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廣告協會主辦、現代廣告雜誌社承辦的「2018中國互動廣告高峰論壇」在第25屆中國國際廣告節期間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的數字營銷行業權威專家和網際網路媒體、代理公司高層,廣告行業領袖、業內專家學者、國內知名廣告主就數字時代網際網路營銷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泛為科技創始人兼CEO秦曉玲女士受邀出席本次峰會,與中國廣告協會網際網路廣告委員會秘書長霍焰、電通安吉斯程序化平臺總經理姚書捷、四維圖新中寰衛星首席產品官楊淼淼、騰微科技(RTBAisa)CTO童曄俊等共議「移動廣告安全與標準」,分享了目前國內移動廣告交易環境及安全標準的探索方向,指出:「今天移動廣告交易鏈中, 廣告主更需要關注的,將是如何能夠選擇出與目標用戶匹配度更高的更精準垂直的優質媒體加以精細化營銷管理」。
拿數字營銷「整合」的概念來說,過去意味著投入大量的預算整合更多更廣泛的媒體資源,而現在則是通過應該以更智能高效地手段去衡量資源的最優最適配的組合策略。隨著視頻程序化廣告技術越來越成熟穩定,能否整合優質流量、對接精細化的資源和匹配精準人群數據,將是影響營銷價值的關鍵。
在泛為科技創始人兼CEO秦曉玲看來,程序化廣告接下來的趨勢是精細化。如今廣告主越來越在意怎樣把預算花的更值,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投放策略,也不再僅僅採用媒體直採的方式單一投放,而是通過更精細的策略進行營銷規劃及投放。
深耕視頻營銷多年的科技公司泛為科技,已經將為廣告主提供精細化的用戶營銷服務列為重中之重。比如,針對廣告主如何能有效覆蓋視頻VIP會員這個痛點,泛為科技推出了視頻VIP會員觸達方案,讓每一次營銷都能真正觸達到廣告主最希望覆蓋的這批優質人群。
秦曉玲介紹,對視頻VIP會員來說,他們雖然已通過付費的方式跳過那些強制播放的視頻前貼片廣告,但依然還有開屏、banner位、焦點圖、信息流等展示類廣告,以及非貼片視頻廣告形式,如創可貼、貼片廣告、角標、暫停位等。因此,從會員與非會員的不同體驗路徑切入,那些看到展示類廣告卻看不到前貼片廣告的用戶,往往很大概率上擁有會員身份。
所以,泛為科技建議將「看過7次以上展示類廣告且0次貼片廣告的用戶」作為會員人群的定義,以此來識別會員優質TA人群,之後通過跨平臺用戶識別,比如當愛奇藝會員在觀看騰訊視頻時,進行跨媒體找回,實現將會員這類深度用戶或者高端用戶觸達的目標。
隨著現在用戶觸網習慣更碎片化、個性化、多APP共用等特點,要實現精細化營銷,就需要與更多更為垂直媒體保持深度的合作,泛為科技主要從兩個角度與媒體方保持深入的合作。
在視頻媒體資源方面,泛為科技已經與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風行網、韓劇TV等OTV媒體平臺建立深度合作;OTV方面泛為科技已打通國內頭部視頻內容運營商、硬體終端廠商、牌照方等三方資源。深耕優質頭部視頻流量,幫助廣告主能夠更好地抓住移動網際網路上的用戶。目前,泛為科技已位列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大視頻平臺深度合作的第一梯隊。
獨家代理資源方面,泛為科技基於數據化智能化的技術深入分析媒體特徵,即為媒體找到真正適合它的變現方向,也為廣告主找到了更為適配的消費者群。目前,泛為科技已經獲得了趣頭條、韓劇TV、echo回聲等媒體的品牌廣告獨家代理權益。不同垂類媒體平臺的各類優質流量的交叉互補,進一步幫助廣告主實現精細化用戶營銷管理。
舉例來說,如果是單純的代理型營銷公司,投放完服務也就結束了。但泛為科技會根據每次投放復盤建議,整合流量池資源,在後續投放過程中,為廣告主定製全網追溯和持續觸達營銷策略,比如趣頭條上的用戶對某個汽車廣告進行了點擊,當這個用戶出現在愛奇藝或者騰訊(視頻流量涵蓋了用戶的很多生活時間)上時,也將看到響應的OTV廣告。
接下來,無論是分析、優化,還是決策,整個流程會越來越智能。隨著智能挑量、智能出價功能上線,數字營銷的過程會越來越細分,媒體端、第三方、服務端、數據端,分工越細也意味著越系統化,每一個環節就有能去深耕的趨勢。
精細化或者持續化的深耕,在於專注和積累,不論是DMP用戶數據沉澱、媒體流量資源拓展,還是營銷技術的先行應用,泛為科技本身都以一種工程師的姿態來推動營銷服務升級。從早期為4A提供技術服務,到走向前臺直面廣告主;從基於程序化進行單一的媒體採買,到如今在流量生態上下遊將營銷服務進行得更加徹底,都是源於工程師出身的秦曉玲與團隊堅持以「工程師思維解決營銷難題」這種穩紮穩打的的價值觀。
秦曉玲相信,當數字營銷與程序化在中國越來越深入,如何用技術驅動過去資源組合式營銷形式的升級,也將是廣告主更為迫切解決的營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