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壩上 加拿大學校的悲壯篝火(二)

2021-01-11 華西都市報

華西壩上 加拿大學校的悲壯篝火(二)

天氣太熱,孩子們在院子裡洗澡。

華西壩上,泡澡的洋娃娃。

成都舊影。

坐船來成都的加拿大人士。

歡樂的孩子們搭人牆。

華西聯合會野外日。

加拿大人士1921年乘坐的「俄羅斯女皇號」。

  

□譚楷文/圖

「玩耍」中學習 孩子們迷上了莎士比亞

  時間像奔騰的急流,任何事物都無法抗拒,我們唯一可以回味的,就是那些熱誠的生命。
  偉大的莎士比亞,讓劉易斯與啟爾德的大女兒康斯坦斯相識,熱戀,結婚,走向金婚。他們的人生多幕劇,起伏跌宕,卻以幸福為主線,貫穿始終。
  1897年,劉易斯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湖皮克頓附近農場的一個農場主家庭。1919年,他從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畢業,取得數學和物理雙學位。
  在多倫多大學讀書期間,劉易斯與一位溫柔漂亮、酷愛戲劇表演的康斯坦斯相愛了。康斯坦斯對於莎士比亞的理解,出神入化的表演,令他著迷。劉易斯原本計劃去日本,或像他的兄長一樣回到父親的農場,但康斯坦斯從天而降,把他的人生劇情作了重新安排。康斯坦斯要回出生地四川成都,便將劉易斯「帶回了家鄉成都」。
  1921年,他倆與康斯坦斯的哥哥啟真道夫婦、雲從龍夫婦等一群滿懷熱情、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從加拿大溫哥華登上「俄羅斯皇后號」輪船,一同前往中國。
  天高海闊,任鳥飛魚躍,這一群加拿大年輕人在太平洋上憧憬著未來,心裡灑滿陽光。
  到中國後,劉易斯為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黃思禮。康斯坦斯也隨夫姓,取名黃素芳。
  黃思禮學習了兩年的中文之後,被安排擔任CS校長。這完全出乎他自己的預料。從幼兒園到高中,既要有足夠的耐心,照看好那些小娃娃,也要有足夠的智慧,讓那些青春躁動的高中生健康成長。
  沒料到,黃思禮當了25年校長。他秉承建校初期「讓教育真正成為實現塑造個性這一生活的最高目標」的辦學理念,培養出了一批批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具有吃苦耐勞和無私奉獻精神的學生。
  學制與課程安排,完全與加拿大本土的教學規劃同步。每天上午的必修課是:數理化、生物、歷史、文學、語言、科學、地理、自然等。下午通常是課外活動:戲劇排演、詩歌朗誦、繪畫訓練、快樂遊戲、文學賞析、器樂訓練、音樂鑑賞、口才鍛練、技巧運動、球類比賽;再加上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參觀名勝古蹟,與中國人一起過各種節日,內容比加拿大本土更豐富精彩。
  校長夫人黃素芳除了教授西方文學、歷史、語言外,像魔法師一樣,讓孩子們愛上戲劇,迷上莎士比亞:《麥克白》、《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的成功上演,音樂劇《吉普賽女郎》給學生們的震撼,聖誕節之夜的歌舞演出,讓CS孩子們一生難忘,從「玩耍」中,學到了文學、歷史、音樂、藝術。黃素芳也將自己熱愛的戲劇舞臺和追光燈下的夢想獻給了可愛的孩子們。

孩子們廚房「偷吃"校長公開信裡幽默勸誡

  黃思禮是嚴肅的,又是和藹可親的。每年兩期《CS雜誌》是同學們發表作品的園地。在1936年的《CS雜誌》上,刊登了一封校長來信,將殷切希望淋漓盡致地寫入信中:
  親愛的孩子們:
  在此我想對你們表達我內心的一些想法和期望,因為在接下來的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中我將伴隨著你們。
  ………
  生活應該是不斷成長的過程,不斷增長經驗,不斷拓寬視野,以此來增強創造幸福的能力,擴大快樂和豐富的滿足感。我希望你們永遠也不要愚弄你們自己:通過表現得久經世故和有十足優越感,或十分冷漠無情,或現實沉淪,或憤世嫉俗,來試著讓自己看起來似乎「長大」和成熟。
  另一方面,我希望你們對生活始終保持信念,充滿信心,當你們長大了才會做偉大的事情;你們也可以創造任何豐功偉績;整個世界任你們徜徉!堅持這些夢想!(這是建議,而不是一種希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沒有夢想就能獲得成功的。未來屬於年輕的一代。這個世界從來也不需要成天幻想超過實踐的人。
  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對那些陪伴你生命旅程並且十分善良的人們失去信心……我期待你們每一個人被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興趣和信心所激發,並親身經歷,去見證另一種新生活的奇蹟,新希望的奇蹟。這比任何其他奇蹟都更偉大。
  在學生眼中,黃思禮嚴謹如一本教科書,甚至對他相當敬畏。陸瑛惠說,有一件小事,使所有的學生改變了對他的印象:
  「有一天深夜,我跟幾個好動的男生女生,相約悄悄潛入廚房,翻箱倒櫃,找點吃的,覺得好玩極了。此事被發現後,有人狀告到校長那裡。校長便把我們召集到辦公室,我害怕極了--不知道他要如何處罰我們。沒想到,他做出非常嚇人的表情,竟說出這樣的話:「你們記住了--下一次,要有這樣偷吃的好事,一定要叫上我!」
  校長和學生們相顧大笑。簡直莎士比亞式的戲劇效果。
  學生們不斷以敏銳的目光觀察校長。他熱愛中國古典詩歌,鑽研得非常深,翻譯並出版了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集,禪意十足;他還繪製了大量的油畫,將三峽風光、川西田園、峨眉雲山、嘉州碼頭等多姿多彩地展現於筆端,這些繪畫,分贈給朋友,已成為許多家庭世代相傳的珍品。
  從不懂中文到能翻譯唐詩;通過刻苦自學成為油畫家,黃思禮用奇蹟給學生們作了示範,讓學生們打心眼裡佩服。
  黃思禮認為,生活在中國的CS孩子應當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分。在課堂上,他為學生講解中國藝術品、字畫和書法藝術,講解中國歷史、詩詞歌賦、自然地理、口訣珠算;在課外,他組織學生深入民間收集兒歌、詩詞、楹聯等。他還經常邀請有藝術特長的中國朋友音樂家、畫家、工藝美術家和體育運動員來為孩子們上課。

相關焦點

  • 民國華西壩:壩上學人與旗袍、長袍的風神
    抗戰時期內遷成都華西壩上的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齊魯大學及華西協合大學五所大學群賢畢至,構建了偉大的學術地標。教會大學建立了中國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大學教育體系。假設沒有教會大學,中國融入現代文明的進程或許會放緩;假若沒有教會大學,中國教育與國際接軌的路或許更漫長;假若沒有教會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中國一定會缺少一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溝通中西方文化的人才方陣。
  • 岱峻:加拿大啟氏三代與華西醫學
    岱峻1946年2月20日(丙戌年正月十九),值華西壩五大學春季開學第一周。華西協合大學(以下簡稱華大)醫牙學院院長、附屬醫院總院長啟真道( Leslic Gifford Kilbron)疾步壩上,寒冷的天氣突然感覺到暖意:元宵剛過的校園,又張燈結彩,松柏枝丫搭起彩門,新貼標語。
  • 岱峻:加拿大啟氏三代與華西醫學
    1946年2月20日(丙戌年正月十九),值華西壩五大學春季開學第一周。華西協合大學(以下簡稱華大)醫牙學院院長、附屬醫院總院長啟真道( Leslic Gifford Kilbron)疾步壩上,寒冷的天氣突然感覺到暖意:元宵剛過的校園,又張燈結彩,松柏枝丫搭起彩門,新貼標語。
  • 【方志四川•記憶】華西壩上最後一次聯合畢業典禮
    【方志四川•記憶】華西壩上最後一次聯合畢業典禮 2020-01-1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記憶】楊光曦 ‖ 華西協合大學首位華籍校長張凌...
    》一文整理,作者楊光曦記述了他的外祖父張凌高、父親楊振華、母親張君儒等一家人在華西壩上的往事。這是張凌高一家人在華西壩上的第三處住房。1950年,在外留學的張君儒、楊振華夫婦衝破層層阻撓回到中國,途徑重慶時,看望了楊父楊國屏,並帶上兒女,於年底回到成都華西壩。1951年,已成為一名耳鼻喉科醫師的張凌高長子張幼凌,在這座樓房裡結婚,並在樓房前拍了結婚照。1952年,他們的女兒出生,張凌高為她取名為張伯英。
  • 華西壩與英國建築師榮杜易(上)
    一百多年前,一群白皮膚、藍眼睛、高鼻梁的外國傳教士來到成都興辦學校。  這群人將世界發達國家的地質、地理知識,園林、建築技藝帶到了成都。  他們填平低地,挖掘堰渠,開闢出當年成都最平坦的道路,道路兩旁栽種上了適宜成都氣候、土壤的樹木。  他們廣修校舍,且將這些校舍與中國建築相結合,建成了極具特色的中西合璧風格的建築群,給成都帶來別樣的風採。
  • 金陵路上華西壩 老成都人的時尚代名詞
    可以說,金陵路和華西壩是分不開的,很多年前,「壩上」代指的成都,說的就是華西壩。華西壩在成都南門外二裡、錦江之濱、南臺寺之西的一片風景清幽之地,古名「中園」,曾是三國時期劉備遊幸之地。五代時,這裡成為前蜀皇帝王建的蜀宮別苑,園內有百年老梅狀如蒼龍,故又稱「梅龍」「梅苑」。
  • 壩上草原閃電湖來成農家院
    聯繫人:張來成聯繫電話:18230381485手機:13613132518地址: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閃電河景區來成農家院來成農家院位於沽源壩上草原閃電湖景區旁,東臨閃電湖溼地公園,西臨大漢行宮景區,地理位置優越,環境乾淨舒適,餐飲地道可口,歡迎您的光臨。來成農家院是集餐飲,住宿,娛樂,洗浴,為一體。客房設備齊全,簡約舒適,24小時熱水,閉路電視,WIFI。
  • 《我從草原來》 秋天的壩上!
    金秋的中國有太多值得前往的地方,壩上就是其中之一。 壩上草原在那裡? 壩上草原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以北100公裡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麓的接壤地帶,是壩上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
  • 華西協合大學:中國抗戰教育史上光輝一頁 | 王丹紅專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進入抗日戰爭,林恆放棄清華學業,成為中央航空學校第十期學員;梁成思林徽因夫婦帶著家人一路流亡到昆明,1940年冬天,從昆明移居到四川宜賓李莊。 1940年春,林恆從航空學校畢業,成為駐守成都的飛行員。當時,民國政府已從南京遷都重慶。為逼迫中國投降,日軍持續對重慶、成都等進行空襲。
  • 英國設計師後人捐贈華西壩百年建築設計手稿
    一百多年前,一群外國傳教士來到成都興辦學校。 1906年英國聖公會、公誼會,美國浸禮會,美以美會和加拿大循道會等在成都聯合創辦教會大學,由於是由5個教會聯合創辦的,取名華西協合大學,成都人則更習慣於稱之為「五洋學堂」。先成立了協合中學一所,4年之後成立了大學部。   1900年,華西協合大學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公開招標及舉辦了設計競賽。榮杜易的設計所也受邀參與招標,並最終得標。
  • 豐寧壩上3日遊,愛上樂之庚莊園美食,這個形狀奇怪的東西是莜麵?
    京北草原又稱豐寧壩上,位於河北省北部豐寧縣西北部大灘鎮,距承德市區250公裡,距北京280公裡,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故名「京北第一草原」,草原面積為600平方公裡,每年7、8月間氣溫約18度,是京北草原最美的季節。
  • 四川作家書寫感恩之作《楓落華西壩》講述百年華西史
    作家譚楷(右一)與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教育參贊張益群(右二)、書中人物之一黃瑪麗(Marion Walker,左二)。 餘瑞冬 攝中新網多倫多10月22日電 (記者 餘瑞冬)當地時間10月21日,知名四川文化學者、作家譚楷攜其新書《楓落華西壩》,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分享會。文佳蘭(Karen Minden)教授(右)、加拿大華西校友會前會長李峻講述文佳蘭《竹石》一書的故事。 餘瑞冬 攝《楓落華西壩》是國家基金項目重點圖書。
  • 壩上草原,在每年的5月份去遊覽,景色是最好的
    在河北省豐寧縣的境內就是壩上草原的位置所在,它和北京的位置是很近的,和東直門的距離只有259km,駕車行駛5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壩上草原的總面積差不多有350平方公裡,這裡是屬於內蒙古草原,平均的高度有1486m,最高的高度大概有2400m,潮河、灤河的發源地就在這裡。
  • 華西壩川大校門的秘密
    錦江河邊的大門煥然一新;一環路邊那道大門,紅色的牌坊樣式,喜氣洋洋,充滿中國傳統元素;而在華西壩人民南路東側的新校門顯得古樸雅致,和通透式的校園圍牆共同構成一道別致的風景線。壹 老校門靠近錦江河邊  華西壩上原來的華西協合大學佔地面積很大,人民南路兩邊的校園是一個整體。1958年修建共青路,也就是現在的人民南路時,才把校園分成東西兩部分。
  • 張家口市有一個沽源,沽源有一個壩上草原,你去過嗎?
    這裡與豐寧壩上和圍場張北壩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也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就可以領略到塞北的草原風光了。老掌溝林場海拔高度在1400米左右,後城的山區海拔高度在800米左右,晝夜溫差很大,夜間要注意保暖。沽源壩上咱家小院是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農家院。農家院四周空氣新鮮,是一個休閒、靜養、聚會、狂歡的好地方。
  • 成都這個不起眼博物館,在華西醫院旁,卻是為了紀念一個加拿大人
    這是一個位於成都市區的旅遊勝地,許多人都知道,在中國各大醫院的排名中名列前茅,華西醫院坐落於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4號,是中國口腔科的祖輩,每天有許多人從這裡進出。該建築為華西口腔健康教育博物館,坐落在成都人民南路三段與小天竺大街的交匯處,下一條1號線地鐵一出來就能一目了然,古色古香,四周都是高樓大廈,這座古老的博物館穿插著特別耀眼的建築,精心裝修,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在,有西方與中國文明交流的感覺。在博物館前有許多外國人的雕像,許多人都能知道這個人是誰,他的來頭不小,他是中國現代口腔醫學的創人林,看他的雕像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 「磨洋工」磨出華西鐘樓的蘇木匠
    說起華西壩的老建築,老成都都曉得:「那是蘇木匠修的!」走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校園裡,鐘樓等中西合璧的百年老建築容顏未改,生動展示著華西壩的絕代風華。親手主持修建這些建築的是加拿大建築師蘇繼賢。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成都話,會做小提琴,更教人「磨洋工」……他就是老成都親暱稱呼的「蘇木匠」。
  • 夢想從心開始---2016 壩上歸來
    藍海國際洪恩英語壩上草原成長夏令營完美收官,這一次,我們一起馳騁草原,在湛藍的天空下,在壩上草原,在大汗行宮,在藍海精英老師們的帶領下
  • 張北草原天路農家院·壩上草原農家院吃飯住宿怎樣選擇
    草原天路入口處雖然草原天路只是張北壩上的一條柏油公路,但海拔也有千米左右,深色柏油路與黃實線本身就是一條美麗的風景。大學畢業團聚草原晚飯過後主人給舉行了一場別致的篝火晚會,免費的哦,大家在一起歡快的唱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