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政策
全國:社保第六險要來了
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其也被稱為社保「第六險」。
投融資
1、網際網路醫療
平安好醫生擬增發總籌約78.56億港元
9月30日,平安好醫生(01833)發布公告,公司已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按配售價每股98.20港元配售合共8000萬股新股份。配售事項的所得款項總額預期約為78.56億港元,而配售事項的所得款項淨額總額預期約為78.24億港元,相當於每股配售股份的淨髮行價約為97.80港元。配售所得款項淨額將用於進一步發展集團的核心業務,包括但不限於進一步擴充自建醫療團隊,增加科技研發投入,豐富會員產品種類,拓寬銷售渠道網路,以及潛在戰略投資,從而進一步夯實集團的競爭力。(格隆匯)
2、腫瘤篩查
康立明生物獲6億元C輪融資
9月27日,康立明生物宣布完成6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資金將進一步夯實康立明生物在腫瘤篩查行業的頭部地位,用於肺癌、膀胱癌、肝癌、宮頸癌等各類癌症早篩產品和POCT產品的研發、臨床試驗、銷售渠道拓展,以及市場推廣和團隊建設等。(動脈網)
3、醫療大數據技術
柯林布瑞完成億級規模B輪融資
近日,醫療大數據公司柯林布瑞(ClinBrain)完成億級規模B輪融資,本輪投資由至臨資本領投,前海母基金、冪方資本、朗程資本共同參與投資,老股東廣潤資本繼續跟投。柯林布瑞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醫療大數據公司,公司目前擁有71項醫療大數據相關的軟體著作權,並申請了17項醫療大數據相關的發明專利。(動脈網)
4、智能藥物研發系統
晶泰科技獲超3億美元C輪融資
9月28日,AI藥物研發公司晶泰科技宣布完成3.188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晨興資本、軟銀願景基金2期、人保資本聯合領投。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發展晶泰科技的智能藥物研發系統,從算力、算法、數據三個維度構建AI賦能的數位化藥物研發新基建,並服務於全球藥企、生物科技公司和合作夥伴,滿足藥物工業迫切的提效增速需求。(獵雲網)
5、寵物醫療
新瑞鵬完成數億美元戰略融資,由騰訊領投
9月29日,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完成數億美元戰略融資,由騰訊領投。融資完成後,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估值約300億人民幣。新瑞鵬下一步的業務重點將放在全國三級醫療連鎖擴張和深度醫療體系建設,包括多學科聯合、微創技術運用、慢性病的深度管理等方面。(新浪網)
行業大事
1、京新藥業與阿里健康達成戰略合作
9月26日,京新藥業宣布與阿里健康達成項目合作,心血管領域的優勢藥品(京可新,匹伐他汀鈣分散片)將入駐阿里健康平臺。此次合作項目將依託京新藥業在降脂領域的優勢,結合阿里健康的「網際網路+醫療」生態平臺,提高高血脂患者的醫療可及性,實現高血脂患者「診療-購藥」的線上閉環服務。同時,還將完善患者的電子健康檔案,降低醫生對患者管理難度,培養患者健康管理的意識。(賽柏藍)
2、京東健康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9月28日,港交所披露了京東健康提交的招股書,京東健康申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京東健康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六個月,京東健康的營收分別為56億元、82億元、108億元以及88億元。目前京東健康收入主要來自通過自營業務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其次來自向第三方商家收取佣金和平臺使用費以及向供應商和第三方商家收取廣告服務費等。(新浪醫藥)
圖片來自網絡
3、保利集團與量子醫療達成戰略合作,打造「人體微生態樣本銀行」
9月29日,在海絲會的平行論壇「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上,央企老大哥保利集團與微生態健康領跑者量子醫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人體微生態樣本銀行」。雙方將整合優勢資金,連結產業資源,圍繞人體微生態健康構建技術領先、覆蓋全球、造福全人類。這次強強聯合,也宣告了醫療健康領域中將進入新一輪資源重組。(新浪網)
4、騰訊微保與國藥控股、壹樹醫療達成戰略合作
9月28日,騰訊微保聯合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壹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籤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合作三方將從城市普惠險、藥品福利項目、商業保險合作等三個維度進行探索和與合作。騰訊微保作為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領導者,通過積極發揮「連接器」功能,與險企一起參與產品設計,在「醫藥分家」的背景下,持續擴大用戶用藥的可及性,連接支付方、醫療服務提供方、藥品供應方,圍繞用戶需求形成閉環式網際網路解決方案。(新浪網)
5、九芝堂攜手西柚健康進軍醫藥新零售,聯合推出藥械雙軌制並速計劃
在九芝堂370周年慶典之際,醫藥製造和零售老牌企業九芝堂與醫藥健康新零售黑馬西柚健康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藥品、器械雙軌制新零售戰略的儘快落地,計劃通過藥械場景重塑、流量互助、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創新、專業的融合方式,助力九芝堂旗下線下零售藥店實現器械類業績迅速衝高。據了解,西柚健康至今已經在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湖南、四川等多地發起藥械新零售終端合作,2020年全國重點上線門店量或至300家。(中國藥店)
6、美叫停「苯海拉明挑戰」
9月24日,美國FDA發出藥品安全警告,說明服用高於建議劑量的普通非處方過敏藥苯海拉明(Benadryl)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心臟問題、癲癇發作、昏迷甚至死亡。FDA注意到,有新聞報導稱,社交媒體TikTok(抖音海外版)上發布的視頻鼓勵進行「 Benadryl挑戰」,有青少年參加該挑戰後,死於急診室。FDA正在調查這些報告並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還有其他案件報告。完成審查或分享更多信息後,FDA將向公眾更新。FDA還聯繫了TikTok,並強烈敦促從平臺上刪除視頻,並保持警惕,以刪除可能發布的其他類似視頻。(蒲公英)
圖片來自網絡
7、川普確診新冠
10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說,他和夫人梅拉尼婭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均呈陽性,將馬上進入隔離和康復程序。據新華社、央視新聞此前報導,當地時間10月1日晚間,美國總統川普證實,他的高級女助理霍普·希克斯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環球網)
8、世界首例愛滋病治癒者——「柏林病人」白血病復發
據多家外媒報導,日前,世界首例愛滋病治癒者——曾被稱為「柏林病人」的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因白血病復發進入晚期,正在美國加州棕櫚泉的家中接受臨終關懷護理。現年54歲的布朗在日前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癌症自去年就已復發並廣泛擴散,目前已進入晚期,不過他表示,「我會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我再也不能戰鬥。」
新產品新技術
1、我國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問世
近期,浙大聯合之江實驗室成功研製了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其包含792顆浙大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個脈衝神經元、720億個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350—500瓦,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在應用演示下,經過訓練的3臺機器人接收到語音指令後,分別擔任了巡邏、救援、工程檢修「特種兵」,模擬合作開展抗洪救險任務。(科技日報)
2、華為發布IdeaHub MDT聯合解決方案,加速智慧醫療生態發展
9月27日,在「2020(15th)中國衛生信息技術/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交流大會暨軟硬體與健康醫療產品展覽會」上,華為正式發布華為IdeaHub多學科協同會診(MDT)聯合解決方案,攜手心醫國際等戰略合作夥伴,在解決傳統遠程醫療諸多痛點的同時,描繪出未來智慧醫療的圖景。(心醫國際)
3、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9月24日,英國《通訊·材料》雜誌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和奧地利約翰·克卜勒林茨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這一成果激發了生物組織工程領域未來的研究,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科技日報)
人事動態
1、創始人劉世高辭任復宏漢霖CEO,總裁張文杰兼任CEO
9月30日,復宏漢霖發布公告稱,劉世高博士因個人工作重心調整的原因,已呈請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委員及公司執行長,即日(30日)起生效。另外,董事會委任公司總裁張文杰兼任為執行長。(公司公告)
2、東北製藥董事長辭職,新實控人為方大鋼鐵
9月30日,東北製藥忽然發布一條重要人事變動公告。公告稱「因工作變動原因」,東北製藥董事長魏海軍辭去董事長職務,不再在公司擔任何行政職務。公告中披露東北製藥董事會是在9月29日收到董事長魏海軍遞交的辭職報告的,「辭職報告自送達本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藥店經理人)
行業報告
1、世界千強藥企排名公開
2012年,全球投行Torreya開始對全球30000家製藥公司進行研究。2020年,該機構公布了《全球1000強藥企報告》,該報告按市值對1000家藥企進行了排名,這1000公司年度總收入超過1.2萬億美元。據該機構估計,當今全球製藥業的總價值為6.6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為24.3%。其中,5.65萬億美元與上市公司有關。如果把製藥行業看成一個國家,它將在世界排名第15位,超過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瑞典或波蘭的GDP。(新浪醫藥)
2、全球TOP20藥企Q2市值增長10.2%!醫藥行業率先步入疫後時代
近期,數據分析和諮詢公司GlobalData發布了2020年二季度TOP20創新製藥公司的市值排名和變化數據。與今年一季度相比,全球排名Top20藥企的總市值增長了10.2%,約為2.8萬億美元,與一季度的總市值下降7.9%相比,回暖明顯。
圖片來自GlabalData
3、中國藥品銷售Top10公布
9月29日,IQVIA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醫院醫藥市場的回顧——疫情對醫藥市場的影響得到充分體現,中國醫院醫藥市場的總銷售額約為1815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5.3%。但總的來說,疫情的影響已經逐漸減輕,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的總銷售額1630億元,已經有近200億人民幣的上升。IQVIA分析後認為,2020年第二季度,在醫保目錄擴增及臨床用藥剛需的作用下,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類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季度銷售額僅下降1%,達254億人民幣。與此同時,中成藥的季度銷售額雖然位列第一,但下降了18.5%,為276億人民幣。(新浪醫藥)
4、醫療領域熱門職位TOP5薪資水平公布
近期,國內最大的薪酬資料庫平臺薪智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市場薪酬白皮書。該白皮書囊括了網際網路、金融、房地產、醫藥、消費品、教育、製造和傳媒等八個行業,在八大行業中,醫藥行業的薪酬調整實現了逆勢上揚,在統計有薪酬調整的公司樣本裡,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漲薪率分別為15.19%和16.89%,超過了去年同期的13.07%和15.84%。
具體到醫療領域的子行業,不同細分領域,漲薪幅度也不盡相同。
數據顯示,生物製藥行業漲薪幅度最高,達到14.85%,其次是醫療諮詢,為11.63%,醫療美容則墊底,為1.96%,受疫情影響,醫美市場遭受巨大衝擊,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最新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醫美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遠低於2019年18%的行業增速。
5、《養老保險2020研究報告》:公共和商業補充養老金管理市場前景可期
9月29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對外正式發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養老保險2020研究報告——商業養老保險機構的責任與使命》。《報告》認為,從全球百餘年的養老保障發展歷史看,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公共養老保障職能與商業補充型養老保障職能之間持續追求平衡發展。增加可持續性成為國際養老金新一輪改革最普遍的目標訴求,各國通過多種參數性改革與結構性改革的綜合措施,以多元化路徑分擔老齡化風險。《報告》還表示,保險業養老保險機構通過專業打造具有養老金融協同優勢的商業模式,將引領中國商業養老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中國養老網)
6、《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正式發布
9月27日,新氧數據顏究院與每經智庫·未來商業研究中心共同出品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指出,中國醫美市場正呈現出三大全新的發展趨勢:第一,因機構線上化速度遠遠落後於求美者線上化速度,大量求美者正在線上「苦等」優質的醫美資源;第二,疫情下醫美線上化迎來了新的增長機遇,醫美垂直App在疫情期間收穫了更多求美者的關注;第三,線上化能有效促進正在發展中的醫美行業正規化、高效率發展,是醫美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經之路和長期趨勢。(獵雲網)
-END-
本期內容合作|奧諮達 medicaldeviceCRO
本期情報員|究法 趙雲
本期編輯|究法
外媒觀察|趙雲
—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提出寶貴建議 —
*聲明:以上情報來自於媒體公開報導,如有不實、侵權等,煩請聯繫刪除。另,本文外聞翻譯未經許可,不可轉載、摘編或作為新聞來源。
西柚健康情報局官方郵箱:cia@xiyou-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