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我們討論法學生是否需要考CPA的話題時,許多同學提出了另一個問題:是否可以談談,法律英語對法學生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統計了近期100個律所招聘的崗位,看看到底有多少律所會對英語提出要求,以及律所對英語的要求大致是什麼樣的
為了使樣本更具說服力,在這些崗位中,有公司法務也有律所;有紅圈所也有大所、不知名精品所;有北上廣深的崗位也有天津、杭州、重慶等二線城市的崗位;有招實習生的,也有招3年級以上律師的。
得出的結論很有趣:100個崗位招聘中,只有23%的崗位有提到法律英語的要求。也就是說,大部分律所對法律英語並無要求。
那麼,為啥大部分律所都對法律英語沒要求,為啥還要為難我們法學生學英語?
因為在統計中,我們還得到了另外兩個數據:
1、統計的15個紅圈所中,86.7%的崗位對法律英語有要求。
2、北京律所要求會英語的比例最高,為39%,其次為上海和深圳。
此外,我們還發現,越是有名的律所,對法律英語越有很高要求。
(資料來源於公眾號法律就業)
一句話概括就是:現行法律市場中,對英語有要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且層級越高的律所/公司,對英語有要求的比例越高。
// 律所哪些地方要用到法律英語 //
-01-
商務英語
商務英語比較口語化,並沒有太強的專業性。常用於一般性的商務溝通,比如與客戶的日常郵件、電話、會議等,在商務談判中也會用到。商務談判最重要的是談商務條件。在談判過程中其實很少用到法律英語,最後落實在合同上的時候才會用到。
-02-
行業英語
專業性強的行業(如油氣、航空、金融、建設工程等)的特定行業術語(包括各種術語的縮寫和簡稱)往往構成談判或協議的重要實體內容。這些雖然不是法律英語,但是會很高頻率地出現在法律文書當中。
-03-
法律文書英語
這是最狹義的法律英語,也是被無數法學生吐槽的法律英語本人。主要包括起草協議、章程、法律意見、備忘錄、專業性答覆和律師函等法律文件所用到的語法、慣用表達和法律術語。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寫法律文書都是有套路的。很多大所都有各種各樣的文書模板,架構、語言、段落都非常完善,很有參考意義,可以直接拿來用,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調整。
法律文書英語是三者中最好學的,行業英語最難學。行業英語是體現律師專業程度的一個標杆,也是律師專業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 怎麼才能系統地高效學習法律英語 //
最有效的方法是按類別來學。
在學習之前,先預估一下你將來想做的業務領域。
比如做知產,遇到的會是專利轉讓、專利許可、商標轉讓、商標許可、技術進出口等合同。你可以找這些合同的英文模板。
再比如做併購,就去找保密協議、股東協議、一致行動人協議、股權轉讓協議等等。
通讀法律文書模板。至少要讀十到二十個模板。有些歷史悠久的外所的模板是非常全面的,經過了長時間的大浪淘沙,已經寫得非常完善了,這些模板都非常值得深入學習。
精讀相關的條款,相關的句子、詞彙。有些條款相對固定,比如不招攬條款、不競爭條款,它們的含義、語言表達要記得滾瓜爛熟。
本次課程全程由北京大學法學院監製,請來了14名北京大學法學院知名法學教授以及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國內外知名律所合伙人進行授課,涵蓋7大課程板塊、超過49個課時精講課程。課程學習過程中,還可以享受多次直播答疑、無限期社群服務等福利。課程全部學習結束後,經過考核結業,還可以獲得北京大學法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