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扇面與扇子歷史

2020-12-22 紫色百合香

中國扇文化中,古代扇子藝術之美受到了廣大藏家的一致讚許。這種高雅之物也是國人引以為傲的藝術佳品。中國古代扇面與扇子的歷史非常悠久,讀紫色百合香的文章與您一一解讀。

一、中國扇文化

中國扇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素有「制扇王國」的雅稱,以江蘇檀香扇、廣東火畫扇、四川竹絲扇、浙江綾絹扇最為馳名,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扇。因為歷代書畫名家都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者留下其書法,及賦詩一首等,這樣的扇面也是古代文人饋贈親朋好友最為雅致的佳品。

二、扇面的分類

扇面從形制上分為團扇面和摺扇面。

團扇又稱之為「紈扇」和「宮扇」。團扇早期多為圓形,後來經過發展,還出現了長圓形、扁圓形、葵花形等。

扇面的材質一般多會選用潔白的絲絹,扇面的紋飾一般是繪以山水花鳥、亭臺樓閣等。

團扇多為唐代的女性所擁有並隨身佩戴。從古代的繪畫中也可以看出:團扇的製作比較精巧雅致,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漢代至北宋時期是團扇發展的最為鼎盛的時期。我國蘇杭地區的團扇,在中國扇文化歷史中最為悠久,也最受推崇。

摺扇,稱之為「摺疊扇」,還有「聚頭扇」和「撒扇」之稱。我國明代時期開始流行摺扇,清代時期是摺扇發展的最高峰。雖然摺扇的歷史並不是很久遠,但是其重要性卻為世人所知。摺扇的特點是外出攜帶非常方便,可以藏入懷袖之中。摺扇很少使用絹質,一般多為紙裱糊的,用紙裱糊的摺扇可以隨意進行書畫創作。

三、堯舜時期的五明扇

上古堯舜時期,舜帝為了能尋找到賢明的人輔佐他治理國家,就命人製作了一把五明扇,以表明自己廣納賢士的主張。晉代崔豹的《古今注·輿服》中記載:「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皇帝不得用」。

所謂的五明扇其實就是一種不能摺疊開合的大平扇。五明扇古時稱之為「箑」,形狀如「闔」,即長柄扇,通常由他人手持。

四、先秦時期的扇子

先秦時期的扇子,多用集羽或者竹葦編制而成。春秋戰國時期,扇子就已經有了「扇」的稱謂。戰國時期,有一種短柄竹扇,是一種技藝非常高的竹編製品。這種竹扇從戰國晚期一直流行於漢代時期,使用人群也非常廣泛。

五、漢代的扇子

西漢時期,出現了用絲絹製成的扇子,這種扇子稱之為「紈扇」或者絹扇」,又由於它的形狀如明月,因此也稱之為「團扇」。

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扇子

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流行「麈尾扇」和「比翼扇」。麈是一種鹿類,古人用其尾毛做成拂塵,稱「麈尾」。「比翼扇」,是用鳥的翅膀做成。

七、隋唐時期的扇子

隋唐時期之後,麈尾扇逐漸衰落,而團扇作為主流。唐代開元、天寶年間,還有小的團扇出現,深受仕女們的喜愛。

八、宋代的扇子

宋代的團扇形制多樣化,如橢圓形、長方形、多角形、曲線形等。隨著造紙業的大力發展,於是就出現了「紙團扇」。宋代還出現了摺扇,並且大量製作。摺扇扇面也較少用到絹,大多還是用紙裱糊。

九、明代的扇子

明永樂時期,大量製作摺扇,並流行在扇面上題詩賦詞,這也成為一種時尚。文人學士互贈題詩詞的摺扇,以增進友誼。當時文人手持摺扇也是高雅身份的一種象徵。

十、清代的扇子

清代,摺扇隨處可見,這一時期是我國摺扇大力發展的鼎盛時期。扇子的使用更加頻繁,不僅是夏天,就是在秋高氣爽的季節,人們手持摺扇,或佩掛於身,或藏於袖中,都是風雅的體現。不僅男性使用摺扇,也有女用的扇子。扇子也從中國流傳到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歐洲人士非常喜歡中國扇子之美,並陶醉於這種風雅的藝術文化魅力之中。摺扇也成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扇子中的古代歷史密碼
    扇子中的古代歷史密碼演講人:楊琳 演講地點: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 演講時間:二〇一九年八月  扇子名稱的由來  扇字小篆寫作(《中國風俗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摺扇」條採納方氏的說法。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最早出現於北宋。明陸深《儼山外集》卷五《春風堂隨筆》:「今世所用摺疊扇亦名聚頭扇,吾鄉張東海先生以為貢於東夷,永樂間始盛行中國。予見南宋以來詩詞詠聚扇者頗多。予收得楊妹子所寫絹扇面,摺痕尚存。東坡謂高麗白松扇展之廣尺餘,合之止兩指許,正今摺扇。蓋自北宋以有之。倭人亦制為泥金面、烏竹骨充貢。
  • 一個扇面換20套房,除了收藏小葉紫檀,收藏扇子還來得及嗎?
    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最牛逼的藝術皇帝,2008年香港春季拍賣會上,宋徽宗的《臨唐懷素聖母帖》就以1.28億港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中國書畫全球拍賣價格最高紀錄。
  • 扇子的發展歷史與扇子文化
    在歷史發展的歲月中,扇子不僅僅作為夏季納涼必備之物被人們廣泛使用,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它與歷史發展、風俗習慣、藝術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扇子出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時代,出現在出土於戰國時期的金銀錯銅壺上的長柄扇是扇子最早的形象。戰國到兩漢這一段時期,扇子的扇面多呈半規型的「便面」,被叫作「戶扇」。兩漢時期,扇子被稱為「箑」,又叫作「翣」,《小爾雅·廣服》中記載:「大扇謂之翣。」
  • 扇子除了扇風納涼,還是身份的象徵,漫談古代扇文化
    那麼在古代,古人們是如何從夏季酷暑中度過的呢?在古代夏季,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普通百姓,納涼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扇子了。根據相關的歷史記錄,扇子在中國已有3000-4000年的歷史,但實際上古人使用扇子肯定是早於文獻中的記錄。
  • 扇文化|圖說中國扇子發展歷程
    中國扇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蘊含著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早在虞舜時期就使用扇,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春秋晚期(距今約2500年) 江西靖安縣李洲坳東周墓出土了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子實物,有「中華第一扇」之稱。
  • 「京扇子」第二屆扇文化節暨「喚金」精品扇面展在北京舉行
    6月7日至7月7日,由「京扇子」主辦的第二屆扇文化節暨「喚金」精品扇面展在位於北京著名文化旅遊街區南鑼鼓巷的「京扇子」形象店內舉辦。展覽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駐足參觀,讓「京扇子」成為南鑼鼓巷地區的熱門「打卡地」。
  • 扇子上的中國風
    無論是從中國傳入歐洲的摺扇還是歐洲本地生產的摺扇,風靡於上流社會,受到宮廷和貴族婦女的青睞,她們幾乎人手一把。當時這些摺扇都價格不菲,是貴重的禮品,是高貴身份的象徵。壹歐洲扇子上的「中國風」中國裝扮卻是西方人面孔  西方制扇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希臘人、伊特魯利亞人和羅馬人都使用扇子作為納涼工具和紀念品。
  • 中國扇面藝術賞析
    我與恩師婁師白先生大家好,非常高興和榮幸今天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中國扇面藝術賞析。故事是說,有一天,王羲之在街上看到一個老太太抱著一大堆扇子在出售,也沒什麼人買,王羲之看老太太辛苦,於是將其中的幾把扇子扇面上寫了幾個字,老太太就很不高興,覺得他把扇子弄髒了,王羲之寬慰道:你不用發愁,每把還要加價,賣100錢一把。老太太就照著王羲之的說法去賣,結果扇子一搶而空,我也不知當時東晉的100錢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打比方是一萬塊錢吧,老太太是立刻就成了萬元戶了。
  • 泰山扇子崖,一處獨特的奇峰扇面
    扇子崖位於泰山西溪西側。這裡奇峰突兀,高聳竣峭,形如扇面,故名。崖上有明人題刻摩崖石刻"仙人掌"。崖西有鐵梯,登頂可北眺龍角山,西望傲徠峰,東俯龍潭水庫,風景美不勝收。扇子崖,特有一處的天梯,攀爬這裡相當危險,只有一道鐵欄,需要非常謹慎順著鐵欄,直接就可以登上扇子崖的峰頂,就可以環顧四周了順著鐵欄,直接登頂到天梯頂端,但是並非是扇子崖的峰頂,峰頂更危險這是扇子崖側面,孤立奇峰,矗立在泰山後山特別惹人注目近景可以看到,這裡屬於斷塊山堆積而成,光禿禿的石縫間,只能容納松樹的生長登頂在天梯後
  • 搖出來的中國扇文化——漫談中國扇子的文化內涵
    扇子設計的象徵性扇子設計的象徵性滲透在扇子的各個方面。扇子的形態、扇面的材質、扇面的裝飾圖案、扇子的使用等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性。"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人們對廣麥宇宙和現實世界的一種樸素而直觀的認識,蘊含著華夏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古代的很多器物造型和裝飾紋樣都崇圓、尚方,以圓、方為基本造型。從戰國時期到兩漢時期,扇子的造型方形和圓形為主。都是受"天圓地方"傳統造物觀的影響。我國的扇子設計中,團扇多以圓形為主,圓形在古代被認為是圓滿、團圓、和諧的象徵。
  • 朱非——扇面書畫之美
    扇子,是中國一種特殊文化現象。歷來文人墨客喜歡在扇子上面題詩作畫,言情託志。在古代,扇子有時被看作是官職的象徵,大概是因為古代官員多為文人出身,而文人又常隨身攜帶一把扇子,在各種場合中常持扇揖讓。扇子之「扇」與「善」諧音,扇子也寓意「善良」、「善行」。所以古人常將扇子掛於室內。中國書畫門類中,歷代書畫家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或為他人收藏或贈友人以詩留念。存字和畫的扇子,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於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習稱扇面。從形制上分,又有圓形叫團扇(紈扇)和摺疊式的叫摺扇。
  • 松江區博物館帶著學生畫扇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扇子不僅是夏日納涼的工具,同時也承載著典雅與精緻的文化內涵,被文人雅士稱之為「懷袖雅物」。為豐富廣大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扇面文化,松江區博物館日前舉辦「博物館裡學畫扇面」活動,讓孩子了解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還動手設計一把屬於自己的扇子。
  • 說說扇子的收藏
    進入夏季,隨著氣溫升高,有人打開了空調,有人搬出了電風扇,還有人翻出了扇子。今天,生財君就跟大家聊一聊扇子的收藏。據百度的解釋——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種類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團扇、摺扇、絹宮扇、泥金扇、黑紙扇、檀香扇等。
  • 細說影視劇中那些精美扇子,網友:扇子太好都想要
    在我們看過很多影視劇中很多女性角色都會有一把形狀和顏色都很漂亮的扇子,這些扇子主要是在古裝劇中偏多,大家都知道,扇子是用來引風納涼的用品,可以說在夏天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各種各樣的扇子,可以說扇子的歷史可是非常悠久的,但是大家知道嗎?
  • 簡單介紹古風外景道具——扇子
    之前我們介紹了古代女子的髮飾那麼想要拍好片子,單單有髮飾肯定是不行的~今天我們來看看那些手持的配件吧~今天先來說說比較常見的扇子但是後來~很多人已經把扇子當成了裝飾品喲~扇風什麼的只是這個裝飾品的附加屬性,更多的人還會鑑賞扇子的做工材質已經畫作~慢慢的扇子也變成工藝品了中國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裝飾的傳統,於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書畫。
  • 【CET】翻譯---中國扇子
    中國有著悠久的扇子文化。最早的扇子出現在3000年前,由羽毛製成。如今,扇子的製作材料已經變得多樣化,最常用的是紙和真絲。扇子的用途很廣泛,除了能使人涼快之外,還可用於舞蹈、裝飾等。在中國文化裡,與其說扇子是個工具,不如說它是一個藝術品。扇面上的書法(calligraphy)、繪畫和詩歌為扇子增添了藝術價值,使扇子為歷代收藏家所珍愛。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fan culture.
  • 扇子的起源與發展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空調、電風扇等降溫設備早已落戶於千家萬戶之中,而早先必不可少的扇子卻在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但是扇子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因為它有著深厚的文化與歷史的積澱,深刻融入在我們的記憶之中。扇子的起源百度百科中對扇子有明確的定義——引風物品。扇子的種類有很多,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團扇、摺扇、絹宮扇、泥金扇、黑紙扇、檀香扇等等,琳琅滿目。那麼扇子最早是何時發明?
  • 一柄扇子3000年歷史,才子佳人定情之物,文人雅士潑墨之所
    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扇文化,歷來就有制扇王國的美稱,扇子起源於我國的遠古時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扇子的種類和用途都在不斷的演變,扇文化也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趣的扇文化發展史扇子在最早的時候被稱為「翣」,《小雅廣服》中有「大扇謂之翣」;《周禮巾車》中「有翣羽蓋」,特指古代儀仗隊中用來抵禦風塵的大掌扇。
  • 古代的女子手中常握著一把扇子,不是怕熱,其中的秘密你知多少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根源說起,中國的扇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與竹、佛教有著深不可測的關係,中國自古有制扇王國的稱號。扇子在古代也叫做「搖風」、「涼友」。古代彩墨海洋扇子扇子作為實用之物,以其輕薄而面積大的物理基礎,夏天扇動能納涼。
  • 天熱扇扇子,扇風or煽情?
    ——在中國傳統社會,扇子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烈日炎炎似火燒,熱得受不了,一扇在手,誠能納涼降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