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2500多棵古樹名木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

2020-12-20 騰訊網

原題:建「古樹醫院」保護「綠色文物」

我市提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141」方案

留住尋根溯源、探尋鄉愁的見證和載體

古樹名木,以蒼虯的姿態見證著自然環境的變遷,又以飽經滄桑的姿態記錄著城市的歷史,被譽為「綠色古董」「綠色文物」。

然而,經年累月的風雨洗禮,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的侵蝕,使得當下一些古樹名木的「身體狀況」亮起「紅燈」,變成「老弱病殘」。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刻不容緩。近年來,我市保護古樹名木的力度不斷加大,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也更加科學化、專業化、制度化。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我市近日提出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島古樹醫院」、提供四項古樹診療服務、打造一套古樹管理方案,目的是「讓古樹名木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

青島樹冠最大的古樹:太清宮「龍頭榆」。

線上醫院

頂尖專家團隊「把脈」

你聽說過「古樹醫院」嗎?這樣一所專門為古樹建立的「醫院」,即將在青島誕生。市園林和林業局將搭建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的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線上「青島古樹醫院」。醫院的「醫生」,由國內相關高校團隊專家、老師以及我市行業內相關專家、技術骨幹志願者擔當。匯集國內古樹保護管理先進診療設備、聘請國內頂尖古樹保護的專家團隊作為技術支撐,使「古樹醫院」成為島城古樹的守護神、綠水青山的捍衛者。

「既然古樹名木和人一樣會生、老、病、死,我們就應該像保護人的生命健康一樣來保護古樹名木。」市園林和林業局工作人員說。未來,青島的古樹名木將享受四項專業診療服務,包括健康檢查、診療、救治和日常保健。其中,古樹名木的健康檢查,包括根部根系、樹幹、樹皮、樹枝、病蟲害等樹本身檢查,以及扶架、圍欄、土壤、雷擊、管理措施等周邊環境檢查;古樹名木的診療,就是根據檢查情況,「醫生」出具診療方案,包括實施步驟、方案、技術要求等;古樹名木的救治,是指根據診療方案實施有計劃的救治、復壯、保護等。

根據「141」方案,我市將打造一套古樹管理方案。如建立健康查體制度,對於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名木每年實施一次健康查體,其他古樹每兩年實施一次健康查體;建立「古樹名木健康檔案」,做到「一樹一檔」;建立綜合評價制度,技術支持團隊要對古樹名木進行綜合評估,實施「一樹一策」專項保護。

古樹醫生

為300歲古樹「療病」

夏日午後,四方利群停車場內,兩株300多歲的銀杏樹冠蓋如雲,滿眼的綠沁人心脾。「你看現在這麼厚重的綠,幾乎沒有枯枝。」站在自己親手「治癒」的這兩株銀杏樹下,青島市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邱元英感慨萬千。

一年前,邱元英受聘「古樹醫生」來到這裡,面對的是兩個「病情」嚴重的「病人」——古樹的長勢很弱,小枯枝特別多,左邊的銀杏樹葉片幾乎掉光,右邊的那株情況稍好,但葉片也不多;當時兩株銀杏基部圍有磚砌樹穴池,周邊為水泥硬化地面。看到這一幕,邱元英很心疼,「古樹必須真正養在大地上。銀杏有幾千年的壽命,這兩株才300多歲,在銀杏樹家族裡屬於『青少年』,必須馬上『鬆綁』!」

對這兩株銀杏樹「診斷」後,邱元英開出了「處方」,她領銜的專家修復組根據診療方案開始實施救治。一方面,給古樹做「外科手術」,進行「刮骨療傷」,將縱貫樹體長達6米的中空樹洞打開,清理乾淨裡面的腐爛組織,露出完好的木質部,並且修剪病蟲枝、乾枯枝。另一方面,進行「內科治療」,技術人員破除樹穴池及周邊水泥地面,在樹體下做營養溝,用專用營養土回填,對根部土壤進行改良。經過一整套「專業治療」,這兩株二級古樹恢復了健康,當年就結出了累累碩果。

和很多古樹一樣,這兩株銀杏也是「有故事的樹」。據當地人介紹,建小村莊時就有了這兩株樹。邱元英告訴記者,20多年前小村莊拆遷建設四方利群時,為了保護這兩株古樹,設計圖紙專門加以修改,為古樹留出生存空間。

處長出鏡

做古樹保護「代言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建設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古樹名木就是我們尋根溯源、探尋鄉愁的見證和載體。」6月29日,由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運營的微信公眾號「青島義務植樹」更新了一篇文章,其中插入的一段視頻全面講述了青島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要性、採取的行動和下一步計劃,令人耳目一新。視頻裡,出鏡為青島古樹名木保護「代言」的,正是負責這項工作的市園林和林業局園林和林業建設處處長殷保家。

根據最新統計,青島市目前有古樹名木2500餘株,100餘個樹種。其中一級古樹220株,二級古樹233株,名木35株,其餘為三級古樹。從分布範圍來看,嶗山景區、大澤山等山林地區是古樹名木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主要樹種為銀杏、圓柏、側柏、酸棗、柘樹、國槐、流蘇、樸樹、赤松、廣玉蘭等,其中銀杏數量最多。如何保護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資源,是擺在青島面前的兩個迫切命題。

用彩超對古樹進行健康檢測。

古樹名木的來歷都有其自身意義,文化內涵豐富,有的是為了慶祝、紀念,有的是重大事件、神話傳說的見證者……專家認為,古樹是活的記事本,不應該讓它孤獨地站立在那裡。為此,在對古樹名木做好保護的基礎上,我市提出了「利用盤活古樹名木方案」,包括講好古樹名木故事、建立古樹名木名錄、深挖古樹名木的文化底蘊、神話傳說、重大事件,讓古樹名木鮮活地呈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深入推廣古樹名木「認種認養」活動,發動單位或個人自願捐款認種認養古樹名木。同步推行「古樹保護紀實」「叩訪古樹」「聽古樹講故事」等,營造全民保護古樹的氛圍。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經濟,以古樹為媒,以保護促進發展,以發展推進保護,讓古樹名木保護和網際網路+義務植樹、村莊綠化、鄉村旅遊、康養研學等有機結合,使綠水青山真正變為金山銀山。

為古樹「體檢」處處用高科技

一株古樹名木如何進行全套「體檢」?7月1日,晚報記者來到位於嘉定山公園的青島市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工作站,這裡的「古樹醫生」向記者揭開了古樹「體檢」的奧秘。古樹的「體檢」流程,大體可分為檢測土壤、樹幹、枝葉三個部分,「體檢」設備包括十餘種儀器,個個都是高科技,其中還有價值20多萬元的「彩超儀」。

探訪

「體檢」實驗室處處高科技

走進青島市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工作站的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通過顯微鏡分析植物樣本信息,各種高科技的檢測儀器看得人眼花繚亂。

邱元英和她的學生一起研討古樹損壞部位的復壯方案。徐常青 攝

工作站研究人員曹先聰告訴記者,古樹「體檢」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首先看地下,檢測土壤是否健康,因為土壤是決定古樹長勢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用土壤的溫度和溼度計,可以測出古樹生長環境的地溫、土壤溼度,從而得出根部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然後,用兩種儀器探測土壤的ph值和鹽鹼度,這也是判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標;最後,還要看一下土壤的營養構成,比如常見的氮、磷、鉀,還有鐵、鎂、錳、鈷等微量元素,我們有專門的土壤檢測儀,對古樹的土樣進行分析,得出土樣的營養構成,從而可以得知樹木當前所處的營養環境。」曹先聰說,影響樹木地下根部生長的還有土壤容重,他們也有專門的設備來測量土壤容重。

工作人員對四方利群停車場內兩棵古銀杏樹進行「體檢」。徐常青攝

做完古樹地下部分的「體檢」後,就要對古樹地上部分進行檢查。「檢測樹幹是否健康,我們有樹木橫斷面聲波檢測儀,將它綁在樹上,利用聲波的原理可以無損傷地檢測古樹樹幹內部的腐爛和中空情況,從而判斷古樹名木地上部分的長勢,看看它的抗斷強度。」曹先聰介紹說。

最後是檢測枝葉是否健康。研究人員要用到葉綠素檢測儀,利用它可以檢測葉綠素、葉面溫度等,從而輔助判斷樹木的長勢情況。

「我們的整套檢測設備可以從地下的土壤一直到地上的枝葉進行全套『體檢』。」工作站首席專家邱元英解釋,有的「檢查」結果當場就能出,有的則要把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最後,「古樹醫生」會為古樹出具一個全面的「體檢報告」;再根據「體檢報告」對古樹有針對性地「開處方」,提出診斷方案。

現場

先進儀器繪出「彩超圖」

「這株樹的樹幹周長約2米,我們打上13顆釘,等會兒在上面放一個接收器。我們會根據接收器上顯示顏色的不同,來判斷古樹內部木頭的分布情況。」昨日,工作站的研究人員攜帶全套設備,對四方利群停車場兩株300多歲的銀杏樹進行了全面「體檢」。「體檢」現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樹木橫斷面聲波檢測儀了。這套設備是德國進口的,價值20多萬元,是目前該領域最先進的儀器,可以做無損檢測,對古樹沒有任何影響。

曹先聰現場給記者上了一堂「物理課」,「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兩個探頭之間接觸不同的速度,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我們就可以得出樹幹內部的一個彩色分布圖,然後根據這張古樹的『彩超圖』來判斷具體哪個部位可能有腐爛。初步的檢查結果顯示,這兩株銀杏樹如今比較健康。

祝福 為古樹繫上紅飄帶

離開的時候,邱元英做了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她將自己去年親手給銀杏樹系上的紅飄帶又重新打結固定好。這位島城知名植物保護專家告訴記者,她會給每一株自己修復的古樹系上一條紅飄帶,這是出於尊重和祝福。

今年59歲的邱元英從事植物保護工作已有40年,從一個「怕蟲少女」成為了業內頂尖專家。《青島市古樹名木管理技術規範》就是由她起草的。2018年,邱元英退休,隨後成立了青島市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工作站,致力於古樹名木的修復和樹木保護工作。2019年開始對市北區的古樹名木生存現狀進行實地調研。

「對古樹,我們要有一顆敬畏之心。通過我們的雙手,清除古樹上的殘枝、腐爛的地方,讓它健康地成長。」在邱元英眼裡,古樹就像是家裡的「長輩」,「繫上紅飄帶,象徵著我們後輩人對這株古樹衷心的祝福,祝福它萬壽無疆。」

來源|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董真

編輯|牛志鵬

相關焦點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本報8月11日訊(記者 韓傑傑)11日,記者從濰坊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辦公室獲悉,經過前期推薦及評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名單日前揭曉,其中安丘公冶長書院的銀杏樹樹齡最長,可追溯到2500年以前。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珠海現存古樹名木2063棵(其中名木8株),並進行了G PS定位建檔,保護率達100%。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有8株,樹齡位於300-499年之間的國家二級古樹有27株,樹齡位於100-299年的國家三級古樹有2020株;8株名木中,樹齡20年左右的有4株,樹齡100年的有4株。
  • 有什麼稀奇?!千年打卡勝地有這麼多千年古樹……
    這裡是「千年打卡勝地」永州這裡有2500歲的「湖南省銀杏王」這裡有1130歲的 「湖南省樟樹王」這裡有樹高超過50米的楓香這裡有全國罕見的脈鵝耳櫪這裡有網紅打卡最美秋景「中國銀杏第一村」這裡有你了解和不了解的「永州之最」……古樹名木是生態文化的傳承者和人類歷史的見證者之一,是公認的綠色文物和化石。
  • 13棵千年古樹死了4棵,死之前還"活蹦亂跳"的!
    在過去的12年裡,世界上最古老的13棵猴麵包樹中有4棵已經完全死亡、5棵正在死亡,另外還有幾顆最古老的樹幹正在脫落。這種樹以大而不朽著稱,它們活了200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而現在卻一個接一個的死去,這肯定不正常,現在只有一種可能性解釋。
  • 深圳晶報:讓「犀利哥」有尊嚴地活著
    大家都希望榨取他最後的價值,把他當作品牌去經營,而他面對突如其來的關注和壓力一個人躲在房裡哭。「犀利哥」之所以能出名,主要歸功於大眾的獵奇心理。網絡和媒體的曝光固然促成了「犀利哥」與家人團聚,但把一個社會弱勢者放到媒體上「暴曬」,結果無非是打擾「犀利哥」原本安靜的正常生活,讓他無法「有尊嚴地活著」,只能繼續在公眾的視線下被炒作、被圍觀。
  • 一家七代人「接力」草木情 10多棵百歲古樹風雨「傳家」
    家前屋後樹木茂密入選古樹名木家人與樹木相依相伴儀徵月塘鎮魏井村婁莊組,有一戶被樹木「包圍」的人家。房前屋後、庭院裡栽種了100多棵樹木,其中近百年及百年以上的就有10多棵。碧色環繞,綠樹成陰,如此多的大樹古樹,在這戶人家七代人的接力保護下,最終成就一座充滿故事的「生態家園」。傳 承一家七代人的植樹「家風」戶主叫李久平,今年73歲。
  • 西北最大古樹:天水秦州區太京鎮龐家溝的這三棵古樹已有300多年
    秦州街頭的古樹據統計,秦州區遺留下來的古樹名木達20多種,1225株,樹齡最長約為2600年。其中側柏樹最多,其次為國槐,其它還有酸梨、皂莢、榆樹、銀杏、橡樹等,數量之多,品類之盛僅次於揚州,居全國第二。
  • 這裡給150棵古樹名木「體檢」復壯,最高齡已有370年
    《城市綠化條例》中這樣定義:百年以上樹齡的樹木,稀有、珍貴樹木,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均屬古樹名木。近日,坪山區150棵古樹名木「體檢報告」出爐。按照古樹等級劃分,樹齡350年以上的二級古樹有1棵,200年以上的三級古樹13棵,100年以上三級的古樹136棵;按照樹種劃分,有榕樹55棵,樟樹35棵,龍眼26棵,荔枝10棵,水翁9棵,秋楓5棵,紅鱗蒲桃4棵,樸樹2棵,白蘭、筆管榕、人面子、杧果各1棵。各類古樹名木在轄區6個街道均有分布,大部分生長狀態相對較好。壩光銀葉樹,估測樹齡500多年。
  • 愛孩子,最起碼要讓TA有尊嚴的活著
    活著,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尊嚴。如果將一個人比喻成大樹的話,尊嚴就是樹根,是滋養著整棵大樹的根本。有這樣一則心靈雞湯:一個只有一隻手的乞丐來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討,方丈毫不客氣的指著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後院去吧。」
  • 人為什麼往往能夠容易做到無尊嚴地活著、卻很難做到有尊嚴地死去
    農曆丁酉年九月二十,屬雞一談到星座,自然而然地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生死。民間有句俗語;寧做太平犬、不做離亂人。是做太平犬,還是做離亂人,這是由不得自己決定的,似乎冥冥之中命裡早已註定。在安詳的日子裡,不時地會想起曾經飽嘗過的離亂之苦。
  • 40萬元保護一棵古樹 彭澤投巨資保護古樹贏得一片點讚
    空地中間,一棵高大挺拔的古銀杏傲然屹立,成為這片老舊居民區中靚麗的風景。而一個多月前,這棵古銀杏還被圈在一戶人家的院子裡,因為被圍牆「夾擊」,影響了生長。彭澤縣為此投入40餘萬元,將這戶人家搬遷,為古樹騰出了生長空間,此舉引發了網友「值不值得」的熱議。
  • 活著,就要活得有尊嚴(寫的真好)
    面子是別人給的,尊嚴是自己堅持的。人活著,尊嚴第一。不要讓別人看不起你。再窮,不高攀任何人無論道路有多難,既然選擇了就想辦法走完;無論生活有多苦,也要含淚咽下;不管你有多難過,都應該在別人面前笑。為了尊嚴偽裝自己,是逼迫自己成功。
  • 西嶺雪山藏著一棵「中國最美古樹」,樹齡逾千年,鮮有人問津
    最終,全國共評出85棵最美古樹,其中四川省共5棵。位於大邑縣西嶺鎮飛水村的這棵香果樹,則是成都唯一入選「最美古樹」。據了解,評定「最美」的依據包括樹高、樹冠、胸圍(地圍)等定量指標,以及歷史文化內涵、保護價值、樹形等定性指標。
  • 實地查訪178棵古樹後檢察官心疼了!古樹名木也要「老有所養」
    永康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朱紅敏介紹,行動中,很多村民得知檢察幹警進村查訪古樹,紛紛主動指引:「你們看,這棵樟樹半棵樹都讓蟲蝕空了,太可惜了!」「這些樹,我小時候就聽長輩說是古樹,可惜現在生了白蟻,再這樣下去,可能會死掉的。」
  • 甘肅慶陽現存古樹名木1000多棵,棵棵都有美麗的傳說!
    古樹名木是人類的綠色瑰寶,作為「活文物」「活化石」,每一棵都見證了一段滄桑的歲月變遷,承載著千裡年流傳的記憶。慶陽市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據市林業生態環境調查規劃院統計,全市(子午嶺林區原始林除外)現有古樹名木共1058棵,其中,千年以上的就有12棵。它們雖不能"開口",卻以鐫刻在年輪裡的生態密碼,訴說著屬於它們的故事。
  • 人活著,一定要有尊嚴!
    但不能沒尊嚴人活著可以沒本事但不能沒志氣再難,不低聲下氣再苦,不卑躬屈膝尊嚴和身份地位無關尊嚴和財富多少無關雖不高貴,但絕不卑微雖不富裕,但卻不乞求>人活著,一定要有尊嚴不管面對多大的風雨靠自己才是王道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什麼都不如自己來的可靠
  • 吉林省名木古樹亮「家底」 3棵「中國最美古樹」均在延邊
    其中一項是古樹名木保護工程,主要是摸清全省古樹名木資源,開展好古樹名木的認定、登記、建檔、公布和掛牌保護等工作。據統計,在吉林這片廣袤的黑土地上,已做登記的古樹名木達到了26592棵,其中一級古樹353棵,二級古樹1800棵,三級古樹24439棵,名木3棵。
  • 平谷區西瀝津村:這棵古樹已經580歲,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
    平谷區西瀝津村:這棵古樹已經580歲,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 我是一棵側柏,今年580歲了。我住在西瀝津村西,我真的是「老掉牙」了,我認識你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古樹大家可能在村裡都見過,但是你知道500年前它是什麼樣麼?
  • 廈門1910棵古樹名木 每一棵都有故事
    據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最新的普查數據統計,廈門的古樹名木多達1910棵,其中同安佔624棵,翔安佔406棵。  今年3月12日,正值全國第37個植樹節。連日來,導報記者逐一走訪了廈門樹木中的八大「最」,帶大家了解這些古樹名木背後的故事。
  • 男子有一棵兩百年的古樹形狀猶如大象,有人出價170萬不肯賣
    在越南等國家,很多人都有加工和收藏古樹盆景的愛好。近日,一株形狀猶如大象的古樹盆景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面對當地媒體的採訪,Hoa先生介紹稱,他這株盆景中的古樹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而且它是一種大家都很熟悉的樹,如今在越南已經廣泛種植,一般會種在街道、公園、市區或花園中。但在如今的盆景市場上,價值數十億越南盾的這類古樹其實十分罕見。據悉,這棵古樹的形狀猶如大象,位於Hoa先生的花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