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學習蒙臺梭利教學法

2021-02-19 合民言語康復


蒙特梭利教育法由義大利首位女性醫學博士——瑪利亞蒙特梭利博士(Maria Montessori)於1907年創立

她的教育法以通過對兒童學習方式的科學觀察為基礎,發現兒童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一認識的指導下,設計出一個「有準備的環境」,從中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與其發展相適宜的一系列活動

如今,在瑪利亞蒙特梭利博士在羅馬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的一個多世紀之後,蒙特梭利教育依然備受矚目並且遍及全球。

經過一百多年的考驗,蒙特梭利教育已被證明可培養具有秩序感、專注力、協調合作、獨立、自律、自由、創造、尊重、領導力等各項優秀品質的兒童,這些品質也與兒童未來的學業、職場及人生息息相關。世界各地各行各業很多精英代表人物,在童年時期均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


瑪利亞蒙特梭利博士(Maria Montessori)

蒙特梭利教育為什麼能產生這樣的教育效果,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蒙特梭利教學法的5大主要理念以及與兒童發展的關係吧~

所有生物在誕生之後,都具有讓自己及下一代生存下去的本能

雌蝴蝶要產卵時,出於母性的本能,會把卵產在陰暗隱蔽的地方。幼蟲出生後,對光線的明暗,則會被光線吸引而爬到樹尖吃嫩芽

同理,兒童在各個敏感期,如果不能按照本能行動,就會失去了發展的機會

蒙特梭利教育關注兒童敏感期,以觀察為依據,對兒童進行針對性引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在進行數學工作


蒙臺梭利教學法的五個教育法則

第一個法則——秩序法則。蒙臺梭利在她的教學法內容裡,秩序法則要求物的擺放要規範、要有秩序。如果物品雜亂,那麼孩子心理就會不安,可以想像,如果我們成人回到家裡亂糟糟的,心裡煩,不整潔。那麼要求孩子的物品擺放要規範,這種規範要及早建立,應該滿足兒童對秩序的追求,促進兒童秩序的完善,兒童都是有秩序感的,這種秩序感應體現在教室的環境,教具的擺放取放。如果在教育過程中,實施這一法則,教師應該首先做到,維護和製造這種環境有秩序感。

第二個法則——獨立法則。蒙臺梭利認為,教育者應幫助孩子儘快獨立,因為孩子出生就追求獨立,因為獨立是自由的先決條件,兒童獲得獨立越早,就越早邁向自由。蒙臺梭利認為,成人應該少幫助孩子,應讓孩子獨立的做事情。所以,蒙臺梭利在她創造的教具裡,就訓練孩子獨立,如生活教育部分,是貼近兒童生活的,孩子在工作時先學會做這些事,然後她自己會脫衣服,會扣扣子,系帶子,在生活教具中,如味覺筒、擰瓶蓋、擰螺絲釘,這些教具都是讓孩子學會動手後獨立。孩子一般拒絕成人幫助,喜歡自己探索。

第三個法則——自由法則。蒙臺梭利把自由看成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權利,人一出生就有她自由的權利,成人有我們的權利,兒童同樣有生存權利和自由權。自由權利表現在哪裡呢?她認為最主要的應讓兒童自由的選擇工作。不要老師或成人去選派,而是讓兒童自由的選擇,因為兒童選擇,只有他喜歡的他才選擇,自由選擇可以增加自信心,可以導致自我控制。如果給了孩子自由以後,是不是沒有紀律了呢?不是的,蒙臺梭利認為自由和紀律是不可分割的。比喻自由和紀律就像一塊銅幣,字和徽是不能分割的。傳統的學校紀律是服從老師,或服從權威,老師不允許做的,小朋友就不敢做,好像這就是紀律。那麼這種紀律,蒙臺梭利認為這叫他律,這樣的他律是不會持久的。因為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一個老師很嚴厲,他很害怕老師,當老師在時,他就很聽話,很守紀律,當老師走了之後,他就瘋、鬧,這種他律,是不持久的。所以我們應提倡孩子學會自我控制,不是你硬壓制他,給他種種限制。蒙臺梭利認為要改變他律為自律,讓孩子學會自律。我們往往擔心孩子做不到,蒙臺梭利認為孩子是能夠自控的,所以她為了孩子能夠自律,研究了這套教具,就是培養孩子有自律的這種能力。比如說小地毯,在小地毯工作,不要幹擾別人,控制自己在小地毯工作,同時,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環境,有秩序等等,都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這樣一種方法,當兒童選擇活動時,會同時有自律,不幹擾別人,不破壞,孩子學會等待,不會搶玩具。

蒙臺梭利為什麼設計這套教具?是為了培養孩子自律、自控、有秩序,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孩子成長的路程中,走向社會之後,很多生活都和秩序有關,如很多商場、公共場所紀律和秩序很差,相比俄羅斯,情況大不一樣,一個文明的國家,是有秩序的,是非常整潔的精神狀態,體現一個民族精神。蒙臺梭利提倡孩子從小就打下這個基礎,蒙臺梭利提倡等待,是不是有沒有競爭呢?不是。蒙臺梭利認為競爭是自我超越,自我競爭,不要和別人競爭,而是不斷的和自己競爭。

第四個法則——專心法則。由於兒童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工作,所以就導致了專心的法則。蒙臺梭利在兒童之家裡做了一個實驗,當一個孩子在玩插座圓柱體時,當他在專心工作時,蒙臺梭利用一種聲音幹擾他,但這孩子沒有受到幹擾,因為是他喜歡的,他非常專注。蒙臺梭利又換一種方法,拿走他的地毯,這個孩子看老師拿走自己的地毯,抬頭望著老師微微一笑,跟著老師走,老師拿到那,他就跟到那,坐下來繼續他的工作。蒙臺梭利說,當孩子專心的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他就非常專心,如果是老師派給他的,他就沒有那麼專心了。因此,提倡讓孩子自由,導致他的專心和自控。

第五個法則——重複練習法則。孩子幹什麼事情都喜歡重複,如果是他喜歡的,他就重複,這主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的,不是強迫的。因為孩子是自由選擇的,有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發展他的能力,就如成人對自己有興趣的,就很認真去做,自我超越,不把別人看成對立面。蒙臺梭利說:有秩序,學會等待,不是不要競爭,而是在什麼基礎上的競爭。孩子對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反覆去做,在不斷的重複工作中得到發展。

- END - 

相關焦點

  • 育兒的蒙臺梭利教學法是什麼? 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育兒的蒙臺梭利教學法是什麼? 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時間:2018-03-06 16:3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育兒的蒙臺梭利教學法是什麼? 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如今,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兒童接受良好的教育費盡心思,甚至不惜重金。
  • 蒙臺梭利教學法解讀(一)
    她的教育方法源自於其在於兒童工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性學習行為總結而成。倡導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並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其教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
  • 蒙臺梭利教學法
    點擊上方博苑兒童之家,一鍵關注我們 蒙臺梭利教學法的基本精神  蒙臺梭利主要是依照人類成長的自然法則,用科學的方法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生理、心理成長變化的情景及其需要,從而給予適當的幫助,以啟發或誘導兒童心智與體能的活動,讓兒童發展成未來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 蒙臺梭利教學法的三大優勢
    其教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蒙臺梭利教學法,尊重兒童的自由發展,重視兒童成長發展的各種敏感期教育。藉助蒙臺梭利博士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教具,激發幼兒天賦本能: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工作本能、語言天賦、愛之天賦。蒙臺梭利教育法三大優勢: 兒童只有在一個自由的氛圍裡才能展現真實的自我,這個自由的氛圍就是蒙臺梭利教室中有準備的環境。
  • 正向教育|幼師掌握的蒙臺梭利教學法,認識這88件樂器就入門啦!
    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蒙臺梭利教育是一種系統化、科學化的教學方法,它以兒童的需要為主要依據,先由觀察、再經探視,然後實驗孩子的反應,並予以啟發,很後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成長。
  • 《海蒂和爺爺》:一部電影,完美詮釋了蒙臺梭利教學法的精髓
    尹建莉老師的這種觀點,也正是蒙臺梭利教育法的核心。02蒙臺梭利教學法:教育者的首要任務,是讓生命自由發展海蒂在阿爾卑斯山自由成長,過得無比快樂。但自從來到克拉拉家後,她的笑容越來越少,心情也越來越糟。究其原因,是因為克拉拉家規矩太多,氛圍壓抑。
  • ...把「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打造成傳播全球的「中國蒙臺梭利」
    這是我們不了解兒童的認知規律導致的焦躁情緒。▲中國(深圳)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研發的「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部分教材教具。很多人心中有個誤區,認為學習成績比性格更重要,不想輸在起跑線上。把「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打造成傳播全球的「中國蒙臺梭利」現在我再講第二個問題。
  • 蒙臺梭利:蒙氏教學法在全球內那麼火,它說的到底是什麼?
    蒙臺梭利是一位在世界範圍內非常有名的幼兒教育家,她長期吸取了當時生物學、心理學和生命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再根據自己長期的經驗積累,創立了一套非常獨特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她的這套教育理論對世界範圍內的學前教育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甚至在至今依舊風行全世界。
  • 第14屆蒙臺梭利研討會報告之林子瀞專家解讀蒙臺梭利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說,蒙臺梭利教育給了他「吻文學的欲望」,「我不相信還有一種方法,能比蒙臺梭利更好地讓孩子對世界美麗的如此敏感,蒙臺梭利喚醒孩子對生活秘密的好奇心。 」Google創始人布林和佩奇、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NBA巨星史蒂芬•庫裡等,一大批接受蒙臺梭利教育及推崇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人,成為了世界知名人物。
  • 蒙氏教育的教學法
    蒙臺梭利教學法是一種全面提升兒童素質,發展兒童潛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兒童自身的成長要求,在不損害兒童自由與快樂的前提下實現教育的目的。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的發展;兒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蠟,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在兒童自由與自發的活動中,幫助兒童獲得身心發展。據此,蒙臺梭利為學前兒童設計出一整套有效引導兒童迅速成長的訓練方法。
  • 蒙臺梭利教學理念
    她說:「如果心理的壓抑會影響新陳代謝,並因此降低了一個人的活力的話,那可以肯定,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富有刺激的一種心理體驗能夠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並因而促進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蒙臺梭利教學法   蒙臺梭利教學法是一種全面提升兒童素質,發展兒童潛能的教育方法。
  • 幼兒園設計中如何應用「蒙臺梭利理念」?
    除此以外他們還有一個共性,都是在學校學習過蒙臺梭利教學法並追隨著該方法後哲理的人,這是2011年《華爾街日報》所發表的一篇關於「蒙臺梭利」的文章中所列出來的部分名人。那麼這麼多傑出人物都是由蒙臺梭利教學法培養出來的?蒙臺梭利教學法是什麼?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
  • 為什麼不該讓孩子錯過蒙臺梭利教育?如何鑑別真假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博士所創立的以兒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育方法,得到了世界上眾多教育者的認同。歷經百餘年的發展,蒙臺梭利幼兒園遍布世界各國。孩子成長的黃金前6年,不要錯過蒙臺梭利教育法,錯過了遺憾終生。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何孩子生命重要的前6年,不能錯過蒙臺梭利教育。
  • 每日蒙臺梭利對您說*早安:我們為什麼選擇蒙臺梭利教育
    幼兒園越來越多,而在二三線城市,開設蒙臺梭利課程的幼兒園也越來越多。中高端幼兒園都在做蒙臺梭利教育,那麼蒙臺梭利教育究竟好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視頻,讓家長們明白為何要為孩子選擇蒙臺梭利教育!視頻一:世界名人與蒙臺梭利教育Jackson『s《A Montessori Morning》通過短片,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這三個小時做什麼,老師並不限定,而是讓孩子自由選擇工作內容,自由支配工作時間。
  • 學學蒙臺梭利,為孩子創設良好發展環境
    了解蒙臺梭利教學法很重要 什麼是"自尊心"? 人們對這個詞的定義也許會有不同的解釋,不過我們都認可的是,自尊心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以及對自我能力的認同。良好的自尊被認為是一個人獲得幸福感和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礎。
  • 只需五分鐘,幫你了解蒙臺梭利在中國的發展
    蒙臺梭利教育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在我國真正開始推廣和傳播,也只不過才二十餘年。相對我國的傳統教育,蒙臺梭利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更提倡將教育的主動權歸還給孩子。儘管蒙氏教育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儘管對蒙臺梭利方法的理解還有很多困難、矛盾,儘管已成立的蒙臺梭利學校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廣大的蒙氏教育者依舊在不斷的努力,尋找更有效的方法能讓蒙臺梭利教育和我國傳統教育更好的結合,尋找更好的、更適合中國小朋友的教育方法。
  • 幼師必讀:蒙臺梭利教育、要素主義、永恆主義與學前教育
    蒙臺梭利的學前教育二十世紀初蒙臺梭利在義大利創立兒,童之家,招收貧民窟孩子入學,用自己在研究弱智兒童成果來對正常兒童進行教育訓練獲得顯著的成效,蒙臺梭利教學法由此影響歐美各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蒙臺梭利教學法在美國重視直至今日世界各國乃至中國仍有不少城市幼兒園實施蒙臺梭利教學,蒙臺梭利教學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設計一系列供兒童自主操作練習的教具來發展兒童的感覺動作和思維。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成長過程有其既定的自然程序,教育就是精選兒童自己內在法則所進行活動,不能超越任何階段。
  • 教育家蒙臺梭利的個人經歷及思想小結
    提起蒙氏教學法,我們不得不說一說蒙氏教學法的三要素,它的具體內容包括教師、幼兒以及有準備的環境。蒙臺梭利非常重視環境對於幼兒的影響,提倡為幼兒提供有準備的環境。所謂有準備的環境是指為幼兒提供教具、自由、結構與秩序等,這裡蒙臺梭利一方面強調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通過「工作」的方式自由自主的發展,一方面又強調對於自由的概念並不是放任自流,而應當是有範圍和限度的。
  • 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法,培養孩子哪些能力?
    兒童天生有著豐富的想像力,然而,傳統的教學法由於強調「跟著老師走」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兒童的想像力,結果導致了兒童缺乏創新能力的後遺症。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意識,這才素質教育核心所在。>人際交往能力蒙臺梭利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採用
  • 為什麼我不給孩子選擇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女士是一個研究教學法的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嘛,就是要做做實驗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於是,她把一群弱勢群體小孩(主要是自閉症兒童)召集起來開了一個班,看看能不能通過她的方法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至於實驗結果,你們都已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