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為王的法則不會改變 ——專訪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2020-12-11 中國新聞出版網

 10月17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江,他就廣州、深圳兩地媒體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報導,結合新聞傳播學的學術視角,從傳播效果、新聞生產、新聞創意三方面進行評述。

  追求更好的傳播效果

  記者:面對同樣的新聞素材與選題,由媒體集團統一策劃,旗下報紙差異化報導,能釋放最大的傳播效能嗎?

 

  常江: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我國的政治和媒體生態下,無疑是具有極端重要性和能見性。對這一事件的報導,也不僅是「呈現事實」這樣簡單,而必然要傳達國家立場、國家聲音。因此,廣東省內媒體在報導活動中,首先要確保的就是報導的話語和意義指向明確無誤的國家立場,在事件的歷史價值層面凝聚共識,這是報導活動需要由集團層面的策劃工作來主導的主要原因。在這一前提下,鼓勵旗下媒體根據各自的目標受眾群和文化定位,結合各自的平臺特色和技術優勢,展開形式多元的差異化報導,以追求更好的傳播效果。

  在地方媒體層面,「立場統一、形式多元」是目前我國新聞媒體對重大事件進行報導策劃的一種一般性的路徑,是一種可以對新聞的政治性與專業性進行有效平衡的務實策略。在明確報導的總體方針和一致目標的前提下,鼓勵各機構媒體充分釋放數位技術帶來的傳播新效能,並在國家話語與本地文化傳統之間建立對話,可以讓黨報黨刊比以往更有效地實現其縱向信息溝通的職能,實現對國家話語和受眾需求的有機協調。

  「傳統媒體的索引化」生產方式

  記者:融媒體產品既體現碎片化傳播特徵,又體現整合性的主題報導,是未來新聞生產的發展方向嗎?

 

  常江:事實上,以數字渠道進行散點式的即時信息發布,再以傳統渠道對特定時間段內的信息進行整合、評論和定調,目前已經成為一種十分常見的操作。我將這一過程稱為「傳統媒體的索引化」,亦即傳統新聞傳播的載體藉助其公信力的背書,不斷發揮整合、聚類和編纂的功能,製造信息秩序和權威感,而將具體的新聞生產權釋放給不同的數字渠道,充分激活具體信息終端的生產潛能,兩者相輔相成。這一生產方式之所以成為可能,與我國地方新聞媒體的集團化發展的成功以及媒介融合戰略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其基本條件是:集團在管理上擁有對各機構媒體的有力控制,而各機構媒體則藉助特定的平臺優勢在不同的領域進行專業信息生產的深耕。

  我贊同這一模式會成為我國主流新聞生產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它的基本思路是將不同傳播技術(渠道)的文化效能發揮到最大,並嘗試在不同的信息類型之間建立一種功能互補、話語互補的網絡。隨著媒介融合的加深,融合新聞生產與傳播也在不斷探索有效的方式,以實現對信息碎片化的超越,對權威信息秩序的重建。在這個過程中,基於傳統媒體平臺的生產思路依然有著巨大的價值,那就是為內容駁雜、形式多樣的新聞信息賦予一種有機的、完整的生態,並使之能夠與更宏觀的歷史與社會進程聯繫在一起。

  事實永遠是新聞的核心價值

  記者: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為何強調內容為王的新聞創意?

 

  常江:在新聞業,內容為王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原因很簡單,新聞行業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人們對於陌生、未知的世界始終有一種天然的、去神秘化的欲望,而新聞通過報導有實質內容和特定信息量的「事實」,來滿足上述心理和情感需求,並令我們所處的這個龐大的世界有意義。人的上述天性只要不改變,新聞內容為王的法則就不會改變。

  隨著技術的發展,新聞的確擁有越來越多的形態,也會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出現種種問題(比如過度娛樂化),但我們要分清人類新聞事業發展的主流和支流——主流永遠是事實如何被準確地呈現和解釋。事實本身,以及基於事實生成的專業信息形態,永遠是新聞最核心的價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內容為王。

  對於《深圳晚報》別出心裁的朋友圈「號外」策劃,我非常讚賞,因為我在這種形式創新之中,獲取了實實在在的關於事實的信息,而不只是「創意」本身。創意是錦上添花的,沒有內容,創意就是一種虛浮的形式主義。只要是符合上述條件的新聞策劃,我都認為是尊重新聞本質的,是值得推廣的。而在現實中,我們看到太多技術形式十分花哨,但內容空洞匱乏的「新聞」,甚至根本不基於事實,完全是專為傳播而進行的人為媒介策劃,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新聞媒體在觀念和實踐等諸多領域,始終具有創新精神。我希望這種精神能夠始終存在於未來的融合新聞生產的進化和革新過程中,從而確保無論技術環境如何變化,新聞始終是新聞,媒體也始終是媒體。


相關焦點

  • 知名傳播學者張昆獲聘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知名傳播學者張昆獲聘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方面獲悉,知名傳播學者、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張昆11月16日受聘為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 新聞教育家張昆出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16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學舉行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聘任儀式暨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共建儀式。新聞教育家、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原院長張昆教授,以柔性引進人才身份出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高級編輯、記者特聘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教授
    (河南法制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東 通訊員徐楠 李曼琳)8月28日上午,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在藝術樓報告廳舉行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特聘教授聘任儀式。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三十五名高級編輯、知名記者及其他業界精英從河南大學民生學院院長鄭逢斌手中接過聘書,正式成為學院特聘教授及特聘講師。
  • 2020廣東深圳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戴永紅特聘教授團隊博士後招聘2人...
    依託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城市治理研究院政治傳播學二級博士點,戴永紅特聘教授團隊現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後2人,具體信息如下:一、院所介紹(一)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介紹深圳大學是深圳市第一所高水平、國際化、現代化的綜合性大學,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發展,堅持文化引領,強化創新驅動,實現了超常規高速發展
  • 深圳大學2019院系介紹——傳播學院
    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科創建於1985年,1989年在國內率先(國內第3所高校)創辦了廣告學本科專業。2006年成立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現有廣告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3個本科專業,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500餘人。廣告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新聞學專業獲省級特色專業建設立項。
  • 川大外聘22位名譽教授和特聘教授幹啥?助力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江芸涵)5月19日,四川大學召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川大舉行聘任儀式,聘任省內外具有較強影響的馬克思主義學科專家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黨政部門領導為四川大學名譽教授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授。
  • 前國家男籃運動員王磊受聘湖北工業大學特聘教授
    據湖北工業大學網站10月26日消息,26日上午,湖北工業大學特聘教授聘任儀式在體育學院會議室舉行,前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運動員王磊被聘任為湖北工業大學體育教育與訓練(籃球專項)學科特聘教授。此前,王磊於2018年1月全職加盟湖北工業大學,並受聘為副教授。
  •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領導班子換屆,強月新教授任院長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領導班子換屆,強月新教授任院長 微信公眾號「 新聞記者」 2017-01-06 11:29 來源
  • 利用新傳播技術重塑人文雅趣——專訪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吳飛
    為此,新華網客戶端執行CEO席卿邀請知名學者,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外交與戰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飛,請他講講新傳播技術對於大眾人文情趣的塑造。新華網客戶端執行CEO席卿:新技術的出現為每一位普通人提供了創意的平臺,您認為新技術是如何塑造普通人的審美的?
  • 這些「教師」很特別——河南日報高級編輯記者特聘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教授
    8月28日上午,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特聘教授聘任儀式在開封舉行。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三十餘名高級編輯丶知名記者及其他業界精英正式成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特聘教授及特聘講師,學生從此擁有了特別的「教師「。
  • 河南日報高級編輯記者特聘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教授
    大河網訊 (記者 董倫峰)8月28日上午,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特聘教授聘任儀式在開封舉行。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三十餘名高級編輯、知名記者正式成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特聘教授及特聘講師,學生們從此擁有了特別的「教師」。民生學院院長鄭逢斌表示,學院正積極推進「人才強校」戰略,以高層次、高水平人才引進為重點,積極構建以學院為主導、師資為主體、學科為載體的人才工作格局。
  • 西安歐亞學院特聘蘇中秋先生為艾德藝術設計學院特聘教授、人文...
    西安歐亞學院特聘蘇中秋先生為艾德藝術設計學院特聘教授>   根據「彩虹圖」師資規劃,為了充實西安歐亞學院二級學院專家委員會隊伍,提升二級學院學術領導力及青年教師學術、科研水平,西安歐亞學院特聘請蘇中秋先生為艾德藝術設計學院特聘教授、人文教育學院客座教授。
  • 最新: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代表團赴香港、深圳高校訪問交流
    最新: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代表團赴香港、深圳高校訪問交流!兩岸四地新聞傳播影視學院院長論壇代表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張舉璽教授為團長,由全媒體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宗俊偉博士、科研與學科辦主任鄧元兵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10-13 16:10:00 中國教育在線廣東站
  •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學院歷史】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身為原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是浙江省最早開展新聞傳播教育和研究的部門。1958年,杭州大學開始設立新聞系,後因高等院校專業設置調整而停辦。1978年, 杭州大學和《浙江日報》商定,在中文系開辦新聞專科。1982年,為適應需要,籌建了中文系新聞專業,學制四年,並在當年招收新聞本科。1988年,重新恢復新聞系建制,成立了杭州大學新聞系。
  •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導師介紹大禮包來啦!
    嚴三九, 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新聞學博士學位。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曾為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校新聞傳播學學科帶頭人之一。2018年出任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已更名為媒體與傳播學院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田國華及學院行政部門其他工作人員處獲悉,媒體與設計學院已於2017年12月更名為媒體與傳播學院。
  • 深圳大學實施冠名教授制度,首批三人獲聘用
    澎湃新聞2020年9月15日訊 9月15日,深圳大學舉行人才基金「騰訊創始人校友團隊」冠名教授聘任儀式,首批聘請李霄鵬、饒峰、黃惠三位教授為「騰訊創始人校友團隊」冠名教授(特聘),這標誌著深圳大學冠名教授制度全面實施。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發表演講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發表演講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發表演講,講解如何把數據當作生產要素。歡迎點擊收看並參與評論。
  • 廈門大學誠聘特聘教授、講座教授
    為加快推進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進程,現面向國內外誠聘「長江學者」、「閩江學者」和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講座教授,熱忱歡迎四海英才加盟,共創廈門大學的美好未來。、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歷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哲學、新聞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