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養老金待遇,要按照本人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標準來計算,可能是很多「中人」不理解的問題。這樣做主要原因是想實現養老待遇的平穩過渡。
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新辦法
「中人」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9月及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及以後辦理退休的工作人員。
由於2014年10月開始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需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納職業年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相應的養老金待遇是統一的,不管是企業職工還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是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公式也是完全統一的。
參加養老保險以後的年限養老待遇好算,對於之前的工作年限怎麼辦?如何計算養老金待遇,因此國家要制定過渡方法。養老保險待遇的新辦法,是針對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年限採取視同繳費的方式。
視同繳費年限要根據退休時的職務級別確定視同繳費指數,用於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作為缺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的一種補充。基礎養老金計算時,包含視同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指數的。
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時間是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也就是說2014年10月之前工作、之後退休的中人都有這樣的繳費年限。如果是說2014年1月份參加工作的20歲小夥,未來退休很有可能是要在2054年甚至2059年,所以過渡性養老金的持續時間很長很長。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過渡性養老金的時間已經鎖定,未來不可能再增加。
十年過渡期
由於新推出的養老金計算方法和過去退休金的計算方法變化非常大,計算出來的待遇也相差很大,為了實現新老辦法的順利過渡,因此國家制定了10年的過渡期。
過渡期內進行新辦法和老辦法退休待遇的高低比較。如果老辦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辦法發放退休待遇;如果新辦法退休待遇高,則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的人員計算養老金時發放高出10%的,2016年退休的人員發放20%,到2024年發放100%。10年過渡期一般在2024年10月到12月結束。退休以後不再增發10%,而是按照退休養老金調整辦法逐年進行調整,這僅僅說的是養老金退休計算時的辦法。
老辦法退休待遇確實要以2014年9月的本人基本工資標準計算,然後按照2014年9月本人的職務職級對應的退休補貼標準增加,再加上2015年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費標準的要求進行調整。以後就參與每一年度的工資增長率調整。這種老辦法計算公式存在著兩個疑惑,第一,為什麼要以2014年9月的工資標準為基礎?第二,以後職務職稱進行了晉升,怎麼辦?
關於第1個問題,這是基本工資標準的公平問題。為了配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防止繳費以後工資待遇降低,國家從2014年10月開始,大幅提高了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表的標準。比如說事業單位副高7級崗位、薪級32級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標準分別是930元和767元,合計1697元;2014年10月基本工資套改以後基本工資標準分別提高至了1760元和1682元,合計金額3442元。套改前後工資相差1745元。尤其是2016和2018年,國家還進行了兩次工資表調整,相應的差別越來越大。這樣退休待遇會高出近兩千元,跟老人的退休待遇差距就太大了,這種辦法是不公平的。
關於第2個問題,職務職稱如果進行了晉升,相應的老辦法退休待遇也會得到提高。如果是2015年有事業單位8級崗位提升到7級,2014年9月的退休生活補貼標準如果提升400元。那麼在老辦法退休待遇計算的時候,就會在2015年再加上400元作為退休生活補貼差額增加。如果是以後年度退休,就參與以後的比例調整。老辦法退休待遇計算時,2015年的退休費調整是按照中級職稱還是副高級職稱呢?當然是中級職稱,當時的退休費調整是針對2014年9月以前退休並擁有相應職務的老人,這就是職稱晉升晚了的缺點了。
國家不可能會因為一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前後一個月退休的老人養老金差距擴大至一兩千元的。所以,國家對於以後退休的中人計算過渡期老辦法退休待遇時,使用2014年9月的基本養老金主要是為了實現老人的退休待遇和中人退休待遇的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