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想進補?反覆感冒、頭暈、便秘怎麼補?中醫教8體質正確吃補

2020-12-18 鴿子醫生育兒

天氣開始轉涼,尤其到了立冬這個節氣,許多家庭還保有在這天開始補冬的習慣,希望在冬天一開始就儲備好能量。有些人本身或周遭朋友有這種經驗,在吃補後冒痘痘、血壓上升、口乾舌燥、喉嚨痛、便秘甚至痔瘡出血,這是為什麼?現代人的營養不缺乏,有些熱性體質的人,在進補後反而火上加油,出現上火的症狀,補過頭了!

該怎么正確吃補?

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質,虛則補之,若有氣虛、血虛時,便可以補氣補血,若陰不足便可以養陰,火氣大的實熱性體質,不能亂補。

8種常見體質及適合的進補方式

1.氣虛體質,症狀表現常常反覆感冒,講話有氣無力,四肢乏力,容易流汗,腹部有下墜感等,可以服用補氣中藥,例如:黃芪、黨參、西洋參、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2.血虛體質,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頭暈心悸,皮膚乾燥,月經量少等,可以服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或四物湯來補血養血。

3.氣血兩虛體質,兼有氣虛及血虛症狀時,可以服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市面上常見的藥燉排骨就是用十全大補湯為基底。

4.陽虛體質,是屬於比較虛寒、冷底的體質,比較怕冷,喜歡溫飲,可以吃比較熱補的雞跟加有肉桂、八角、茴香等溫熱藥材燉盅。

5.痰溼體質,容易感到疲倦、身體困重,解便黏膩,可以服用四神湯來健脾胃祛溼氣。

6.陰虛體質,容易口乾,手心腳心熱感,皮膚乾燥,不要吃烤炸辣,避免熬夜,可以吃些養陰食材藥材,例如:白木耳、百合、麥門冬、生地黃。

7.實熱體質,容易上火、冒痘痘、便秘痔瘡出血,不適合溫補熱補,與陰虛體質一樣不要吃烤炸辣,避免熬夜,可以適量服用清熱解毒藥材食材,例如:綠豆、冬瓜等。

8.瘀血體質,循環不好,有酸痛問題,避免涼性食材藥材,可以服用燒酒雞,燒酒雞裡的酒、當歸、川芎都具有活血的效果。

吃補有什麼禁忌?

以下情況者,不宜自行進補,需經醫生診斷,遵醫囑服用。

→感冒:有可能使感冒變更嚴重。

→有發炎、發燒、感染情況時: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懷孕及月經期間:不當進補可能引起出血過多。

→手術前後:不當進補可能引起出血過多。

→高血壓、肝腎臟病:不當進補可能引起病情加重。

→青春期前小孩:過早進補,可能造成青春期長不高。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可能引起出血。

→燥熱體質者:需要平補或溫補,不然會火上加油。

相關焦點

  • 臺醫生:立冬進補小心過頭 三高、感冒者不宜補
    華夏經緯網11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換季食補大啖薑母鴨、羊肉爐等,小心補過頭反而出問題;臺灣中醫師門診發現,最近便秘、皮膚發癢、發不出聲音等患者明顯增加,原因都是補過頭,一名高血壓患者則因吃了人參、鹿茸等藥補,血壓飆破
  • 立冬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進補保平安,堅持8個「三」!
    立冬:一年中「進補」最佳時期  民間素有「立冬補一冬」「立冬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  中醫介紹,這是因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
  • 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原標題: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一樣 ,都是農曆上表明一個新季節的開始。一直有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這個季節進補正當時。今天帶來立冬養生吃什麼好,還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立冬進補好時節,九種體質各不同,悠著點,別補出病根
    11月7日,立冬,秋盡冬來,民諺有「冬吃蘿蔔夏吃薑」,還有「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補嘴空」,「冬令進補,來春打虎」的說法。從立冬開始,寒冷的天氣正式登上季節的舞臺。中醫認為此時可以進補,然而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有寒熱虛實之辨,整體的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 立冬:品味四物之補
    嶽謙益  立冬一過,雖說氣象學上的入冬還早,但節氣四季的冬季就算來臨了。  立冬食俗中有一道菜叫四物燉雞,就是中藥四物湯與老母雞燉煮。入冬開始,從傳統的飲食養生角度言,就到了廣義上的冬令進補時刻,為什麼要冬令進補?又該如何補呢?與其引用典籍,不如打比方更易理解。
  • 立冬後進補,應因人而異,食養方案不能盲目
    很快就是立冬了,民間常常將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很多人都知道立冬後應該進補,卻不能很好地根據自身的生理特徵而盲目濫補,結果適得其反。因此,冬季進補必須遵循「辨體施食」的原則,針對不同體質,選擇適宜的食養方案,而不能盲目地進補。
  • 明天立冬 說說「進補」那些事兒
    但固元膏同時也會「礙胃」,影響胃腸正常運轉,很多孩子本身脾胃功能就不好,吃了固元膏只會更加拒絕吃飯,還會導致脾胃溼熱。    仲崇堅認為,孩子新陳代謝快,體質旺盛,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吃補品。如果胃口不好,體質差,可以多吃一些酸性的山楂等食品,幫助開胃,還可以吃些山藥,具有健腦等功效。
  • 立冬到|俗話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進補不能少
    立冬到|立冬習俗新解:立冬進補不能少,習俗早知道,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之後,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日照時間繼續縮短,我國歷來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 立冬進補吃什麼最好?4款藥膳增強體質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預示冬季的開始,進入冬季,氣溫過低,這個時候要注意保健,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進補可補充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補虛,那麼立冬吃什麼進補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立冬養生藥膳,一起來看看吧。   立冬吃什麼養生?
  • 冬天進補該怎麼補?學會4個養生湯,幫你調理好身體
    立冬已過,標誌著冬天已經到來。每當到了冬天,人們都知道要進補,尤其是經常進補的人,都會選擇各種補品來滋補身體,而且多是藥膳。其實,冬天進補不能瞎補亂補,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藥膳種類來進補。所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冬天進補到底該怎麼補。
  • 冬日進補該怎麼吃?8類人不適合
    時序進入冬季,又到了進補旺季,很多人愛吃食補藥膳,這些食療進補方法真的適合每個人嗎?應該怎麼吃才能有效健康補呢?進補固然對健康有益,但每個人的身體差異性,不見得人人適合。就中醫的觀點,陽虛體質即容易手腳冰冷、易受風寒的人,適合吃溫補鍋類;易口乾舌燥、怕熱流汗的陰虛體質的人則不適合,這類體質的人,適合平補或涼補。建議若是體質合適,一個月吃補2-3次即可;容易上火的人,一個月頂多吃1次。
  • 缺什麼補什麼,孕媽懷胎十月應該怎麼進補?
    孕期進補是媽媽們都要做的,但具體應該怎麼補卻是一頭霧水,很多媽媽都是雞湯鴿子湯的大補,最後該補的營養沒補到,反而把自己吃胖了好幾圈,等到意識到了已經來不及了。其實進補並不就是大魚大肉,缺什麼補什麼才是正確的孕期滋補法哦~
  •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時間:2018-11-07 1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11月7日將迎來2018年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冬令進補 三春打虎 究竟怎麼補?立冬養生應該怎麼補?
    冬令進補,即冬季進行的滋補。中醫學認為,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裡,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服用的補品、補藥,可以使營養物質易於吸收蘊蓄,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冬令進補,三春打虎」之說。
  • 今日立冬 冬季進補吃5種食物 4類人群宜膏方進補
    11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氣。立冬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它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從養生的角度來講,立冬後也進入了進補的最佳時期。 4類人群宜膏方進補 亞健康群體:這類人群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日積月累發展成亞健康狀態。他們常有失眠、煩躁、多夢、記憶力下降、食慾差等症狀,雖沒有明顯的疾病,但容易感冒,身體虛弱,有早衰症狀。
  • 立冬進補吃什麼:記住這三句口訣推薦五道菜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  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
  • 孕媽在秋冬應該怎麼補?煲湯,恐含懷孕禁忌藥材
    馬上立冬,近來氣溫逐漸下降,又到了進補的季節。不少人都會煲湯暖暖胃。但對孕婦來說,有些藥膳含有不宜孕期食用的藥材。秋冬養胎需要多花一些心思,我們邀請中醫和營養師提供食補、藥補及生活作息三方面的建議。跟著專家這樣做,秋冬好孕跟著來。
  • 冬天進補看體質,燥熱切莫亂補
    但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是可以補的,但有些人則不行,需要看體質。例如虛寒體質者可補,燥熱體質若隨意用補藥,則易產生反效果,沒有補好身體,卻「補」進了病邪。
  • 立冬進補吃哪些食物?推薦兩款湯品
    原標題:立冬進補吃哪些食物?推薦兩款湯品   今天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這說明冬天已經來到了我們面前,想要更好的度過這個冬天,就要從現在開始進補。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立冬時要如何進補吧。   立冬進補吃什麼好   餃子。
  • 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吃什麼水果蔬菜
    2 飲食以溫熱為主  立冬後,宜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但溫補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可以從溫補的粥類食物、湯羹類食物開始,比如喝些蓮子大棗小米粥、桂圓核桃芝麻慄子粥都不錯。通過溫補脾胃改善了運化機能,隨後就可以增加溫熱類食物的攝入,可以適度吃些燉肉、燉羊蠍子等。適當吃一點偏辛辣的食物,也是對身體陽氣的良好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