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網絡紅人「犀利哥」程國榮進行了時裝處女秀表演。他身穿名牌服裝在順德碧桂園農莊首次與女模特兒同臺表演,吸引許多遊人和網民前來捧場。多年未與女孩子牽過手的「犀利哥」顯然不適應現場氣氛,在親友多次鼓勵下才勉強登臺,表演內容就是向觀眾揮揮手而已。
「犀利哥」走秀的新聞被媒體報導後,網民的反應呈兩極化。多數網民認為,當「犀利哥」被當作噱頭炒作,圍觀「犀利哥」其實是在消費社會良知;持不同意見的少數網友則認為:「犀利哥」也要生活,有人給他錢走秀並無不妥。不然誰給他錢治病養孩子?各取所需而已。
今年年初,有人把在寧波街頭偶然拍到的最帥乞丐「犀利哥」的照片發到網上,立刻引發了轟動效應,他不僅受到了網友高度關注,同時也被各大媒體大肆報導。當「犀利哥」最終返回故鄉後,商人們也不放過他。希望跟「犀利哥」達成合作的電話絡繹不絕。大家都希望榨取他最後的價值,把他當作品牌去經營,而他面對突如其來的關注和壓力一個人躲在房裡哭。
「犀利哥」之所以能出名,主要歸功於大眾的獵奇心理。網絡和媒體的曝光固然促成了「犀利哥」與家人團聚,但把一個社會弱勢者放到媒體上「暴曬」,結果無非是打擾「犀利哥」原本安靜的正常生活,讓他無法「有尊嚴地活著」,只能繼續在公眾的視線下被炒作、被圍觀。
同時,媒體和公眾只是在挖掘「犀利哥」背後的故事,卻忽略了如何治療他的病以及如何關懷和救助社會上千千萬萬像「犀利哥」一樣的流浪者。如果要靠媒體曝光、因為他「爆紅」才能引起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的關注,那只能說是一種悲哀。
如今是一個多元化時代,即使出現偏激的聲音,也可以理解,但社會必須有所謂的「主流價值觀」,這包括對弱勢者的尊重和人文關懷。即使心底存在善意,但圍觀弱勢者本身就是一種歧視,如何再談保護他們的尊嚴?弱勢群體不是拿來消費、娛樂的,更不是拿來施捨的。在給弱勢群體以幫助的時候,我們不應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和自我虛榮心的滿足。
「犀利哥」的處女時裝秀無疑吸引媒體和網友的眼球,但他始終是個身心受到過傷害的思想自閉、性格孤僻者,據其親友說,目前「犀利哥」生活工作尚不能自理,連完整說話亦不能做到,根本無法應付媒體和觀眾。商家請「犀利哥」做模特的本意並非為了幫助他,而是在利用他的剩餘價值進行炒作,吸引遊客。
「犀利哥」最需要的始終是尊嚴,而不是被炒作。如果政府相關機構可以盡職盡責,建立一個常態化的基本社會保障系統,社會大眾在尊重被救助者的基礎之上,多幫助那些流落街頭的弱勢者,就可以避免更多的「犀利哥」長期流浪,成為政府和社會的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