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運動發育比同齡人慢,家長該做些什麼?

2020-08-26 崔玉濤育學園教育

對於寶寶的大運動發育,家長真的不用這麼心急!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寶寶的大運動發育。這雖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免不了會有心急的家長,想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孩子發展得「快」些。

寶寶的大運動技能,真的需要家長的幹預才能發展得好嗎?媽媽群裡盛傳的靠坐、拉坐、被動操這些方法,真的對寶寶有好處嗎?今天,咱們就通過一個案例來講一講。


【案例回顧】

寶寶3個多月的時候就能自己翻身、抬頭了,向左翻、向右翻都可以,他自己更喜歡向右翻。現在還差一周就滿5月齡了,但是翻身之後還是不能自己翻回來,這樣正常嗎?


另外,聽其他的媽媽說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三翻六坐」,寶寶現在快5個月了,能不能開始教他練習靠坐?


如果可以的話,每天練習多長時間合適?是否需要等寶寶學會自己來回翻身後,再開始練習靠坐呢?


解讀1:對於不滿5月齡的小寶寶來說,能夠左右翻身,即便不能自己再翻回來,也是正常的。


這是因為,我們經常說的「翻身」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詞,既包括從平躺翻身到側臥或者趴臥,也包括翻身到側臥、趴臥後再翻回到平躺,前者對於寶寶背部、頸部的肌肉力量和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要求得相對低一些。


所以,在寶寶能夠自己翻身到側臥和趴臥之後,可能還需要再過一段時間才能進一步學會自己翻回來。


這時,家長與寶寶互動就很重要了,在寶寶趴著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誇張的表情、聲音和肢體動作,或者拿一些小玩具來吸引寶寶注意,引導寶寶多活動。


這樣,寶寶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都能得到鍛鍊,很快就能自己學會來回翻身了。

解讀2:對於案例中這個寶寶,我們是極不建議家長讓孩子練習靠坐的。


一方面,從寶寶現在的大運動發育狀態來看,他的頸背部肌肉力量尚不能支撐他自由地來回翻身,很顯然,也不能夠支撐他靠坐。


如果家長一定要超前地訓練孩子靠坐,必然會對寶寶的頸部造成很大的負擔,甚至是對寶寶造成傷害。


另一方面,即便我們讓寶寶靠著東西「坐」起來了,這個坐也是沒有意義的。有的家長會覺得,寶寶只要靠著東西上身能立起來,就是會坐了,這其實是不對的。


我們說一個孩子會坐,指的是寶寶能夠自己主動地控制和支撐自己的身體坐起來,這與被動地靠著東西、不倒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以說,這時候讓寶寶練習靠坐,不僅時機不成熟,也沒有任何意義。

解讀3:除了靠坐,還有一種教孩子學坐的方式也是家長們問到比較多的,就是「拉坐」。同樣地,我們也不建議大家通過這種方式來訓練寶寶學坐。


所謂拉坐,指的是在寶寶躺著的時候,大人拉著寶寶的手向上提,嘗試讓寶寶「坐」起來,這原本是醫生為寶寶進行生長發育測評時的一種測評方法。


在體檢的時候,醫生會通過觀察在拉坐過程中寶寶頭部的位置,來確定孩子腰背部肌肉發育的情況。


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確的一點是,拉坐只是一種醫療測評項目,而不是日常的訓練方法


家長一定不要自己在家給寶寶反覆練習拉坐,這樣不僅對寶寶的發育沒有任何好處,還非常容易造成寶寶身體的損傷。

解讀4:對於孩子的大運動發育,除了等著,家長要做的就是為寶寶準備一個安全、舒適的活動場所,並且從新生兒期開始,就多為寶寶提供趴臥的機會。


日常我見到很多家長,都說自己孩子每天都會練習趴,但從孩子的肌肉力量發育情況來看,很明顯還是趴得不夠。


那什麼叫做「多」呢?其實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我們建議孩子的日常,除了吃和睡的時間,只要孩子願意接受,最好能趴多久就趴多久。


我也了解到,在真正實行的時候,很多家長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害怕寶寶趴著會溢奶、害怕孩子累。


但其實,趴臥不僅能鍛鍊寶寶的頸背部肌肉、促進大運動技能發展,當寶寶有腸絞痛、腸脹氣等不舒服的情況時,趴臥還能給寶寶的腹部一個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寶寶的不適。


大家仔細地想一想就能夠發現,相比於多趴給孩子帶來的好處,我們擔心的那些問題就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其實家長們關注寶寶的大運動發育,這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大家也一定要明白,大運動發育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隨著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的不斷提高,寶寶會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的大運動技能,不需要家長刻意地去訓練和幹預。


如果我們不顧自然的發展規律,揠苗助長,只不過是滿足了我們大人自己的虛榮心而已,對寶寶來說不僅沒有任何好處,還可能造成傷害。


對於孩子的大運動技能發展,家長要做的就是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給予充分的耐心,陪伴孩子一同見證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小進步。

相關焦點

  • 寶寶大運動慢就是發育遲緩?如何科學促進寶寶大運動發育
    在寶寶的不同成長階段,會學習到新的不同的本領,比如寶寶學會爬、坐、走、站等等,叫做寶寶大運動。老話說「3抬4翻6坐7滾8爬」,很多家長都以此為標準。如果自己的孩子在相應的時間還沒有學會某項「能力」的時候,就會很著急擔心,孩子是不是存在什麼問題?會不會是發育緩慢?兒科醫生為您解答!
  • 上饒●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長能做些什麼呢?
    還有些心大的家長認為「貴人語遲」,金口難開;不用擔心,說啥心裡都明白著呢,誰誰家的兒子,兩三歲才會說話,不照樣上大學。其實,造成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寶寶語言發育的那些事情!
  • 百天內寶寶,這些「運動」經常做,腦袋聰明,發育超越同齡人
    有個媽媽充滿羨慕地說,她曾見過一個特別活潑聰明的寶寶,才三個月就像別人家四五個月的寶寶一樣,不僅個頭大,而且看起來壯壯的,翻身翻得特別熟練。她媽媽說月子裡就給他專門請了育嬰師做早教,有錢就是好啊。其實按我的經驗說,家長不必羨慕別人,自己在家裡就可以給寶寶做早教。以下兩種「運動」特別適合百天內的寶寶,常做寶寶不僅腦袋聰明,而且發育也能超越同齡人。第一項運動:經常趴著寶寶睡醒後或者吃奶前,家長可以將寶寶輕輕翻個身,讓他趴一會兒,這對百天內的寶寶來說,是個很好的鍛鍊。
  • 寶寶的大運動動作發育慢?多讓他做這些很有效
    小真:「孩子這麼小,哪有什麼特別的訓練呀,只不過醫生說,現在多趴一趴對孩子好,所以就有意識地多讓他趴趴。」許多家長都知道,寶寶的大運動發育一般會遵從「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這麼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寶寶大運動比別人慢?真的是發育遲緩麼?
    作為兒童發育諮詢師的我們,關注寶寶的發育通常會從溝通、粗大運動、精細運動、解決問題和個人-社會性來進行篩查和識別,並且給予家庭針對性遊戲互動養育的建議。今天先和大家聊一聊寶寶的大運動技能發育吧。大運動技能Gross motor skills顧名思義指的是所有大肌肉群的運動,是大幅度的肢體動作,包括翻、爬、走、跑、跳等。在寶寶出生後第一年,是寶寶大運動技能變化最快的階段。
  • 寶寶骨骼發育黃金期:不同月齡運動大不同,家長千萬別大意
    鄰居小張家大寶今年三歲了,和其他孩子相比,這個娃娃的身高真是突出遠,比同齡人高。附近的街坊鄰居們都很好奇,因為小張和丈夫個子都不算太高,就是普通人的水平,她家孩子怎麼從小就這麼高呢?到底有什麼秘訣?專門詢問過以後才知道,原來她在孕期專門上了培訓班,了解到運動對寶寶身高的影響很大,所以孩子出生後就很重視寶寶的運動。從6個月左右,小張和丈夫就經常幫孩子做簡單的翻身運動和嬰兒操,大大促進了孩子的四肢生長與身體發育。現在看來,通過運動增長身高真的很有效。
  • 0-3寶寶大運動發育歷程,紅燈警告,哪些情況需要警惕?
    最近,很多家長非常關注,寶寶爬行、走路等大運動發育的問題。這些大運動發育問題和月齡息息相關。家長可以參考聯合國衛生組織公布的兒童六項大運動發育歷程。但寶寶也有個體差異,什麼時候在正常範圍,哪些情況需要警惕?
  • 寶寶出現8種情況 小心運動發育遲緩
    每個寶寶的發育狀況都會不同,但如果寶寶運動發育狀況明顯比同齡人晚,則應引起注意,這可能是運動發育遲緩。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有什麼影響?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會影響寶寶下一步的發育,比如,當寶寶學會坐之後,寶寶的腰部力量增加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他就有能力學習爬行。如果寶寶在7個月的時候還不能獨坐,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學爬,進而影響寶寶學走路。兒科專家指出,如果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和治療,嚴重者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運動發育遲緩?
  • 呂進峰:寶寶的發育過程要自然,家長不要操之過急
    大人們總愛依照寶寶各種發育生長曆程來界定這個寶寶是否聰明。當某個寶寶提前會走會坐會說話,大人們一般都會覺得Ta比同齡的小孩更聰明。但其實孩子的生長發育遵循一定規律,當Ta提前學會某事並不就代表更聰明,同理當Ta比同齡寶寶稍晚些才會做某事也並不代表比較笨一點。不過每個發育進程點都有一個期限,當超過這時間寶寶還不會做某事,這時候家長們就該警惕起來了。
  • 寶寶的6項大運動發育時間表,你們家寶寶正常發育了嗎?
    有的媽媽發現,自己寶寶比同齡寶寶會走的早;也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比別的寶寶說話完。常言道,什麼年紀的孩子,做什麼樣的事情,寶寶發育也不例外。寶寶到了那個年紀,就得會一項技能。到了年紀,卻還是不會,那就有可能是某些方面出了問題。對於正常發育的寶寶而言,寶寶的大運動、精細運動,是和他的月齡所相符合的。幫媽就先來給大家說一下各個運動的發育時間吧!
  • 寶寶處於大運動發育有哪些特徵?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寶寶
    寶寶處於大運動發育有哪些特徵?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寶寶引言經常帶寶寶去體檢的父母應該知道寶寶的運動發展分為兩類,分別是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展,在體檢的過程中,醫生會問一些關於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展的問題,以此來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那麼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分別是什麼意思呢?他們的特點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理解粗大運動?
  • 寶寶的頭睡不圓、運動發育慢?堅持做Tummy Time,將會水到渠成
    一般帶寶寶出院時,護士都會拿著一大堆資料向產婦科普出院後養育寶寶需要注意的事項。而Tummy Time會被她們一次又一次強調,從出院回家的第一天開始,就要帶寶寶做這項活動,而且每天都要堅持。為何Tummy Time如此重要呢?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又起什麼作用呢?接下來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 如何促進寶寶的大運動發育?這點一定要早做
    想問一下,什麼是大運動發育,怎樣做才能促進寶寶的大運動發育? 大運動,主要指的是身體大肌肉群以及四肢的活動,包括俯臥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等大動作。也就是咱們常說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 寶寶醒來該做的第一件事是它,能夠促進大動作發育,別再著急抱他
    小寶寶睡醒後,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是趕緊抱起來哄他玩,還是讓他繼續躺在床上自己玩?其實換一種做法,會對寶寶生長發育有很大幫助哦!俗話說「三翻六坐九爬」,寶媽是時刻關注著寶寶的大動作發育,生怕落後於同齡人。
  • 家長這樣做,輕鬆解決寶寶不願與同齡人相處、愛哭鬧等問題
    hello~大家好!又到了我們新愛嬰早研社的答疑時間啦。上周共有3位家長向我們提出了困惑。今天有請新愛嬰早研社王惠文育兒團隊的老師們為大家進行「個案分析」。關鍵字:不願意和同齡人玩大多數家長應該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孩子平時在家裡十分活潑,甚至霸道,但是只要一出門,孩子就躲在大人身後,不敢說話,也不敢和同齡人交往。
  • 寶寶大運動發育時間表,重點都在這一張圖裡!請家長們自查
    大運動發展有規律大運動指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即神經對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動,但寶寶在無意識下出現的一些動作或非條件反射引起的動作不能算作寶寶的大運動。咱們老話兒常說:「一睡二抬三翻四撐五抓六坐七滾八爬九長牙十站十一扶周能走」。
  • 嚶智優分享寶寶大運動發育遲緩有何表現,寶寶大運動落後怎麼辦
    而有些孩子在這個發育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造成(粗)大運動能力發育的遲緩,進而影響到孩子感統發展、語言能力、精細動作等多方面能力的發育,那麼我們從哪裡能看出孩子大運動發育遲緩的跡象呢?
  • 寶寶視力發育關鍵期,父母能做些什麼呢?
    這期,我們來看看寶寶視力發育關鍵期,父母能做些什麼呢?都說寶寶的眼睛澄澈、水汪汪的,充滿對世界的好奇。>0~6 個月,寶寶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寶寶的「視界」不知不覺發生著這樣微妙的變化:1 月齡:寶寶大約只能夠聚焦眼前 20~30 cm 左右的大物體,短時間注視和追蹤物體。
  • 寶寶發育是否達標?一歲內寶寶大運動發育表來了,家長快來對照下
    其實父母不必太過著急,想知道一歲寶寶發育是否達標,可以對照這張大運動發育表,很多過來人都說靠譜。一歲內寶寶大運動發育表來了,家長快來對照下1)1-4個月在1到4個月的時候,寶寶多半只能在床上躺著,父母給放到哪孩子就在哪,就算有動作但也不會大範圍亂動。這段時間的寶寶,需要鍛鍊俯趴技能,從剛開始的抬頭45度,到慢慢能直接抬頭,最後在俯趴時能將頭和肩膀都抬起。
  • 寶寶說話晚、學話慢、不開口說話,家長該如何做呢?
    學話慢、更傾向於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訴求、能聽懂大人的話但就是不開口,這些就是孩子說話晚的表現。很多家長都聽到過老人說「貴人語遲」這樣的話,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清楚地知道,這只是老人們的迷信說法。這其實是因為每個孩子的發育時間是不相同的,有的孩子發育的早,他說話就會早一些;有的孩子發育的晚,他說話的就會晚些,但這些孩子在以後都會達到一個相同的水平線上,不是誰說話早誰就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