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歷史的中國古典美——扇子

2020-12-22 翰宣非遺

在源遠流長的歲月中,小小的扇子除日用外,還孕育著中華文化藝術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之精華,蔚成獨具中國扇風格的奇觀,是民族傳統文物中的藝術瑰寶。

團扇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怨歌行》這是西漢女詩人班婕妤所作的一首宮怨詩。詩人以團扇自喻,借團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悲慘命運。

團扇又名為宮扇、紈扇、合歡扇,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因其輕柔、飄逸成為古代宮廷女子喜愛的物品,多用來夏季消暑驅蚊。

輕握著一把小小的團扇,遮住滿臉的紅暈,團扇也有著團圓合家歡樂的美好寓意,在很多中式婚禮中也被廣泛運用,承載著人們的吉祥祝福。

如同一輪皎潔滿月的扇子,透著柔和光暈,生絲絹面上繪製著山水、人物、花鳥,竹製的扇柄散發著絲絲涼意,握在手中,輕輕扇動,一顰一笑盡顯溫婉,像是光影斑駁的歲月中散發的氤氳香氣。

羽扇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羽扇綸巾,似乎更適合周瑜,何等的肆意瀟灑,淡然談笑間,這戰場便換了模樣。

世人只道羽扇是諸葛先生的專屬,可後來才覺曉周瑜更配得上羽扇。戰場上,刀光劍影,一人一羽扇,分軍對峙,這是三國的天下,讓人不禁感嘆這手執羽扇的魅力。

羽扇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可以說是扇子家族最年長的了。可是,卻是少有人喜愛,或許是因為它更適合戰場吧,只有那浴血奮戰的地方方能彰顯它的魅力。

摺扇

如果說羽扇適合浴血戰場,那麼摺扇或許更適合舞文弄墨。

對中國文人來說,

摺扇既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又寄寓著個人的文化趣味。

摺扇開合自如,

開之則用,合之則藏,

進退自如,逍遙自在。

最是摺扇堪風流,文人雅士皆愛摺扇,比之琴棋書畫,摺扇是可以隨身攜帶的藝術。

在江南一帶,出了很多名士,他們的風流才情,與摺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所營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圍,表現出柔情和氳氤的美境。

檀香扇

回眸一笑百媚生,一柄香扇遮面,開合之際便是繾綣情愫的百轉千回,「檀香扇」仿佛就是為女子而生。

若女子的清雅淡遠、羞澀與莊重皆在團扇,那別致的風情便悉數藏在檀香扇裡了。吳儂軟語,吟詩賦詞,一柄雕花檀香扇芬芳馥鬱,搖曳出江南女子一身柔婉精緻;旗袍婀娜,一扇在手,盡顯大上海女人的嫵媚風韻。

檀香扇直到明清時期才出現,可謂是扇中貴族,檀香扇用料講究,工藝繁瑣。大都選用檀香木,香味恆久,工藝上主要有拉花、燙畫,紋飾細膩華美。

其用之幽香沁人,輕搖可拂進塵暑,藏之則闢穢驅邪,於櫃中防蟲防蛀。

我欲回眸百媚生,香扇掩我萬般情。縴手一搖,清風攜暗香襲來,是東方女子的美與風情,也藏著無處言說的情思,這檀香嫋嫋細訴著東方女子獨有的風情。

一把扇子,兩種畫面,兩種韻味。一面歷史,承載了現實;一面書畫,寫意了盛世。一扇之間,可容天地。

一把扇子,穿越古與今,傳遞的是華夏的文明,一把扇子,跨越東和西,演繹的是東方的氣質。小小的扇子,歷經千年,已融入我們的日常,同樣,也書寫了華夏的千年文化。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扇面與扇子歷史
    中國扇文化中,古代扇子藝術之美受到了廣大藏家的一致讚許。這種高雅之物也是國人引以為傲的藝術佳品。中國古代扇面與扇子的歷史非常悠久,讀紫色百合香的文章與您一一解讀。一、中國扇文化中國扇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素有「制扇王國」的雅稱,以江蘇檀香扇、廣東火畫扇、四川竹絲扇、浙江綾絹扇最為馳名,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扇。因為歷代書畫名家都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者留下其書法,及賦詩一首等,這樣的扇面也是古代文人饋贈親朋好友最為雅致的佳品。
  • 扇子的發展歷史與扇子文化
    在歷史發展的歲月中,扇子不僅僅作為夏季納涼必備之物被人們廣泛使用,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它與歷史發展、風俗習慣、藝術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扇子出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時代,出現在出土於戰國時期的金銀錯銅壺上的長柄扇是扇子最早的形象。戰國到兩漢這一段時期,扇子的扇面多呈半規型的「便面」,被叫作「戶扇」。兩漢時期,扇子被稱為「箑」,又叫作「翣」,《小爾雅·廣服》中記載:「大扇謂之翣。」
  • 85後用一把扇子,徵服香奈兒、驚豔馬雲,網友:簡直是神仙下凡!
    美到窒息!85後姑娘用一把扇子,徵服香奈兒、驚豔馬雲,網友:簡直是神仙下凡!令她宛若仙界精靈更令人驚喜的是在女排成員惠若琪結婚時她手執的「喜扇」也是出自佳冉之手除了各界光彩熠熠的女星就連音樂才子胡夏也佩戴上了佳冉做的既古典又不失流行感的古風耳機盒
  • 西湖上那把驚豔世界的G20美扇,是怎麼來的?
    原標題:這把驚豔世界的美扇扇骨,杭州打制;扇面,杭州塗抹9月4日晚,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成了全世界刷屏的焦點。而焦點中的焦點,自然是那把讓世界驚豔的扇子——28個美至毫巔的扇面,展現出了現實與歷史交匯的獨特韻味。
  • 扇子中的古代歷史密碼
    著作主要有《漢語詞彙與華夏文化》《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小爾雅今注》《訓詁方法新探》《漢字形義與文化》《古典文獻及其利用》《語文學論集》《漢語俗語詞詞源研究》等,發表論文280多篇。  扇在先秦典籍中就有扇子的意思。如先秦典籍《管子·四時篇》中說:夏天「禁扇去笠」,意思是說夏天禁止使用扇子和鬥笠,這是因為不希望人為地幹擾「盛陽之氣」。
  • 淺談:中國古典舞教學模式的發展探究
    中國古典舞,是舞蹈家綜合歷史文獻與現存的傳統舞蹈,經過二者的融合之後再現的所謂古代典範的舞蹈。中國古典舞是一個發展著的概念,既有其歷史性,更有其風格性。中國古典舞在其自身的發展中,不斷地完善其教育體制,為時代培養舞蹈人才。 1中國古典舞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發展史[1]。
  • 王星記丨看一把扇子的逆生長
    文字/尋古咕咕 八九十年代的港臺可謂佳人輩出,沒有「神奇」化妝術,沒有「大變活人」的修圖,老照片老電影裡的女星美得各有千秋,絕代芳華驚豔了一代人的記憶。而其中一位,作為九十年代香港影壇四大花旦之一更是令無數人寤寐思服。
  • 美到窒息的古典詩句 每句都讓人驚豔
    古時候有些詩句是非常經典的,而且已經也很美。那麼美到窒息的古典詩句,每句都讓人驚豔。
  • 令人驚豔的中國風!6套國風禮裙,將矜貴雅致發揮到極致的古典美
    就比如蓋婭傳說裡面的服裝就是利用中國風的花紋與時髦面料版型相結合而形成驚豔時光的美,越看越美主要是它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時間越長古典韻味越是濃重。當中國風的服裝穿在國際超模身上時更是將中國的精華展露無遺,美豔絕倫,中國獨一份。
  • 兔兒爺、京扇子,京味特色「北京禮物」亮相世園會
    記者今日在園區的草坪劇場看到,該區域有一個展區展出了眾多「北京禮物」,包括兔兒爺、京扇子、燕京八景書籤等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創產品。北京市文旅局北京禮物品牌管理中心主任陳雪介紹,「北京禮物」是體現古都文化、展示北京城市形象的旅遊商品品牌。「北京禮物」於2011年創建,2014年北京市旅遊行業協會註冊商標,2016年首次被寫入北京市高精尖產品名錄。
  • 中國古扇之美,驚豔世界
    對中國文人來說,摺扇既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又寄寓著個人的文化趣味。摺扇開合自如,開之則用,合之則藏,進退自如,逍遙自在。連普通百姓也常在家中掛扇子,把扇子視為鎮宅之寶。一把小小的扇子,折射出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 搖出來的中國扇文化——漫談中國扇子的文化內涵
    扇子起源中國,發展也在中國,扇子體現了中國傳統造物工藝的高超水平。扇子作為一種器物有著它獨有的內涵,尤其是當扇子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相融合,所散發出扇的靈魂和神韻,使扇子成為了中國特定社會形態的一種標誌,傳達了象徵、禮儀、審美等思想文化觀念。從扇子產生至今,無論是扇子的功能,還是扇子的形制,都在發生著變化。
  • 中國傳承的扇子文化
    棕竹扇骨「扇」 古人造字,從門扇之形狀,聯想到扇子的搖動,所以扇子的偏旁為「戶」,也就是說扇子的扇最初的意思是「門」。故「門」也稱為「扇」。我國最早的扇子實物是湖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竹編扇和湖南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時期竹編扇。兩把扇子的搖柄就像是門軸的延長,但最初造字的人在「戶」字之下加了一個「羽」子,因為鳥會飛翔,兩翅鼓動而生風,故又以鳥羽為扇。
  • 扇子上的中國風
    扇子上的中國風 18至19世紀歐洲中國摺扇價格不菲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推出的特展《扇子上的東方與西方——18至19世紀中西成扇》集合了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及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收藏的近70把文物扇子。  從中,我們可以體味出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18至19世紀的歐洲人,被「中國風」折服,對中國文化的追捧之狀。
  • 【CET】翻譯---中國扇子
    中國有著悠久的扇子文化。最早的扇子出現在3000年前,由羽毛製成。如今,扇子的製作材料已經變得多樣化,最常用的是紙和真絲。扇子的用途很廣泛,除了能使人涼快之外,還可用於舞蹈、裝飾等。在中國文化裡,與其說扇子是個工具,不如說它是一個藝術品。扇面上的書法(calligraphy)、繪畫和詩歌為扇子增添了藝術價值,使扇子為歷代收藏家所珍愛。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fan culture.
  • 扇子的歷史如此不卑不亢,從羽扇綸巾到霸王別姬哪都少不了它!
    扇子的歷史如此不卑不亢,從羽扇綸巾到霸王別姬哪都少不了它!扇,垮越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長河,是翻閱歷史封存的畫卷,傳統文化在扇子折合之間流轉傳承,詩情畫意,躍然扇中。從萬物初始的石器時代,遠古祖先將棕櫚植物和鳥羽的智慧匯集於扇中,裝點了整個遠古蠻荒。
  • 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美」與「德」
    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美」與「德」在漢語語境中,美和倫理、經濟等概念不一樣。倫理指處理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規則,經濟指物質生產、流通和交換活動,都是名詞性的專指概念。中國傳統文明萌芽於上古時期的巫史傳統,但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上古的「巫」並沒有發展出對後世文明產生強大統攝作用的宗教,而是顯現出更理智清明的特點。這一特點的表現就是以美善相濟作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從歷史看,這一價值觀念的確立始於西周時期周公的制禮作樂。自此以降,中國傳統文明被稱為禮樂文明,文化被稱為禮樂文化,政治被稱為禮樂政治。
  • 「以木曰扉,以葦曰扇」,這些古典團扇讓你明白何為中華之美!
    中國傳統的扇文化起源於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來擋住太陽產生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 因扇子多見於皇宮中,所以扇子又叫「宮扇」。有著這麼多歷史和典故的扇子,拿在手中亦有別翻風味,讓你領略中國風的時尚。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來了解我們歷史悠久的「中國扇」吧!
  • 新年新氣象,西安大雁塔升級改造完成,首演盡顯中國古典美
    眾所周知,西安是我國千年古都,是天下第一古都,如果想去西安的話,一定要去看看中國的古典,如果想看古代中國的繁華街的話,一定要去西安,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經濟體,是世界第二強的國家,我覺得所有的外國人都很強,歷史上,在西安,我們君臨天下。
  • 這些驚豔了時光的「首飾」,與旗袍搭配,美了整整一個世紀!
    中國人對美的追求,不管是在任何一個年代,都非常的「講究」,除了身著的服飾,還有佩戴的「首飾」,不僅是出於一種對美的追求,而是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形成了特有的傳統文化。中國的旗袍,作為最具東方古典美的傳統服飾,雖然起始的時間至今未有定數,但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