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或再現100億乳企!剛剛,「鮮奶爸爸」出手,新乳業17億收購...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胡說有理

4月29日胡說有理剛剛報導新希望乳業(簡稱「新乳業」)在今年內或將發起新的併購,時隔一個「五一」小長假,新乳業於5月5日就正式對外官宣了: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即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收購資金的60%為現金自有及自籌資金,40%擬通過可轉債募集現金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新乳業將在西北區域經營近30年的夏進乳業納入囊中,雙強聯合,不僅使西南西北連成一片,形成優質奶源、市場布局的南北協同,對於區域擴張、奶源把控、規模可持續增長、全國渠道建設意義重大,後續管理進一步優化,新乳業年內百億目標可期。

據了解,這也是在一年時間內,新乳業董事長席剛(剛剛變身「鮮奶爸爸」奉獻人生首場直播帶貨)帶領新乳業發起的第三起併購。

1.

17.11億收購西北乳業巨頭

公告顯示,新乳業擬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合計 100%的股權,收購金額高達17.11億元。

寰美乳業的主營業務為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寰美乳業的產品主要包括常溫奶和低溫奶兩大類,其中常溫奶包含常溫純牛奶、常溫調製乳和常溫酸奶等;低溫奶包含低溫鮮牛奶、低溫酸奶和低溫調製乳等。

成立於1992年的寧夏夏進乳業,是西北地區乳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利用寧夏農業資源、地理環境、人文條件等優勢,夏進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市場覆蓋寧夏、陝西、甘肅等西北省份以及長江以北主要城市,擁有400多家穩定經銷商,在寧夏的市佔率超過50%,年收入達15億,利潤超過1億元,管理團隊和渠道管理能力強,業務增長穩健,在西北市場具有優秀的口碑和強大的品牌力。

目前,2019年甘肅的低溫奶增速8%,陝西的低溫奶增速16%。寧夏擁有優質奶源地、低溫奶市場有待開發。夏進乳業地處西北核心消費市場,擁有近30年鍛造的高壁壘渠道,渠道網絡廣度和深度在區域內首屈一指。將西南西北連片之後,新乳業的「鮮戰略」納入夏進現有的產品和渠道,將形成有效的互補合力,對於新乳業進一步鞏固西南、拓展西北市場,提供巨大的發展動力。

2.

登陸資本市場第三起併購

以發展優質低溫鮮奶為主要訴求的「鮮戰略」,一直是新乳業的核心戰略。

為了打破低溫鮮奶難以全國布局的禁錮,多年前新乳業就開始通過併購方式全國公開資料顯示,新希望乳業通過控股或參股杭州雙峰、河北天香、鄧川蝶泉等區域型乳企,完成全國第一輪布局;2015年以來,新乳業先後收購蘇州雙喜、湖南南山、西昌三牧乳業品牌,進行第二輪全國布局。

2019年年初,新乳業登陸深交所,上市後的新乳業動作頻頻,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優勢整合資源,進一步實現對國內區域的全覆蓋。

2019年,新乳業公告宣布正式收購福州澳牛乳業,澳牛乳業資產及業務重組後,設立兩家新公司乳業公司和牧業公司,新公司完成且滿足《投資合作協議》約定的前提條件後,新乳業將擁有其55%的股權,涉及的新公司估值不超過3.5億元。 

為了擁有更優質奶源,2019年7月,新乳業又宣布以7.09億元收購現代牧業9.28%的股權。根據合作協議,未來新乳業從現代牧業方得到的供奶量比例將接近新乳業的持股比例,合作奶量佔比有望在2020年躍升至公司全部奶源的31%,此舉將大幅降低季節性採購帶來的成本支出,增加新乳業對抗奶價周期的底氣。

如今,新乳業又大手筆收購夏進乳業,這是一年內新乳業發起的第三起併購。

其實,就在前幾天,胡說有理曾報導,新乳業已在布局西北,其已開工建設的寧夏海原、甘肅永昌牧場預計今年10月完工。

此次聯合夏進乳業的牧場資源和此前入股的現代牧業,結合新乳業在西南地區的常年經營,形成南北呼應的優質奶源戰略布局,有望達到日產優質奶源2000-3000噸的供應能力,牢牢抓住了奶業發展的奶源根本,為企業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3.

中國百億乳企俱樂部或添新軍

胡說有理注意到,目前夏進乳業年銷售約為15億規模,利潤超過1億元,淨利率達到8.1%,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成本管理和團隊管理實力優秀,在現金流方面表現健康,資金儲備充足,近年來一直增長穩健。

新乳業前不久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2019年營收56.75億元,同比增長14.14%,此次全資收購夏進,如併入夏進乳業15億的年銷售,即越過70億元營收關口,如果結合今年以來消費市場高漲的健康需求,尤其是對富含免疫和營養物質的低溫鮮奶需求增長顯著,如果存量和增量同步發力,新乳業有望年內衝擊百億營收目標。

更重要的是,本次交易完成後,新乳業2018 年度和 2019 年 1-11 月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每股收益等各項盈利指標相比於交易前均有所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未來隨著此次收購的完成,也為新乳業全國性乳業布局再奠定重要基礎。從「東進」到「北上」,新乳業的擴張戰略從外在版圖到內在實力,都有了實質提升。一方面,新乳業此前是從西南一隅沿長江一線東進擴張,陸續布局華中、華東,延伸至華北、東南,此次北上併購夏進,重倉西北乳企龍頭布局黃河流域市場,戰略布局從一線到全面,對於新乳業全國版圖和業務格局意義重大。

截至目前,新希望乳業旗下共有 37 家控股子公司、13 個主要乳品品牌、15 座乳製品加工廠,12 個自有牧場。其中包括西南大型低溫生產基地郫縣工廠、京津冀區域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低溫工廠滿城工廠、華東區綠色智慧全透明工廠肥東工廠,整合「華西」「雪蘭」「雙峰」「白帝」「琴牌」等區域優勢品牌,扭虧為盈的「南山」「三牧」品牌。

據悉,在併購完成之後,新乳業將進一步發揮其併購整合能力,對夏進乳業進行全面賦能,協同長期成長:包括持續下沉開拓陝甘寧市場,發揮渠道管控優勢培育大單品,依託新乳業「鮮戰略」的強大研發能力和優質乳建設豐富經驗,開展產品升級、挖掘低溫潛力,推動團隊持續優化和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等,打造夏進乳業未來長期增長點。

4.

低溫乳企迎來最好發展時機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認知越來越理性,我國低溫奶市場已迎來新的發展風口。而新乳業多年來毫不動搖的「低溫新鮮」戰略正是提前號準了市場發展的脈搏。

有數據顯示,2018年低溫白奶同比增速9.4%,遠高於常溫白奶的2.9%,其中,高端和超高端的鮮奶產品在整體鮮奶品類中的佔比增速分別為20.3%和56%,鮮奶市場迸發出很大的增長潛力。與此同時,低溫奶的毛利也遠高於常溫奶。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國東突西進的新乳業此次巨資收購西北龍頭乳企夏進乳業,這也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行業內首個敢如此大膽發起併購的乳企。而新乳業能夠有這樣的底氣,也是因為面臨疫情衝擊的中國乳業,更是為低溫乳企發展加碼助強勁動力。

此前,胡說有理也有報導,疫情之下,國家衛健委發布相關的營養膳食指導中明確提出:「儘量每天飲用300g牛奶或奶製品」,並可多選酸奶。另外我國也已將牛奶列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之一,與蔬菜、肉蛋等並列為「菜籃子」產品。

(新乳業董事長席剛近日變身「鮮奶爸爸」直播帶貨)

其實,早在1988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就第一次提出了「300g牛奶計劃」,即我國居民每人每天飲奶量要達到300g或相當量的乳製品。但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居民距離300克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

前不久,張文宏醫生在出席講座談到兒童的營養早餐時說了這幾句話:早上不許喝粥!必須吃雞蛋!喝牛奶!

雖然「張爸爸」的說法引發了爭議,但是牛奶的營養的確是其他食物很難替代的。因為乳製品中的蛋白質中含有能調節免疫功能的獨特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及多種胺基酸。乳製品中所含的溶菌酶、乳過氧化物酶更能在腸內發揮抗感染作用,激活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或提高機體對致病菌的抵抗力,保護身體的免疫功能。

不過,相比常溫奶,低溫鮮奶才更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等成分。譬如疫情期間,新乳業全面升級當家拳頭產品——24小時鮮奶,其免疫球蛋白高達普通鮮奶的10倍,這些產品未來市場需求必將大幅提升。

這也預示著,中國乳業未來可期;而以新乳業為代表的低溫鮮奶企業,在全國市場不斷布局,將優質企業納入懷中,新乳業未來發展空間更是不可估量!

相關焦點

  • 恆天然25億出售牧場群 鮮奶市場擴大乳企加碼奶源布局
    長江商報注意到,乳企布局奶源愈演愈烈,僅今年7月以來,蒙牛、伊利、中國飛鶴等龍頭就相繼加入「搶牛大戰」。  對於此次三元和天然乳業收購恆天然在中國的牧場,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三方是各取所需。
  • 新希望全資收購夏進乳業:中國乳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
    新希望計劃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母公司寰美乳業100%的股權,發揮其併購整合區域性乳企的獨特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實際上,併購整合奶源及乳製品市場,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之一。在新希望全資收購夏進乳業的背後,中國乳業市場又有著怎樣的現狀和前景?
  • 恆天然25億出售中國牧場群 乳企「爭奪」奶源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乳企布局奶源愈演愈烈,僅今年7月以來,蒙牛、伊利、中國飛鶴等龍頭就相繼加入「搶牛大戰」。對於此次三元和天然乳業收購恆天然在中國的牧場,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三方是各取所需。
  • 競相購買牧場、推新品鮮奶,乳企大公司都打的什麼算盤?
    今年7月底,蒙牛以3.95億港元(折合人民幣3.5億元)收購中國聖牧11.97億股新股,合計持股17.8%的蒙牛成為後者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中國聖牧的董事長邵根夥。一周之後,中國最大的乳製品公司伊利也宣布了新的上遊投資。伊利旗下全資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貿控股認購中地乳業股份。
  • 「這杯鮮奶,是上海能找到的最好牛奶!」剛剛,還有這麼多乳企合力...
    其實,在全國,還有不少企業像光明一樣,始終堅守給消費者提供更優的巴氏低溫鮮奶,當天,光明、新希望、長富、衛崗、燕塘、天潤、花花牛等眾多乳企就新鮮巴氏乳達成共識,一致同意發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海宣言:讓我們合力推動「新鮮巴氏乳」國家標準出臺,讓活性物質指標成為新鮮巴氏乳第一標準,讓具有活性蛋白活性酶的新鮮巴氏乳惠及更多消費者。
  • 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
    來源:中國經營報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本報記者/孫吉正/北京報導牧業作為重資產的上遊產業,經歷了多年低谷,終於迎來了上升期。自今年以來,頭部乳企開始在國內大量入股和收購牧場,優然牧業等上遊企業也著手登陸資本市場。
  • 新乳業加速全國擴張,擬斥17億收購夏進牛奶母公司!
    來源:五穀財經5月5日晚間,新乳業發布公告,擬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寰美乳業」)合計100%的股權,但會分兩步完成所有交易。「寰美乳業處於中國優質奶源帶——寧夏地區,主營業務為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經營區域主要位於寧夏、陝西、甘肅等西北地區。」
  • 低溫鮮奶:市場受寵 乳企競逐
    近日,君樂寶乳業集團(以下稱「君樂寶」)對外宣布正式推出新一代鮮牛奶君樂寶「悅鮮活」。據稱,因採用創新的超瞬時殺菌技術和低溫無菌灌裝技術,該產品保質期達到了19天。目前,這一鮮奶產品已經在線上線下渠道鋪開。「新人」入局在低溫鮮奶領域,身為河北最大乳企的君樂寶是一名「新人」。
  • 乳企爭相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
    原標題: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牧業作為重資產的上遊產業,經歷了多年低谷,終於迎來了上升期。自今年以來,頭部乳企開始在國內大量入股和收購牧場,優然牧業等上遊企業也著手登陸資本市場。而眾多企業搶佔上遊資源的背後,是由於今年春節以來原奶價格的飛速上漲,壓縮了眾多乳企的利潤空間。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中國狀況如何?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新希望乳業躋身現代牧業第二大股東 乳企巨頭奶源爭奪戰愈演愈烈
    每經記者:李詩琪 每經編輯:張海妮近段時間以來,對上遊原奶行業的爭相布局正成為各大乳企的新動向。7月18日晚,新乳業(002946,SZ)發布公告稱,擬以7.09億元認購及購買現代牧業(01117,HK)5.95億股股份。
  • 伊利蒙牛接連出手!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而排名在第三的乳企光明乳業,去年輝山乳業破產後,光明就以7.5億拿下江蘇輝山乳業、牧業相關資產;此前還競購夏進乳業但失利。除此之外,上遊牧業自身也加大了養殖業投資,如江蘇家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了江蘇家惠生態牧場,將以生產優質生鮮乳為主,場建成後可年產鮮奶30000噸以上;中墾乳業投資22億在陝西定邊興建六萬頭奶牛養殖基地......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光明乳業擺脫莫斯利安「依賴症」 低溫鮮奶競爭慘烈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光明乳業先後收購了牛奶棚66.27%的股權和益民食品一廠100%的股權,特別是後者的冰品業務上對光明乳業的產品線形成補充。據濮韶華介紹,雖然目前冰品佔光明乳業總收入比例還較小,但增長速度很快,預計今年的銷售情況可以比2019年翻番。
  • 中國鮮奶市場爆發前夜?中資外資乳企都在「跑馬圈地」
    新民晚報訊(記者張鈺芸)隨著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營養損失更少、口味更好的低溫鮮奶增長快速,瞄準這一塊市場,中資外資乳企都在加大投入,跑馬圈地。今天下午,光明乳業宣布,旗下優倍、致優、暢優等均有升級版新品上市,而在一周前,恆天然公司旗下的安佳品牌也在上海推出了首款自有品牌低溫鮮奶。
  • 新乳業召開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 協力共謀鮮乳事業版圖
    會議以現場投票與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審議通過了《關於選舉第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關於選舉第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的議案》及《關於選舉第二屆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的議案》,在完成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的同時,對收購寧夏夏進乳業、增發可轉債等相關重大事項進行了表決,為新乳業鮮乳事業乘風破浪,走向更高、更強、更遠合力謀計。
  • 液態奶遭遇天花板,伊利蒙牛增速下滑,乳企發起鮮奶閃電戰
    好喝是目前鮮奶的一大賣點。從技術角度講,低溫鮮奶之所以好喝,是因為在85-75°低溫殺菌,全程冷鏈,保留了天然口感和更多的活性物質,比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過氧化酶。光明優倍已經將巴氏殺菌溫度降到了75°,相比傳統的85°殺菌,活性物質更多,這也是現在主流巴氏奶乳企的發展方向。
  • 乳企競購輝山乳業背後:負債與上遊資產的選擇題
    自去年底退市後,輝山乳業的接盤者換了一波又一波。9月19日,有消息稱,新希望集團與越秀集團將競購輝山乳業。在此之前,伊利、蒙牛、菲仕蘭、中糧集團等都曾對輝山乳業有重組意向,但最終都紛紛退出。在眾多乳企爭相競購的背後,是上遊奶源正成為當下乳企競爭點,而輝山乳業存欄奶牛等上遊資產也成為了「香餑餑」。
  • 「黃金24小時」鮮奶營養升級,新希望乳業打的是一張什麼牌
    2020年12月1日,新希望乳業 「黃金24小時」鮮牛乳在成都升級發布。升級版「黃金24小時」 實現了15倍免疫球蛋白的最大化保留,優質乳蛋白提升至3.6g\100ml, 同時相較普通鮮奶,刷新了目前中國市售鮮奶的營養新高度,也讓後疫情時代下的鮮奶消費市場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