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腦供血不足太常見了,尤其在老人當中,如果出現頭暈,看醫生進行檢查時頸椎和頭顱CT又沒有明顯問題時,第一個考慮的就是腦供血不足。為了更好回答這個問題,我特地查閱一下文獻,據報導,60歲以上人群有三分之二的人出現慢性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年人有80%出現慢性腦供血不足。但近年來值得我們重視的一個現象是,30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出現腦供血不足的人數呈現上升趨勢。除了大家熟知的出現頭暈以外,長期而嚴重的腦供血不足可以引發腦梗死和痴呆等嚴重疾病。那麼,出現腦供血不足該怎麼辦呢?
一、若是腦供血有些不足了,有哪些表現?
腦供血不足後,大腦細胞就發生缺氧、缺能量,大腦功能就出現異常,出現一系列症狀:
頭暈、頭痛:眩暈、頭暈、頭脹痛、鈍痛。疲勞、乏力:昏昏欲睡,容易疲勞,記憶力下降。情緒變化:激動易怒、心情焦慮或抑鬱,睡眠障礙:白天精神萎靡,嗜睡,晚上卻出現失眠或早醒或難入睡。肢體活動障礙:出現無力或僵硬,走路不穩;單側肢體或者某一部位無法控制的痙攣;單側臉、手、腳麻木。視聽障礙:突然出現短暫的失明,聽力下降,耳鳴;不明原因噁心、嘔吐;
二、腦供血不足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抑鬱症焦慮症痴呆腦卒中三、哪些原因會引起腦供血不足?
血管不暢:
a.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老年人供血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既影響通往大腦的動脈通暢,又影響大腦內動脈的通暢,雙重效應影響大腦供血。動脈若是硬化形成,就會導致血管堵塞,影響血液的流通性,頸動脈是大腦供血的重要動脈之一。頸動脈動脈硬化是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常見原因。
b.頸椎病:最常見的是頸動脈型頸椎病,頸椎病的類型有多種,頸動脈型是很多年輕人腦供血不足的原因。現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普及和工作需要。導致大批低頭族,再加上運動不足,導致目前年輕人頸推病增多。而向大腦供血的動脈除了上面說的頸動脈以外,另一條重要的血管是椎動脈,頸動脈型頸椎病導致頸椎關節錯位、頸椎間盤脫出壓迫椎動脈,引起動脈腔狹窄和痙攣,導致通過動脈的血流量減少,引發大腦供血不足。
心臟原因:泵血功能下降,在腦供血不足中少見。
心臟是我我們人體血液流動的動力,各個臟器的動脈血都是由心臟泵出去的,大腦位於人體最高處,心臟泵血功能不足腦供血的影響影響很明顯。影響泵血功能的常見心臟疾病是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等,導致心臟泵血無力,射血量降低,大腦供血不足
四、腦供血不足該怎麼改善?
改善腦供血不足的關鍵是尋找及治療原發病,確定腦供血不足是血管因素還是心臟因素,有的放矢,才能標本兼治。
1、飲食注意:
飲食對腦供血不足也有一定的影響,經常吃油膩、缺少運動自然腦供血會差一點,所以我們要注意那麼油膩的飲食和重口飲食,當然吃對飲食也可以有輔助作用,《大醫典》裡面收錄過一個降低甘油三酯,減少動脈硬化的食療方子蕪茸雜糧粉,我們在這家動手也可以製作。
準備一下食材:猴頭菇、鷹嘴豆、灰樹花、姬松茸、枸杞、菊花、黑豆、蕪菁等多種食材。
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先要把食材清洗乾淨,然後高溫烘乾,準備一個破壁機,把它們打碎每天早晚衝著喝就行了。
早晚喝可以降低我們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減少動脈硬化的形成,並且是食物製作的除非忌口,過敏所以幾乎沒有副作用,很適合有這方面困擾的人群。
2、手術治療:
如果頸動脈斑塊導致動脈管腔狹窄>70%,可以考慮動脈介入手術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置入術等等。
3、日常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作息時間,避免熬夜;積極進行體育鍛鍊,每日堅持適當體育鍛鍊;戒菸限酒均衡飲食,口味清淡,低糖、低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營養膳食平衡。
控制相關危險因素: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原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