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盧宅肅雍堂 「世界最大」大堂燈陪你過年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17-01-25 11:5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浙萍 東陽報導組 王煒權

1月24日下午,在盧宅肅雍堂盧宅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樓躍麟帶著7個工作人員一同懸掛大堂燈。

「北有故宮,南有盧宅。」東陽盧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明清民居建築規模宏大,內涵豐富,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同樣,作為它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燈彩藝術,也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肅雍堂的大堂燈。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盧宅有掛花燈的傳統。而肅雍堂大堂燈則逢閏年才會懸掛。上一次這盞大堂燈與大家見面還是在2012年春節。雞年春節又逢閏年,作為壓軸的肅雍堂大堂燈也將與大家再次見面。

肅雍堂中部的大堂燈,製作於1918年,全稱為「寶蓋索絡聯三聚七彩穗羊角燈」,中間用羊皮、料絲、玻璃3盞大型彩燈組接,以3條鐵臂為整個燈架的骨骼,形成六角形;每面6隻珠串蝙蝠下俯,圍以珠裾,形成寶蓋索絡;各面自上而下,分別垂掛4盞小型彩珠燈,六角懸以珠串蝴蝶與彩珠組成的飄帶;燈片用絲線盤旋穿連編織出各種文字和圖案。

整盞燈高4.05米,直徑2.1米,重127.5公斤,用了約40萬顆玻璃彩珠穿就。

整架堂燈華麗典雅,色彩斑斕,與《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所描述的大堂燈如出一轍,只是肅雍堂大堂燈更勝一籌。目前已被吉尼斯總部列為最大堂燈。

「頭門儀門行燈,簷口珠燈琉璃、中堂珠寶堂燈,梁下六片方燈,次間倒匯主燈,四旁梅花五燈,穿堂、後堂紗燈、絹燈、玻璃燈、竹絲燈、料絲燈。」樓躍麟介紹,作為肅雍堂的大堂燈,懸掛有一定講究,在盧宅每一處廳堂的張掛有一定位置,各有吉祥寓意。

據悉,在今年的春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八盧宅花燈展將推出大小不等的各類大堂燈、宮燈、絲燈等200餘盞燈,將盧宅古建築裝點成燈的世界,重現盧宅古建築張燈結彩的歷史景觀。

觀燈時間為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5點,到盧宅看古建築賞花燈,約起吧。
 

1485316710000

相關焦點

  • 浙江東陽盧宅明清古建築群
    東陽的這個浩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叫盧宅明清古建築群,嚴謹規整,左右對稱,是古建築的傑出代表 盧宅和別的江南建築不同之處,在於它既有北方的大氣布局,又有南方的精雕細刻。廳堂宅第廣泛採用東陽的木雕裝飾。還是室內的家具,都巧構細接,東陽盧宅體現出東陽木雕的最高水準。
  • 江南大宅門——盧宅
    韓國兩任總統盧泰愚及盧武鉉在內的韓國盧氏與東陽盧氏是一脈宗親,都是五代後唐宰相盧文紀的後代。肅雍堂江南深處大宅門經過兩進儀門後,就是盧宅的第三進肅雍堂大廳。肅雍堂是整個盧宅的核心廳堂,即是盧氏大族的公共廳堂,盧宅房屋數千間,現存自明景泰至民國初的建築20餘座,集中於肅雍堂軸線兩側。肅雍堂軸線前後九進,縱深三百三十米,佔地500餘畝,依次是捷報門、國光門、肅雍堂大廳、肅雍正堂、樂壽堂、世雍門樓、世雍堂、中堂、後樓,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
  • 浙江東陽盧宅老街煥新生:傳承歷史文脈 重現江南繁華
    為激活「老街」,重煥新生,29日,浙江東陽舉辦「盧宅故裡」開街典禮,賞非遺之韻、逛民間雅集、體驗傳統技藝……持續9天的系列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和體驗,讓百年老街煥發了新的活力。酒坊 奚金燕 攝素有「民間故宮」之稱的盧宅古建築群始建於1456年,是東陽民居營造技藝的集大成者,融東陽的教育、木雕、建築「三鄉」文化於一體。
  • 匠心營造 信義傳承——首部以「東陽幫」為題材的微電影在盧宅開機
    白牆黛瓦、飛簷翹角,時光深處走來的「東陽幫」……6月24日,在500多年歷史的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東陽盧宅古建築群,一部反映「東陽幫」和東陽民居營造技藝的微電影,在這裡正式開拍。打好東陽文化牌 講好東陽建築故事自古以來,浙中東陽就以「百工之鄉」而聞名,南宋以來,東陽形成了以建築工匠為核心、以傳統手工業匠人為主體的「東陽幫」,與蘇州的香山幫、寧波的寧波幫並成為三大建築行幫。至明清民國,以泥工、木工為首的「東陽幫」,技藝和從業者達到頂峰,是江南人數最多,技藝最高,影響最大的建築行幫之一。
  • 傳承, 行走在東陽盧宅的木雕手藝人
    浙江在線4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雪倩 戴利強 曹楊)雕刻藝術,世上以中國為最;木雕雕刻,又以浙江東陽為佳
  • 3月17日東陽盧宅景區恢復對外開放
    盧宅古建築群由多條軸線古建築組成,綜合運用木雕、彩繪、石雕、磚雕、泥塑等裝飾藝術,是東陽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東陽號稱「教育之鄉」「建築之鄉」和「工藝美術之鄉」,盧宅古建築集東陽教育、建築和工藝美術三鄉文化內涵於一身,是東陽「三鄉」文化的代表作。
  • 【年 • 習俗】東陽儂答完這20道題,才算過一個正宗的東陽年!文末搶紅包!!
    真快又要過年了,這一年過得怎麼樣?是忙著變成功,還是忙著變有趣?臨近過年,濃濃的年味兒鋪面而來。
  • 央視《鄉土》欄目組走進盧宅 拍攝東陽錫藝故事
    6月12日至14日,中央電視臺七套《鄉土》欄目組走進盧宅明清建築群,對話東陽錫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盧曉侃,挖掘其在傳承傳統工藝背後的創新故事。拍攝引出隱居的蜂群「這幢古建築好漂亮!」一場虛驚,讓攝製組領略了盧宅的生態奇觀,感嘆「沒想到就連這裡的蜜蜂也是有歷史的」。探尋歷史現實的關聯作為一項金華市級非遺項目,東陽錫藝起源於明代洪武年間。為了切身感受這項傳統工藝的文化內涵,攝製組還前往盧曉侃的家鄉——城東街道寀盧村,採訪健在的老藝人。
  • 關於同意電視劇《利箭縱橫》攝製組利用盧宅樹德堂等場景進行拍攝...
    關於同意電視劇《利箭縱橫》攝製組利用盧宅樹德堂等場景進行拍攝的函
  • 關於同意電視劇《愛情悠悠藥草香》攝製組利用盧宅樹德堂等場景...
    關於同意電視劇《愛情悠悠藥草香》攝製組利用盧宅樹德堂等場景進行拍攝的函
  • 東陽李宅荷花燈
    我的老家在東陽李宅,那裡有堪稱江南第一的宗祠、古色古香的小胡同、神秘古老的羊腸小道……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李宅的荷花燈。李宅的荷花燈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過年的時候,荷花燈的光總會照亮整個李宅村。瞧,這個池塘的荷花燈多麼逼真啊!一朵朵嬌嫩的荷花從荷葉裡冒出來,像是對著我們笑呢!
  • 開啟新篇章 東陽盧宅景區將委託復星管理
    2018-01-08 16:28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馬卡佳1月8日,東陽市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盧宅愛必儂景區分公司揭牌暨景區委託管理籤約儀式新聞發布會在盧宅太和堂內舉行,標誌著東陽市政府與上海復星愛必儂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正式開展旅遊開發
  • 東陽這6處「國保」單位,你打卡過幾個
    福輿堂匯聚了東陽民居典型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複合三合院、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形式,是組合群體型東陽古民居的典型實例,是東陽清中期古建築的傑出代表。中軸線前後三進,由門樓、正廳(務本堂)、後堂及兩側廂房組成,左軸線由十一間頭和菊莊廳兩個三合院落組成,右軸為三立堂三合院。中軸正廳是公共性建築,前有元寶形天井,三開間敞廳,明縫四柱八檁前軒後單步廊抬梁式構架;後堂明間設一直上二層的藻井,俗稱「雞籠結頂」,1999年毀。其餘建築保存較好,為白坦吳氏西軒亨房吳廷校後裔族人所有居住使用。
  • 東陽奮力打造內外兼修景區城
    自浙江省AAAA級景區城創建工作啟動以來,東陽市以旅遊全域發展、主客共享的理念,重點強化東陽中國木雕城、東陽江江濱文化景觀帶、盧宅等景區建設,紮實提升環境景觀、優化設施服務、豐富產品業態、完善管理保障,結合東陽市實際情況對建成區旅遊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東陽市景區城位於建成區範圍內,佔地面積約為18.3平方公裡。
  • 這個周末不無聊,陪你去看中正紀念堂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以中國庭園為主要設計,窗稜古典而幽雅,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中正紀念堂建肅穆莊嚴,風格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聚於寶頂,上與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
  • 【了不起的東陽村莊】第四期:城東街道李宅社區
    有句古話叫「盧宅的牌坊,李宅的祠堂」。省裡古建築方面的專家應邀到李宅明清古建築群實地考察時,認為這裡的明清古建築群是省內規模最大、保護最好的古建築群之一。李宅明清古建築群是明代中葉至清代嘉慶年間的建築,現存的花臺門、庚樓、尚書坊、集慶堂、十臺、李氏宗祠等都保護得比較完整,一些古建築已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復旦大學EMBA文創協會「東陽木雕藝術」鑑賞之旅
    7月25日,2020復旦大學EMBA文創協會—7月「東陽木雕藝術」鑑賞之旅來到黃小明木雕藝術館,一同感受木雕藝術的經典與時尚!作為復旦大學EMBA同學會的一員,黃小明大師對朋友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他為大家帶來了關於東陽木雕藝術的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