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進補好時節,九種體質各不同,悠著點,別補出病根

2020-12-19 膳食一度帶你養生

11月7日,立冬,秋盡冬來,民諺有「冬吃蘿蔔夏吃薑」,還有「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補嘴空」,「冬令進補,來春打虎」的說法。

從立冬開始,寒冷的天氣正式登上季節的舞臺。中醫認為此時可以進補,然而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有寒熱虛實之辨,整體的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冬要閉藏

冬季養生要「閉藏」。然而由於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的原因,導致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若冬季養生得當,不但體質會得到改善,也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強,反之,不顧自身體質,大補、蠻補、調攝失宜,勞力過度就會傷及元氣、種下病根。因此冬季養生,一定要先看體質。

九種體質進補法

中醫依據人的陰、陽、氣、血、津液的偏頗失衡狀態將人劃分為九種體質:氣虛質、血瘀質、陰虛質、陽虛質、氣鬱質、痰溼質、溼熱質、特稟質、平和質。下面針對九種體質的個性化養生方法送給大家,大家對照來補。

氣虛質

指機體臟腑功能衰退、元氣虧乏導致全身性虛弱症狀的總稱,主要以氣短乏力、出現自汗等氣虛特徵。

飲食法:須補氣健脾,吃性溫、偏溫的補氣的食物,如小米、豬肚、香菇、粳米、扁豆等。

相應膳食:如胡蘿蔔粥、百合蓮子湯,生薑紅棗湯等。

起居養生:多曬後背,補充陽氣。喝紅茶、參茶、普洱茶的熟茶,益氣補血。不要做劇烈運動,最簡單有效的運動方式就是慢跑,可以每天早上慢跑半個小時。作息規律,飲食均衡,儘量早睡。

血瘀質

主要以血行不暢,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癖表現為主要特徵。

飲食養生法:可食活血、散結、行氣、疏肝食物如山楂、油菜、黃酒、白酒等,並睡眠充足。建議喝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可以疏肝解鬱、活血行氣。可少量飲用紅葡萄酒、糯米甜酒,可活血化瘀又對肝臟不構成威脅。

相應膳食:糯米甜醋燉豬腳、山楂內金粥、烏賊桃仁湯、韭菜鮮藕炒木耳等。

起居養生法:應堅持經常性鍛鍊身體,適當運動改善體質。作息規律,飲食均衡,儘量早睡。

陰虛質

主要以陰液虧少,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如口燥咽幹、手足心熱等。

飲食養生法:忌食辛辣、少菸酒,建議火鍋、雞肉及蒸、炸、爆、烤的食物少食;水果建議少食龍眼肉、荔枝等熱性水果;平時可以喝喝九味的御聖茶,充實腎氣,增強人體抵抗力。

相應膳食:核桃粥、枸杞百合粥、山藥芝麻粥等滋補腎陰。

起居養生法:多參加運動,堅持鍛鍊,經常跑步,爬山、打球(網球、羽毛球等)。不宜汗多,及時補水。作息規律,儘量早睡,中午保證有午休時間,不能熬夜。足部注意保暖,不要赤腳在潮溼寒涼的地方長期行走。

陽虛質

主要以陽氣不足、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如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

飲食養生法:應當多吃溫補脾腎陽氣為主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茴香等,不能吃食生冷黏膩食物。

相應膳食:花生紅棗湯、芪棗羊骨湯、雞蛋豬腰粥等溫補腎陽。

起居養生法:平時多喝熱水,長期堅持運動如散步、慢跑、打球、遊泳等。作息規律,注意保暖,儘量早睡。

痰溼質

主要以痰溼凝聚表現為主要特徵,如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

飲食養生法:飲食清淡為主,冬瓜、荷葉、山楂赤小豆、扁豆、枇杷葉等能夠宣肺、健脾、益腎、化溼、通利三焦。不要吃肥甘、黏、膩的食物。忌喝豆漿,平時可用茯苓、薏苡仁煎水泡茶,長期飲用。

相應膳食:薏苡仁粥、白扁豆粥、白蘿蔔排骨粥、生地悶絲瓜,冬瓜蠶豆湯、大蒜豆腐魚頭湯等。

起居養生法:長期堅持運動,不要涉水淋雨,久居溼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溼之邪傷脾困脾。

溼熱質

主要以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溼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飲食養生法:飲食宜清淡,可以多喝苦丁茶、烏龍茶等;多吃薏仁,苦瓜,冬瓜,蓮藕、水瓜等能夠祛溼的食物。

相應膳食:薏仁芝麻湯、綠豆決明子湯、蘆薈苦瓜排骨湯等。

起居養生法: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鍊,如中長跑、遊泳、爬山等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排洩多餘的水分達到清熱除溼的目的。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證睡眠充足。

氣鬱質

主要以氣機鬱滯,以氣鬱表現為主要特徵。

飲食養生法: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鬱、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小麥、蔥、蒜、海帶、海藻、蘿蔔、山楂等具有行氣、解鬱、消食、醒神的作用,睡前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

相應膳食:百合蓮子湯、甘麥大棗湯、濃湯驢肉煲、蓮藕排骨湯等。

起居養生法:每天要調節心態,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或者看看喜劇或有激勵意義的電影、電視來舒緩心情、調暢氣機。

特稟質

主要以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

飲食養生:要清淡、均衡粗細搭配,葷素配伍合理。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忌食生冷、肥甘油膩、腥羶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

相應膳食:蜂蜜核桃肉、參棗茶,靈芝粉等。

起居養生法:適合加強體育鍛鍊,多運動如跑步、遊泳、爬山,各種球類運動等以增強體質。起居應避免過敏原如塵蟎、花粉、油漆等,注意保持居室通風和衛生。

平和質

主要以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徵。

飲食養生法: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忌油膩、辣食物。

相應膳食:紅棗薑茶、豌豆蝦仁、小米粥、山藥芝麻糊、南瓜飲等。

起居養生法:堅持身體鍛鍊。保持健康,要重視養生,中醫理論中養生方法很多,而養生根據自己體質而選擇不同的方法尤為重要,要了解自己的體質,根據不同的體質,制定冬季養生方案,包括飲食養生、起居養生等,才能達到預防疾病、健康養生的目的。

膳食一度,您的膳食指導專家。

相關焦點

  • 立冬進補,來年打虎!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進補方法都在這了!
    11月7日正式進入立冬!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進補」最佳時期。「冬季進補,上山打虎」,冬天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俗稱「補冬」。①①季節不同,進補不同從立冬開始,寒冷的天氣正式登上季節的舞臺。中醫認為此時可以進補,不過飲食應「少鹹、多苦」。王雪梅解釋,這是因為按照中醫理論,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
  •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時間:2018-11-07 1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11月7日將迎來2018年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立冬應該這樣進補
    所以,立冬後,大家要開始進補了。俗話說「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如何順應時節進補又避免上火,是初冬時節科學養生的關鍵。建議,初冬進補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立冬後,大家可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
  • 立冬進補 立冬吃什麼好
    立冬到了,預示著冬季即將開始。俗話說:「冬令進補,春來打虎」,立冬是一年中養生進補的好時候,那麼立冬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們介紹幾道養生菜,一起把握住立冬這個進補的黃金時期吧!
  • 立冬進補正當時 養生保健注意多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人們習慣上將這一天作為秋去冬來的標誌。立冬這天在我國民間素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不過養生專家表示如何正確進補還是很有講究的。
  • 立冬進補好過冬!新誠智慧健康藥房公開五技巧,安心吃不怕補過頭是...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冬季的開始,在傳統上在立冬這天有補冬的習俗,補充元氣以抵禦冬天的寒冷。演變到今天,大家習慣用各種藥膳補湯進補,新誠智慧提醒大家不要錯過這個進補的好時節,也同時要注意怎麼補才能補元氣又不會補過頭!
  • 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原標題: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一樣 ,都是農曆上表明一個新季節的開始。一直有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這個季節進補正當時。今天帶來立冬養生吃什麼好,還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養生: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四要點 進補前先引補
    原標題: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四要點  立冬,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季節。  天冷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同時也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 立冬進補吃什麼最好?4款藥膳增強體質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預示冬季的開始,進入冬季,氣溫過低,這個時候要注意保健,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進補可補充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補虛,那麼立冬吃什麼進補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立冬養生藥膳,一起來看看吧。   立冬吃什麼養生?
  • 立冬想進補?反覆感冒、頭暈、便秘怎麼補?中醫教8體質正確吃補
    天氣開始轉涼,尤其到了立冬這個節氣,許多家庭還保有在這天開始補冬的習慣,希望在冬天一開始就儲備好能量。有些人本身或周遭朋友有這種經驗,在吃補後冒痘痘、血壓上升、口乾舌燥、喉嚨痛、便秘甚至痔瘡出血,這是為什麼?
  • 立冬:品味四物之補
    嶽謙益  立冬一過,雖說氣象學上的入冬還早,但節氣四季的冬季就算來臨了。  立冬食俗中有一道菜叫四物燉雞,就是中藥四物湯與老母雞燉煮。入冬開始,從傳統的飲食養生角度言,就到了廣義上的冬令進補時刻,為什麼要冬令進補?又該如何補呢?與其引用典籍,不如打比方更易理解。
  • 今日立冬!進補記住這三句口訣五道菜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 立冬補冬!冬季進補記有三句口訣五道菜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 立冬養生 |「冬令進補,春天打虎」,滋養食材要有這3個特點
    意思是說,人們經過春、夏、秋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按我國傳統民間習慣,「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在我國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更有「冬令進補,春天打虎」的俗語。每逢這個時候,人們都用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只有這樣,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
  • 臺醫生:立冬進補小心過頭 三高、感冒者不宜補
    華夏經緯網11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換季食補大啖薑母鴨、羊肉爐等,小心補過頭反而出問題;臺灣中醫師門診發現,最近便秘、皮膚發癢、發不出聲音等患者明顯增加,原因都是補過頭,一名高血壓患者則因吃了人參、鹿茸等藥補,血壓飆破
  • 立冬進補吃什麼:記住這三句口訣推薦五道菜
    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也就是說,少年陽氣正盛,其實可以不補,或者小補;而中年人就要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作出相應的調理了,比如最近很勞累,身體損耗太大,就要補一補;現在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更應多重視保護。
  • 今日立冬,何時入冬?進補禦寒,杭州人最愛吃這個!
    立冬了,是不是該進補了?民間俗話:立冬進補、上山打虎。過了立冬,養生的人就開始醞釀著吃點補品了,覺得耗了一年的精氣神,要在年尾鞏固鞏固。這樣一來,人體熱量也會散失過多,吃點溫熱的東西比較好。普通人,並不需要各種藥材進補,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即可。考慮到冬天是蔬菜淡季,建議適當吃些富含維生素的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更好。杭州人立冬吃什麼?
  • 冬令進補好時節,正官庄高麗參膏正相宜
    初冬已入,又到了養生進補的最佳季節。按照我國傳統民間習慣,「立冬」標誌著冬季的開始。俗話說,「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也亦之」,「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季進補可以在體內積蓄力量,為來年打好基礎。同時冬季也是去除身體寒症的最佳進補時期。
  • 今日立冬 冬季進補吃5種食物 4類人群宜膏方進補
    11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氣。立冬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它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從養生的角度來講,立冬後也進入了進補的最佳時期。 冬節是進補的好時節,這段時間人體精氣藏而不洩,膏方中的營養物質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和儲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思想。中醫認為,天地四時之氣,春夏主疏洩,陽氣發越而人氣浮外;秋冬主收攝,則陽氣固密而人氣伏內,膏方施治,多於補益,服用膏方,最宜於秋冬,冬天進補得當,可受益一年。
  •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11月7日,立冬,在我國民間有立冬補冬習俗,每逢這天,人們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補,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禦嚴寒的侵襲、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還能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