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壩上 加拿大學校的悲壯篝火(二)
天氣太熱,孩子們在院子裡洗澡。
華西壩上,泡澡的洋娃娃。
成都舊影。
坐船來成都的加拿大人士。
歡樂的孩子們搭人牆。
華西聯合會野外日。
加拿大人士1921年乘坐的「俄羅斯女皇號」。
□譚楷文/圖
「玩耍」中學習 孩子們迷上了莎士比亞 時間像奔騰的急流,任何事物都無法抗拒,我們唯一可以回味的,就是那些熱誠的生命。
偉大的莎士比亞,讓劉易斯與啟爾德的大女兒康斯坦斯相識,熱戀,結婚,走向金婚。他們的人生多幕劇,起伏跌宕,卻以幸福為主線,貫穿始終。
1897年,劉易斯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湖皮克頓附近農場的一個農場主家庭。1919年,他從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畢業,取得數學和物理雙學位。
在多倫多大學讀書期間,劉易斯與一位溫柔漂亮、酷愛戲劇表演的康斯坦斯相愛了。康斯坦斯對於莎士比亞的理解,出神入化的表演,令他著迷。劉易斯原本計劃去日本,或像他的兄長一樣回到父親的農場,但康斯坦斯從天而降,把他的人生劇情作了重新安排。康斯坦斯要回出生地四川成都,便將劉易斯「帶回了家鄉成都」。
1921年,他倆與康斯坦斯的哥哥啟真道夫婦、雲從龍夫婦等一群滿懷熱情、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從加拿大溫哥華登上「俄羅斯皇后號」輪船,一同前往中國。
天高海闊,任鳥飛魚躍,這一群加拿大年輕人在太平洋上憧憬著未來,心裡灑滿陽光。
到中國後,劉易斯為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黃思禮。康斯坦斯也隨夫姓,取名黃素芳。
黃思禮學習了兩年的中文之後,被安排擔任CS校長。這完全出乎他自己的預料。從幼兒園到高中,既要有足夠的耐心,照看好那些小娃娃,也要有足夠的智慧,讓那些青春躁動的高中生健康成長。
沒料到,黃思禮當了25年校長。他秉承建校初期「讓教育真正成為實現塑造個性這一生活的最高目標」的辦學理念,培養出了一批批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具有吃苦耐勞和無私奉獻精神的學生。
學制與課程安排,完全與加拿大本土的教學規劃同步。每天上午的必修課是:數理化、生物、歷史、文學、語言、科學、地理、自然等。下午通常是課外活動:戲劇排演、詩歌朗誦、繪畫訓練、快樂遊戲、文學賞析、器樂訓練、音樂鑑賞、口才鍛練、技巧運動、球類比賽;再加上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參觀名勝古蹟,與中國人一起過各種節日,內容比加拿大本土更豐富精彩。
校長夫人黃素芳除了教授西方文學、歷史、語言外,像魔法師一樣,讓孩子們愛上戲劇,迷上莎士比亞:《麥克白》、《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的成功上演,音樂劇《吉普賽女郎》給學生們的震撼,聖誕節之夜的歌舞演出,讓CS孩子們一生難忘,從「玩耍」中,學到了文學、歷史、音樂、藝術。黃素芳也將自己熱愛的戲劇舞臺和追光燈下的夢想獻給了可愛的孩子們。
黃思禮是嚴肅的,又是和藹可親的。每年兩期《CS雜誌》是同學們發表作品的園地。在1936年的《CS雜誌》上,刊登了一封校長來信,將殷切希望淋漓盡致地寫入信中:
親愛的孩子們:
在此我想對你們表達我內心的一些想法和期望,因為在接下來的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中我將伴隨著你們。
………
生活應該是不斷成長的過程,不斷增長經驗,不斷拓寬視野,以此來增強創造幸福的能力,擴大快樂和豐富的滿足感。我希望你們永遠也不要愚弄你們自己:通過表現得久經世故和有十足優越感,或十分冷漠無情,或現實沉淪,或憤世嫉俗,來試著讓自己看起來似乎「長大」和成熟。
另一方面,我希望你們對生活始終保持信念,充滿信心,當你們長大了才會做偉大的事情;你們也可以創造任何豐功偉績;整個世界任你們徜徉!堅持這些夢想!(這是建議,而不是一種希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沒有夢想就能獲得成功的。未來屬於年輕的一代。這個世界從來也不需要成天幻想超過實踐的人。
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對那些陪伴你生命旅程並且十分善良的人們失去信心……我期待你們每一個人被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興趣和信心所激發,並親身經歷,去見證另一種新生活的奇蹟,新希望的奇蹟。這比任何其他奇蹟都更偉大。
在學生眼中,黃思禮嚴謹如一本教科書,甚至對他相當敬畏。陸瑛惠說,有一件小事,使所有的學生改變了對他的印象:
「有一天深夜,我跟幾個好動的男生女生,相約悄悄潛入廚房,翻箱倒櫃,找點吃的,覺得好玩極了。此事被發現後,有人狀告到校長那裡。校長便把我們召集到辦公室,我害怕極了--不知道他要如何處罰我們。沒想到,他做出非常嚇人的表情,竟說出這樣的話:「你們記住了--下一次,要有這樣偷吃的好事,一定要叫上我!」
校長和學生們相顧大笑。簡直莎士比亞式的戲劇效果。
學生們不斷以敏銳的目光觀察校長。他熱愛中國古典詩歌,鑽研得非常深,翻譯並出版了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集,禪意十足;他還繪製了大量的油畫,將三峽風光、川西田園、峨眉雲山、嘉州碼頭等多姿多彩地展現於筆端,這些繪畫,分贈給朋友,已成為許多家庭世代相傳的珍品。
從不懂中文到能翻譯唐詩;通過刻苦自學成為油畫家,黃思禮用奇蹟給學生們作了示範,讓學生們打心眼裡佩服。
黃思禮認為,生活在中國的CS孩子應當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分。在課堂上,他為學生講解中國藝術品、字畫和書法藝術,講解中國歷史、詩詞歌賦、自然地理、口訣珠算;在課外,他組織學生深入民間收集兒歌、詩詞、楹聯等。他還經常邀請有藝術特長的中國朋友音樂家、畫家、工藝美術家和體育運動員來為孩子們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