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個法學專業的小夥伴都幻想過這樣一個場景:在畢業後能夠裝扮精緻,西裝革履,氣宇軒昂地穿梭於高大的寫字樓內辦公,談吐間指點江山,給自己一個妥妥的精英人才設定。
懷揣著如此美好願景的朋友們也許會在執業初期略感失望,審不完的合同、閱不完的卷宗、寫不完的文書,還有,禿到底的頭髮。尤其對於剛畢業步入律所的小白們而言,迎接我們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那究竟該如何一步步打怪升級勇攀高峰呢?今日小編就結合所聽所看以及自身親歷來談談律所實習小白的進階要素。
從基礎做起 保持好心態
剛踏進律所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明白,最初階段的實習很有可能不會接觸到實質性的業務或案件,郵寄文書、張貼發票、列印蓋章才是最開始「大顯身手」的舞臺,做好這些基本行政性事務是展現態度和水平的第一步,千萬不要小瞧這些繁瑣的雜活,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些看似普通簡單的日常事項恰恰可以看出我們是否具備細心、有耐心、肯吃苦的種種特質。
小A覺得自己是堂堂五院四系名門出身的法學高材生,怎麼就淪落到天天端茶倒水的地步;小B認為自己在國外頂尖的top5法學院接受了那麼好的法學教育,怎麼還要幹收發快遞的體力活......
在小編看來,工作事項沒有高端大氣與廉價庸俗之分,寫法律意見書是工作任務,接待當事人也是工作任務,其核心都是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所以小白們一定要端正態度,調整心態,放棄一些無謂的「我優秀故我值得」的執念,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好每一件交辦的事項,積小流以成江海。
杜絕玻璃心 嚴師出高徒
小編可以在律所快樂成長的很大一個因素就是沒有玻璃心,面對所有的批評和指正統統照單全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可能有人會因很小的一個失誤招致合伙人嚴肅的批評而挫敗不堪失意落淚;有人會因明明不是自身問題引起的矛盾當了背鍋俠而心中委屈憤憤不平;小編堅信沒有人是完美無瑕毫無不足的,隨著工作量的提升和工作強度的加大,不可避免會存在有時顧忌不到的方面,此時如果受到了批評,一定不要自我懷疑進而輕言放棄。
當然小編遇到的合伙人都很好,不會有無緣無故的壞情緒發洩(此處非求生欲)。所以對於工作上的指正,更要抱著謙遜的態度多聽多看多學習,對於業務上的批評更是容不得絲毫玻璃心,錯誤就是錯誤,不足就是不足,認清錯誤和不足才能讓我們學會進步。
嚴謹是法律人必備的特質。對於律師而言,稍有不慎,滿盤皆輸,小編所鍾情的刑事領域更是如此,稍有差池,影響的可能就是當事人的生命,也許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小錯誤將斷送整個團隊的未來,甚至還有可能將你昔日的同事送上被告席。
誠然,打鐵還需自身硬,再樂觀也要學會從一次次的不完美中儘量變得完美。越是嚴苛的帶教律師越會讓你的業務水平獲得質的飛躍,越是精益求精的合伙人越會讓你成長進步得飛快,常言道,嚴師出高徒。
日積月累下 技多不壓身
你以為法律實習生只是專業能力過硬就夠了嗎?too young too naive. 畢竟,生活不易,需要我們多才多藝。團隊有對外宣傳的需要,就要學會運營公眾號;團隊希望與客戶拉近距離,於是學會了視頻剪輯(雙押!);合伙人要求布置辦公室,更是開啟室內設計和辦公裝修的副本(當然沒這麼誇張啦)等等。
總而言之,生活不會像列出考綱一樣,按照你劃定的重點發生,我們只能不斷武裝自己,不停修煉升級,鍛造出三頭六臂來面對隨時發生的各種未知考驗。千萬不要覺得我一個法學生才不要掌握這麼多與專業不相關的東西,謹記:技多不壓身(擺攤不還得學點PS立塊好看的牌子嘛)。
法律不是簡單背背法條就可以學好,律師更不是只和文字打交道的光杆司令,在實踐中,法律實習生也不是專業能力強就足夠了,也會隨著合伙人的要求不斷修煉自身,提升專業以外的技能。待人接物、為人處事,這些課堂上不曾教過的內容,恰恰都是我們執業後最需要掌握的。在一次次的會見和談判中,在一次次的商榷和溝通下,學會如何將所學的書本知識轉化為處理實務的能力是一門大學問。
寫在最後
小編在進入法學院學習之前,認為法學生最重要的是專業知識和技巧邏輯,可如今在法學的海洋裡遨遊了將近七年後,深刻認識到對於法律從業者而言最最重要的是法學思維和法學理念。知識會因為法條的更新而過時;技巧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落伍,只有多年法學教育所培養的法律思維和每個法學生心中至高的法律信念,才是真正伴隨我們每個法律人一生的。
在律所的實習是一段從青澀稚嫩到成熟穩重的脫變,在這過程中有可能自尊心受挫,自信心受到打擊,在不斷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安慰中反覆糾纏,但這都是成長為一個專業成熟的法律人所必經的過程。
「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非邏輯。」這經驗從何而來?就是一樁樁的案件,一個個的項目,一次次的嘗試,一點點的進步。小編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強健的體魄和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律所實習工作的考驗。畢竟,從法學院畢業的那一刻,屬於你的法律生涯才剛剛開始,加油吧,實習生。
今日分享結束,感恩讀者!
獲取詳細資訊,請聯絡颯姐團隊
【 sa.xiao@dentons.cn 】
肖颯,垂直「網際網路+科技」的深度法律服務者,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申訴委員、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兼職導師、金融科技與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人民創投區塊鏈研究院委員會特聘委員、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編寫委員會委員。被評為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互金通訊社、巴比特、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