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2020-12-19 澎湃新聞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澎湃新聞記者 肖蓓

2017-11-07 08:46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7日,立冬,在我國民間有立冬補冬習俗,每逢這天,人們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補,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禦嚴寒的侵襲、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還能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那麼,立冬進補有什麼講究?食補還是藥補呢?

少食生冷 不宜躁熱

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立冬的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從立冬開始,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為了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立冬時節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

其他有禦寒功效的食物還包括: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堅果類的食物中富含油脂,冬季進補是非常好的選擇,諸如芝麻、花生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進補因人而異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須要注意的是,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主,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

另外,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

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於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小麥粥有養心除煩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養陰,蘿蔔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胃,大棗粥可益氣養陰等等。

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有虛實寒熱之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蘿蔔賽參湯

民諺後「立冬蘿蔔賽參湯,不勞醫生開藥方」。介紹一款立冬食療方:蘿蔔燉羊肉。蘿蔔被稱為「平民人參」,蘿蔔軟爛,清香味淡,具有清痰止咳,溫中益氣之功效。羊肉性溫,適合冬季食用。

食材準備:

主料:羊肉400克,白蘿蔔50克,蒜苗15克,生薑1小塊,大料適量,桂皮適量

配料:食用油30克,紅油3小匙,醬油3小匙,高湯3大匙,料酒1/3大匙,胡椒粉少許,豆瓣醬3小匙,精鹽2小匙。

製作步驟

1.羊肉洗淨切塊,白蘿蔔洗淨去皮切塊,生薑洗淨拍松,蒜苗洗淨切段。

2.往鍋裡放油,燒熱,放入姜、大料、桂皮、豆瓣醬、羊肉爆炒出香味,注入料酒、高湯,用中火燒。

3.然後加入白蘿蔔、鹽、胡椒粉、醬油,燒透至入味,放入蒜苗、紅油稍燒片刻即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立冬養生,食補,蘿蔔賽參湯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時間:2018-11-07 1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11月7日將迎來2018年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立冬食補怎麼吃?這4個原則要牢記!
    在中國傳統農曆裡,立冬就代表著冬季的開始。自立冬起,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作為萬物之長的人類也是一樣。雖然不用冬眠,卻可以通過冬令進補,來養精蓄銳。 傳統中醫認為:「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也亦之。
  • 立冬食補宜吃慄子花生黑木耳
    所謂「立冬補一冬」,此時養生應遵循陽氣潛藏的規律,以「養藏」為根本,適當進補,並輔以運動、精神調養。飲食調養方面,「秋冬養陰」,立冬時心肺氣弱,腎氣強盛,飲食宜減辛苦,以養腎氣。
  • 冬至進補食補還是藥補
    冬令進補多選擇冬至開始,此時進補可發揮最大效應,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消耗相對減少。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 立冬吃什麼養生 關於立冬的民間習俗 立冬傳統食物是什麼
    立冬節氣即將到來。有心人,抓住秋的尾巴,別辜負了一地金黃,別蹉跎了令自己更耀眼的時光。告別秋,在黃昏,呆坐放空,讓惱人的心事隨漸沉的夕陽落下。立冬做為我國傳統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一直以來都有著獨特的習俗,人們也會在這時候進行「補冬」,好度過漫長的冬季。那麼立冬節氣吃什麼養生呢?
  • 泉州將迎來新一輪降溫 2016年立冬吃什麼好補冬怎麼吃好
    (記者 杜妮娜)泉州市區天氣預報7日 多雲 21℃到27℃8日 多雲 20℃到26℃9日 陰 16℃到27℃相關新聞專家教您怎麼吃才能正確補冬體質不同 「補冬」有別「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補冬成為市民每年立冬後最重要的事情。近日,96339接到了多名市民的來電,詢問補冬到底該怎麼吃,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記者就此諮詢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崔閩魯,教市民正確補冬。建議一 選擇溫性食材 食藥同補最佳崔醫生介紹,補冬包括藥補、食補與食藥同補三種。
  • 立冬吃什麼 教你立冬如何養生
    立冬的到來預示著我們即將進入冬天的腳步,在進入立冬的時候進補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那麼在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的人問,在立冬的時候吃什麼是比較好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立冬吃什麼立冬喝點食療湯在進入立冬的時候飲食就是需要隨時注意的一個問題了,我們都只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需要靠食物來進行補充營養的,在進入立冬的時候我們不妨喝點食療湯,「食補」方面,首先要少食生冷食物,以免損害陽氣。其次是酌情進補。
  • 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原標題: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一樣 ,都是農曆上表明一個新季節的開始。一直有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這個季節進補正當時。今天帶來立冬養生吃什麼好,還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立冬:品味四物之補
    嶽謙益  立冬一過,雖說氣象學上的入冬還早,但節氣四季的冬季就算來臨了。  立冬食俗中有一道菜叫四物燉雞,就是中藥四物湯與老母雞燉煮。入冬開始,從傳統的飲食養生角度言,就到了廣義上的冬令進補時刻,為什麼要冬令進補?又該如何補呢?與其引用典籍,不如打比方更易理解。
  • 冬令進補 三春打虎 究竟怎麼補?立冬養生應該怎麼補?
    冬令進補,即冬季進行的滋補。中醫學認為,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裡,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服用的補品、補藥,可以使營養物質易於吸收蘊蓄,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冬令進補,三春打虎」之說。
  • 立冬進補吃什麼:記住這三句口訣推薦五道菜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  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
  • 冬季進補從立冬開始 立冬後吃什麼好
    據典籍記載,立冬,十月節。立,建始也,即表示冬季開始;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  寒冬時節,要想身體暖烘烘的,那麼食補是最有效的辦法。那麼究竟立冬吃什麼可以起到食補的效果呢?  羊肉  首先想到的是羊肉。
  • 立冬進補正當時 養生保健注意多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人們習慣上將這一天作為秋去冬來的標誌。立冬這天在我國民間素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不過養生專家表示如何正確進補還是很有講究的。
  • 2016年11月7日迎立冬節氣 立冬養生注意事項及立冬養生食譜
    立冬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中醫講究立冬補冬、立冬養藏、滋陰補陽,立冬養生應該溫補養陽,少吃生冷也不宜過燥。北方在立冬通常吃餃子,南方立冬的時候蘿蔔燉羊肉、霸王花南北杏煲豬肚、四物雞等都是不錯的食補。
  • 今日立冬 冬季進補吃5種食物 4類人群宜膏方進補
    11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氣。立冬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它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從養生的角度來講,立冬後也進入了進補的最佳時期。 冬節是進補的好時節,這段時間人體精氣藏而不洩,膏方中的營養物質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和儲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思想。中醫認為,天地四時之氣,春夏主疏洩,陽氣發越而人氣浮外;秋冬主收攝,則陽氣固密而人氣伏內,膏方施治,多於補益,服用膏方,最宜於秋冬,冬天進補得當,可受益一年。
  • 今日立冬!進補記住這三句口訣五道菜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 立冬進補 立冬吃什麼好
    立冬到了,預示著冬季即將開始。俗話說:「冬令進補,春來打虎」,立冬是一年中養生進補的好時候,那麼立冬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們介紹幾道養生菜,一起把握住立冬這個進補的黃金時期吧!
  • 立冬養生 |「冬令進補,春天打虎」,滋養食材要有這3個特點
    意思是說,人們經過春、夏、秋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按我國傳統民間習慣,「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在我國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更有「冬令進補,春天打虎」的俗語。每逢這個時候,人們都用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只有這樣,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
  • 立冬後,怎樣安排飲食起居,才能有益養生?
    再過2天,就要立冬了,大吃大喝的計劃制定好了嗎?立冬,按咱們這兒的習俗,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雞鴨魚肉。總之,以進補為基本格調。問題是,過了立冬那天,養生的重點是什麼?飲食起居如何安排?總不能天天大吃大喝,吃完躺倒就睡吧?咱們來看看傳統醫學有哪些觀點吧。
  • 立冬補冬!冬季進補記有三句口訣五道菜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