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多患者有尊嚴地活著

2020-12-14 人民政協網



20年前,他默默無聞;10年前,他已聲名遠揚;今天,他更是帶著他年輕的團隊在骨腫瘤診療領域享譽國際。

發展如此「神速」如何實現?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主任郭衛教授十幾年來瘋狂地在手術臺上「掃雷」,建立了全身不同部位骨腫瘤的規範化切除及功能重建方法,為6000餘例患者成功保留肢體功能;開創性地解決了骨盆腫瘤整塊切除及骨盆環重建、兒童保肢等世界性難題,就是為了更多患者有尊嚴地活著。

「亞洲第一刀」切瘤巨匠這樣煉成

自1998年7月結束在美國學習,郭衛就回到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在剛成立一年的骨腫瘤科工作至今。早在攻讀碩士期間,郭衛就跟隨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黃承達教授開始接觸骨腫瘤專科;博士期間,又跟隨中國骨科泰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建立者馮傳漢教授開展骨巨細胞瘤的研究。特別是回國以後,跟隨骨腫瘤科首任科主任徐萬鵬教授學習到了大量的臨床手術技巧,積累了處理複雜病例的豐富經驗。

此後20年裡,郭衛帶領著骨腫瘤科年輕的科室迎難而上,以攻克骨盆、骶骨、脊柱腫瘤的手術切除及功能重建這個難題作為全科共同奮鬥的目標。

骶骨、骨盆腫瘤由於不易發現,往往十分巨大。豐富的血管和中樞神經組織為腫瘤提供了天然庇護所,助其在盆腔瘋長,整個盆腔的臟器都會被擠到一側狹小的空間,腫物向上壓迫腹腔,下極則騎跨過腹股溝韌帶向大腿延伸,腎臟、膀胱、坐骨神經、股神經、髂動靜脈、部分腸管、女性附件等重要臟器和大血管緊緊貼著腫物。而要在這個部位動刀子,手術創傷大、難度高,術後併發症卻不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骨盆都被視為骨腫瘤手術的禁區。特別是骶骨腫瘤前後路聯合切除手術,被國外同行稱為「Unresectableoperation」(不可切除的手術)。那時,很多患者因局部腫瘤的快速進展而發展為截癱,嚴重的疼痛讓其痛不欲生,為此,一旦發現,唯一的治療手段就是截肢。

郭衛表示:要想做得好,就不能怕做難的。既然一開始就將科室發展定位於「精、尖、難」,那就需要我們敢於向手術「雷區」宣戰——

為了控制骨盆術中出血問題,郭衛團隊創新性地應用球囊技術,將骶骨瘤手術的出血量控制在2000毫升以內;

為了完整切除腫瘤,同時保留患者肢體功能,在千百次手術的基礎上,郭衛團隊慢慢總結出一套理論體系———原發惡性骨腫瘤的規範化切除及功能重建;

為給四肢骨腫瘤患者保肢,郭衛率先在國內提出了惡性骨腫瘤保肢手術方法,通過實施規範的新輔助大劑量化療縮小腫瘤+形式多樣的保肢治療,約有90%病人保住了肢體,5年生存率也上升至70%,堪比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改變多數人對「惡性腫瘤一旦發生骨轉移就已經沒有手術治療價值」的觀念,郭衛團隊不斷探索,讓骨轉移癌的治療已不再屬於手術禁區,很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而改變。

正是在「雷區」不停地摸爬滾打,郭衛團隊在骨腫瘤診療領域開始享譽國際。

讓患者生活更有質量是醫生團隊創新的源泉

「『掃雷』,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患者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質量。」郭衛告訴記者,為了讓患者生活最大程度地恢復正常,他的團隊孜孜不倦地走在骨腫瘤診治的創新路上———

率先開展四肢原發惡性骨腫瘤保肢治療。郭衛在國內率先設計和創新惡性骨腫瘤保肢手術方法,首創全肩胛帶、全肱骨、全股骨、全肘關節等高難度假體置換手術;國際上首創「高滲鹽水滅活腫瘤骨回植」的功能重建技術;為解決兒童骨腫瘤患者術後肢體不等長的難題,設計了半關節假體、保留骨骺的半限制型腫瘤假體等,獲得國家專利;惡性骨腫瘤保肢率達到90%,治癒率也從原來的20%大幅提高到70%;

率先開展骨盆惡性腫瘤切除重建。郭衛在國際上首先提出惡性腫瘤累及骨盆不同區域的規範化切除和功能重建策略,總體療效居國際領先。設計使用的組配式半骨盆假體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際公認的髖臼周圍腫瘤切除後功能重建的最佳方案。郭衛在國際上該領域發表了數篇高水平論文,被美國NCCN《骨腫瘤治療指南》引用,成為國際同行廣泛認可的骨盆腫瘤治療策略;

率先開展骶骨惡性腫瘤切除手術。在骶骨做手術,公認的難度高、風險大,而在骶骨腫瘤切除重建方面,骨腫瘤科被公認為國內最高水平,年均完成手術230餘例,數量及難度均居國際之首,其中全骶骨切除方法及結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正是這種不服輸、勇於創新的勁頭,在這場骨腫瘤保衛戰役中,郭衛帶領他的團隊,從無到有,從好到精,一點一點突破,一項一項創造。如今的郭衛已經站在了骶骨和骨盆腫瘤治療的世界最前列,奠定了我國在惡性骨腫瘤治療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暴脾氣嚴師」

團隊十年躋身國際一流

郭衛做手術,通常在七號手術間。由於他做的手術都很大,通常前後路一起做,中間需要給患者改變兩次體位,所以需要準備器械和輔料包自然不少,單單基礎骨科器械就需要8個包,平均每個包50件器械。還有重建的器械5盒上百種,每盒器械都得近30斤重。

每每到手術最關鍵時刻,他的徒弟們、手術護士都會不自覺的緊張起來。郭主任的暴脾氣,幾乎人盡皆知,一旦因沒夾準血管、肌肉牽拉的方向有偏差、術位調整不正或手術器械沒遞準時,他便會大發雷霆,毫不留情。

「你怎麼一到臨門一腳就不行,趕快給我夾住!」

「往這邊夾,你看到了嗎?給我止好血!」

「你往哪邊按呢?往那邊按,你這跟我較著勁,我怎麼做!」

「說你不行,你還不聽,回去給我好好練練基本功!」

……

他常常教導他的弟子們:手術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懈怠,做木匠活兒,沒做好可以再做一次;給人做手術,沒做好再做一次是不可能的。

骨腫瘤的手術用到的器械多達上百種,是所有手術中最多的。這不僅是腦力勞動,更是繁重的體力勞動,術中敲、擰、鑿、鋸,都需要很大的力氣。跟隨郭衛手術已經2年4個月、沒少挨罵的手術室護士匡思琪,卻特別理解,甚至超級崇拜這位「牛」主任:在這裡,雖說我是被「罵」大的,雖說很累很辛苦,但我一點都不恨主任,反而越來越理解崇拜他,因為郭主任在手術臺上從不放棄,幫助一個個生命保住了腿,留住了命,改變他們的一生啊!

「不嚴怎麼能帶出一支好隊伍!」郭衛要求科室所有人7點前必須進病房,在8點前完成換藥、查病人和下醫囑,為之後的正常工作做好充足準備。每周一次的大查房,更是一早6點半開始,嚴冬酷暑從不例外。

「教會了徒弟,餓不死師傅」。郭衛每年都會派學生出國,並儘量讓其攜帶家屬,充分關心照顧他們的生活,讓每一位骨腫瘤人都能有平等的深造機會。因為過硬的技術、嚴格的管理、規範的切除重建方法、嫻熟的配合……在國際上需要多個團隊參與,48小時完成的前後路骶骨腫瘤切除手術,郭衛團隊僅需要5~6個小時。郭衛自豪地說:這個數字肯定是全世界最棒的,我們一年做美國人10年的。

至今,郭衛已培養博士研究生60餘名。從1997年開始累計接收骨腫瘤專業進修醫生300餘人。「這些年我覺得最大的成就是,把這個腫瘤規範化切除,還有規範化的功能的重建,寫到教科書裡,再去指導更多的醫生。」郭衛感言。

(文/本報記者;王天奡;通訊員;鍾豔宇)

相關焦點

  • 深圳晶報:讓「犀利哥」有尊嚴地活著
    網絡和媒體的曝光固然促成了「犀利哥」與家人團聚,但把一個社會弱勢者放到媒體上「暴曬」,結果無非是打擾「犀利哥」原本安靜的正常生活,讓他無法「有尊嚴地活著」,只能繼續在公眾的視線下被炒作、被圍觀。同時,媒體和公眾只是在挖掘「犀利哥」背後的故事,卻忽略了如何治療他的病以及如何關懷和救助社會上千千萬萬像「犀利哥」一樣的流浪者。
  • 人活著,一定要有尊嚴!
    但不能沒尊嚴人活著可以沒本事但不能沒志氣再難,不低聲下氣再苦,不卑躬屈膝尊嚴和身份地位無關尊嚴和財富多少無關雖不高貴,但絕不卑微雖不富裕,但卻不乞求>人活著,一定要有尊嚴不管面對多大的風雨靠自己才是王道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什麼都不如自己來的可靠
  • 人為什麼往往能夠容易做到無尊嚴地活著、卻很難做到有尊嚴地死去
    農曆丁酉年九月二十,屬雞一談到星座,自然而然地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生死。民間有句俗語;寧做太平犬、不做離亂人。是做太平犬,還是做離亂人,這是由不得自己決定的,似乎冥冥之中命裡早已註定。在安詳的日子裡,不時地會想起曾經飽嘗過的離亂之苦。
  • 「有尊嚴地活著」自閉症家庭最真實的心聲
    鳳凰網公益「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特別策劃鳳凰網公益頻道推出特別策劃《夜空中最亮的星,靠近你溫暖我》,希望公眾對自閉症家庭面臨著早期康復訓練、青春期性教育、融合教育、終生陪護及大齡自閉症人群就業養老等多方面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幫助更多自閉症家庭重建信心、走出困境,呼籲推動自閉症相關服務政策的支持和建立,真正為自閉症人群「有尊嚴地活著」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
  • 活著,就要活得有尊嚴(寫的真好)
    面子是別人給的,尊嚴是自己堅持的。人活著,尊嚴第一。不要讓別人看不起你。再窮,不高攀任何人無論道路有多難,既然選擇了就想辦法走完;無論生活有多苦,也要含淚咽下;不管你有多難過,都應該在別人面前笑。為了尊嚴偽裝自己,是逼迫自己成功。
  • 愛孩子,最起碼要讓TA有尊嚴的活著
    活著,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尊嚴。如果將一個人比喻成大樹的話,尊嚴就是樹根,是滋養著整棵大樹的根本。有這樣一則心靈雞湯:一個只有一隻手的乞丐來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討,方丈毫不客氣的指著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後院去吧。」
  • 心理學家:人到老年,與其沒有質量地活著,不如有尊嚴地離去
    但由於國內老年人的數量實在太過龐大,仍有一部分老人很難得到贍養。地區經濟的不平衡也為養老問題帶來差異,很多農村老人本身的養老意識也並不高。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指出,我國大約有3億名慢性病患者,其中一半都是65歲以上。曾有研究預測,2029年35-84歲年齡段的中國冠心病絕對患者數量將比2020年增長64%,如此高比的增長率對當今醫療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然而,一個人生病對全家來說都是不幸的,不止病人本身要與病魔抗衡,其家庭成員也需要在其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
  • 「晴耕雨讀」要有尊嚴的活著
    要有尊嚴的活著一線警官出身的公安作家呂錚又出新書了,這回講警察們利用高科技查案的故事。呂警官這次不單單在老警官身上做文章,與時俱進,還在書中增加了小鮮肉。取證斷案沒有監控相當於瞎子摸象,但有了監控,每個人都在經歷《楚門的世界》。這種到處都是「眼睛」的生活,大家是否能坦然接受?《無所遁形》中也反覆提到隱私保密的事,公安並不能隨意調用商業公司的數據來辦案。對隱私的保護有底線才讓人心裡踏實,接受監控無處不在的現狀。書中的每個人物都不是隨意添加湊數的,全都在一盤棋內。尤其一個線索人物很突出,就是老炮兒金爺。
  • 人活得要有尊嚴-安寧療護中的尊嚴療法
    這裡要插一句,無論是在照護實踐還是理論研究,大家更多關注的是醫務人員如何來維護患者的尊嚴,但有關醫務人員自身尊嚴的討論就少了很多。回想起醫務人員日常可能遭受患方的語言和人身攻擊或是在這次疫情中的種種遭遇:醫生說實話被勸誡、護士流淚剃光頭、一線人員的補助比管理者少……,難道這些不都有損醫者尊嚴的事嗎?醫務人員在閒暇之餘可能真的要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的尊嚴是什麼?它從何而來?
  • 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每個人的內心或多或少地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想清楚這件事呢?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想要徹底的知道這個答案,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一件事,人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這樣一來,人類就徹徹底底地成為了一個欲望體。每天為了欲望而奔波,每天為了欲望而勞累。然後有些人成功地滿足了自己的欲望,而喜笑顏開,有些人卻因為自己的欲望永遠無法滿足而鬱鬱寡歡。
  • 第四軍醫大學校長趙銥民:讓患者有尊嚴地生活
    因此,中國的口腔醫院跟國外的牙科醫院是不同的,它有更廣闊的工作範圍。」面對本刊記者的疑惑,趙銥民耐心地解釋道。  1978年,趙銥民如願以償地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但一次純粹的偶然,讓他選擇了口腔醫學專業,並在這個領域一幹就是35年。  「那時在醫院實習,有一天,接診了一名戴著口罩的女大學生,當她摘下口罩露出一張塌陷充滿恐怖的面容時,我都怔住了。」
  • 活著,就是為了自己開心快樂,為了愛自己的人!
    ……一般生物活著,作為生命的一種狀態,只是一種物質和能量的傳遞過程,本身沒有意義,但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是有思想的,是可以用心來體會和感受活著這一狀態和過程的。一生中,會有很多經歷,每份經歷如果不去感悟,它也就是一個事件,如果用心去品,它就是一份滋味。
  • 深刻解讀餘華《活著》,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當大叔平靜地說出絕對的悲劇的時候,對第三視角的震撼力是加倍的。沒想到餘華《活著》中悲慘命運的主角福貴在現實中存在。《活著》的主角福貴少年紈絝,娶妻生子,家財因賭博敗光,被國民黨抓去上了戰場,幸而撿回一條命來。中年接連遭遇不幸。他的兒子有慶是第一個死的。
  • 我不是藥神,只是個有尊嚴的「爛人」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這是《我不是藥神》裡,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婆婆流露出的無助。「病了三年,4萬塊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她抓著警察的手,說到最後聲音已經顫抖。祈求也好,能抓到個救命稻草也罷,還能吃上500塊的藥,活下去就還有希望,她只想活著。活著多好啊。想活著有什麼錯?這甚至很難成為一個問句。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你可以有儀式感地生活,你可以親吻你愛的人,你可以開心了笑,難過了哭;你可以享受清風拂過臉龐的溫柔,可以體會籃球場上大汗淋漓的感覺;也可以走遍山川,賞美景;也可以捧起一本書跟著故事體會主人公的喜怒哀樂。為什麼而活著,不就是為活著而活著嗎?活著,你看日出日落,雲捲雲舒;活著,你看四季變更,潮起潮湧;活著,你體驗人情冷暖,緣淺緣深。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又為了什麼?
    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活著只是為了生存,那是動物世界。人生在世,離不開家庭和社會。哪怕是孤兒也是如此。為了家庭我們要活著。父母生育和撫養了我們,我們要活著報答他們的生養之恩,使他們老有所依。贍養父母和長輩是我們活著的責任;養育後代是我們的義務。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生生不息。為了社會我們要活著。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生死存亡是由各行各業的人決定的。工農商學兵,缺一不可。各個領域是用活人來支撐的。
  • 做人,要有尊嚴;做事,要有底線
    人活著,就要挺起脊梁,活出自己的尊嚴。人,一旦沒有了脊梁,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有尊嚴的人,才能讓人高看;沒有尊嚴的人,常常被人看輕。做事,就要恪守住底線,不要去做泯滅良心的事。人沒有了良心,突破了底線,心就難安,一輩子遭受折磨。
  • 「讓2500多棵古樹名木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
    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我市近日提出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島古樹醫院」、提供四項古樹診療服務、打造一套古樹管理方案,目的是「讓古樹名木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
  • 做人,要有尊嚴,做事,要有底線
    文|凌小麥人要活得有尊嚴人活著要有尊嚴,尊嚴是一個人能力上的自強,是一個人骨子裡的自尊和自信,尊嚴就是做人的底氣。一個人的尊嚴不是憑空滋生的,而是靠你的品德、修養和為人及各方面作出表率獲得的。尊嚴是站在人群要挺直脊梁,活在世上,你要樂觀堅強。人,要有尊嚴地活。寧可孤獨,也不違心。不論怎樣,都不能低下昂貴的頭。人窮,不能志短,錢少,不要高攀。不管任何時候,你的尊嚴都容不得別人踐踏,這是原則。
  • 為了「尊嚴生存」,她24歲,告別男友,重建乳房
    為了「尊嚴生存」,她24歲,告別男友,重建乳房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05日 09:57 A-A+   對於中國女性而言,胸口方寸總有些難以啟齒,而「尊嚴生存」更是很多患者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