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聰明,就是說話晚、說不清?其實,「元兇」可能是家長

2020-10-18 智慧爸媽學園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尷尬」:

感覺自己家孩子挺聰明的,學什麼都挺快,可就是說話晚,有時候連爸爸媽媽都說不清。

別人家孩子已經能熟練「清點」家裡的親戚了,自家寶寶剛開始叫爺爺奶奶;別人家孩子已經可以讀故事了,自家寶寶說一句完整話都很難。

跟家裡的老人,周圍的寶媽們交流過後,都說「貴人語遲」、「長大了就好了」、「是你太著急了,孩子這會都這樣。」但孩子快3歲的時候,掌握的詞彙量還是不是很多。給孩子檢查後,發現詞彙量的確比普通孩子少很多。

孩子本身的發育並沒有問題,造成孩子說話晚的真正原因是家長的教育方式

寶寶說話晚的原因,大多數與家長有關

1)家長過於「善解人意」

孩子還不會說話時,想要什麼東西、表達自己的需求都是通過動作、表情。時間長了,孩子根本不需要說話,只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家長就知道孩子想要什麼。

比如我家二寶那會,想喝水就指著桌子上的水杯,他奶奶一看立刻把水給孩子遞過去了。

後來孩子想喝水就指水杯,教他說「水」這個字時,孩子指了指水杯......

2)缺乏與寶寶雙向交流

想要孩子學會說話,讓孩子聽、模仿、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家長都會抱著「我說了孩子也聽不懂」的想法,不與孩子交流。孩子聽到的詞彙量少,自然不會發音,也沒有說話的欲望。

如何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

1、用不同的詞彙與寶寶交流

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做了一個寶寶語言能力的實驗:

被測試寶寶與媽媽放置了「詞語記錄儀」。實驗第一天,媽媽對寶寶說了13000個詞,寶寶說了2500個。第二天,媽媽說了13700個詞,寶寶說了2800個。

這個實驗證實了,孩子聽到的詞彙量越豐富,掌握的詞彙量就越多,語言發育就越快。

2、儘可能多地回應

即使孩子不會說話時,每一個發聲都需要家長的回應,這決定了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

科學家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以10分鐘為一個單位,將寶寶和媽媽分為兩組。一組當孩子發聲時及時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另一組則沒有抱抱。

實驗結果,有抱抱的孩子發音次數,相比無抱抱的發音次數增加了35次,對聲音的複雜接受能力和成熟度也有很大差距。因此,儘可能多地對孩子回應,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

3、循序漸進地鍛鍊寶寶語言能力

寶寶說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2-3個月時會發出簡單的單音節,4-5個月可以模仿成人的發音,6-9個月可以發出不同的音節,12個月左右能發出簡單的單音字,比如爸爸媽媽,24個月可以說出50個單詞。

在教寶寶說話時要遵循他的發育過程,從簡單的發音開始教,而不是直接教孩子一些複雜的音節。這樣會讓孩子學說話產生排斥心理,或者因為難度大不願意學說話。


這裡是智慧父母學園,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很聰明,就是說話晚、說不清?講真,「元兇」可能是家長
    ,可他就是不開口說話!寶寶說話晚,大部分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03做互動型父母,促進孩子語言發育想要改善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的狀況,最重要的是咱大人先改變觀念。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做互動型家長,在玩樂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
  • 寶寶很聰明,就是說話晚、不開口、說不清?講真,「元兇」可能是家長!
    嘿,集美們,我是糖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尷尬」:感覺自己的孩子挺聰明的,可他就是不開口說話!別人家的娃都能家裡親戚數個遍了,自家的娃才剛開始叫爸爸媽媽呢!所以,今天糖媽就結合自己的經歷,好好跟大家聊一聊,孩子說話晚到底是什麼原因?用什麼方法可以改善?由於個體的差異,同一年齡段的孩子,語言發育上也會有早有晚。因此,要根據自家娃的發育情況,選擇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不要埋怨寶寶笨,家長可能是真正的"元兇"
    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都是幾歲開始教寶寶說話的,反正諾媽現在正投身於教諾諾學說話中。還是因為以前沒注意諾諾說話的練習,導致說話晚,詞彙量不夠,只能抓緊時間惡補。其實諾媽一直關注著這件事,只是諾爸(豬隊友)太慣著女兒了,覺得女兒冰雪聰明,所以說話都沒有刻意去教。
  •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其實是因父母的4個行為
    中國老人遇到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的時候,總會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是大富大貴的體現,長大點就好了。」那麼老人常說的貴人語遲,真是這樣嗎?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多和父母有關「貴人語遲」這句話,當然只是以前迷信老人自我安慰的話語而已,並不具備科學依據。
  •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其實是因父母的4個行為
    中國老人遇到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的時候,總會說:&34;那麼老人常說的貴人語遲,真是這樣嗎?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多和父母有關&34;這句話,當然只是以前迷信老人自我安慰的話語而已,並不具備科學依據。孩子語言發育是有跡可循的:最早在2-3個月大的時候,孩子已經基本懂得利用語言表達需求,比如通過哭聲,向父母傳遞自己餓了、不舒服了等信息。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怎麼辦
    說話晚?說不清?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通常影響孩子說話的有聽力障礙、發音器官異常、認知缺陷、語言環境、心理問題等因素。如果寶寶的上述幾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還是不會說話,建議媽媽可以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兒童語言測查。
  • 孩子明明沒問題,為啥就是說話晚、不開口、說不清?
    > 明明自家的孩子挺聰明的,帶去醫院檢查了也沒什麼大問題,可他就是不開口說話!,此時家長越是積極的回應,越能激發孩子交流的欲望。、動作、表情、文字來引導孩子說話。在寶寶說話時,家長不要打斷,讓寶寶自己把話說完。如果有一個總替寶寶說話的快嘴媽媽/爸爸,寶寶缺少表達的訓練和機會,那麼寶寶永遠都沒有機會去表達。
  • 寶寶說話晚就是天生聰明的表現嗎?別迷信了,很可能是家長的錯
    婆婆瞪了她一眼:「你懂什麼,阿寶又不是不會說話,愛因斯坦3歲才說話,不也是沒人能超越?咱孩子聰明著呢。」閨蜜無語,她這個婆婆,比很多老人文化程度都高,可偏偏到了孩子這,就總是開始封建迷信。她擔心孩子是不是智力有些缺陷,就偷偷帶去檢查,結果並無不妥。
  • 寶寶說話晚就是天生聰明的表現嗎?別迷信了,很可能是家長的錯!
    婆婆瞪了她一眼:「你懂什麼,阿寶又不是不會說話,愛因斯坦3歲才說話,不也是沒人能超越?咱孩子聰明著呢。」閨蜜無語,她這個婆婆,比很多老人文化程度都高,可偏偏到了孩子這,就總是開始封建迷信。她擔心孩子是不是智力有些缺陷,就偷偷帶去檢查,結果並無不妥。
  • 3歲孩子語言能力差:說話晚、說不清!別大意,抓緊幹預!
    現在帶娃的家長們,基本都是爺爺奶奶。有的爺爺奶奶沒有別的事情做,整天就是看娃,研究怎麼教育娃:有的呢,有些自己的愛好,比如跳跳廣場舞之類的。不管哪類的家長帶娃,總是有差別的。最大的差別就是,語言能力的發展。
  • 說話早的孩子特別聰明,說話晚的孩子就情商低嗎?
    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寶寶能夠早日開口說話,莎莎說,看到很多同齡的孩子比自己家女兒說話多。她最近非常擔心寶寶的語言能力有問題。她聽說,說話早的孩子都特別聰明,說話晚就會情商低。其實莎莎不用太緊張的,因為有的孩子說話早,而有的孩子說話就會晚一點,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和情商沒有關係,這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多半是父母種下的因,幾種錯誤行為儘早糾正
    ,但他們卻依舊「守口如瓶」,任你怎麼教,就是不肯開「尊口」,還有些上了幼兒園說話還不利索。但其實有時候他們不開口說話或說話晚,並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長沒給孩子機會說。》研究發現:說話晚的孩子相比正常的兒童脾氣更加暴躁,而且出現心理健康的風險更大。
  • 孩子說話晚,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家長該怎麼幹預?
    我朋友的兒子小偉,都快3歲了,也就在特別高興的時候喊媽媽、爸爸、姥姥、姥爺,其它的時候都很少說話,說話時也說不清楚,特別急鬧。兩口子因為工作忙,孩子從小就是姥姥姥爺幫忙照顧得,而姥姥姥爺又都是比較沉默寡言的老人,所以孩子不愛說話他們也不太在意。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別再曲解了,家長要注意可能是這幾個原因
    但是家裡的老人都說不著急,孩子平時就是個聰明的,晚說話罷了。但是閨蜜卻不相信什麼「貴人語遲」,擔心孩子有什麼問題,可到醫院檢查後,醫生說身體健康,智商也正常,閨蜜為此也是操碎了心。,發現閨蜜家的孩子其實還是蠻聰明的,就是不喜歡開口說話。
  • 說話晚、說不清?學會這4個方法,教你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說話晚、說不清,就會難免顯得有一些笨拙,所以家長應該在幼兒時期注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有意識地去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1.智商發育遲緩有些孩子語言能力差,很可能是由於大腦發育比較遲緩,導致智商較低。大腦細胞和語言中樞並沒有建立完善的聯繫,所以很多時候並不能夠通過語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妥善的表達,導致孩子有話說不出,語言能力差。
  • 說話早就聰明,說話晚就是笨?這樣的誤解還要持續到何時?
    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孩子雖然已經到了成天說個不停的年齡,卻依舊守口如瓶不願開尊口。即使已經進入幼兒園了,孩子的語言狀態也沒在和同齡人的交往中有所改善。在某些家長看來,遲遲不會說話可不是所謂的「貴人」應該做的事,這反而表示孩子天生就比別的孩子笨。
  • 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黃金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我孫子9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是啊,周圍一歲同齡孩子都開始說話了,自己家娃遲遲「不開金口」。寶爸寶媽難免著急,不停問「度娘」怎麼回事。
  • 孩子說話晚?說不清?抓住語言發育黃金期,做對6件事
    我家寶寶都1歲了,也不會說話……我家寶寶10個月了,什麼都明白,就是不說話,正常嗎?小孩子說話晚,那是貴人語遲!貴人遲語啊,孩子將來肯定是又聰明又富貴……同齡的孩子都說話了,我家孩子還不開口,是智商低的表現嗎?我兒子都快三歲了,說話還是不清楚怎麼辦啊?
  • 孩子說話晚,家長應該怎麼辦?原因有這5點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再大點就自然會說了,但是很多孩子到了3、4歲還是不能夠表達自己一些簡單的需求,吐字不清晰,可能是因為寶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錯誤的行為造成的。跟著育兒助手敬邦手推車一起來了解一下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吧。
  • 孩子說話晚、說不清,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這部分患兒的表現包括:過了說話的年齡仍不說話,說話晚或很晚;開始說話後,比別的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雖然會說話,但是語言技能較低,不會溝通,交流技能低;語言的應用、詞彙和語法的應用低於同齡兒童;回答問題反應差;語言理解困難,遵循指令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