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人體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器官,而且大腦也是比較脆弱的器官,大腦缺血是由於大腦的一部分血液供應不足而造成的腦功能障礙,血液中含有腦細胞生存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腦部缺血是導致神經系統疾病最常見的因素,易造成不可逆轉的腦部損傷、中風、語言能力受損、痴呆症等,如果出現異常頭痛、視力突然變差、手足麻木等症狀,很可能是由於腦供血不足造成的,大腦供血不足應該怎麼改善?
腦供血不足的4大細微變化,需要經常注意
1、經常覺得頭暈
腦供血不足的話,首先是很容易頭暈,但腦供血不足的人是突然感覺到頭暈,而且時間非常迅速,感覺全世界都在旋轉,即使是休息一會也得不到很大的改善。
2、心理異常
大腦缺血可出現意識喪失、智力下降等症狀,對人的性格產生影響,有時會變得孤僻、焦躁,有些人會出現失眠,可能會在一天中處於昏迷狀態,但並非過度勞累所致,這是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
3、連續打哈欠
睏倦和缺覺是大腦缺氧的表現,當腦動脈堵塞加重時,動脈管腔會變窄,腦缺血會嚴重惡化,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人,由於缺血性腦供血不足,從早到晚都在打呵欠,因此,請不要錯過這一重要警報信號。
4、嘴歪,語言障礙
若腦部缺血,腦梗死現象時常發生,這會干擾運動神經,進而導致某些行為和語言異常,比如會出現嘴斜,不斷眨眼睛 的情況,也會出現吐字不清,說不出完整的話等異常現象。
二、腦供血不足,頭痛頭暈?3個方法讓你遠離「死神」,早知、早受益
1、食療養護血管
食療是所有治療方法中副作用最小的,一些有效的食療方式能有效地去除儲存在血管壁上的多餘脂肪和毒素,保證血管暢通,具有緩解腦血流量不足的作用,如扁豆中富含纖維,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糖;還有黑豆,其含有花青素,它是血液循環催化劑,可以幫助血液循環、調節腸胃功能、增強人體代謝功能,對血液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不過,食療見效時間長,有條件的還建議適當補充些營養素補充劑,如沙棘蘆筍液,其含有的植物多糖、蘆丁、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C等成分,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防止血脂在血管中沉澱,有助於防止血栓的形成以及稀釋血液的黏稠度,小分子蛋白物質易吸收,對養護血管的作用更大,更有效調理腦供血不足。
2、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許多人出現腦供血不足與他們不規範的行為密切相關,一些不好的習慣如晚睡,熬夜會使身體無法充分休息,此外,有外出就餐習慣的人也很多,外出就餐比正常情況下所含的油量要多,這些油會聚積在我們體內阻塞血管,所以,為了改善腦供血不足,請養成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有助於身體在一定的時間內得到恢復和排毒,在控制油鹽攝入量的同時,保證血管內的血液循環。
3、足部護理
腦部缺血後出現頭暈、頭痛、手腳及身體局部麻木等症狀,可適當休息,建議每晚用熱水泡腳或按摩腳部,可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確保毒素排出體外,達到血管清潔的效果,緩解血液循環,對改善腦供血不足有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