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敏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 李欣憶 攀枝花觀察 陳姝妤
金沙江畔,兩岸群山蜿蜒起伏,層巒疊嶂,一陣歡呼聲打破山谷間的靜謐。11月30日上午10時,金沙江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提前一個月實現預定發電目標。機組整體運行良好,為浩蕩奔湧的金沙江再嵌一顆閃亮的水電明珠。
攻堅克難搶進度
發電量可滿足攀枝花一半居民年用電量
「水電站年平均年發電量21.77億度,可滿足攀枝花市一半居民的年用電量。」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強介紹,金沙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6萬千瓦,動態投資約74億元,安裝4臺單機容量為140MW的軸流轉漿式水輪發電機組,其轉輪直徑10.65米,為在建工程世界第一。
攀枝花氣候條件特殊,金沙水電站地處攀西大裂谷,施工環境複雜。項目建設面臨混凝土溫控難、防滲體質量控制難、開挖支護和基礎處理工程量大、水下釋放爆破難度大等多重困難。
為此,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將現場施工情況做具體分析,並成立兩個分隊攻堅克難,計劃從周細化到天,甚至半天,責任、目標落實到每個環節。這一措施,猶如為施工安上了兩臺大功率「發動機」。
此外,金沙水電站是典型的大流量低水頭機組,其肘管跨度較大,屬於在建水電站中亞洲第一。建設者們模擬澆築計算、借鑑同類型電站肘管安裝經驗等,在滿足現有設計支撐要求的基礎上,增加額外的內部澆築支撐,以保證其頂板具備足夠的剛性強度餘量,通過多點監測、邊澆邊測等方式進行監測,保證工程質量、進度和肘管安全。
堅定不移實踐「兩山理論」
城市發展升級添動力
記者注意到,在金沙水電站庫區一側,一條網格狀的通道沿河岸而建,「這是金沙江中遊唯一的過魚通道,長1.7公裡,對維持該區域魚類多樣性、改善河流生態平衡起到積極作用。」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石啟勝介紹。
項目雖以發電為主,卻同時兼有供水、改善城市水域景觀和取水條件、對觀音巖水電站進行反調節等綜合效益。
十年來,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與上遊水電站合建魚類增殖站,開創國內水電不同開發業主合作共建的先河,已連續5年累計放流珍稀魚類近百萬尾。
藉助庫區形成的20平方公裡湖泊,同時開展人工溼地示範工程建設,實施河道生態治理與棲息地修復工程,乾熱河谷將變成「生態綠洲」,為城市改造升級和打造水域景觀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