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sal心如蓮花
「北有故宮,南有盧宅。」東陽盧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明清民居建築規模宏大,融東陽木雕、石雕、磚雕、堆塑和彩繪等藝術於一體,又兼東陽的教育、木雕、建築「三鄉」文化於一身,內涵豐富,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盧宅建築群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盧宅景區,從東陽汽車東站步行僅5分鐘可到盧宅,或坐東陽1、2、3路公交可到。義烏動車站
有班車直達東陽汽車東站,票價13元,用時一小時多。
提前網上預訂門票,到盧宅老街遊客中心取票。
進入盧宅老街,就見好幾處高大的石牌坊,有新有舊。「五經科第」「屏翰」等牌坊足見盧氏詩禮傳家,科第綿延,「婺之望族」之顯赫。
過「都憲」牌坊30餘米處,往右,就是全國文保單位:盧宅。
(在古民居古宅防火警鐘常鳴呀!)
「(冤去兔)」形照壁(又稱雁翅照壁)朝北,前有一池水塘,不知是否是雅溪的一部分。坐在池塘邊的青石欄杆遠望,藍天白雲下的三大石牌坊,氣勢非凡,霸氣十足,古色古香,彰顯盧氏家族獨霸一方不可一世的強大家世。
不到五十米的南北走向通道上,每約隔十餘米高高矗立著「風紀世家」、「大方伯」和「旌表貞節之門」三座牌坊。
聽說,當年盧氏家族中祖孫父子兄弟三代科甲(考上進士),皇帝給他們造了這三座牌坊。
但穿過「風紀世家」、「大方伯」「旌表貞節之門」等三座牌坊後,不是從正對三大牌坊的「大夫弟」 牌坊進入盧宅 ,檢票處卻在東邊(左邊),過檢票口後沿鵝卵石甬道步行再右轉,才進入盧宅第一進捷報門,形成了長達120米的肅穆幽深「┗┓」形甬道,猶如踏入明清時期的時光隧道。
(看青瓦上精緻的磚雕)
這樣的入廳設計很獨特,朝南的「大夫第」門樓與盧宅老街朝北的照壁,就象括號「〔〕」似地將林立的三座牌坊緊緊地包裹起來,體現了建築風水中之「藏風納氣」之寓意,即保證盧家的文風和官氣長盛不衰,以便仕途春風得意。
(「┗┓」形甬道鵝卵石排列有序,經歲月打磨後平滑光潔,陽光照耀下,滄桑古樸又不失雅致,成了我們拍照很好的背景。)
肅雍堂第一進(頭門):捷報門
取名捷報門是因三喜臨門,一喜堂主盧溶50大喜,二喜這個廳堂落成,三喜是兒子盧楷中解元(鄉試第一名)。
大門兩側的著名板對:
「衣冠奕葉範陽第,詩禮千秋涿郡宗」。
此對系明成化狀元、禮部尚書王華書贈,從字面上道出了雅溪盧氏家族文章報國、詩禮傳家、科第綿延、門第興旺的家史。
過捷報門回望,門框恰好框住了南面的一座遠山---筆架山,即意為開門見山,又將門口筆架山的靈氣遷回納入室內,建築風水極佳,難怪盧姓家族人文墨客眾多,僅明清二代,此大宅門內走出過8位進士,29個舉人,119個貢生。
第二進 國光門
「國光」一詞出自《易-觀》:「觀國之光」,「國」之地域之意,「光」禮樂文物,「國光」即「明習國之禮樂」。族中父老相傳,三品以上大員來訪,大開中門,搬掉門檻,以示禮遇。
第五進:樂壽堂
出自《論語-雍也》云:「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意謂:智者善動,故能常樂,仁者安靜,故能長壽。
韓國兩任總統盧泰愚及盧武鉉在內的韓國盧氏與東陽盧氏是一脈宗親,都是五代後唐宰相盧文紀的後代。
肅雍堂
江南深處大宅門
經過兩進儀門後,就是盧宅的第三進肅雍堂大廳。
肅雍堂是整個盧宅的核心廳堂,即是盧氏大族的公共廳堂,
盧宅房屋數千間,現存自明景泰至民國初的建築20餘座,集中於肅雍堂軸線兩側。肅雍堂軸線前後九進,縱深三百三十米,佔地500餘畝,依次是捷報門、國光門、肅雍堂大廳、肅雍正堂、樂壽堂、世雍門樓、世雍堂、中堂、後樓,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
木雕
國之瑰寶
木雕是肅雍堂的精華之一。
東陽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故宮修建時,有許多東陽藝人參與其中。所以故宮在建築風格和手法上留下了東陽木雕的特點,這就是「北故宮南肅雍」美稱之由來。
東陽是工藝美術之鄉,而盧宅是東陽古代工藝美術的集大成者和成就最集中的展示。盧宅建築群內的木雕、石雕、磚雕、漆藝等等多種傳統工藝美術作品櫛次鱗比,其中尤以木雕最負盛名,遍飾門窗,妝點梁架。
東側西德堂軸線嘉會堂藏有東陽木雕的一件絕品: 「九獅戲球」三架梁
此為東陽民居廳堂的梁架構件,選用直徑1.7米以上的整塊樟木雕成,長2.4米,高1.5米,內容為「九獅戲球」,採用深浮雕、透雕、圓雕等雕刻技法,把獅子雕刻得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典型地反映了清後期東陽木雕藝術的最高成就,為東陽傳統建築木雕的登峰造極之作。
在肅雍堂大堂及正廳,抬頭舉目,比比皆是東陽的木雕裝飾,鬥、栱、梁、枋等等,凡可雕刻的地方,都刻上各種圖案,極盡東陽木雕工藝之技能。無論是建築構件還是室內的家具,歲寒三友、漁樵耕讀、福祿壽喜等圖案俯首皆拾。在一片片不起眼的隔扇、裙板和絛環板上,靜心看去《八仙過海》、《水滸》、《百壽圖》、《姜子牙遇文王》等多種透雕浮雕,恍若神品。
盧宅的木雕需要慢慢地細細地欣賞,每一個都是一個故事,這裡是中國最絢爛的木雕館。
燈飾
花燈的世界
盧宅既是一座木雕博物館,又是一個花燈的天地。《紅樓夢》第十八回寫道:「只見苑內各色花燈灼灼,皆系紗綾紮成,精緻非常。……只見清流一帶,勢若遊龍,兩邊石欄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上面柳杏諸樹懸燈數盞……諸燈上下爭輝,珠寶乾坤。船上亦系各種精緻盆景諸燈,珠簾繡幕,桂楫蘭橈,自不必說。」在盧宅建築群轉了一圈後知道,《紅樓夢》中描寫的各種花燈,這裡都應有盡有。
「頭門儀門行燈,簷口珠燈琉璃、中堂珠寶堂燈,梁下六片方燈,次間倒匯主燈,四旁梅花五燈,穿堂、後堂紗燈、絹燈、玻璃燈、竹絲燈、料絲燈。」 據介紹,在盧宅每一處廳堂掛什麼燈、掛哪裡比較講究,各有寓意。五花八門的燈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又大飽眼福。
當然盧宅最出名的花燈是肅雍堂中部的大堂燈,製作於1918年,全稱「寶蓋索絡聯三聚七彩穗羊角燈」。它中間用羊皮、料絲、玻璃3盞大型彩燈組接,以3條鐵臂為整個燈架的骨骼,形成六角形;每面6隻珠串蝙蝠下俯,圍以珠裾,形成寶蓋索絡;各面自上而下,分別垂掛4盞小型彩珠燈,六角懸以珠串蝴蝶與彩珠組成的飄帶;燈片用絲線盤旋穿連編織出各種文字和圖案。
整盞燈高4.05米,直徑口2.1米,重127.5公斤,用了約45萬顆珠子,已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樹德堂現存一大堂燈,整架堂燈華麗典雅,色彩斑斕,據查對與《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所描述的大堂燈如出一轍。所以到盧宅一定要到樹德堂開開眼界。
雅溪環抱的盧宅,雖南北向縱軸線明顯,可方向感僅及格的我走進盧宅建築群,如劉姥姥走進大觀園,迂迴曲折中已暈頭轉向,只好認準肅雍堂主軸線,一路邊賞邊逛至到第九進,仿佛穿越歷史時空,行走在500多年前古樸典雅嚴謹規整的廳堂宅第間,品讀著堂名第稱中富有深厚內涵的文化寓意,驚嘆有著濃鬱傳統風水意識的高超建築藝術,見識了名門望族的闊氣富貴顯赫,也感受到了滿院「勤耕苦讀」之風及「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之風尚,折服於精湛的東陽木雕技藝,眼花在富麗堂皇精彩紛呈的花燈上,匆匆而過,窺一斑而見全豹,盧宅精深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內涵,確認過眼神後,值得我向你推薦江南深處的大宅門---東陽盧宅。
(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