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是華夏上下5000年的智慧結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養生也越來越重視,尤其是中醫養生。那麼中醫養生的本質是什麼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體質」一說,而中醫體質也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養生也就是體質養生,針對不同的體質,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不至於盲目養生。
按中醫講,人體共分為九種體質。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其中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其他八種體質為偏頗體質,在對應養生中也有特別區分。如大家常說的陰和陽虛,陰虛需要飲食清淡,少吃辛辣食物,而陽虛需要多吃溫補性食物。再比如說氣虛和氣鬱,氣虛需補氣,而氣鬱需情志調和,疏通鬱氣。
下面是中醫判定自測表,大家不妨自測一下,填填表就知道了。
按照上表的問題,每個問題按5級評分,再通過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分,來判定體質類型。
1、判定方法
原始分=各個條目的分數相加。
轉化分數=[(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4)] ×100
2、判定標準
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其他八種體質為偏頗體質。
★示例1:某人各體質類型轉化分如一:平和質75分,氣虛質56分,陽虛質27分,陰虛質25分,痰溼質12分,溼熱質15分,血瘀質20分,氣鬱質18分,特稟質10分。根據判定標準,雖然平和質轉化分≥60分,但其他8種體質轉化分並未全部﹤40分,其中氣虛質轉化分≥40分,故此人不能判定為平和質,應判定為氣虛質。
★示例2:某人各體質類型轉化分如一:平和質75分,氣虛質16分,陽虛質27分,陰虛質25分,痰溼質32分,溼熱質25分,血瘀質10分,氣鬱質18分,特稟質10分。根據判定標準,平和質轉化分≥60分,同時,痰溼質轉化分在30~39之間,可判定為痰溼質傾向,故此人最終體質判定結果基本是平和質,有痰溼質傾向。
知道你是哪一種了嗎?接下來應該怎麼按照體質的類型去進補調養呢?
1、平和質,這種相對健康均衡的體質調養以平為貴,過猶不及。
2、氣虛質,這種疲倦虛弱、力量不足型體質,調養以補氣為主。
3、陽虛質,這種怕冷體質,調養以溫補陽氣為主。
4、陰虛質,這種缺水族調養應滋陰潛陽,「潛」就是指平息陽火。
5、痰溼質,易導致肥胖和痤瘡,調養應注意健脾利溼。
6、溼熱質,「痘痘」一族易上火,調養應分消溼濁。
7、血瘀質,久坐一族易疼痛,調養以活血化瘀為主。
8、氣鬱質,這種多愁善感型,調養以疏肝解鬱為主。
9、特稟質,這種易過敏體質,調養以增強體質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