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革命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井,解決了沙洲壩村民的吃水困難問題。鄉親們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後在井邊立碑紀念,飲水思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感恩,懂得珍惜。
一、識字
1.讀準字音
「井「是後鼻音,「親「是前鼻音。
2. 識字方法
根據偏旁識記:「吃、叫」和嘴巴有關,所以都是口字旁;「忘、念」和心有關,所以是心字底。
熟字比較法:士——土,主——王。
字理分析法:井,出示水井的圖片和象形字,引導學生找出象形字和實物的相似之處。
二、課文學習
1.指導讀好「村子、時候、住過「的輕聲。
2.指導讀好長句子,如「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們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先讀好詞語「帶領、戰士、鄉親們」,再讀句子。
3.理解關鍵句
(1)「村子裡沒有水井,鄉親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
發揮想像:因為沒有水井,除了吃水困難鄉親們還會遇到什麼困難呢?請你說一說。(體會沒有水井,鄉親們生活的不方便。)
抓住關鍵信息「很遠的地方」,想像鄉親們在挑水途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體會鄉親們挑水的艱難)
(2)「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
看到鄉親們因為沒有水井生活不方便,挑水又是如此的艱難,毛主席做了什麼?(引出「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體會毛主席對老百姓的關心。)
挖井的過程容易嗎?出示挖井工具的簡單,想像。
想像井挖好後,鄉親們會說些什麼?(體會鄉親們的喜悅和對毛主席的感謝之情。)
(3)「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指名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石碑上面刻了什麼?
「時刻」是「經常、每時每刻」的意思。這句話表現了鄉親們對毛主席和戰士們的感恩之情。
我們一起來寫寫課文中的8個生字吧。(注意做到3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吃:6畫,口字旁的大部分寫在左上格。撇的起筆在豎中線右側。「橫折彎鉤」在橫中線上起筆。
叫:5畫,豎提沿著豎中線起筆,最好一筆豎的起筆要稍高於豎提。
主:5畫,點在豎中線上,第一橫中長,第二橫稍短,最後一橫最長。
江:6畫,三點水寫在左半格,比右邊高。「工」的第一橫短,最後一橫稍長。
住:7畫,左窄右寬,三橫等距。
沒:7畫,橫折彎要與橫折彎鉤上區別,橫撇起筆在中心點上,捺稍長,注意穿插。
以,4畫,豎提的豎要直、提要稍長。中間一點起筆略高,寫在豎中線上。最後一點要低,保持字的平衡。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一些幫助,別忘了點讚、收藏、分享或關注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