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就是天生聰明的表現嗎?別迷信了,很可能是家長的錯

2020-09-15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閨蜜家的兒子2歲半,除了偶爾叫爸叫媽,幾乎都不會開口說話。她婆婆也不在意,反而逢人就說:「貴人語遲,金口難開,我這個大孫子以後厲害著哩!」

相比於婆婆的樂觀,閨蜜就理智多了,她提議:「不然哪天,帶阿寶去醫院瞧瞧?」

婆婆瞪了她一眼:「你懂什麼,阿寶又不是不會說話,愛因斯坦3歲才說話,不也是沒人能超越?咱孩子聰明著呢。」

閨蜜無語,她這個婆婆,比很多老人文化程度都高,可偏偏到了孩子這,就總是開始封建迷信。她擔心孩子是不是智力有些缺陷,就偷偷帶去檢查,結果並無不妥。


回來後,她憂心忡忡地和我說:「你說,我兒子怎麼就不說話呢?」

為此,閨蜜和婆婆特意請教了育兒專家,專家告訴她們:別盲目樂觀,寶寶不開口、說話難,不是小事,要儘快去醫院看看。

首先,孩子的語言發展自有規律

成長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情,就像走路一樣,要先能坐起來、會爬、站起來,最後才是邁開步子。

說話也是急不得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語言情況也有不同。

一般來說,在寶寶12個月以前,發出的大多都是不同的音節。從12個月開始,則能說出比較清晰的、簡單的字的發音,比如「ba」「ma」等。滿24個月後,平均應該可以說出50個單字,以及幾句短語。


阿寶就是明顯的語言能力較弱當然,孩子學話有快有慢,具體的時間會有些誤差,但不會過多。如果差距過大,父母就應該警惕,確定沒有智力因素,那基本就是由語言發展滯後導致的。

而其中,除了少部分寶寶,是由於天生語言發育遲緩,比如有聽力障礙、精神發育滯後導致。絕大多數,都是由於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所致,歸根究底,問題的「元兇」,還是父母!


其次,父母錯過了語言啟蒙關鍵期,易養出「不善言辭」的孩子

「狼孩」大家一定都知道,被狼群養大的孩子,能發聲,但卻只會和狼一樣嚎叫。這是因為語言能力是天生的,但「說話」卻是要後天去學習,沒有父母的教導,孩子又能和誰說話呢?

0歲到3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不懂得提供語言環境,孩子也就錯失了學習的良機。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小,和他們說話也聽不懂,沒有回應,就從不與孩子說話。殊不知,孩子就因此喪失了感受、模仿語言的機會。


還有些父母非常細心,孩子一點小小的反應,就知道是需要什麼。可這樣的體貼,卻讓孩子沒有了努力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欲望。因為,就算不開口,父母也什麼都明白。

就是這些缺乏的親子溝通與語言環境,導致孩子只能自己一點點慢慢學習。久而久之,他們就變得不會說、懶得說,最後,還要被父母懷疑是不是智商出了問題,實在是冤!

何況,說話晚並不是小事,他們會因此缺乏溝通能力,被別人誤解、輕視,還可能會影響性格,影響以後的生活。


所以,為了孩子著想,鍛鍊語言能力,要做會溝通的父母

1.多與孩子交流

不要因為孩子不會說話,就不和他們他們溝通,不然,為何胎教中還要對未出生的寶寶說話?要明白,這是語言的輸入,就算不能理解,但是他們也知道這是一種溝通。等到長大些後,他們也會在潛意識中學習,如何開口說話。

2.成為孩子的朋友

最好的父母,都是孩子的朋友。平時多和孩子在一起玩,他們喜歡什麼,就玩什麼,並不斷用言語和孩子溝通。比如,孩子高興地拿著玩具鴨子不撒手,那就告訴他,這是「小鴨子」,給他們時間理解、記憶,再重複。



3.做一個「父母牌」複讀機

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複是非常重要的,它會不斷加深記憶,直到深深的刻在腦海裡。在寶寶還小的時候,我們要將身邊的人和身邊的東西,不斷地重複說給他們聽:爸爸、媽媽、玩具,或許會很辛苦,但卻是詞彙累積的必要過程。

教養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許多的知識與技巧,所以,爸爸媽媽們千萬別忘了學習呦。另外,每個寶寶都有不同,有差異也是正常的,如果寶寶真的不喜歡開口,那也別太勉強。只要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相信他的未來,一定不讓你失望。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晚就是天生聰明的表現嗎?別迷信了,很可能是家長的錯!
    婆婆瞪了她一眼:「你懂什麼,阿寶又不是不會說話,愛因斯坦3歲才說話,不也是沒人能超越?咱孩子聰明著呢。」閨蜜無語,她這個婆婆,比很多老人文化程度都高,可偏偏到了孩子這,就總是開始封建迷信。她擔心孩子是不是智力有些缺陷,就偷偷帶去檢查,結果並無不妥。
  • 寶寶很聰明,就是說話晚、說不清?講真,「元兇」可能是家長
    ,可他就是不開口說話!寶寶說話晚,大部分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但這樣寶寶的咀嚼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鍛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口腔肌肉的發育,進而影響到語言發育,出現說話晚、發音不準的問題。屏幕時間過長我老媽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哎呀,你看寶寶多聰明啊,這麼小,玩手機玩得可溜了,比我都厲害!眼神中透漏著無以言表的「驕傲」!
  • 樹袋寶寶:聰明的寶寶說話晚?是這樣的嗎?
    相信爸爸媽媽們都很期待寶寶的第一句話,特別是當寶寶喊出&34;時,但是寶寶說話早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了一種判斷寶寶智商的方法,寶寶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係嗎?真的是&34;嗎?同樣有些寶寶說話很早的,但是有些寶寶到了兩歲的時候還是不太會說話,聽老輩人說,說話晚的孩子會非常聰明,那麼究竟說話晚的小孩會聰明嗎?寶寶說話比較晚的話,並不一定說明寶寶就很聰明,因此不要以說話早晚,來判斷寶寶是不是聰明的。有些寶寶說話很早,但也非常聰明的,有些寶寶說話很晚,但是寶寶的智力跟別的寶寶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不可以根據說話早晚來判斷寶寶的具體智力情況。
  • 寶寶「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正確的答案在這裡
    導讀:寶寶「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正確的答案在這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正確的答案在這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很聰明,就是說話晚、不開口、說不清?講真,「元兇」可能是家長!
    嘿,集美們,我是糖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尷尬」:感覺自己的孩子挺聰明的,可他就是不開口說話!別人家的娃都能家裡親戚數個遍了,自家的娃才剛開始叫爸爸媽媽呢!但這樣寶寶的咀嚼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鍛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口腔肌肉的發育,進而影響到語言發育,出現說話晚、發音不準的問題。
  • 孩子很聰明,就是說話晚、說不清?其實,「元兇」可能是家長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尷尬」:感覺自己家孩子挺聰明的,學什麼都挺快,可就是說話晚,有時候連爸爸媽媽都說不清。別人家孩子已經能熟練「清點」家裡的親戚了,自家寶寶剛開始叫爺爺奶奶;別人家孩子已經可以讀故事了,自家寶寶說一句完整話都很難。
  • 寶寶說話晚是因為比較笨?真正的原因可能更嚴重,家長千萬別忽視
    部分家長喜歡用孩子開口說話的早晚來定義孩子是否聰明,那麼,那些說話晚的孩子,究竟是「貴人語遲」,還是真的腦袋比較笨,不聰明呢?對待孩子「開口晚」的問題,家長們有下面這些知識需要了解。等到了第9個月,發育快一點的寶寶,已經可以較清晰地發聲,也可以說出「爸爸」、「媽媽」等稱呼。也就是說,到了這個階段乃至以後,寶寶就開始了他們「說話的旅程」。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點,甚至拖延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寶寶仍舊不會開口說話,就屬於說話較晚的情況了。寶寶「說話晚」,可能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
  • 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
    這不,前段時間就有位家長留言:我家寶寶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這正常嗎?女兒朵朵從小發育一切都正常,可就是在說話這件事上愁壞了人,兩歲的時候才會模糊地喊「爸爸媽媽」,其他的詞語怎麼教都不會。其他同齡寶寶都會和家長溝通了,而朵朵只能「嗯嗯啊啊」地用手指頭指,不會表達。
  • 孩子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別讓這5個錯誤觀念,誤了孩子
    2歲半的時候,只會說幾個簡單的單詞,帶孩子在樓下診所看,醫生說是有可能是輕微的自閉症,建議她到大醫院去看看。但是家裡的所有人都說她是緊張過頭了,孩子只是說話晚而已,大點就好了,她半信半疑。孩子3周歲的時候,她突然發現孩子更沉默了,很多時候連媽媽都不叫,一下子慌了。在家裡其他人還不當回事兒的時候,堅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孩子是重度自閉症。
  • 寶寶說話晚?可能全「賴」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說話快
    ,我看就是你太勤快了,什麼東西都給寶寶弄好,寶寶根本沒有鍛鍊說話的機會。」可能全「賴」父母專家表示,只要寶寶聲帶沒有問題,即使說話晚也不用害怕,因為寶寶沒開口說話前也是在默默積累詞彙。但如果超過了3歲就要去醫院檢測,不能盲目等待了。
  • 寶寶說話晚就是自閉症?孩子說話晚可能是你這幾點沒做好
    近些年隨著對自閉症的重視和深入認知,很多媽媽朋友們都會在自己寶寶成長過程中,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技能,就比如說話,走路,伸手等一些簡單的行為。但是有些寶寶對這些外界的變化卻沒有絲毫的反應,甚至學不會。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自閉症的表現嗎?
  • 坤哥說:寶寶說話比別人晚,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說話晚的寶寶不聰明智力和語言的確有非常密切的聯繫,但是每個人的語言發展規律都是不同的,有的說話早一點,有的說話會晚一點,不能因此判斷寶寶是否聰明。寶寶為什麼會說話晚有些寶寶說話會晚一些,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 大唐母嬰告訴您,寶寶說話晚,家長別發愁
    有些寶寶發育成長的過程中,有些父母發現,好像我家的寶寶開口說話很晚,似乎很多人認為,寶寶說話早則代表他更聰明,而說話晚的寶寶,似乎更笨一點。寶寶說話的早晚會影響智商嗎?首先,寶寶的智商程度是由遺傳基因以及他後天的發展來影響的,這個和寶寶說話早晚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 寶寶有這3種表現,將來可能更聰明,家長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能
    寶寶有這3種表現,將來可能更聰明,家長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能現今社會總是有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的孩子,人們都稱之為神童。但是有很多的神童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天賦異稟不存在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孩子的父母沒有正確的培養方式。
  • 說話晚的孩子是聰明還是笨?這和智商有關係嗎?
    孩子是否能出息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出生時間、說話早晚這些已經在醫學上被證實為正常的現象反而是可以被忽略的原因。想要孩子有成就,未來光耀門楣,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這種不科學的傳統思想摒棄。孩子聰明與否是和智力水平息息相關的,而智力水平幾乎完全是天生決定的。
  • 寶寶說話晚就是智商低?別慌,這些原因也可能是「罪魁禍首」
    隨著寶寶的成長,家長都在關心孩子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晚,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早。當同齡孩子都可以發音的時候,自家孩子還沒開始發音;當別家孩子都可以說一整句話的時候,自家孩子才能叫出「爸爸、媽媽」,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會擔心孩子的身體是否健康,智商是否比別家孩子低。
  • 寶寶說話晚就是智商低?別慌,這些原因也可能是「罪魁禍首」!
    隨著寶寶的成長,家長都在關心孩子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晚,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早。導致寶寶說話晚的因素孩子在該說話的時間段不能正常說話,可能是智力發育比較慢,他不能很好地注意到別人說了什麼;可能是模仿能力比較差;也可能是視力低,會導致孩子只能靠看著嘴型學習一些簡單的發音
  • 說話早的孩子特別聰明,說話晚的孩子就情商低嗎?
    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寶寶能夠早日開口說話,莎莎說,看到很多同齡的孩子比自己家女兒說話多。她最近非常擔心寶寶的語言能力有問題。她聽說,說話早的孩子都特別聰明,說話晚就會情商低。其實莎莎不用太緊張的,因為有的孩子說話早,而有的孩子說話就會晚一點,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和情商沒有關係,這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別再曲解了,家長要注意可能是這幾個原因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每個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最喜悅的時刻,莫過當孩子會甜甜地喊一句爸爸媽媽的時候,按照正常的發育情況來說,把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的時候就會開口學說話。但是有的孩子說話比較晚,家裡的老人就會說「貴人語遲」不用太過擔心。孩子說話晚就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不要埋怨寶寶笨,家長可能是真正的"元兇"
    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都是幾歲開始教寶寶說話的,反正諾媽現在正投身於教諾諾學說話中。還是因為以前沒注意諾諾說話的練習,導致說話晚,詞彙量不夠,只能抓緊時間惡補。不過寶寶的基礎還是要打好,不然學得再多也是徒勞。美國兒科學會發布過相關內容,家長可以給自己家的寶寶做一下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