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的九種體質該如何養生

2020-12-22 百度經驗

中醫把人體的體質分為九種,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溼質,            溼熱質,氣鬱質,血瘀質,特稟質。那麼對於這些相互獨立的體質咱們該如何去區分認識他們?我們如何按我們的體制來制定養生計劃呢?

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

養生原則:順應自然,清淨開朗;勞逸結合;飲食適量,均衡。

總體特徵:疲乏、氣短、自汗、面色蒼白等。

養生原則:避免劇烈運動;避免勞累過度;多吃具有健脾益氣的食物。

中藥調養: 人參、黃芪、山藥、大棗等。四君子湯、歸脾湯、補肺湯、腎氣丸。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

養生原則:春夏養陽(日光浴);運動調養,但是不能大汗;多食用具有溫陽的食物。

中藥調養:鹿茸、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金匱腎氣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總體特徵:陰液虧少,口燥咽幹、手足心熱等

養生原則:秋冬養陰;運動調養,不可大汗,不宜過激;多食用具有滋陰的食物。

中醫調養:麥冬、生地、女貞子、玉竹、枸杞子、桑葚、百合等。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一貫煎、百合固金丸、天王補心丹等。

總體特徵:痰溼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

養生原則:遠離潮溼,多曬太陽;運動排汗,長期逐步加大運動量;忌暴飲暴食、忌肥甘厚味、忌狼吞虎咽,少飲酒,多食用健脾利溼的食物。

中醫調養:半夏、茯苓、澤瀉、白朮、車前子等。二陳湯、苓桂術甘湯、六君子湯等。

總體特徵: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

養生原則:遠離潮溼,避免熬夜,戒菸酒,注意個人衛生;高強度大運動量;多食用清熱利溼的食物。

中醫調養:黃連、黃芩、龍膽草、虎杖等。龍膽瀉肝湯、茵陳蒿湯等。

總體特徵:氣機鬱滯,神情抑鬱、憂慮脆弱等。

養生原則:多參加娛樂活動;運動大量、多動行氣;多食用行氣解鬱的食物。

中醫調養:木香、香附、青皮、鬱金等。逍遙丸、越鞠丸等。

總體特徵: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

養生原則:保持樂觀情緒,避免苦悶抑鬱; 多動助氣血運行,不宜大強度、大負荷運動;多食用活血的食物。

中醫調養:桃仁、紅花、丹參、當歸、五加皮等。桃紅四物湯等。

總體特徵:先天失常,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

養生原則:多運動,增強體質;避免致敏動植物;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中醫調養:如果是因為風邪、溫差、溼度等改變引起的過敏,可服用祛風藥物,如荊芥、薄荷、防風等。消風散。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中醫九種體質辨識調養方法
    [摘要]中醫根據不同人的身體狀況,把人體分為九種體質,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養生方法,那麼,九種體質都有哪些、怎麼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中醫根據不同人的身體狀況,把人體分為九種體質,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養生方法,那麼,九種體質都有哪些、怎麼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
  • 中醫九種體質,你是哪一種?想防病養生,先辨識中醫體質!
    中醫可以通過望、聞、問、切來收集患者身體情況,包括臉色、聲音、胖瘦、壯弱、行動、舌苔、脈象等來判斷一個人的體質。中醫體質分為以下九種: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
  • 中醫養生「體質」是關鍵,如何自測?填填表就知道了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是華夏上下5000年的智慧結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養生也越來越重視,尤其是中醫養生。那麼中醫養生的本質是什麼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體質」一說,而中醫體質也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養生也就是體質養生,針對不同的體質,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不至於盲目養生。按中醫講,人體共分為九種體質。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
  • 九種中醫體質,你是哪一種?想防病養生,先辨識中醫體質!
    中醫可以通過望、聞、問、切來收集患者身體情況,包括臉色、聲音、胖瘦、壯弱、行動、舌苔、脈象等來判斷一個人的體質。中醫體質分為以下九種: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
  • 關於中國人九種體質的發現
    進行中醫體質研究,必須探明中醫體質學說的基本原理。 一是「體質過程論」,認為體質是一個隨著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而不斷演變的生命過程。 中醫體質研究課題組按照研究目的的確定——體質類型概念框架的建立——條目的收集和條目庫的形成——條目的精選——問題的形成——預調查——調查和測評的過程,從充分體現中醫體質類型內涵入手,以中醫體質理論為指導,嚴格按照量表編制的方法和程序,開發了可以對體質類型進行科學評價的測量工具——《中醫9種基本體質分類量表》 在該量表的開發和標準的建立過程中,
  •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中國人的九種體質看一看自己屬於哪種
    2009年4月9日,《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個類型,這是經中醫臨床專家、流行病學專家、體質專家多次論證而建立的體質辨識的標準化工具,《中醫體質與分類判定》標準是我國第一部指導和規範中醫體質研究及應用的文件,旨在為體質辨識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使體質分類科學化規範化
  • 中醫九種體質辨識及飲食調養
    注重人的體質及其差異,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中醫體質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理論豐富而且實踐性強。  中醫認為這類人一般屬於陰虛體質。  還有的人,雖然平時會覺得口渴,但是還是很少會主動的喝水,就算喝水也只愛喝熱水。這樣的人多屬痰溼體質,由於痰飲內阻,水溼不化,雖然口渴,但並不想喝水。  有些人天生對喝水沒興趣,既不容易口渴,也不想喝水。這種情況多見於陽虛體質或氣虛體質。這種人體內常會氣行不暢,導致津液輸布乏力,因此很少感受到口渴。
  • 山西省12家診所被授予中醫九種體質辨識與調理技術應用示範點
    黃河新聞網訊 近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醫體質調理人才標準化建設論壇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辦。本次體質人才論壇共頒發中醫體質辨識健康管理師證書527人;中醫九種體質辨識與調理技術應用示範點196人/家;中醫體質調理人才標準化建設優秀人才獎49名。
  • 你連九種體質都不知道,還好意思談養生?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就取決於你們體質的區別。   「新@非常周末」請來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住院醫師封慧、王志鵬、侯倩針對「中醫體質辨識及調理養生方法」與大家面對面交流,教你快速自測體質,對症調理,事半功倍。
  • 九種中醫體質 五種夏天需要調養
    中醫認為,養生應遵循「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陰陽變化,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規律,因而夏季更要遵循「春夏養陽」的規律,注重順時而養。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楊彥 通訊員 馮瑤五類體質最宜夏季調理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個類型,中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
  • 男女九種體質辨識與調理
    在中醫治療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判斷患者是什麼體質類型,然後根據類型進行調理。很多不太了解中醫科學的朋友,可能也不知道中醫九種體質都是哪些類型。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九種體質辨識與調理方法。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根據這些知識,來看看自己是屬於哪種體質的。
  • 立冬進補好時節,九種體質各不同,悠著點,別補出病根
    中醫認為此時可以進補,然而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有寒熱虛實之辨,整體的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冬要閉藏冬季養生要「閉藏」。然而由於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的原因,導致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若冬季養生得當,不但體質會得到改善,也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強,反之,不顧自身體質,大補、蠻補、調攝失宜,勞力過度就會傷及元氣、種下病根。因此冬季養生,一定要先看體質。
  • 走進中醫世界|第五講:中醫怎麼辨識人的體質
    提起中醫養生,相信不少同學都有所耳聞。中醫調理講求「辨體施膳」,不同體質對應著不同的調理方式。那麼你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嗎?在本節課中,江蘇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盧子傑將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中醫學的九種體質。
  • 《漫畫中醫體質篇》
    《漫畫中醫——體質篇》 羅大倫 著 人民軍醫出版社 定價:29.80元  內容簡介同時,書中還增添了體質自測表等內容,使您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與知識進行更充分的互動。既能夠了解中醫學體質方面知識,又能對自身的體質和身體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真正達到在學習中強身健體的目的。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從中醫學的角度對體質的分類、體質與健康的關係、體質的測定、影響體質的因素等內容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這種體質的人容易長腫瘤!如何判斷自己屬於哪一種體質→
    在中醫看來,癌症的發生和人的體質有很大關係。如果長期出現手腳冰冷、食慾不佳、精神不振等等症狀,可千萬要注意了,你很有可能是「寒冷體質」,而「寒冷體質」正是癌症的溫床!中醫認為腫瘤是怎麼產生的?中醫認為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一個小環境。
  • 中醫體質辨識——9種體質養生方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先了解什麼是「中醫體質」。中醫體質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 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體質的形成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 中醫體質學創始人:現代醫學和中醫都沒有酸鹼體質的分法
    近日,「酸鹼體質論」騙局被揭穿,炮製者被課以重罰。那麼,人體體質到底如何劃分?又該如何進行體質養生?記者採訪了國醫大師、中醫體質學創始人、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王琦。流傳甚廣的「酸鹼體質論」編造謊言說,人的體質有酸鹼性之分,酸性體質易患癌,想要健康,必須保證身體處於鹼性環境。王琦說,人的體質不能簡單地分為酸性或鹼性,這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其中包含各種小環境和體液,如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包括血液、組織液和淋巴液等),還有分泌的各種消化液、排洩出的汗液、尿液等。
  • 陰虛體質如何調理?中醫教你做到「陰陽平衡」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體質也不同,有些人身體強壯,有些人則因為生活不規律而導致亞健康。如今人們都很注重養生,其目的是讓身體更健康,免疫力更強。有些人在去醫院檢查身體的時候,發現自己是「陰虛體質」,那麼什麼是陰虛體質?陰虛體質的人平時要注意些什麼?該如何調理呢?
  • 《漫畫中醫——體質篇》:開啟輕鬆保健之旅
    書名:《漫畫中醫——-體質篇》作者:羅大倫出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年8月定價:29.80元書號:978-7-509-14578-4分類:暢銷書/文化/生活保健【本書特色】●首部用漫畫詮釋中醫體質的大作。
  • 輕鬆保健:漫畫中醫體質篇
    《漫畫中醫——體質篇》 羅大倫 著 人民軍醫出版社 定價:29.80元作者簡介羅大倫,原名羅大中,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原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主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大國醫》主講嘉賓,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特約策劃人羅大倫博士曾在多所高校發表演講,先後受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山東衛視等多家媒體的邀請主講中醫文化,引起了大眾的強烈反響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