜溫差比較大,天氣忽冷忽熱,人們的皮膚也會顯得很乾燥,容易口乾咽癢,而白色的食物通常性質溫涼清淡,可以生津養液,補充人體損耗的津液,因此我會有意識地在這段時間裡多買些白色的蔬菜食物,每天做個白色食物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冬季養生吃哪些食物好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而冬季也養生非常重要的季節。那麼,冬季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冬季要吃什麼更好呢?一,多吃富含營養素的食物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進補養生吃哪些食物水果蔬菜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冬至吃餃子,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蔔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 冬季吃什麼養生 冬季養生就吃這10種食物
    冬季到來的時候,我們除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項之外,其實飲食上面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冬季養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冬季吃什麼養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冬季吃什麼養生1、玉米在冬季的時候,我們會在很多的餐桌上發現大魚大肉,這應該是人們過冬季的標配了,但是也是為心血管健康埋下了隱患。此時,應該多吃點玉米。
  • 養生:大豆芋頭 生病時忌吃的6種食物
    原標題:養生:大豆芋頭 生病時忌吃的6種食物   原標題:養生:大豆芋頭生病時忌吃的6中食物  看中醫時,大夫會囑咐病人忌食「發物」,理由是「發物」會加重病情。那麼「發物」究竟是什麼,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什麼是食療養生 食療養生的食物有哪些
    核心提示:今時今日人們對健康是非常看重的,生活中很多人會為了健康堅持去鍛鍊身體,也有很多有經濟能力的人會購買一些保健品來吃,另外也有的人會通過一些食療養生的方子來調節自己的身體,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做法。
  • 女性初秋如何養生? 滋陰潤燥應該多吃這8種食物
    現在就來教女性初秋養生要點和初秋養生最該吃的8種食物。  隨著立秋的到來,重慶的氣溫有了明顯的變化,雖然白天還是熱,但是晚上已經可以感到一絲絲涼意了,而且空氣中的溼度也變低了,有時會覺得皮膚異常乾燥,而且喉嚨容易出現幹癢不舒服。相信重慶美女們已經深有體會了,那麼秋天的到來,女性應該如何保養自己呢?在衣食住行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在秋季也能做個健康美麗的女人?
  • 男人養生寶貝清單:多吃牡蠣、堅果等含鋅食物
    原標題:男人養生寶貝清單:多吃牡蠣、堅果等含鋅食物 原標題:男人養生寶貝清單:多吃牡蠣、堅果等含鋅食物   在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下,很多男性背負壓力,透支體力。即便男人再強壯,也需要細心保養。本期《生命時報》採訪男科、營養、心血管、中醫等多領域專家,共同打造一份專屬男人的養生寶貝清單。
  • 推薦:男性養生吃這5種食物,身體少生病
    男性工作比較繁忙,很少在意保健養生,所以患上疾病的風險比女性高達5倍以上。養生並不是選擇昂貴的保健品,不妨從生活中的飲食來著手,對身體沒有任何的毒副作用。男性養生吃哪些食物好?推薦5款健康食物!1、酸奶酸奶是生活中常見的飲品,又被稱為白色血液,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蛋白質分解酶,把一部分蛋白質分解後會形成胺基酸,容易被身體消化和利用。裡面含有的乳酸菌經過大腸或者小腸時,具有防腐以及抗菌的功效,讓腸道裡面的微生物菌群處於平衡狀態,降低了體內膽固醇的水平,保護視力,防止白內障。
  • 中醫認為的九種體質該如何養生
    我們如何按我們的體制來制定養生計劃呢?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養生原則:順應自然,清淨開朗;勞逸結合;飲食適量,均衡。總體特徵:疲乏、氣短、自汗、面色蒼白等。養生原則:避免劇烈運動;避免勞累過度;多吃具有健脾益氣的食物。中藥調養: 人參、黃芪、山藥、大棗等。
  • 春天養生吃些山藥,但養生專家卻說:這幾種人一口都不要多吃!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胃部的症狀,總是會查一些什麼食物會對腸胃好,建議吃的食物如粗糧等,但是對於一些腸胃不好的人群,如果在剛開始吃的時候,會有一些腸胃不適的症狀,如腹瀉等,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採取哪些辦法呢?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蔬菜就是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