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薪3%?賴清德決定拿180億新臺幣「收買人心」?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一周,賴清德就忙不迭拜會綠營大佬、臺立法機構,又下一線關注颱風動態,繼而又射出了拼經濟的第一支箭:軍公教全面加薪!
漲工資好不好?當然好!雖然只有杯水車薪的3%,但看在臺灣的公務員已經6年多沒有調薪的份上,也可算是「久旱逢甘霖」。但是,對照時局一看,年改才剛剛重打軍公教八十大板,又笑臉盈盈地遞上仨瓜倆棗,你讓人家怎麼想?
臺灣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就表示,雖然調薪只有3%,不如我們的預期希望5%,我們還是給予肯定。(但是)你說財政困難,為什麼一夜之間多了180億(新臺幣)出來,有點收買人心的味道。
這話不假,畢竟今天七月間,臺行政機構編列年度預算,最後由當時還是「院長」的林全拍板定案:根據經濟指標評估明年軍公教不調薪。結果時隔兩個月,賴清德一上任就生猛地發了個180億新臺幣的「大紅包」,如此「髮夾彎」,讓人不禁要問:這些錢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對於這一疑問,臺行政機構發言人徐國勇回應稱,明年度加薪所需的180億元新臺幣,臺當局方面以開源及節流方式並進支應。在開源方面,近來臺股活絡,明年估計證交稅收可多出70億元;而在節流方面,對於各「部會」的經常支出,如出差費、旅運費等,撙節支出,並刪除無效益的活動及計劃經費,約可節省110億元,兩者合計約180億元新臺幣,足可支應明年調薪所需,不必額外舉債。
而事實上,不管今年的臺股是不是「火」得足夠為加薪埋單,此次公職人員調薪這道「開胃前菜」驚喜登場,恐怕只能算是個政治調和的產物。因為據臺灣媒體報導,每年島內的勞資政學四方代表,對於「明年應否調升基本工資」討論時,工商團體代表就屢次挑戰臺當局:不要老指著企業漲基本工資,「政府」應帶頭先幫公務員調薪。在「政府」只要帶頭,企業界就願意跟進加薪的聲音下,今年8月,當時為臺行政機構負責人的林全只好承諾會儘快處理,這才順水推舟幫賴清德打下這一記「加薪起身炮」。
畢竟蔡英文曾無比肉麻地說過,「勞工是我心底最軟的一塊」,也曾一臉冷漠地甩出:「勞方不自己去跟資方說,都跟『政府』抗議,『政府』公親變事主」。先前的「一例一休」政策已讓蔡當局進退失據,讓不少勞工寒心,如果這次蔡當局再在調薪一事上磨嘰,可謂既得不到企業界的諒解,牽連了勞(piao)工(cang)加薪;也無法證明「政府」是一個好僱主,所以,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嘛……
而要說到這次「調薪」背後還有沒有其他政治考慮?解讀還有很多……
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在臉書表示,這是「帝王心術」而已。侯漢廷舉唐朝初年能徵善戰、為國奉獻的李世績,卻在唐太宗晚年突然被貶到甘肅一事為例,指出這不過是唐太宗恩威並施埋下的伏筆,目的是幫兒子鞏固政權。而此次賴清德幫軍公教加薪,其實與這段歷史異曲同工,目的也只是在收攬現任軍公教的心、增加對賴清德的向心力而已。
前馬辦副秘書長羅智強,資料圖;
前馬辦副秘書長羅智強則翻出了歷史的舊帳,他指出:2011年馬英九提起要為公務員加薪時,當時民進黨罵聲不斷,還要馬英九把加薪的經費捐出來,那現在綠營又該怎麼說?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進一步批評稱,賴清德此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清德調薪、意在『大位』」。賴清德更進一步在軍公教心目中確定「蔡英文是砍年金的慣老闆、而賴清德是調薪水的暖男」。應可先恭喜賴清德為爭取2020民進黨「大位」又邁進了一大步。
賴清德、蔡英文,資料圖;
而對於軍公教加薪就會帶動島內企業薪資成長、拉動消費,更有臺灣網友不買帳。有網友就表示:軍公教加薪3%就會「帶動內需」?其實軍公教都只會存錢!還有不少網友直言:一切都是為了選舉考慮——「一上任就『買票』,看來也是無法期待了」。
的確,「上車就買票」,似乎是民進黨的一項傳統——根據臺當局「人事行政總處」資料,近年來軍公教共調薪三次,分別是在2001年、2005年和2011年,歷次都是加3%,明年則是第四次。而這四次加薪,都在民進黨當政時期,這難道是一種巧合?
用一個最低的調薪門檻,美其名曰拉動整個社會的經濟進步,民進黨歷來的政治算盤打得響,而此次不管賴清德送上的開門伴手禮能否招徠人心,反正這一記「荷包工程」,恐怕要讓蔡英文和林全「拉仇恨」了。傳說中的「點燃了別人,照亮了自己」,或許正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