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定民享」 增進合肥百姓幸福福祉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民定民享」 增進合肥百姓幸福福祉

合肥:讓核心價值觀融入每一個市民心中

近年來,合肥市致力於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弘揚社會...

地鐵 | 1號線北延工程年內動工 多條線路有新進展

欠稅 | 合肥第二季度欠稅企業房地產和建築類過半

違建 | 違建新花樣:花1萬元建活動板房 用作辦公室

渣土 | 合肥市廬陽區一個月查處26輛違規渣土車

違紀 | 安徽省通報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開學季」,一條新聞讓合肥人興奮:今年,合肥市新添了21所中小學、41所幼兒園,中小學新增學位10萬個,幼兒園新增學位25950個;2016~2018年度,全市擬新建改建中小學128所、幼兒園182所,這下,不僅「上學難」得到有效改善,還解決了義務教育「大班額」的問題。

其實,細心的市民或許會發現,僅這一年,合肥帶來的民生改善遠不止這一項。為中小學生提供「午餐服務工程」,針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新生兒全面開展11種兒童先天性遺傳代謝疾病免費篩查,農產品食品安全有所保障……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這一樁樁「大民生」背後,是黨委政府一以貫之的民生情懷。從「政府配餐」到「群眾點菜」,變「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開門納諫」、「陽光」監督,在合肥,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經成為一個發展的系統工程,是一篇涵蓋全面的「大文章」,其核心只有一個字:人。

民生工程投向哪?

聚焦最緊迫、最直接的民生需求

2歲的女兒高燒至39.6度,心急如焚的尹女士忙給自己的「家庭醫生」熊醫生打電話。熊醫生是瑤海區長淮街道社區衛生中心的社區醫生,他和轄區居民籤訂了「家庭醫生」協議,居民們遇到健康問題可以隨時與他聯繫。

「我要定期對籤約居民進行健康評估,掌握他們的主要健康需求,如果他們遇到突發情況,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狀況理性地進行處理。」熊醫生說。「籤約醫生」還能開轉診單、住院單、檢查單,到了住院部,籤約居民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接受專科醫生的治療檢查,免去排隊掛號的麻煩。

廬陽區亳州路街道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每隔一個月都可以到社區服務中心測血壓、量血糖,並免費領取當月的藥物。這是該中心為轄區居民免費提供的居民公共衛生服務,總共11大類43小項服務項目,實現全覆蓋。

健康快樂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心願,「健康合肥」是最大的民生,而這,只是合肥帶給市民的其中一項民生改善。

擴大公租房覆蓋人群,年滿35周歲以上的單身人士也可以單獨申請公共租賃住房。

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不分城鄉,每人每月給予60元護理補貼。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可同時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同時,強化社區養老設施建設,全市新增養老床位超過1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超過30張。

從監管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在鄉鎮和社區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保障農產品食品安全……

「十二五」期間,合肥市累計投入民生事業發展支出2429.1億元,年均增幅13.59%。先後實施民生工程項目65個,建成項目點近14萬個,涉及教育、衛生、住房、農村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細細分析,民生工程重點解決了老人、孩子等方面的問題,都是圍繞群眾最緊迫、最現實、最直接的民生需求。

民生工程怎麼選?

「自選動作」助推「幸福合肥」

午飯時間到了,廬陽區六安路小學中鐵校區的學生們坐在教室裡,等著老師把配送好的午餐送到班裡。糖醋排骨、土豆肉絲、清炒小白菜、絲瓜蛋湯,雖是家常菜,但是味道嘗起來都還不錯,孩子們吃得狼吞虎咽,很快就把飯菜一掃而空。

這是六安路小學中鐵校區實施的廬陽區民生項目——午餐工程,目前,該校有500多名學生在校就餐。今年,廬陽區將「午餐工程」納入區級民生項目,為了讓孩子們吃得放心,學校從營養、口味、冷熱、衛生等方面進行監督,每天有物品留樣,安排家長「開放日」聽取家長對午餐的建議。

改善民生,非一時一事之功,要讓老百姓真的受益,光靠一味「砸錢」可不行,更要開動腦筋,創新助力惠民生。5年來,合肥在完成省級民生工程「規定動作」的同時,還添加「自選動作」,實施「33+X」項目。「自選」的「X」年年有所不同,拓寬了民生工程領域,也讓民生工程更「接地氣」,更有「合肥範兒」,適合本地百姓。

從最初啟動民生工程的12項到36項,再到目前「滾動」實施的65項,合肥市民享受的民生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全;從最初解決「生活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再到「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勞有所得、病有所醫、學有所教」等熱點問題全面涵蓋。如今,合肥正由「解困民生」、「普惠民生」向「幸福民生」轉變,正是有了這份民生「大單」,合肥市民的幸福感才能得以延續。

「開門納諫」由市民說了算

年初,全市的「準爸媽」們迎來了一條「利好」消息:今年,合肥又將9種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納入民生工程,這意味著,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減在內,所有合肥市常住人口新生兒都可以免費接受11種疾病篩查,進一步減少新生兒出生缺陷。這個結果,是根據民意徵集得票率高低產生的。

察民意、恤民情,合肥從確定每年的市定民生工程項目開始,「3+X」,「X」選什麼、怎麼選,政府「開門納諫」,問計於民,將決定權交給老百姓。「十二五」期間,合肥民生項目建設實現「民定民享」,從「政府配餐」轉變為「群眾點菜」,變「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通過政府公開信、媒體公告、入戶調查等多種方式,收集民生項目建設意見建議累計超過7.6萬條,目前,合肥八成以上的市級民生項目均源於社會公開徵集,由老百姓說了算。

群眾體育設施工程、兒童先天性疾病醫療救助、殯葬基本公共服務惠民工程、重性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惠民「菜籃子」工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開門納諫」聽到了百姓真正的呼聲,過去的5年,這一系列由市民「點單」,「優項目、重民生、立品牌」的惠民措施,成為合肥市民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

民生工程誰來管?

網上公示,考核尺度交給百姓

「下面介紹一下我申請低保的原因:我患有肢體殘疾,家屬有精神疾病,需常年吃藥,沒有勞動能力……」蜀山區小廟鎮五十墩社區村委會議室裡,一場備受村民關注的低保聽證會正在進行。

在這場低保聽證會上,除了28戶申請低保的家庭代表,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聯合評議小組。這個30多人的小組,有社區內的人大代表、黨員代表、社區片警,也有熟悉家家戶戶情況的村民代表,他們對低保戶們非常熟悉,哪家有個急難事,哪家生活條件怎麼樣,符不符合低保申請條件,人人心裡有本「明白帳」。

「政之興廢,在乎民心」,如果說民生工程是幹部的「高考」,那麼,能否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則是幹部的「成績」,而民意正是「評分」的唯一標準。5年來,合肥市在民生工程中積極推進民主公開制度,堅持民主實施。不僅在建前「問計於民」,還創新性地開展網上「曬」民生活動,目前,全市民生工程全面實現市縣兩級公示制度,各級民生工程公示項目達到324個大項。

同時,合肥還建立了民生工程群眾義務監督員隊伍,組織群眾開展項目檢查監督、工程管理和項目驗收,將考核尺度交給百姓。並按照「前期有論證、中期有評價、末期有評估」的績效管理要求,引進第三方中介機構,檢驗民生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將結果作為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十三五」,合肥將繼續穩步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按照省、市階段性目標任務要求,對照省民生辦「序時+平均」進度考核標準,進一步加大對工程類項目進度的重點調度,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此外,合肥將繼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突出位置,加大對「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節能環保、文化等領域的投入力度,重點向基層、農村和困難群體傾斜,並建立完善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的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本醫療衛生、基本公共養老等服務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晨報記者 王靚 晨報製圖 朱佩佩

相關焦點

  • 民生工程開啟合肥「幸福模式」
    原標題:民生工程開啟合肥「幸福模式」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促進教育公平,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在合肥轉型升級道路上,一系列的民生工程不斷完善和創新,譜寫出百姓與政府同行共享改革成果的美麗篇章。
  • 以基層善治增進百姓福祉
    原標題:以基層善治增進百姓福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南陽: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質感
    腰鼓舞起來 優化公共服務 增進民生福祉 文明城市創建的重心在基層,要順應群眾需求,解決群眾期盼,多辦群眾關心、基層需要、社會關注的好事實事,注重創建為民、靠民、惠民,讓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成為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建陽區委書記袁仁旺:突出民本民生 增進百姓福祉
    原標題:民生項目城鄉並進 「幸福建陽」花開處處 站上新起點,建陽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理念,傾力民生,抓項目、促轉型、謀發展,讓百姓共享「幸福建陽」。 倉廩漸實的建陽將更多的資金投入民生工程:今年確定的28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已全面開工,其中提高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等已全部完成。
  • 「十三五成就巡禮」德州市慶雲縣:築牢民生底線 增進百姓福祉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十三五」期間,慶雲縣著力在築牢民生底線、增進百姓福祉上下功夫,大力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水平,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深入理解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基本內涵、重大價值和主要路徑,有助於我們從講政治、重民生、求實效的高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贛州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幸福雨露潤心田
    幸福雨露潤心田——贛州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紀實更優質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十三五」期間,市委、市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實事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留下了一串串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的紮實腳印,讓贛南百姓深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 定州: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定州市持續做好民生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綜述之三棟棟高樓鱗次櫛比,城市道路平坦通暢,廣場遊園絢麗多姿,小區街巷乾淨整潔……一幅濃墨重彩的秀美畫卷徐徐展現在眼前,一座綠色、宜居、和諧的京津冀開放型現代化節點城市加速崛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 做大分好「蛋糕」增進民生福祉
    」省人大代表、無為縣福渡鎮大學生村官孔小藤表示,我省堅持以項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解決民生問題,針對性、實效性都很強,有效改善了民生「軟硬體」,獲得社會各界認可、百姓普遍擁護。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處於決勝階段,在此次省黨代會上,民生問題無疑將是各界關注的熱點。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深入理解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基本內涵、重大價值和主要路徑,有助於我們從講政治、重民生、求實效的高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高坪:增進民生福祉,繪就幸福畫卷
    「十三五」時期,高坪區教育發展擊鼓奮進,醫療事業蓬勃發展,繪就一幅促民生、增福祉的幸福畫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夯實現代化教育能力建新校、提質量、強師資......「十三五」以來,高坪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教育現代化能力明顯提升,教育事業得到了持續發展。
  • 杜爾伯特:辦實事增進民生福祉
    「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第一責任,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目標,把民生福祉作為第一追求。」杜爾伯特縣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 全力抓實脫貧攻堅。 作為顯成果,數據落實錘,託舉起杜爾伯特人穩穩的幸福。 消除貧困照見初心使命 時髦捲髮,條紋套裙,郭玉芳已告別那個愁眉不展、自覺比別人矮半截的自己。愛人因病臥床多年,她患有股骨頭壞死,貧困見頭不見尾。
  •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原標題: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黨的十九大為我們紮實推進民生建設,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們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 升鬥小民看「習馬會」:對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意味深遠
    這才是百姓直觀、有感的問題。  如此說來,作為高層政治的「習馬會」雖然表面上只是沒有實質成果的「會面」,對於兩岸關係以及兩岸同胞的福祉而言,卻堪稱意味深遠。原因無他,兩位領導人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著眼點和落腳點不正是為了增進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嗎?
  • 「十三五」以來江蘇以基層善治增進百姓福祉
    原標題:以基層善治增進百姓福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中國之治」新境界。推進「中國之治」,最基礎最重要的抓手,是開展好「基層之治」。
  • 旅遊局:發展全域旅遊增進人民福祉
    「中國旅遊日」送出「大禮包」投融資大會發布產業「風向標」發展全域旅遊增進人民福祉旅遊業作為幸福導向、健康導向、文明導向的產業,列「五大幸福產業」之首。習近平總書記就旅遊發展和旅遊工作作出系列指示,對於我們理解旅遊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李金早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域旅遊,明確將其列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 為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潘家瑋指出,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市委全會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厚植為民情懷,增強為民辦實事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持續落實好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扎紮實實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不斷擦亮杭州「幸福示範標杆城市」金字招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 個稅改革如何增進人民福祉
    要擴大專項附加扣除的覆蓋範圍,綜合考慮不同收入納稅群體的稅收特徵,平衡不同納稅群體間的受惠差異,增加對於殘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定向扣除項目,切實關照民生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個人所得稅的再分配功能,進一步提高稅收公平性,增進人民福祉。
  • 堅持人民至上,人民為先,增進群眾福祉!戴源調研城北地區改造提出...
    堅持人民至上,人民為先,增進群眾福祉!他指出,要深入研究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合理規劃布局配套設施,努力使各項工作更好體現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戴源察看新洋港大道及景觀帶施工現場。新洋港大道及景觀帶施工現場。調研中,戴源認真聽取了城北地區改造工作情況的匯報,並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現場與相關地區和有關部門研究解決方案。
  • 莆田市領導深入基層調研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增進群眾健康福祉
    調研中,李建輝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力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切實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要加強醫聯體、分級診療等制度建設,推進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培養群眾良好衛生習慣,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