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食補怎麼吃?這4個原則要牢記!

2020-12-25 騰訊網

回復「福利」,和小花一起聊天

作者 | 食小花出處 | 食話

「鬥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

在中國傳統農曆裡,立冬就代表著冬季的開始。自立冬起,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作為萬物之長的人類也是一樣。雖然不用冬眠,卻可以通過冬令進補,來養精蓄銳。

傳統中醫認為:「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也亦之。

冬天是一年四季裡最適合進補的季節,而立冬正是「冬補」的開始。

所以中國民間也有一句俗語,叫做:「立冬補冬,補嘴空。」

今天,小花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立冬食補的那些事!

1

滋陰潛陽,固本培元

禦寒保暖是冬季飲食的重點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裡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入冬後,氣溫降低、寒氣襲人,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宜選用溫陽補益的食物,以滋養五臟、固本培元,促使體內陽氣升發,抗拒外邪。

比如羊肉、牛肉、鹿肉、雞肉、蝦、海參、鱔魚、鴿子、鵪鶉等。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這些食品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極好。

在南方的有些地區,人們還會把這些食物和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中藥一起燉煮,以增加滋補的功效。

此外,小米、糯米、大棗、桂圓、韭菜、松子、核桃仁等溫補食物,也很適合在這個時節吃。

《飲膳正要》就有記載:「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

2

秋冬養陰,無擾乎陽

滋益陰精有效避免乾燥上火

《黃帝內經》認為:「秋冬養陰」「無擾乎陽」。

冬季氣候乾燥,人們容易出現口乾、眼乾、鼻幹、皮膚乾等陰傷症狀。

因此,冬季食補養生需要格外注意滋陰潤燥,宜選用一些能夠滋益陰精的食物。

比如白菜、蘿蔔、銀耳、木耳、蘋果、冬棗、梨、獼猴桃等新鮮蔬果。

既可補充機體水分,又能調節胃腸道功能,促進消化。

這些蔬果大多都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還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保持呼吸道黏膜溼潤,緩解呼吸道疾病。

除此之外,平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少吃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類食物,以免上火。

3

冬月屬水,少鹹多苦

芹菜萵筍苦菊生菜以助心陽

《四時調攝箋》裡說:「冬月腎水味鹹,恐水克火,故宜養心。」

傳統中醫認為,冬月屬水,應於腎,冬季腎水正旺,而腎主鹹,心主苦,所以在飲食上宜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因為鹹勝苦、腎水克心火,鹹味吃多會使本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反過來,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達到平衡。

所以在中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立冬吃「四苦」的習俗,即芹菜、萵筍、生菜、苦菊四種蔬菜。

從醫學角度來說,這些苦味食物富含胺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

4

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立冬飲食調養切忌盲目進補

人有男女老幼之別,所以中醫認為:「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體有虛實寒熱之辯,所以食補強調:「虛者補之,寒者溫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調養方式,冬令進補需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

除此之外,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不同,所以食補還要因地制宜,講究「南方清補,北方溫補,高原潤補」。

北方冬季寒冷,宜進食牛羊肉等大溫大熱之物;南方氣候相對溫和,宜進食雞鴨魚等清補甘溫之味;高原地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宜進食果蔬、冰糖等甘潤生津之品。

參考資料: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立冬》

環球健康《今日立冬!進補記住這三句口訣五道菜

新京報《立冬季節要吃「苦」 「四苦」之一芹菜熱賣》

食品科技網《時令常識 立冬時節謹記養生》

日互動

今天立冬,你們家吃了什麼呢?

歡迎在留言區寫出來,

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相關焦點

  •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澎湃新聞記者 肖蓓 2017-11-07 08:46 來源:澎湃新聞
  • 立冬將至,俗語:「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吃什麼?
    導讀:立冬將至,俗語:「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吃什麼? 隨著時間的流逝,立冬節氣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九月二十二,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立冬。這也宣告著冬季正式的拉開帷幕,天氣將會越來越冷。
  • 立冬食補宜吃慄子花生黑木耳
    所謂「立冬補一冬」,此時養生應遵循陽氣潛藏的規律,以「養藏」為根本,適當進補,並輔以運動、精神調養。飲食調養方面,「秋冬養陰」,立冬時心肺氣弱,腎氣強盛,飲食宜減辛苦,以養腎氣。
  • 立冬食補多吃黑色食物
    杜先生:立冬後養生的飲食是否發生變化?有什麼講究?  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9個節氣。在這個節氣裡,一切耗傷陽氣的行為,如過食生冷、長期熬夜等均可能對機體造成不利影響,養生食補也要注意有所選擇。  立冬之後,天氣漸涼,「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一種順應天時、斂藏陽氣的良好行為。「晚起」意指在清晨天邊出現日光時才是適合起床的時機,因此喜歡晨練的老年人不宜過早。對吃貨來說,立冬之後是「大吃大喝」的時節。
  • 2018年立冬是哪一天?立冬養生要怎麼吃有哪些習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7日電(記者 上官雲)「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立冬,是幹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一般在每年11月7日或8日。同時,它在古代也是個頗為重要的節日,據民俗專家介紹,那時,農民要祭祀地神祈求來年豐收。人們還會吃餃子,舉行一些宴飲活動。
  • 立冬之後,牢記飲食三原則,巧妙進補,養好身體少生病!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冬季的到來,陽氣潛藏,陰氣盛極。此時氣候逐漸寒冷,人體的新陳代謝相對於緩慢。立冬之後,想要吃「好」,牢記以下飲食進補三原則1、依人而定冬季進補,要依人而定。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可進行適當進補。而健康兒童及青少年則需要保證營養均衡即可,避免滋補過度,營養過剩。
  • 泉州將迎來新一輪降溫 2016年立冬吃什麼好補冬怎麼吃好
    然而,如此陽光明媚,恰似「春暖花開」的好景卻並不長,今天就是立冬了,泉州正要迎來新一輪的降溫。泉州市氣象臺分析,今天泉州仍然以多雲天氣為主。北方的冷空氣在馬不停蹄地趕來泉州,初步影響泉州要等到周二的夜間到周三這段時間。11月7日是今年的「立冬」節氣,通常人們往往以為立冬就是入冬了。但「立冬」並不是氣象學上冬季的開始。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
  •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時間:2018-11-07 1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11月7日將迎來2018年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原標題:立冬進補可吃什麼?這三大原則莫忘記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一樣 ,都是農曆上表明一個新季節的開始。一直有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這個季節進補正當時。今天帶來立冬養生吃什麼好,還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過年吃餃子,為什麼立冬也要吃餃子?原來是這種寓意,博大精深
    每到立冬之時,家裡的老人們都會親切地提醒我們:別忘了吃餃子,即使我們身處異鄉,這樣的風俗習慣依然讓我們心裡暖暖的。久而久之,每當到了立冬時節我們自然而然地想到吃餃子,那麼大家真的知道我們為什麼會選擇在立冬這天吃餃子嗎?立冬吃餃子有什麼美好地寓意嗎?
  • 立冬開始,如何食補
    每年的公曆的11月7,8日是立冬,冬,古人造這個字是代表終止的意思,也就是一年結束了,天地不通,閉而成冬。所以冬天養生宜靜養,宜反思,如果這一年你忙忙碌碌,虧待了自己身體,那就更要把握冬天這個機會,好好的給身體補一下。
  • 立冬吃什麼?5種適合立冬節氣吃的食物推薦,抵抗力槓槓的
    立冬是冬季裡第一個節氣,也預示著寒冷的冬季之旅已經開啟。冬季因為天氣寒冷,發燒感冒最是常見。所以每到冬季,都會格外注意飲食,食補為第一位。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能提高自身抵抗力,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 立冬進補吃什麼:記住這三句口訣推薦五道菜
    王雪梅介紹,其實,中醫裡的立冬進補也有個地域原則:南方清補、北方溫補、高原潤補。  具體來說就是,北方地區的冬季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然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暖得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主,比如雞、鴨、魚類。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如臺灣立冬街頭的「薑母鴨」,就是不錯的選擇。
  • 今天谷饒人過立冬:炣飯、進補、食蔗……你都吃了嗎?
    立冬日,入冬進補是深諳養生之道的潮汕人的「傳統節目」,更是把入冬尊稱為進補的「聖日」,各類既養胃又驅寒的食補輪番上陣。 扒香飯、啃臘蔗、咬橄欖、食羊肉狗肉等等食補節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會是揮之不去而又倍感親切的回憶。今天就來說說潮汕立冬食補習俗。
  • 立冬養生吃什麼?2020立冬傳統習俗食物推薦 立冬時節吃什麼食物
    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吃餃子:  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當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東滕州一帶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 立冬後怎麼補冬 匯源給你來支招
    又是一年立冬時。作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225°,是為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萬物收藏,歸避寒冷,冬季自此開始。按照中國人的習俗,冬季是給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因此民間有立冬補冬這一說法。據說只有補冬以後,身體才有抵禦嚴寒的元氣,並可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 立冬養生正當時,要多給家人吃這5種食材,順應節氣平安過冬天
    今天是2020年11月7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它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就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民間素有「立冬進補,來年打虎
  • 2019年11月8日迎立冬節氣 立冬養生需要注意事項及養生食譜推薦
    2019年11月8日立冬,立冬養生需要注意什麼?中醫講究立冬補冬、立冬養藏、滋陰補陽,立冬養生應該溫補養陽,少吃生冷也不宜過燥。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那麼立冬來臨我們該如何養生呢?
  • 立冬進補吃什麼最好?4款藥膳增強體質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預示冬季的開始,進入冬季,氣溫過低,這個時候要注意保健,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進補可補充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補虛,那麼立冬吃什麼進補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立冬養生藥膳,一起來看看吧。   立冬吃什麼養生?
  • 說說立冬這節氣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陽曆的11月7日或8日。它表示冬季開始了。 我們國家在古代是農耕社會,所以很多事都以農事來衡量。按照四季的規律,那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