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拜託兒子考零分:聰明的家長,勸學有套路

2021-03-03 新東方家庭教育

作者:素心

「是你逼我去死的」,觸目驚心的幾個字,是福州兩姐妹留言給媽媽的。

原來是妹妹考試沒考好,挨了打,加上姐妹倆對媽媽平時的教育心存不滿,便留下遺書後離家出走。

母親從三女兒那得知了兩個姐姐相約去跳河後,急忙報警。

萬幸的是,兩姐妹在輕生的路上被民警尋回,避免了悲劇發生。

不能說孩子太過脆弱,因為母親對孩子怎樣打罵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教育百害而無一益。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未來,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更希望孩子能夠靠讀書改變命運,所以就把目光鎖定在成績上。

但本身學習壓力大,再加上不被父母理解,孩子很容易產生過激行為。

2018年公布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指出:

大約每6個學生就有1個人有過自殺意念;每14名學生就有1人制定過自殺計劃;每37名學生就有1人採取過自殺行動。

而造成中小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家庭矛盾和學業壓力上,比例高達59%,其中相當一部分家庭矛盾的衝突根源,仍是學業壓力。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

可是,許多父母偏偏將一紙成績,作為了孩子榮辱的唯一標準,分數高就給個笑臉,分數不達標就施以家庭暴力,或者是冷暴力。

父母亂用權力棒,真的貽害無窮。

懲罰不分場合,埋下心理隱患

前陣子,就有個小學生因為沒考好,被媽媽一怒之下扔在了馬路上。

他迷路了,成績差,就回不了家。

看著路燈下他茫然四顧的樣子,網友們紛紛表示,不知道這場景會給他留下怎樣的心理陰影。

教育學家弗洛姆說:「父母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可是,學習這條路,怎麼就成了能否回家的路。

成績至上,不顧孩子安危,只顧洩一時之憤,這樣的家長又怎麼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每個人都有童年,可是有些記憶深刻,偏偏是痛苦萬分。

網友說:「我小時也被丟過,雖然現在長大了知道父母對自己很好,但是心裡還是很難受。」

眾目睽睽之下,來自家人的傷害,很可能是永久的。

還有網友說:「我現在23了都忘不了小學三年級,因為三小科只有一門語文上90,被我媽抓著在街上打了一路,被我爸爸按在電動車上打頭的情形,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很屈辱。」

又有人說:「我小時候有次沒考好,我媽逼我跪在公交臺趴凳子上寫檢討書,人來人往的真的是又丟臉又怕。」

她坦言放學後不敢回家,「現在長大了雖然能理解她當時很鐵不成鋼,可是想起來真的還是會難過。」

仿佛一張低分的成績單,就把孩子釘在了恥辱柱上。

那些懲罰留給他們無法痊癒的傷,經年後想起,仍會隱隱作痛。

因為內心恐懼

所以瞞天過海

或許家長會以為,孩子成績不好,不施以懲罰就是自己的教育之過,然而頻頻以此為戒,很可能迫使孩子產生自我保護欲,心思用在別處。

黑龍江就有一小學生自導自演了一出拐賣大戲。

放學時,男孩媽媽去接他,發現他並沒有在門口等待。

事後孩子描述,學校門口有人拿著機器人以宣傳為目的,把他引誘走了,還在他臉上噴了藥,抱著他就走,因有輔警路過,那人丟下他慌忙逃走。

母親信以為真,遂報警。

撒謊,看似頑劣,實則是無奈的下策。

謊言背後,是一個戰戰兢兢的可憐孩子。

對於低分數,家長的表現過激,會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與家長對抗上,而不是解決問題上。

另外,惟成績獨尊的孩子,往往抗挫力較差。

把考試成績看得重於一切的人,成年後的脆弱可能會變本加厲。

近日,廣東中山,一名大四輟學流浪15年的男子與家人相聚。

那個在廣州一邊打工一邊尋子的母親與男子抱頭痛哭, 聲音哽咽道:「你怎麼變成這樣了?」

難道他是逃犯?

不,他是個「逃兵」。

志願者說:「他大四時幾門考試不及格,因為初高中曾是學霸,他感到與其丟人不如走出去。」

就因為一次挫敗,他選擇了在外流浪。

這麼多年,不知道他在社會上經歷了多少打擊,不知道他的父母承受著怎樣的日夜煎熬。

好成績可以進好大學,但之後的路走成什麼樣,還是要看個人。

沒有良好綜合素質支撐的成績,很可能不堪一擊。

孩子成績差

父母該怎麼做?

難道要我們不重視成績?

當然不是,面對不理想的成績單,我們要清楚孩子屬於哪一種類型,再因人而異去對待:

1、成績一直差,努力不見成果


成績是對平時功課的檢驗,功夫在平時,總是考不好的孩子,肯定有學習短板,家長更應該給予指導和愛的關注。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而很多家長對問題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試著陪孩子去總結和糾錯,再加以肯定和鼓勵,沒有一個努力的孩子不想有個好成績。

有個孩子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語只考了33分,後來他考上了北大,開了家英語培訓學校並在美國上市,他就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

他說過:「孩子的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

他的成功離不開母親的鼓勵和支持,相信當我們能夠正確引導和正面影響孩子,差生也有逆襲的一天。

2、成績差,心思不在學習上

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總會有些叛逆,如果父母再一味的批評嘮叨,受「超限效應」的影響,孩子對父母的話也許會充耳不聞,這時候家長的教育就要具有策略性。

著名作家劉墉的兒子劉軒,中學時崇拜賽手舒馬赫,變得不愛學習,考試成績一直是C。

面對老師都無計可施的兒子,劉墉劍走偏鋒,拜託兒子能像舒馬赫一樣也「考個零分」,但前提是不能交白卷,所有題都要做完。

父子打賭之後,劉軒盡力去考,可因為學業不精,無法避開所有正確答案,他一直未能得逞,考試成績依然是C。

為了早日考到零分,也為了自由,他開始努力學習,一年後,終於完美避開正確答案,拿到了零分卷。

這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愚蠢之舉,卻滿是來自父親的套路。

等劉軒恍悟的時候,已經走在優秀之列了。

3、平時成績不錯,偶爾發揮失常

平時,我們經常會聽到「發揮失常」這樣的考後感,除了一些客觀原因,還是孩子主觀上有太多心理壓力。

心理學上有個「瓦倫達效應」,即越害怕失敗,卻容易失敗。

朋友的女兒就是小考沒問題,大考總失利的典型。

小升初時,她考前擔心焦慮到失眠,因為朋友灌輸過「成敗在此一舉」的思想,期望她考進市重點,為高考鋪路。

可事與願違,考數學時,她因為過度緊張,一道題沒思路,後面幾道題跟著答不出來。但一出考場她就明白該怎麼解答了。

後來,朋友意識到問題所在,只要求女兒從考試中總結不足,錯過的題不再出錯,初一幾次模考,孩子的成績都很穩定。

家長的焦慮心態可以理解,但切忌給孩子太大壓力。


我們一定要懂得,不論是孩子偶爾考砸和屢次考砸,我們都要先幫助孩子梳理情緒,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們成長的路,也是我們成熟的路。

無論他考得怎樣,都請告訴他:

「盡力了,不遺憾;沒考好,不丟人。」

素心,誓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職場媽媽,兒童心理學愛好者,堅信閱讀和寫字有治癒生活的力量。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臺灣「心靈雞湯」作家劉墉居然鼓勵兒子考零分,兒子卻考上了哈佛
    1、「順從」孩子叛逆天性,巧用激將法劉墉的兒子劉軒進入中學之後,性格開始變得叛逆,變成了一個讓老師和家長頭痛的孩子。劉墉覺得是時候找兒子聊一聊了,不能再放任不管了。他對兒子說:「你的老師告訴我,你現在整天夢想著當舒馬赫那樣的賽車手,變得不愛學習了,對嗎?」劉軒感受到父親的言語中含有鄙視的成分,覺得在侮辱自己,便有點挑釁地回答道:「舒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這麼大時,成績也很糟糕,他還考過零分,現在不照樣當了世界頂級賽車手?"
  • 兒子不學習,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卻改變孩子一生
    不肯學習的孩子,令家長非常頭疼。很多家長都拿孩子沒有辦法。這位家長也是如此,孩子不愛學習成績差,他不僅不鼓勵孩子學習反而要求孩子打零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被視為傳奇的一對父子父親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著名作家、畫家;兒子是哈佛大學碩士、波士頓CitSep音樂指導及劍橋WllRBD電臺製作主持人、作家。
  • 兒子不學習,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可最後卻改變孩子的人生!
    01 這是被視為傳奇的一對父子父親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著名作家、畫家;兒子是哈佛大學碩士、波士頓CitSep音樂指導及劍橋WllRBD電臺製作主持人、作家。然而,兒子在中學時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他的考試卷上永遠是「C」。這個父親叫劉墉。
  • 兒子不學習, 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 卻改變孩子一生!
    然而,兒子在中學時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他的考試卷上永遠是「C」,這位作家父親是誰?他又是如何讓差生兒子變成優等生?這個父親叫劉墉。這個兒子叫劉軒。2009年9月,劉軒抵達上海為新書《叛逆年代》籤售,接受專訪時,講述了劉墉拜託他考零分的獨特家教故事:我在臺灣還沒讀完小學就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了美國。進入中學後,我開始叛逆。然後就變成了一個讓老師頭痛的孩子:調皮、厭學、愛做白日夢,每天憧憬的就是變成一個像麥可舒馬克那樣的F1賽車手。
  • 名作家劉墉鼓勵孩子考零分,如今有幾個家長敢嘗試?!
    七八歲的孩子手部神經和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如果平時訓練不足,遇到考試一緊張會寫得更慢,另外,孩子入學初期,還沒有感受到學習帶來的美妙體驗,再加上家長幹預過多且方法不當,必然會導致孩子學習動力不足,因此越來越慢。怎麼辦呢?第一,遵循孩子的學習規律,允許孩子慢慢來,並通過專項訓練幫助孩子逐步提升。老師有課堂時間及兼顧全班同學學習進度的限制,很難做到去等每一個孩子。
  • 【CFO生活】兒子不學習,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從此改變孩子一生……
    這個兒子叫劉軒。2009年9月,劉軒抵達上海為新書《叛逆年代》籤售,接受專訪時,講述了劉墉拜託他考零分的獨特家教故事……我在臺灣還沒讀完小學就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了美國。進入中學後,我開始叛逆。然後就變成了一個讓老師頭痛的孩子:調皮、厭學、愛做白日夢,每天憧憬的就是變成一個像麥可舒馬克那樣的F1賽車手。
  • 「孩子被打,父親對兒子說:有本事你給我考個零分,結果他考上了哈佛大學…
    2009年9月,劉軒抵達上海為新書《叛逆年代》籤售,接受專訪時,講述了劉墉拜託他考零分的獨特家教故事……我在臺灣還沒讀完小學就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了美國。進入中學後,我開始叛逆。我感覺他的話裡有一些鄙視的成分,這是對一個14歲少年尊嚴的莫大侮辱,我有點挑釁地說:"舒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這麼大時,成績也很糟糕,他還考過零分,現在不照樣當了世界頂級賽車手?"劉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來,那笑聲讓我覺得有點陰鷙的味道:"他考了零分,當了賽車手。可是,你從來就沒有考過零分啊,每次都是「C」。」說完,他的手從背後亮出來,衝著我,揚了揚手中那張成績單。
  • 「兒子,你給我考個零分」——這個老爸真智慧(父母必看好文章!)
    我在臺灣還沒有讀完小學就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了美國。我感覺他的話裡有一些鄙視的成分,這是對一個14歲少年尊嚴的莫大侮辱。我有點挑釁地說:「舒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這麼大時成績也很糟糕,他還考過零分,現在不照樣當了世界頂級賽車手?」     劉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來,那笑聲讓我覺得有點陰鷙的味道:「他考了零分,當了賽車手。可是,你從來就沒有考過零分啊,每次都是『C』。」說完,他的手從背後亮出來,衝我揚了揚手中那張成績單。
  • 兒子是哈佛博士、女兒考進哥大,「華人之光」劉墉如何教孩子?
    劉墉有個關於家庭教育的軼事十分出名。劉軒年幼時,隨著前往美國高校教書的父親來到美國求學,可環境的變化、語言文化的不適應,讓這個少年遭遇了巨大的困境。有很長一段時間,劉軒在學校的成績單都是一水兒的C,而他本人還不以為意:「車王舒馬赫以前還考過零分呢,C算什麼!」
  • 教育智慧 | 兒子不學習,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改變孩子一生
    我感覺他的話裡有一些鄙視的成分,這是對一個14歲少年尊嚴的莫大侮辱,我有點挑釁地說:"舒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這麼大時,成績也很糟糕,他還考過零分,現在不照樣當了世界頂級賽車手?"劉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來,那笑聲讓我覺得有點陰鷙的味道:"他考了零分,當了賽車手。可是,你從來就沒有考過零分啊,每次都是「C」。」說完,他的手從背後亮出來,衝著我,揚了揚手中那張成績單。
  • 兒子是哈佛博士,女兒是哥大學霸,名作家劉墉的育兒理念你學的會
    為此,劉墉並沒有去過多的怪罪於他,也沒有為了讓他考好成績去打罵他。而是說了一句頗為深意的話。面對著不以為意的兒子,劉墉說:「你有本事要是能考個零分,我就佩服你!」在外人看來,劉墉的這句話,像是對孩子的激將法,想讓孩子能夠專心於學業,考出好成績。但是,聽了父親的話,兒子劉軒也暗下心來,約定在每次考試的卷子上都寫滿並拿到真正的零分給他看看,不要讓父親在幹涉自己。
  • 愛不厭詐:爸爸鼓勵我考零分!
    反正這些該死的試題我平時就有五分之三不會,考個零分不是什麼難題吧?第一題是這樣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指揮美國人民反擊納粹的時任總統是誰?下面有三個備選答案:卡特、羅斯福、艾森豪。我知道是羅斯福,卻故意在答題卡上塗下了艾森豪的名字。接下來的幾道題都是如此。可畢竟試題是按先易後難的原則出的,試題的難度不斷增加,甚至很陌生。
  • 兒子哈佛,女兒哥大,父親劉墉:小學到初中,我堅持陪伴孩子
    對此,劉墉採取中國式強權教育,教兒子皮實一點,儘快獨立起來。比如他常帶兒子到野外玩,一起抓蟲子,還帶他一起種菜,讓他做扛土這樣的體力活。有了這些親身體驗,劉墉再教兒子把這些經歷寫進作文裡。劉軒寫得妙趣橫生,得到老師好評,這讓他變得自信起來,和同學的交流也更多了。
  • 愛不厭詐: 爸爸鼓勵我考零分
    作家劉墉我們很認真地擊掌為盟,我在心裡已經開始竊笑不已了,我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天底下最可愛也最愚蠢的父親。「但是,既然是『考』,那就得遵守必要的考試規則:試卷必須答完,不能一字不填交白卷,也不能留著題目不答,更不能離場逃脫,如果那樣的話即視為違約,好不好?」 這還不簡單?我的心裡發出快樂地鳴叫,不假思索地答道:「沒有問題!」
  • 著名心靈導師劉墉的家庭教育經驗分享
    哈佛大學心理學的博士;劉倚帆,1989年1月29日生在紐約市,就讀美國長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主修音樂和經濟;著名作家劉墉老師的家庭教育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一個故事:1、讓兒子考「零分」,兒子初中的時候痴迷舒馬赫,學習成績為「C」,爸爸劉墉很是著急,但他不動聲色。
  • 「華人之光」劉墉怎樣教育兒子為哈佛博士,教育女兒進入哥大?
    他讓孩子考零分,教育講求細節處的智慧他居然讓孩子考零分,教育方面十分注意細節的智慧總體看一下劉墉的成長過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在逆境中長大的華人精英。劉墉知道這個情況之後,並沒有像傳統爸媽那樣責罵孩子或者命令孩子必須要加油趕上,只是回了一句:「有本事你就考個零分出來啊,這樣老爸才佩服你!」當時的劉軒也是年輕,就想著給父親考個鴨蛋看看。所以就跟父親約好,只要每次的考試自己都回答滿,到考到真正的零分之前,他父親都不能再管自己。
  • 父親要求孩子考零分,結果發人深省
    這兩天看了一個劉墉先生和兒子在一起的訪談,覺得很有趣。身為作家、畫家和教育家的劉墉先生,不僅一直筆耕不輟,誨人不倦,還把兩個孩子都培養成了作家、翻譯家。聽劉先生講親子教育,娓娓道來,幽默風趣。劉墉先生提到,他曾經教育中學的兒子要好好學習。
  • 《太太推薦閱讀》「兒子,我要你考0分」,這位不尋常的爸爸,最後把娃送進了哈佛
    他有與一兒一女,兒子劉軒考入哈佛,現在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作家、演講家。女兒劉倚帆,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兒子,我要你考0分!」劉墉的一雙兒女都如此優秀,但是這份優秀並非是一直延續的。劉墉的兒子劉軒曾經說,自己小時候的成績非常不好,每一次都是考到「C」。而且自己的心思其實一直都不在學習上, 每天就愛做白日夢,希望自己成為麥可·舒馬克那樣的F1賽車手。
  • 因為考了第一,竟然要與孩子斷絕父子關係!這是什麼鬼?
    第一名可以有很多,但孩子只有一個。還好,在家長這一人群中,還有那麼幾個「特立獨行」的家長,他們的教育方法與芸芸眾生正好相反,但異常成功。今天,小雨君就好好和各位雨粉們分享這幾個不走尋常路的家長的教育理念!
  • 兒子哈佛博士、女兒考進哥大,劉墉的「教養智慧」值得學習
    「強」勢的手段,造就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習慣由於工作的原因,其實兒子劉軒並不是從出生後就一直在劉墉身邊長大,作為父親應盡到的責任最開始劉墉是疏忽的。思考了一段時間的劉墉,決定採用中國式的「強權」教育方式來教育劉軒,他為兒子制定了嚴格的作息安排和生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