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聽到有學員跟我反映,說不知道怎麼給客戶打電話,尤其是在等待接通的時候,電話等待音:嘟~~~嘟~~~嘟~~~,感覺自己緊張得要死。
然而,各位同事,我們每天都需要打各種邀約跟進回訪預約提醒異議處理電話,特別是對於剛入行的人來說,下面這兩種情況你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吧?
每次靠近話筒的時候,你事先想好的話總會從嘴邊溜走(哪怕你已經想了1000遍)。
你胸中莫名升起一股驚慌之情,「撲通撲通撲通」,而聽筒那邊只有:嘟~~~嘟~~~~嘟~~~
為什麼「電話恐懼」會發生?
● 你無法預估打電話的人在想什麼!
大家應該都知道,語言在我們傳達意思的過程中,只起到了一小部分的作用,更多的表達是通過我們面對面的表情、身體語言和手勢去完成。而在打電話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心理學告訴我們,只通過聲音進行交流,看不見其他的表達,會讓相當一部分人很心塞。比方說,一些聽起來不那麼友好的話語,實際上可能是玩笑話。而問題在於:你又看不到對方的表情,怎麼能斷對方的真實意圖呢?
只通過聲音,去搞懂別人已經夠不簡單了,而想辦法讓別人明白你表達的真實內容,才是更大的挑戰。當我們面對面交流的時候,表情會有一些提示:揚起或是微皺的眉頭,代表你在認真傾聽;邊聽邊點頭,意味著可以繼續說下去;眼神呆滯,暗示著應該換話題了。
如果沒有這些提示,交流就變成了瞎猜,而且還沒辦法驗證你猜的對不對。
●你覺得時間更緊迫了!
那麼,有的同事可能要問了,用微信和簡訊進行交流,不也一樣忽略了所有的非口頭表達嗎?為什麼對很多人來說,打電話是比發信息更可怕的事情呢?那是因為,通過信息交流的時候,你為自己的表達贏得了更多的時間去整理思緒,有時間編輯文本,有時間糾結。而打電話就沒那麼好條件了,每一句你說出來的話,幾乎都是即時的反應。
●解決方法:勤加練習
勤能補拙!可以先從身邊熟悉的人開始,嘗試每天多打幾個電話, 其實,你大可以把這當做是一種暴露療法——接觸得越多,越不嚇人。關鍵在於循序漸進,如果在電話中暢所欲言聽起來太難,可以先從稍正式的談話做起,事先準備一點小草稿。爭取多說幾句,要響亮地讓自己聽到。慢慢的,你會發現,你的內心對於打電話這件事情不那麼恐懼了,心情一旦放鬆,一些相應的技巧自然而然也就運用上了。
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越來越不喜歡打電話了。如果說面對面交流憑的是直覺反應,那麼電話交流則需要理解一些微妙的禮儀。一通電話分成好幾個部分,你得從問候、到引入、到停頓、到插話、到結束,流暢地執行下來。這是個多練習才能掌握的本領。
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強調,面對素未謀面的客戶,在第一次電話溝通之前,最好還是先加一下對方的微信,一來可以更好的了解對方的生活狀態,尋找合適的溝通話題,避免無話可說沒話找話的尷尬,二來也可以讓客戶對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適當消除戒心和防備,為將來在電話中更好的進行溝通埋下伏筆。文:銷售團隊 吳顯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