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每一個學生都會接觸班主任老師的評語,這些評語與期末考試成績同樣被看重。但絕大多數學生的體驗是,班主任老師的評語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格式,都是那幾句常用的話。
曾幾何時,不少學校也要求班主任老師改變評語的寫法,用詞也從「該生」變化到「你」,語氣更加親切,可裡面的主體語句卻依然沒有多大變化。
這個寒假一開始,平湖的微信朋友圈裡就轉起一位老師的評語來。這一評語的出現,立刻引起許多家長與網友的好評。「好有才的班主任。」「這位班主任太用心了。」「這是哪裡的班主任啊,我們要轉學過去。」如此好的評價,到底是何因?
原來,這位老師給學生的評語採用了三字經的形式,而且每名學生的三字經評語個性鮮明,一看就知道這名學生的特點。如此用心的評語,需要多大的精力去撰寫呢?
幾經輾轉,記者終於聯繫到了這些特殊評語的撰寫者——平湖叔同實驗小學的高飛老師。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之下,他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介紹了撰寫三字經評語背後的一些故事。
送給學生的春節禮物
「我與這班裡的學生相處都快滿三年了,我與這幫孩子就像朋友一樣。」高飛告訴記者,他是年輕教師,因為忙於工作還沒要孩子,所以他把心思都花在了這幫孩子身上,經常會設計一些驚喜帶給他們。
眼看這個學期又將結束,高飛就開始思考著送給孩子們什麼春節禮物,最後就停留在了評語上。他決定創新評語的寫法,帶給孩子們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三年級了,孩子們也會懂得其中的含義了。」
高飛告訴記者,他一直在思考評語到底是寫給誰看,除了家長,孩子肯定是最主要的。而評語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用來鼓勵鞭策孩子的,三字經朗朗上口,非常適合孩子們。「我們班級的特色文化就是寫詩歌,我也想通過三字經評語方式,踐行我們的班級特色文化。」
高飛坦言,其實用三字經的形式寫評語,在一年前就有想法了,並且嘗試給幾個孩子寫過。那時候才一年級,因為班上有幾個孩子比較調皮,還很天真,他怕自己的評語孩子看不懂,所以挑了幾個孩子,嘗試用三字經的方式去寫。
「今年三年級了,我就想給全部的孩子用這種方式寫一些試試。」高飛說,因為品德評語要精煉清晰,用三字經的表達方式,能夠體現孩子各方面的成長足跡。
寫下符合孩子特點的評語
高飛介紹,在寫這些評語之前,他先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我讓班上的同學、孩子的家長,以及部分老師三方力量一起參與進來。」
這準備工作是什麼呢?
一是讓孩子自己去找同伴,讓對方寫眼中的自己;
二是讓家長寫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現,包括做家務、做作業的習慣等等;
三是他自己到各個任課老師那裡去了解每個孩子在每門課上的一些表現,包括優點和不足。
高飛說,做這些準備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評語是私人定製,他可以把這些記錄下來的有關孩子值得表揚及有待改進的地方融入到評語中。而且各方力量一起參與的話,評語內容就會更全面。
有了這些基礎材料後,高飛就開始了三字經評語的撰寫。剛開始寫的時候,高飛信手拈來便成三字經評語。但寫到一半的時候,發現一些用詞會出現雷同,好像無法突出某一個孩子具體特點。
「所以後來我放慢了速度,我會停一停寫一寫,儘量寫出孩子的特點來。」高飛說。好在平時與這些孩子打成一片,並且結識的時間也比較長,每個孩子的特點還是在心裡的,因此在期末前不久,這些評語都順利寫完了。
「後來我又花了10多天時間進行覆核,確定後才列印出來。」高飛說,那個時候,他的心裡也是很高興的,覺得這是一種成就。
三字經評語走紅朋友圈
高飛說,他只是把三字經評語當作一次嘗試,報告單發到學生手裡之後感覺完成了一項工作。可是,家長的反應令他有些意外。
就在寒假的第三天,高飛接到了一位家長發來的信息,他打開一看,頓時一股溫暖湧上心頭。
家長也寫了三字經評語來評價他:
這位高老師,好老師。三年來,伴孩子,舍小家,為大家。勤教導,倡閱讀,嘔心血,播希望。好園丁,孩子愛,家長誇,高高高!
「看到這幾句,我感覺特別有意思,特別溫暖,這體現了一種特別融洽的家校關係。」高飛說。
隨後又有其他多位家長發來感謝的簡訊,其中一位還是孩子的爺爺。原來,在高飛寫的三字經評語裡,有提到爺爺的內容:聽爺爺,進步快。「這是因為我知道孩子平時在家特別不聽老人的話,而老師在孩子面前有權威性,所以我寫下這句鼓勵與希望的話,估計是把這位爺爺給感動了。」
令高飛沒有想到的是,有家長把他寫的評語發到了微信朋友圈裡,後來又有其他網友轉發,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種三字經評語。一時間,網友們紛紛點讚,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網友評論:
這老師太有才啦!
三字經評語,有個性!
我要給個大大的贊。
這老師是平湖的嗎?在哪所學校教書啊?我想轉學了。
這位老師肯定對學生特別好,在這老師班裡真幸福。
看到這些評價,高飛笑了,他說,自己只是稍微做了點改變,沒想到家長與網友們都這麼喜歡。「這些評價太高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愛著這幫孩子而已。」高飛說。
據記者了解,這年輕的高老師並不簡單,曾經獲得過國家級班會課評比一等獎,受邀參加全國班會課展示,是位出色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