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海口11月1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楊雋瑩)在完成了學術大會和四個專題論壇的討論後,11月13日,海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在海口順利閉幕。會議上,各位專家就如何發展海南的特色學科、如何創新成果評價體系等多個涉及社會科學學科建設的方面,進行了有益而深入地探討。
據了解,海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於11月5日在海南大學開幕,歷經海南師大論壇、三亞論壇、生態文明論壇和學科建設論壇,先後舉行了14個單元的研討和交流,集中圍繞「海南新使命: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的主題進行。
海南大學副校長、海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兼職副主席傅國華,在針對「海南社會科學學科發展的思考」的主旨演講中提出,海南應堅持島嶼發展與建設、海洋發展與建設兩大基本特色,以及國家熱帶現代化農業、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平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世界一流的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中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實驗區等六大領域。
傅國華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讓海南社科發展有了新的指導思想,海南應藉此機遇積極發展社會科學及學科影響力建設,研究出一批國內外認可的社科成果,提出一批國家和政府能滿意採納的政策和建議,形成一套良好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體系,促進海南社會科學研究進入精細化研究階段。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的生態文明論壇上,由十家企業宣布成立了「海南生態休閒與鄉村旅遊聯盟」,實現了學術界與企業界的對話和互動,形成了專家學者的理論研究與企業界的實踐探索的結合,成為本屆學術年會的一個亮點。
閉幕會上,還公布了海南省首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名單,並為優秀論文獲得者頒發榮譽證書。
2013學術年會優秀論文名錄
(共67篇)
海南新使命: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
序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作者單位、職務、職稱 |
1 | 海南省開放型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的模式與路徑研究 | 範士陳 | 海南大學旅遊學院教授 |
2 | 海南省爭創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研究 | 王麗婭 |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
3 | 海南特色城鎮化建設論綱 | 張一平 | 海南師範大學教授,海南南海區域文化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 |
4 | 堅持富島與強軍相統一 爭創軍民融合式發展實踐範例——對海南爭創軍民融合式發展實踐範例的調查與思考 | 汪立林 | 海南省軍區政治部秘群處處長 |
5 | 努力爭創規範、高效、優質政府服務的實踐範例 | 王和平 李一鳴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 海南省委黨校《新東方》雜誌社編輯、助理研究員 |
6 | 爭創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範例 | 王明初 | 海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
7 | 爭創人才迅速發展、強省效果凸顯的實踐範例 | 包亞寧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 |
8 | 海南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發展模式研究 | 林肇宏 |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西南財經大學校外博士生導師 |
9 | 大力發展慈善文化 增進海南社會和諧 | 章汝先 |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
10 | 海南省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研究 | 劉德浩 龐夏蘭 |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海南醫學院講師 |
11 | 海南文明生態村建設的主要成就與基本經驗 | 楊素穩 李德芳 |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
12 | 海南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思考 | 霍沛軍 | 省政府研究室綜合調研處副處長 |
13 | 海南旅遊風情小鎮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 劉學文 王聖俊 |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11級碩士研究生 海南省科技廳副廳長 |
14 | 海南省旅遊引導的新型城鎮化模式研究 | 韋仕川 |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
15 | 爭創發展開放型服務業的實踐範例——以產權市場創新推動海南經濟升級發展 | 施嘉嶽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博士 |
16 | 推進社會建設,發展國際旅遊島的「海南特色」與「中國特色」 | 李 鷗 楊茲舉 方禮剛 | 瓊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教授 瓊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院長、教授 瓊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副教授 |
17 | 爭創生態文明建設的海南實踐範例 | 亞 根 |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文聯理論與評論委員會委員 |
18 | 海洋旅遊開發中的海洋教育問題研究——以西沙旅遊開發進程為例 | 王章佩 |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
19 | 外國海上執法對我國漁船和漁民使用武力行為評析 | 李文杰 鄒立剛 | 海南大學海洋法學博士研究生 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 |
20 | 論海南國際旅遊島背景下的生態道德建設 | 吳清一 |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
21 | 住房保障制度與勞動力流動的關聯機制研究——以海南省為例 | 李世傑 趙振祥 張應武 |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 |
22 | 擴大高層次人才集聚效應 助力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 | 林鑾珠 吳曉燕 張曉桃 |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海南省博士協會秘書長 |
23 | 海南省構建海洋型軍地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新模式探析 | 徐立特 |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
24 | 基於軍民技術協同創新的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徑研究 | 姚旭東 |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
25 | 爭創城鄉統籌 構建海南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實踐範例 | 李美萍 | 海南工商職業學院教師,旅遊管理碩士 |
26 | 頂層設計 多管齊下 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三亞市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 張治國 李 瑞 |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講師,法學碩士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講師,法學碩士 |
問題與前景:經濟特區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
序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作者單位、職務、職稱 |
1 | 試論基於臺灣經驗的爭創海南特色農業實踐範例的政策選擇 | 黃景貴 |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教授 |
2 | 加快南海開發 努力爭創海洋強省的實踐範例 | 李仁君 |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經濟研究所所長 |
3 | 海南爭創海洋強省的實踐範例 | 王建國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哲學部主任,教授 |
4 | 試論三沙市發展的基本戰略 | 傅治平 | 海口經濟學院人文與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 |
5 | 綠色崛起中的海南城鎮化路徑探索 | 唐曉陽 張慶良 | 海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學教授 海南省生態研究院院長 |
6 | 海南省城鎮體系等級層次結構研究 | 王勝男 楊 丹 馬 昭 | 三亞學院社會發展學院城市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講師、博士 三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助理 浙江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 |
7 | 海南貧困山區文明生態村建設的調查與思考——以白沙為個案 | 王習明 | 海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
8 | 金融產業集聚對促進海南實體經濟發展的研究 | 徐新華 | 海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金融研究所所長 |
9 | 從重慶等城市的經驗看海口統籌城鄉發展如何破題 | 高 萍 | 海口市社科聯調研員,副研究員 |
10 | 發展海南特色的城鎮化 | 張耀輝 張麗華 | 瓊州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華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 |
11 | 養老服務社會化的困境與出路----以海南省為例 | 塗愛仙 |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講師 |
12 | 政務誠信缺失根源與公信力建設路徑探究 | 夏周青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新東方》副總編、副研究員 |
13 | 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爭創政府服務實踐範例 | 姜 維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講師 |
14 | 海南特色城鎮化進程中的城鄉差距研究 | 畢普雲 李佳朋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海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學生 |
15 | 海南綠色崛起中的生態人居建設探析 | 周祖光 | 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目標與戰略:國際旅遊島建設與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序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作者單位、職務、職稱 |
1 | 旅遊發展中的三亞悖論及其解釋 | 朱沁夫 單德朋 楊 樨 | 三亞學院科研處處長,教授 三亞學院旅遊學院副院長,講師 三亞學院旅遊學院講師 |
2 | 弘揚海洋文化 實現海南強省夢 | 閻根齊 | 海南大學社科研究中心研究員 |
3 | 建設國際旅遊島美麗鄉村——以「天涯驛站」為例 | 劉荊洪 | 海口經濟學院教授、旅遊研究所長、海南省旅遊商品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 |
4 | 海南綠色崛起與現代有機農業發展 | 林鴻民 | 海南省海洋環保協會顧問 |
5 | 論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及保護------以海南無居民海島旅遊開發為例 | 宋杉杉 | 三亞學院法學分院講師 |
6 | 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提升旅遊目的地文化品位——基於海南省瓊海市的調查 | 田 良 黃松梅 楊冠雄 | 海南大學旅遊學院教授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副教授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研究員 |
7 | 海南:以文化的力量構築中外文化交流平臺 | 詹賢武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8 | 洪水村實地調查法的物態操作——從《江村經濟》出發 | 陳 琳 王勝男 孟 銘 | 三亞學院講師 三亞學院社會發展學院城市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三亞學院藝術學院學生 |
9 | 海南高鐵的旅遊影響及對策研究 | 李 賀 | 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旅遊管理系講師 |
10 | 基於系統動力學的海洋強省研究——以海南為例 | 韋鵬飛 | 三亞學院財經學院教授 |
11 | 以海洋公園為合作模式 促進南海旅遊合作 | 鄧穎穎 |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12 | 基於地域文化特色的三亞「城市意象」初探 | 楊 丹 王勝男 | 三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助理 三亞學院社會發展學院城市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
大機遇呼喚大戰略——海南生態休閒發展論壇
序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作者單位、職務、職稱 |
1 | 國民休閒新趨勢與農墾發展大機遇 | 夏魯平 |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教授 |
2 | 鄉村自主發展休閒農業與旅遊的經驗模式——海口市瓊山區龍鱗村之實踐範例研究 | 陳 才 趙廣孺 | 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教授,博士 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講師,碩士 |
3 | 讓文明之光輝映美麗海南 ——對海南休閒文明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 李 珂 | 中共海口市委黨校教授,哲學碩士 |
4 | 海南省紅色旅遊最優化共生發展研究 | 楊 娜 陳招萬 |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
5 | 文化創意產業與海南民族地區旅遊產業耦合發展研究 | 張洪雙 | 三亞學院旅業管理學院講師 |
6 | 中歐國家生態休閒及其對海南的啟示 | 辛建榮 | 海口經濟學院旅遊學院教授 |
7 | 鄉村旅遊發展的法律監管機制研究——立足於海南特色鄉村遊建設 | 戴麗霞 |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講師、法學碩士 |
新階段·新使命·新戰略——社會科學學科建設論壇
序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作者單位、職務、職稱 |
1 | 多學科視角下的「去政治化」的話語評析——兼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 | 李遼寧 | 海南大學科研處副處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
2 | 西方管理學在中國的適用性、空白以及發展路徑分析 | 郭 強 | 海南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教授 |
3 | 傳統人文學科的轉型應當冷靜——關於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問題一點想法 | 房福賢 | 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
4 | 孤島不孤:海南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價值 | 段會冬 | 海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 |
5 | 從設計學的角度看黎族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 邱海東 | 海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
6 | 試論海南歷史文化資源之特色 | 林 鬱 | 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社會科學部主任,副教授 |
7 | 貫徹群眾路線,秉持師生為本,實現強校夢想——基於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思考 | 張志堅 |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