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來中源原創
讀書何為:家庭教育的第一核心
盼望著,盼望著,夏天來了,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即將結束!
打破紀錄的寒假,在無數家長們望眼欲穿、瀕臨崩潰的邊緣終於結束!
盤踞家中一百多天的大小「神獸」們,終於即將回歸校園,交給人類最偉大的「馴獸師」們來調教。大江南北,一時間不知將有多少個家庭在歡呼慶賀!
神獸歸山,多少家長在歡呼慶賀
天地萬物,陰陽反覆,相成相反相合。
2020庚子新春,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對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究竟有多嚴重,仍需要各領域的專家來慢慢研究評估。根據各項數據預測,新冠疫情對中國家庭的影響已經顯現。
多少因往昔繁忙工作不曾認真品味家庭生活的夫妻,在此次新冠疫情的促成下,重新體驗到柴米油鹽的繁瑣,體驗到舌頭牙齒耳鬢廝磨的艱辛,更體驗到那些盤踞家中大小「神獸」們真實的令人崩潰的學習狀態!體驗到「神獸」們對手機義無反顧的痴情迷戀,還有對家長們苦口婆心說教無限強大的免疫力!
當然,也還是有好消息的。比如,網絡上傳出本已離婚的夫妻因為再度懷上寶寶著急復婚的佳訊!估計金秋十月,全國會有一大批家庭將迎來累累碩果,為中華民族令人堪憂的人口生育出生率,提供一次寶貴的責任擔當!
五一假期之前,全國各地教育部門相繼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陸續返校復學的新聞。好消息傳出,多少被「神獸」們折磨得已經瀕臨崩潰邊緣的父母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據說,已經有家長在把「神獸「送回校園的返程路上,直奔飯店開酒慶賀啦!
一場疫情,多少母慈子孝的溫馨畫面,因為學習直接切成換雞飛狗跳模式!多少辛勤的園丁,也因為疫情發奮學習完成從上得講堂脫胎換骨的轉變,幹起了直播授課的營生!
然而,大小「神獸「們在家長、老師的雙重諄諄教誨中似乎並不領情,依然我行我素,令多少專門研究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大有」神獸升級,快請佛祖「之無奈!
面對孩子,多少理論已跌落神壇
歌德說過,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
作為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民族之一,中國人對孩子教育的付出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近十多年來房地產行業火爆的背後,除去極少數的商業地產市場因素外,學區房才是最核心的要素!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中國的房地產背後,本質上仍是教育競爭的直接延續!作為世界上最早開創科舉考試制度的中國,至今依然在用教育引導調節龐大的社會價值系統。
據中國知名調查機構零點調查與指標數據,北京、上海、廣州等八個大中城的調查顯示,早在2004年中國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比重已經達到家庭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而這一比重據《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統計佔到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其中51.24%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消費比家庭其他消費更重要。要知道,即使在頭號發達國家美國,教育支出佔到家庭支出的比例也不過是10%左右。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控落實,房地產行業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將逐漸降低,而新科技、新能源、新基建的影響力則會大幅增長。新的發展模式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整個社會的教育競爭激烈程度不會降低而是相反。疫情之後,隨著未來教育領域改革的深入推進,教育市場的競爭將更趨白熱化!
面對日新月異的教育新局面,如何讓全國的大小「神獸「們真正愛上學習,如何從千軍萬馬的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定會不斷給專門研究各種學習理論的專家、大師們帶來新的挑戰!
因為,即使最不關心孩子學習的家庭也會在疫情之後發現,那些以前參加各色培訓班學來的各種家庭教育理論,根本經不起一百多天新冠疫情中對付「神獸「學習實踐的檢驗!什麼快樂學習也罷,雙腦學習模式也罷,關愛理論也罷,賞識教育也罷,情景複合學習也罷,國學德育感化也罷,各色大師所打造出萬用萬靈的各種理論」緊箍咒「,面對家中的小猴子們幾乎全都失效!
面對經過疫情八卦爐錘鍊打造出的新的「齊天大聖「們,各種教育研究專家大師們的理論,就如同安徒生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中那個不穿衣服的皇帝一樣, 紛紛跌落神壇!
讀書何為,家庭教育的第一核心
2020庚子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將各路妖魔鬼怪瞬間打回原形。
跌落神壇的,不僅僅只是教育培訓領域的各路磚家、大師的理論,連著被民主精英吹捧為人類神話的「美國夢「、歐洲夢,都將在2020疫情之後紛紛破產!面向中國的未來西方留學市場,也必將迎來一場新的挑戰。而國內教育培訓行業,借著疫情直播網課的普及和5G技術的推動,也將迎來一次終極意義上的徹底洗牌!
未來,一切出現的教育培訓理念,都須經過疫情期間家長們煉就出的火眼金睛的檢驗。
未來,以前盲目衝動型的教育培訓消費,將被理性、專業化的定製型學習培訓所替代。
未來,局限於外語、音樂、美術、體育、舞蹈、演講等具體領域的教育培訓市場將在疫情後快速分化,一方面將出現中低端專業培訓逐漸實現網絡化的趨勢,而中高端市場則逐漸走向全面提升文化底蘊、綜合評估因才定製的導師型培養新方向!
未來,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招生模式也在發生重大的改變,以往以中高考分數選拔人才為主導的教育競爭體制,也將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為基礎的全方位教育競爭趨勢。如果你只是希望依靠讀書,成為一名有一技之長可以來謀生,那麼考一所應用技術型的高校即可以滿足自己的全部需要。而有更高文化提升需求的學生,則可以選擇更加專業化、綜合性、複合型的興趣型教育之路。這正如哈佛大學的一位校長所說,哈佛的本科學生如果真學會了一技之長,那只能是哈佛大學教育理念的失敗。更簡單地講,就是學歷競爭轉向素養競爭,文憑競爭轉向能力競爭,專業技術競爭轉向思維創新競爭。
一句話,文憑學歷的時代,將很快變成文化實力的時代。
未來,按照中華民族實現全面偉大復興的路線圖,中國在傳統的技術、學歷教育之外,將真正在高端需求市場的推動下,逐步恢復重建具有社區文化普及、地域文化研究、經典深度學修等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精英型書院教育。
讀書的初心,也將重回到幾千年來中華文化最初的起跑線上。
讀書,究竟何為?
面對迅速分化的教育培訓市場,這一具有更深文化性的問題,將會成為已經完全達到更高小康層次家庭,所面臨的深度教育問題。也會成為已經拿到一定學歷、掌握一門謀生技術而又面臨著人生智慧深度學習提升需求的精英階層,所面臨的重要學習課題。
疫情過後,隨著歐美文明燈塔的熄滅,出國留學道路陷入深度反思的情況下,甚至有可能在那些已經超越中產階層水平的家庭、家族中,下一代的學習教育究竟是隨著社會大眾水平隨波逐流,還是一開始就踏上在更高的文化起點,已經成為不可忽略的當務之急。
讀書,究竟何為?
這一關係家庭、社會教育最核心又最易被忽略的問題,才是未來教育專家、學者和萬千家長需要深度思考的和新課題。
不研究如此問題,就無法理解當年周恩來總理十幾歲喊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習初衷,就無法理解毛澤東主席青少年時期寫出」孩兒立志出相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壯志,就無法理解明代大儒王陽明回答先生」讀書當學為聖賢「的發心,就無法理解劃粥斷齏的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路緣起,就無法理解嶽麓、應天、嵩陽、白鹿洞四大書院背後二程、朱熹等先哲講授經典薪火傳承的信念,更無法理解華夏文明六千年綿延不絕能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創造驚世奇蹟背後的智慧源泉!
2020庚子疫情,將成為東西方文明發展趨勢轉變的分水嶺,將成為中國完全實現經濟轉型提升的分水嶺,將成為中國教育深入推進改革發展的分水嶺,將成為國內教育培訓市場重新分化洗牌的分水嶺,將成為萬千中國家庭教育理念轉變重新定位選擇的分水嶺,將成為從簡單粗糙的基礎型讀經學堂向具有評估、定製、綜合等特點書院教育發展的分水嶺。
2020庚子之年,讀書究竟何為,必將成為具有真正改變歷史未來價值的核心教育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