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學話慢、不開口說話,家長該如何做呢?

2020-08-28 炫潮

學話慢、更傾向於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訴求、能聽懂大人的話但就是不開口,這些就是孩子說話晚的表現。

很多家長都聽到過老人說「貴人語遲」這樣的話,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清楚地知道,這只是老人們的迷信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不少的人眼裡,說話早的孩子就意味著聰明一些,那些說話晚的孩子會比較笨。其實,我們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那些說話早的還在後天也並無異於常人的地方。這其實是因為每個孩子的發育時間是不相同的,有的孩子發育的早,他說話就會早一些;有的孩子發育的晚,他說話的就會晚些,但這些孩子在以後都會達到一個相同的水平線上,不是誰說話早誰就聰明。


所以說,孩子說話時間比同齡人晚,只要不是孩子先天發育的問題的話,家長們也不用太過著急,更不要去認為孩子的智力有問題。

其實孩子從他們出生就會聽到人們的說話。我們做家長的不只是要在孩子能聽懂我們說的話之前,而是要在他們能夠去模仿他們聽到的聲音之前就要去和孩子說話。小時候孩子的發音器官還是很僵硬的,他還沒有發育完全,因此這個時候他只能讓自身逐漸學著去複製他們聽到的聲音。站在我自身的角度我是不贊同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給孩子聽過多的兒童歌曲和故事,尤其是電子產品去給孩子播放。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混亂,這樣除了能讓孩子感受到聲調以外,他什麼都理解不了。我認為一開始讓孩子聽到的詞語在數量上要少一些,但一定要清楚,而且要重複的給孩子說,並且要把相對應的東西拿給孩子去看。


可以這麼去理解,孩子們有一套他們自己說話詞語的排列方式。如果家長們密切注意孩子的說話,就會發現孩子們說話在一段時間內都會遵循他們自己語言的排列方式。就像「爸爸,我走哪裡去。」「媽媽,我糖要吃。」這個時候家長不用也沒有必要去硬要糾正孩子這種表達上的小錯誤,因為孩子總會隨著時間慢慢自行糾正這些問題。這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面前說話一定要正確,要讓孩子開心的和你在一起,那麼孩子就會不知不覺模仿家長的話。


家長們其實還有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總催促孩子說太多的話,老是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會自然而然的學會說話。然而,這樣造成的後果卻恰恰與家長的初衷是相反的。孩子會因此說話更晚,而且會詞語混亂。這樣的後果有很大的可能會讓孩子形成發音不好和詞語混亂的毛病,而且這樣的毛病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還有的孩子說話聲音很小,但做家長的會高度的關注這個孩子。孩子動動嘴唇,家長就會去揣摩猜測他們想說什麼,而不是去聽他們說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必須要家長去翻譯,如果家長不在一旁翻譯,別人根本就聽不明白孩子嘴裡說些什麼。這樣的孩子在家長過分的關注寵溺下,他會把說話放棄,因為他光用肢體就能讓家長明白他們想表達的意思,何必還要張口說話呢。


正在學說話的孩子應該只聽他能夠理解的詞語,也應該只說他能說明白的詞語。如果孩子結結巴巴的說不明白,當家長的不要試圖去揣摩他們的意思。你你需要關注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並讓他設法讓你明白他說的話就可以了。一旦讓孩子感受到說話的用處時,他自己就會學著說話。


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所以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家長也要多花時間陪伴,用心陪伴!


相關焦點

  • 寶寶開口「晚」,可不是啥貴人語遲,而是父母做了娃說話的攔路虎
    女士說:「你別看他現在能說,以前他可是不愛說話呢,沒事就一個字一個字的崩,後來我們帶孩子去看了醫生,才知道孩子不是不愛說話,而是我們做家長的耽誤孩子說話了」。,只要你這麼做,以後孩子會開口說話的」。,父母是真正的「攔路虎」很多孩子開口晚,不是因為孩子不說話,而是因為爸媽在孩子說話時,總去充當「攔路虎」。
  • 寶寶說話晚家長莫著急,看過這篇文章,就知道如何讓寶寶開口說話
    經常碰到一些寶媽在討論寶寶已經兩周歲了,但除了爸爸媽媽以外,其他的詞語基本都不會說。甚至還有寶媽懷疑寶寶是不是生病了,才會導致不說話,為這事全家都十分的著急。寶寶說話遲除了受家族遺傳開口遲的影響外,更多的原因是寶寶無法理解家長的意思或者是不需要寶寶表達家長就已經幫寶寶做好了所有的事情。
  • 究竟是開口比較早的寶寶聰明,還是說話比較晚的寶寶智商更高呢?
    在生活中,隨著寶寶年齡的不斷增長,很多寶媽們都想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開口說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寶寶開口的早晚與孩子智商有關係。如果開口早的話,就說明智商會更高一點。但還有人說,貴人語遲,舒緩的孩子才會更聰明。那到底應該是早開口好還是晚開口好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說話晚和智力有關係?
    帶小孩的艱辛,只有做了寶媽才知道孩子走路慢了、說話晚了、晚上張嘴睡覺打呼嚕、不肯喝水便秘……每一件看起來和別家孩子不太一樣的事情都讓媽媽們揪心到不行每個寶寶都是特別的存在很難做到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和大部分孩子的行為標準保持一致比如在學說話這件事上就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 為什麼孩子說話晚要引起重視?如何正確引導寶寶說話?
    孩子的生長發育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看著同齡的孩子都能嘰嘰喳喳跟大人簡單交流了,自己的寶寶還只是哼哼哈哈,連平常的叫喊稱呼都成問題,家長不免擔心又著急。這個時候,家裡有些長輩可能會拿出「貴人語遲」、「晚說話的孩子更容易成大器」等一套說辭來自我安慰。那麼孩子說話晚需要擔心重視嗎?
  • 寶寶說話晚,多因家長犯的這個錯,4個方法讓寶寶早開口說話
    經常有媽媽來諮詢我孩子說話晚的事,尤其當孩子到了兩歲左右還是不愛說話時,家長心裡就著急得不得了,總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然而事實上,孩子說話晚多數都不是因為智力和疾病問題,當我再細細詢問下才發現。說話晚的孩子基本都有這幾個特點1、缺乏語言刺激比如家裡都是長輩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輩不愛注重科學養育,總認為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對於語言啟蒙不重視,平日裡沒有了說話的對象,少了語言的刺激,說話自然就晚了。
  • 說話晚的寶寶是「貴人語遲」嗎?父母該如何引導才好呢?
    每當他奶奶憂愁滿面的說起自己的孫子不開口說話時,其他奶奶們就會安慰她「這是貴人語遲,是好現象,寶寶將來一定聰明又富貴!」實際上寶寶說話晚與聰明富貴沒關係,「貴人語遲」出自論語的「貴人語遲,敏於行而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它的原意是指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迅猛,又稱「貴人不出語」。
  • 寶寶開口說話慢,是病嗎?
    我們經常把寶寶比喻成花朵,既然是花朵每一個花都有不同的花期,就像牡丹花是4月開放,菊花要到深秋才開放,而梅花要到寒冬臘月,孩子不同,體質不同,所以表現的能力也就不一樣,孩子開口慢,其實也不是毛病。之前我一個同事家的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但是父母說什麼他都能知道,也認識那個東西是什麼?父母剛開始也挺著急的,別人家孩子都能說上七八句話了,自己家的孩子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會說,但是到兩歲半的時候孩子就能說話,說得很順利,所表達的內容比3歲孩子說的還好,我那同事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 寶寶說話晚,是怎麼回事?常見三大原因,可能會妨礙寶寶學話
    同事家的大寶兩歲多了,還只會說爸爸媽媽,旁的什麼都不會說,當媽的急壞了,老公卻一點都不著急,還說什麼貴人語遲。有很多父母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還是兩歲多還只會說幾個字,別的不會說卻能聽懂旁人的話。為什麼寶寶說話這麼晚?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
  • 孩子說話晚是你不會教,這樣做讓寶寶早開口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聰明,口齒伶俐甚至舌燦蓮花,似乎這樣的孩子看起來更招人喜歡。可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就是開口晚,學說話也更晚。也許別的孩子都已經嘰嘰喳喳說完了好幾句話,有的孩子可能才勉強組織完一句話。其實,孩子只要不是先天性的殘障,晚一點學會說話並不要緊。
  • 寶寶3歲還不會說話,如何培養寶寶開口說話?家長要重視起來
    讓寶寶開口學說話,要注意哪些呢?通常寶寶在一歲半時就可以說簡單的話,例如:動物名稱、物體名稱等1-2個字的詞語。兩周歲後就可以理解一些語句並進行簡單的對話。如果發現寶寶比同齡孩子晚很多時間還不會說話,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說話。
  • 寶寶不說話、說話晚、說不清?家長一定要學會這6招!
    由此證明,語言發育的黃金期不可逆!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面對兩三歲還不開口說話的寶寶,家長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寶寶是不是患了自閉症?因此,一旦發現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就要儘早幹預!家長如何幫助寶寶開口說話?面對不願開口說話的寶寶,家長總是說:寶寶就是內向,長大點兒就說話了!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呢?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比較早,而有的孩子說話的時間卻是比較晚呢? 而寶寶最先開始學會的,都是「爸爸」或者「媽媽」的發音,到了一周歲左右的時候,寶寶就可以開始大致的學習正常的說話發音。而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寶寶最晚能夠到兩周歲的時候才會慢慢地開始講話,只要寶寶沒有聽力或者發音障礙,這都是正常的情況。
  • 寶寶說話晚就是天生聰明的表現嗎?別迷信了,很可能是家長的錯
    為此,閨蜜和婆婆特意請教了育兒專家,專家告訴她們:別盲目樂觀,寶寶不開口、說話難,不是小事,要儘快去醫院看看。這是因為語言能力是天生的,但「說話」卻是要後天去學習,沒有父母的教導,孩子又能和誰說話呢?0歲到3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不懂得提供語言環境,孩子也就錯失了學習的良機。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小,和他們說話也聽不懂,沒有回應,就從不與孩子說話。殊不知,孩子就因此喪失了感受、模仿語言的機會。
  • 寶寶說話晚就是天生聰明的表現嗎?別迷信了,很可能是家長的錯!
    回來後,她憂心忡忡地和我說:「你說,我兒子怎麼就不說話呢?」為此,閨蜜和婆婆特意請教了育兒專家,專家告訴她們:別盲目樂觀,寶寶不開口、說話難,不是小事,要儘快去醫院看看。阿寶就是明顯的語言能力較弱當然,孩子學話有快有慢,具體的時間會有些誤差,但不會過多。如果差距過大,父母就應該警惕,確定沒有智力因素,那基本就是由語言發展滯後導致的。而其中,除了少部分寶寶,是由於天生語言發育遲緩,比如有聽力障礙、精神發育滯後導致。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怎麼辦
    說話晚?說不清?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通常影響孩子說話的有聽力障礙、發音器官異常、認知缺陷、語言環境、心理問題等因素。如果寶寶的上述幾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還是不會說話,建議媽媽可以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兒童語言測查。
  • 孩子說話晚不要緊?別錯過了最佳開口時期,讓寶寶做個小話嘮
    前幾天貼了一個關於牛牛學說話的視頻去微博,結果很多媽媽大讚「很可愛」,也有媽媽留言,家裡寶寶20個月了,也只會說「爸爸」和「媽媽」。排除生理原因,男寶寶的說話通常會比女寶寶稍慢一點,但如果到了特定月齡,依然達不到基本要求,那就是日常生活中沒有重視寶寶說話這件事。雖然上幼兒園後,大部分寶寶都能清楚說話,順利表達自己,但說話晚的孩子,後期需要非常吃力地跟上同伴。
  • 寶寶說話晚跟智力有關?不一定,說話晚的重要因素是缺乏陪伴
    琪琪媽媽帶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和幾位寶媽聊天,當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同齡,已經開口說話了,再想想自家寶寶已經一歲半了,還是金口難開,琪琪媽媽就開始犯愁。一位二胎寶媽說:「你也別太擔心,我家老大說話就晚,兩歲才開始說話,現在說話很利索,腦瓜也很聰明呢!人家都說「貴人語遲」,你家孩子說不定就是那個「貴人」呢!」
  • 寶寶不說話、說話晚怎麼辦?
    、說話晚是什麼原因?微:那出現這種情況孩子該說話了還不開口,或者說表達能力達不到正常的水平,該怎麼辦呢?楊:這種情況我們在臨床當中遇到最多的是留守兒童,我們知道留守兒童父母出去打工,孩子由老人家一個人帶,或者說某些家庭由媽媽從頭到尾一個人帶,其他家長沒有很好的參與,這一類孩子是高發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