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23%的律所對英語有要求,法學生為啥還要學?

2021-03-02 法律求職

前幾天,在我們討論法學生是否需要考CPA的話題時,許多同學提出了另一個問題:是否可以談談,法律英語對法學生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統計了近期100個律所招聘的崗位,看看到底有多少律所會對英語提出要求,以及律所對英語的要求大致是什麼樣的

為了使樣本更具說服力,在這些崗位中,有公司法務也有律所;有紅圈所也有大所、不知名精品所;有北上廣深的崗位也有天津、杭州、重慶等二線城市的崗位;有招實習生的,也有招3年級以上律師的。

得出的結論很有趣:100個崗位招聘中,只有23%的崗位有提到法律英語的要求。也就是說,大部分律所對法律英語並無要求。

那麼,為啥大部分律所都對法律英語沒要求,為啥還要為難我們法學生學英語?

因為在統計中,我們還得到了另外兩個數據:

1、統計的15個紅圈所中,86.7%的崗位對法律英語有要求。

2、北京律所要求會英語的比例最高,為39%,其次為上海和深圳。

此外,我們還發現,越是有名的律所,對法律英語越有很高要求。

(資料來源於公眾號法律就業)

一句話概括就是:現行法律市場中,對英語有要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且層級越高的律所/公司,對英語有要求的比例越高。

// 律所哪些地方要用到法律英語 //

 

-01-

商務英語

 

商務英語比較口語化,並沒有太強的專業性。常用於一般性的商務溝通,比如與客戶的日常郵件、電話、會議等,在商務談判中也會用到。商務談判最重要的是談商務條件。在談判過程中其實很少用到法律英語,最後落實在合同上的時候才會用到。

 

-02-

行業英語

 

專業性強的行業(如油氣、航空、金融、建設工程等)的特定行業術語(包括各種術語的縮寫和簡稱)往往構成談判或協議的重要實體內容。這些雖然不是法律英語,但是會很高頻率地出現在法律文書當中。

 

-03-

法律文書英語

 

這是最狹義的法律英語,也是被無數法學生吐槽的法律英語本人。主要包括起草協議、章程、法律意見、備忘錄、專業性答覆和律師函等法律文件所用到的語法、慣用表達和法律術語。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寫法律文書都是有套路的。很多大所都有各種各樣的文書模板,架構、語言、段落都非常完善,很有參考意義,可以直接拿來用,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調整。

 

法律文書英語是三者中最好學的,行業英語最難學。行業英語是體現律師專業程度的一個標杆,也是律師專業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 怎麼才能系統地高效學習法律英語 //

 

最有效的方法是按類別來學。

 

在學習之前,先預估一下你將來想做的業務領域

 

比如做知產,遇到的會是專利轉讓、專利許可、商標轉讓、商標許可、技術進出口等合同。你可以找這些合同的英文模板。

 

再比如做併購,就去找保密協議、股東協議、一致行動人協議、股權轉讓協議等等。

 

通讀法律文書模板。至少要讀十到二十個模板。有些歷史悠久的外所的模板是非常全面的,經過了長時間的大浪淘沙,已經寫得非常完善了,這些模板都非常值得深入學習。

 

精讀相關的條款,相關的句子、詞彙。有些條款相對固定,比如不招攬條款、不競爭條款,它們的含義、語言表達要記得滾瓜爛熟。

本次課程全程由北京大學法學院監製,請來了14名北京大學法學院知名法學教授以及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國內外知名律所合伙人進行授課,涵蓋7大課程板塊、超過49個課時精講課程。課程學習過程中,還可以享受多次直播答疑、無限期社群服務等福利。課程全部學習結束後,經過考核結業,還可以獲得北京大學法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

相關焦點

  • 只有23%的律所對英語有要求,為啥還要學?
    為了更好的採集樣本,在這些崗位中,有公司法務也有律所;有紅圈所也有大所、不知名精品所;有北上廣深的崗位也有天津、杭州、重慶等二線城市的崗位;有招實習生也有招3年級以上律師的。得出的結論很有趣:100個崗位招聘中,只有23%的崗位有提到法律英語要求。也就是說,大部分律所對法律英語並無要求。
  • 誰是中國頂級院校法學生們心目中的律所Top 10?
    記者 | 安琪兒編輯 | 趙柏源1宋哲是北京一所普通一本學校的大四法學生,連續三年專業成績排名第一。目前正在積極尋找合適的律所實習。他所在學校的法學專業不是強勢學科,學生就業完全要靠自己找。在這份問卷調查中,我們從傳統的「五院四系」等全國法學專業靠前的高校中選取了100份有效問卷,其中應屆生佔比42%,他們大多數具有律所實習經驗。目前為止了解最多的律所報告顯示,金杜、大成、方達位居法學生心中「目前為止了解最多的律所」的前三名。
  • 來自100家律所的大數據顯示,準律師進階三部曲分別是:英語、英語和英語
    金杜在招聘中明確要求,不管是實習生還是律師助理,都需要用英語作為日常工作語言。不僅僅是金杜,我們整理了今年5月份的100個律所招聘信息,其中在統計的15個紅圈、一線所中,86.7%的崗位都有對法律英語有明確要求。
  • 準律師和頂級律所之間的第一道鴻溝,竟是英語?
    想做律師,不學英語可以嗎?實不相瞞,有點難。
  • 職問:法律英語已經成為律所「生存技能」
    現在涉及經濟和法律方面的問題,對求職者英語的要求很高,國內領先的職業發展平臺職問就極為注重求職者法律英語的能力培養,提高求職者英語水平的同時,同時強調法律業務能力的提升。在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加速的今天,英語已成為職場必備技能,很多專業人士以及職場新人會投入時間和金錢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無論是低年級和是高年級律師,法律檢索、文書寫作、郵件、法律英語都是最基本的四項律師職業技能。其中法律英語是最容易量化的技能,也因此成為國內的各大律所筆試重要的一個環節。
  • 司法考試對法學生的就業影響有多大?
    可能很多法學生和父母都希望成為檢察官、法官,不過還是需要慢慢磨練。2、律師考生需要參加司法考試後,在律所實習一年通過律所執業面試,才能成為一名正式的執業律師,相比其他行業律師後期的收入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很多人願意從事律師行業。
  • 精英律師:打了多少法學生的臉
    你學金融的那能推薦幾隻穩賺不賠的股票嗎?」一個道理,背個法條就能進律所,那還考法考幹嘛?感覺有被冒犯到。 *圖片來源:網絡 法學是一門重邏輯、強體系的學科,所以國內很多法學院在大一會開設一門叫做邏輯導論的課程;其次,學法學要有一個法學體系的架構以及對法的思維精神的理解
  • 職問教育專家:法律英語成為中國頂尖律所「生存技能」
    法律專業英語與普通的「英譯中」不同,它實質上是法律語言,在英語中指表述法律科學概念以及訴訟或非訴訟法律事務時所用的語種或某一語種的部分用語。法律英語所使用的語言不僅是英語本身,還包括其它語種,如法語、拉丁文等。近年來,隨著中國商業的快速發展,律所的業務版圖拓展越來越國際化,法律英語的使用也成為「剛需」。一些律所涉外項目高達90%,平時內部郵件、文書等使用的工作語言都是英語。
  • 律師和法學生看了笑出聲
    /劇中,靳東飾演的男主角羅檳律師說:「我作為資深律師,一小時的收費標準在 六千到十萬 之間……」 律師和法學生看了怕是要笑出聲??這個時候有少數律師可以碰到特殊的機遇、資源或者模式上的重要突破,這些律師有機會挑戰第三個門檻: 年入300萬 ,但是 90%以上的律師都無法通過這個門檻;再往上的目標是 年入1000萬 ……這個標準上面的都屬於超級律師的範疇,只有不到3%的比例。
  • 投稿 | 律所實習小白的進階要素
    小A覺得自己是堂堂五院四系名門出身的法學高材生,怎麼就淪落到天天端茶倒水的地步;小B認為自己在國外頂尖的top5法學院接受了那麼好的法學教育,怎麼還要幹收發快遞的體力活......團隊有對外宣傳的需要,就要學會運營公眾號;團隊希望與客戶拉近距離,於是學會了視頻剪輯(雙押!);合伙人要求布置辦公室,更是開啟室內設計和辦公裝修的副本(當然沒這麼誇張啦)等等。總而言之,生活不會像列出考綱一樣,按照你劃定的重點發生,我們只能不斷武裝自己,不停修煉升級,鍛造出三頭六臂來面對隨時發生的各種未知考驗。
  • 託福100、雅思7.5,依舊被法律英語痛扁,這很公平
    越來越多的法律人觀察到,自己的職業發展竟然會卡在「英語」上。
  • 想進律所,英語有哪些要求?
    我們先來看看律所招聘對英語都有哪些要求
  • 麵團拆錦囊|你還在為律所英語筆試而擔憂嗎?
    眼看著身邊很多同學都已經開始暑期實習,而自己卻還在苦惱如何面對律所實習筆面試,尤其是想到令人頭皮發麻的英語,很多面小粉們都來小團的樹洞裡表示自己成天焦慮得睡不著覺。(難道頭髮陣亡的元兇又多一個?!)別怕,讓我們先直接開局焦慮六連殺。
  • 紅圈所要求英語作為工作語言,英語不好的法學生註定無緣?
    想做律師,不學英語可以嗎?實不相瞞,有點難。
  • 法學生考證指南
    託福考試是一個學術英語語言測試,英語母語國家的大學和留學項目通常都會要求申請人提供託福成績。TOEFL iBT® 考試為機考形式託福®考試,是你前往英語國家留學之旅中的關鍵部分,可評估你在英語聽、說、讀、寫技能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雅思考試是為那些打算在以英語作為交流語言的國家和地區留學或就業的人們設置的英語語言水平考試。
  • 哪些律所最Prestigious
    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波瀾不驚,20家律所裡只有6家排名有所變化,而且變化幅度都不超一位。Skadden雖然今年排名領先了Wachtell,但相信Wachtell和Cravath仍是法學生最嚮往、也最難進的兩家律所。在榜單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Williams & Connolly ,雖然排名只有20,但薪資水平卻傲視群雄,達到了逆天的二十萬美金,甚至高於Wachtell。
  • 嘉源律所起薪20K是事實還是烏龍?聽聽HR怎麼說!
    有多少學生只認定「金君中海方」五大紅圈所才是自己實習的最理想律所,對其他律所根本不屑一顧。卻不知道,除了這幾家外,還有幾家發展非常好的精品所,這其中就有嘉源。據之前在嘉源實習過的法學生反映,團隊的律師和合伙人都很樂意教實習生,會真心地帶著實習生一點一滴的學東西,實習生會在律師的指導下快速成長,非常有歸屬感。嘉源十分重視實習生的發展,為此還制定了實習生制度,實習生會根據切實的項目需求定數量,一般情況下招5-6個人,條件優秀可以給予當年正式員工的名額。
  • 2000條招聘信息只有兩條要求博士學歷,讀博還有必要嗎?
    最近,我們研究了2019年超過2000條律所、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只有兩條崗位要求寫了「博士學歷優先」,而且也僅僅是「優先」,並沒有被列為硬性要求。近年來,律師行業對於學歷資質的準入門檻越來越高,在紅圈所、精品所等競爭力強勁的律所體現得尤為明顯,五院四系本碩、美國「T14」J.D.、各種小語種專業…… 但是縱覽各色優質崗位的招聘信息,幾乎看不見有「法學博士研究生」這樣的要求,這是不是說明博士學歷在律師行業並沒有特別的競爭力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樣的現象原因幾何?
  • 法學生不去紅圈,進外資所難嗎?
    今天,筆者就想和大家一起談談這些讓國內法學生感到「神秘」又「高大上」的律所——外資所。 一、何為外資所 首先,要為大家科普一個冷知識。 1.辦事處規模較小外資所中國辦事處的人員數量與中國律所常見的規模化發展有很大不同,通常人員較少。以美國律所貝克麥堅時國際律所為例,官網顯示,貝克麥堅時上海辦事處律師團隊有120多名律師和業務專業人員,北京律師團隊有110多名律師和業務專業人員,而這已經屬於中國內地較大規模的外資所辦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