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在院黨組領導下,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結合民之所需、時之所趨,抓住法院內設機構改革契機,積極探索建立符合轄區民情、案情和特點的專業化審判團隊,以滿腔熱血在審判事業上譜寫了一曲曲「司法為民」的正義之歌。這,就是宛城區法院民一庭。
自2019年5月,宛城區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後,民一庭按照內設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成立員額法官專業團隊與普通團隊,依法審理法律規定由該院管轄的一審民事案件,指導人民法庭民事審判和人民群眾調解工作。
自內設機構改革至今,民一庭共收案2700餘件,審理各類民事案件2200餘件,結案率達80.8%。民一庭現有八名員額法官,組建八個員額法官團隊,審理案件範圍包括執行異議之訴、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以及租賃合同、買賣合同、返還原物、佔有物返還、排除妨害、追償權、不當得利、財產損害賠償、第三人撤銷之訴、確認合同效力、服務合同、合夥協議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
由於宛城區法院轄區面積廣,人口密集度高,案件類型多,疑難複雜案件數量居多。面對人少案多的審判壓力,民一庭庭長張宏顯主持全庭工作,並帶頭辦理該庭疑難複雜案件;劉琳瑜法官團隊專業審理執行異議之訴案件,劉琳波法官團隊、鄭少強法官團隊專業審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和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李立法官團隊、李鵬鯤法官團隊、丁心然法官團隊、王峰法官團隊審理其他各類民事案件。
同時,民一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積極配合區除非辦、區法院化解問題樓盤、非法集資、群體性購房糾紛等方面的社會尖銳矛盾,為轄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執行異議之訴、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及多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案件,案情疑難複雜,涉及當事人權益重大,案件處理時頗為棘手。為解決此類案件的審理難題,法官劉琳波、鄭少強、劉琳瑜在庭長張宏顯和院審管辦、院黨組指導下,結合辦案經驗和案件特點,統一裁量標準,精化審理流程,在案件立案伊始,就建議啟動司法鑑定程序,在大大縮短案件審理周期的同時,為急迫需要法律維護合法權益的當事人爭取了時間,讓他們在最需要的時候拿到了應有的賠償;同時,司法鑑定程序的提前啟動,充分發揮了庭審中「證據說話」的作用,保障了當事人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此外,該專業化審判團隊結合統一裁量標準和審理流程,按照國家法律和地方法規,開展了大量的計算和證據固定工作,每一個案件的判決書少則近百頁,多則200餘頁,為案件當事人或代理人減輕了訴訟負擔,但他們卻常常加班到深夜。
法官劉琳波、鄭少強、劉琳瑜專業化審判團隊的工作方法,只是民一庭各個團隊的一個縮影。法官李立、李鵬鯤、王峰審理的其他類型民事案件,許多案件面臨被告下落不明、送達困難,當事人之間相互扯皮、事實模糊,審理案件需要兼顧法理與情理,審理難度不容小覷,但他們運用專業化知識逐一化解,達到了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辦案要求。
民一庭全體人員積極探索辦案思路,加強訴訟調解工作,從法理、人情和社會責任等方面制定調解方案,儘量將糾紛遏制於萌芽中,做到了法亦有情。
除此之外,民一庭注重信息化的學習和運用,特別是疫情期間,劉琳波法官積極響應省高院號召,努力學習雲間網際網路庭審系統,多次網上辦公辦案,使雲間庭審常態化,特別是涉外地保險公司及醫院的案件時,在徵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雲間開庭,此舉節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縮短了案件審理周期,深受當事人的好評。
民一庭在案件數量逐年上升與審判人員數量供求緊張的情況下,勇挑重擔,迎難而上。劉琳波法官因常年排期開庭,患上嚴重的椎間盤突出,一邊進行治療,一邊綁著腰帶拖著病體繼續工作,最後因治療不及時做了手術。術後,劉琳波法官在身體未痊癒的情況下,綁著腰帶,一瘸一拐地回到工作崗位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審判工作中。正是這種熱愛、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大家互相配合,無怨無悔地將青春奉獻在民事審判工作中,把維護司法公正作為永恆的追求,用智慧和汗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董克 趙倩 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