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絕筆信亮相廣州 用日文寫成筆跡潦草(圖)

2020-12-16 搜狐網

  魯迅絕筆信亮相廣州博物館

  「沒想到半夜又喘起來。因此,十點鐘的約會去不成了,很抱歉。拜託你給須藤先生掛個電話,請他速來看一下……」

  「廣平兄:依我想,早該得到你的來信了,然而還沒有,大約閩粵間的通郵不大便當,因為並非每日都有船……」即將於明天在廣州博物館開幕的《魯迅生平與創作》展覽中,魯迅先生寫給許廣平的書信手札、魯迅去世前一天寫的「絕筆信」(複製品)以及魯迅兒時佩戴的銀飾等一批珍貴文物,從上海魯迅紀念館「借」來廣州與觀眾見面。昨天,記者提前「揭秘」了其中的精彩文物和故事。

  絕筆信:寫完次日與世長辭

  「我對於名譽、地位,什麼都不要,只要梟蛇鬼怪夠了。」「梟蛇鬼怪」又被稱為「小鬼」、「害馬」,就是魯迅眼裡的許廣平。在此次展覽中,有一件書信手札是魯迅先生寫給許廣平的,其中印記著魯迅對許廣平稱呼上的這個習慣。魯迅寫道:「此地四無人煙,圖書館中書籍不多,常在一處的人,又都是『面笑心不笑』,無話可談,真是無聊之至。海水浴倒是很近便,但我多年沒有浮水了;又想,倘使害馬在這裡,恐怕一定不贊成我這種舉動,所以沒有去洗……」上海魯迅紀念館陳列部的肖祖財告訴記者,文中的「害馬」就是魯迅對許廣平的「暱稱」。

  最令人關注的是,展覽中還展出了魯迅寫於1936年10月18日凌晨的絕筆信(複製品),這封信寫給好友內山完造,讓內山幫忙請醫生前來診治。信中用日文寫道:「老闆幾下:沒想到半夜又喘起來。因此,十點鐘的約會去不成了,很抱歉。拜託你給須藤先生掛個電話,請他速來看一下。草草頓首L拜十月十八日。」記者看到,信上字跡很難分辨,筆力不深、草草書寫,可以想見當時魯迅身體已極度虛弱。寫完這封信的次日,魯迅先生就與世長辭了。

  肖祖財介紹說,上海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建立後第一個人物性紀念館,是目前收藏魯迅遺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這次到廣州博物館辦展覽,我們第一次跨省帶出了67件魯迅生前的遺物。」據介紹,這些魯迅遺物大多是由許廣平捐贈的,其中包括上世紀20年代的《吶喊》、《彷徨》等小說集的首發本,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墳》、《熱風》、《華蓋集》等雜文集的首發本,都將是第一次在廣州展出。

  展覽還展出了魯迅幼年時經常佩戴的一個銀飾,上面有算盤、八卦等鏤刻,據說是專為避邪所用,也是許廣平捐贈給上海魯迅紀念館的文物,屬國家二級文物。

(責任編輯:李巖)

相關焦點

  • 魯迅絕筆信亮相廣州 日文寫成筆跡潦草
    魯迅的絕筆信字跡非常潦草。這是魯迅生前的收藏。     魯迅絕筆信亮相廣州博物館    「沒想到半夜又喘起來。因此,十點鐘的約會去不成了,很抱歉。拜託你給須藤先生掛個電話,請他速來看一下……」    「廣平兄:依我想,早該得到你的來信了,然而還沒有,大約閩粵間的通郵不大便當,因為並非每日都有船……」即將於明天在廣州博物館開幕的《魯迅生平與創作》展覽中,魯迅先生寫給許廣平的書信手札、魯迅去世前一天寫的「絕筆信」(複製品)以及魯迅兒時佩戴的銀飾等一批珍貴文物,從上海魯迅紀念館「借」來廣州與觀眾見面。
  • 讀英語看幽默小故事:我的筆跡很潦草,只有我才能認識
    翻譯:阿里做工的地方離家很遠,他想給他的妻子寫封信,可是他既不識字又不會寫字,並且整天都要幹活,所以他只好在晚上找人替他寫信。終於,他找到一個替人寫信的人的家,這個人名字叫納斯瑞丁。Nasreddin was already in bed .
  • 陳紅:魯迅日文水平考
    日語是魯迅最重要的外語,這從他的翻譯篇目便可看出,百分之八十的魯譯都是從日語譯介的。而且,魯迅的外文類藏書也以日文書籍為最,其所藏13本語言類工具書,共涉及日語、俄語、德語、英語四個語種,除《標準漢譯外國人名地名表》和《The Concise Universal Encyclopedia.》分別用漢語和英語釋義外,其他11本辭典都是用日語編纂的(參見表1)。
  • 韓媒:朝鮮官員個人推特亮相,用中英日文發帖
    韓媒:朝鮮官員個人推特亮相,用中英日文發帖 2020-11-13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4歲少年的絕筆信看哭網友:我已看透世態炎涼
    0114歲少年留下絕筆信後離世2020年4月5日,四川安嶽14歲少年王某留下絕筆信後離家留給父親的絕筆信王某在給母親的信中,希望母親不要為他傷心,要堅強。 留給母親的絕筆信在王某的信中,滿是悽涼,讓人讀了忍不住落淚,尤其是這兩句:我現在才懂,原來一個人能難過到沒有情緒,沒有言語,沒有表情……那種躲在床上,眼淚划過鼻梁,再流進另一隻眼睛
  • 魯迅罕見倡語書法現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圖)
    魯迅罕見倡語書法現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圖) 2015-11-27 13:06:17  此幅魯迅書法作品甫一出現,立即吸引了魯迅研究者們的目光。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子善曾經參與《魯迅全集》注釋工作,致力於20世紀中國文學史科學研究與教學。據陳教授介紹,「安三」即日本人清水安三,木盒盒蓋內的這段話應出自他本人手筆,而「七十七」當為他77歲時所書。「添四個字」即「朝花夕拾」,魯迅回憶性散文集的書名。
  • 你的筆跡會透露什麼?
    從購物清單、醫療處方到手寫情書無一不是手寫,只是我們如今大多寫得潦草散亂,不如過去那樣精緻。手寫體曾經充斥我們的日常事務和通信往來,如今多在畢業證和婚禮邀請函這樣的莊重場合中發揮作用。在這些用筆代替鍵盤的稀有場合,我們惴惴執筆,難免擔心自己潦草的字跡給閱讀者帶來辨認困擾。 每個人的筆跡之間都存在差異。
  • 女教師「絕筆信」細節披露,劇情反轉,教育局人員反成受害者?
    女教師「絕筆信」,近些天又把教師這個職業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今年的教師或許並不是太平穩,先有學生20幾年後打自己的老師被判刑,後有五蓮楊老師體罰學生被教育局重罰,但是在關於老師的話語上,總會出現褒貶不一的情況,當事人也都經歷了一場輿論浪口下的洗禮。
  • 拉拉褲印日文 大人小孩全不懂(圖)
    信報訊(記者李靜實習生李丹)馬女士一歲的女兒一直使用「幫寶適」拉拉褲,馬女士發現雖然外包裝上都是中文說明,可在小褲子上印的卻是日文生活小貼士,誰也看不懂。拉拉褲上印有日文貼士。郝思茹/攝  馬女士說,女兒一直用的是「幫寶適」牌拉拉褲,時間長了,她發現拉拉褲上印著不同的卡通圖案,圖案下面還配有一句日文。馬女士翻遍拉拉褲也沒找到一句中文翻譯。給孩子用的東西不敢馬虎,馬女士讓懂日文的朋友逐條翻譯後才弄明白,原來褲子上寫的都是些諸如「小朋友飯前要洗手」等生活小貼士。「這些小貼士都很好,可寫成日文誰也不認識,失去了意義。」
  • 成都通報毛洪濤絕筆信調查結果
    成都大學原黨委書記毛洪濤自殺一個多月後,今天(27日)下午,成都市就其「絕筆信」反映的問題,公開了調查結果。通報稱,他微信反映的問題與事實不符,在較長時間內焦慮情緒日益加重,採取極端行為。10月15日,毛洪濤稱在工作中受到了相關壓力,在朋友圈留下「絕筆信」後失聯。次日清晨,他的遺體在當地一河道內被發現,警方證實為溺水身亡。毛洪濤出生於1970年11月,河南武陟人,38歲獲評教授,次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四川旅遊學院副院長、眉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等職。
  • 筆跡心理學,從寫字的筆跡看一個人的心理和性格
    筆跡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它也許能顯露出你隱藏的隱私。 孤獨者:字與字之間的距離極小。 豪放者:字體較大,筆畫舒展。 虛榮者:筆壓不穩,字形飄忽。 放任者:字跡如龍飛鳳舞。 謹慎者:字體較小,基本上不會寫或不寫潦草的字。
  • 去除油性記號筆筆跡哪家強?用巧克力除桌椅上筆跡效果好[圖]
    ■信息日報記者趙婉露、實習生程麗林文/圖  實驗用具:油性筆、洗潔精、毛巾、巧克力、光滑的電腦桌、木質椅子、布等  解讀專家: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老師塗遠明  (註:本次實驗結果僅對本次實驗負責)上面筆跡是用巧克力擦拭後的效果
  • 魯迅為何不發表廢名文章?
    筆者在北京魯迅博物館查閱魯迅保存的青年投稿信件時,發現了一篇廢名的佚文。這是一封廢名寄給魯迅的投稿信,內附廢名的一篇文章《也來「閒話」》。廢名的這封信和文章,都用紅行稿紙寫成,信封上寫明寄至「宮門口西三條西頭路北周宅周樹人先生」,寄信者為「國立北京大學馮」。信封上的郵戳顯示時間為:1925年12月26日。
  • 錢鍾書私人信件將亮相拍場 信中評魯迅暗表不滿
    上圖釋文 錢鍾書一九八〇年十二月十六日致李國強 國強我兄編席:承寄在京合影后,事冗未報為罪。月初港友來,轉達天地圖書公司劉文良先生之言,謂其公司「擅印」拙著三種,稿酬港幣一萬元,請弟告以如何處理。
  • 母親留絕筆信失聯 讓我們深思丈夫如何維護好家庭關係?
    母親留絕筆信失聯 讓我們深思丈夫如何維護好家庭關係?時間:2019-05-01 16: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母親留絕筆信失聯 讓我們深思丈夫如何維護好家庭關係?
  • 筆跡學!字裡行間分析你的性格
    謹慎者:字體較小,基本上不會寫或不寫潦草的字。有毅力者:筆壓很重。無教養者:雜亂無章。熱情的人:字體大、筆畫柔、書寫流暢。固執的人:筆畫強勁。不愛動腦筋的人:字跡潦草。剛直不阿的人:筆畫僵硬,稜角分明。勇敢無畏的人:筆力強勁。有貪汙行為的人:字體大,筆壓較重,運筆沉穩。
  • 潦草字跡影響考試成績
    老師更是對學生潦草的字跡抱怨不已。61%的教師認為「在過去的5年裡,學生的寫字水平出現了明顯退步」;64%的教師認為「書寫潦草是學生沒有拿到滿分的重要原因」;35%的教師發現考卷上出現了表情符號;還有82%的教師認為學生正在失去手寫、心算等傳統技能,「因為他們過度依賴技術」。    專家表示,因為寫字越來越少,大批學生已經沒有手指疼痛、長繭的經歷了。
  • 「錯換人生28年」 當事人寫下「絕筆信」:我不甘心
    姚策受訪者供圖11月25日,記者從「錯換人生28年」案姚策母親杜新枝處獲悉,目前姚策的病情非常危險,他從上海的醫院轉到杭州的醫院繼續住院治療,由於其體內癌細胞多發性轉移,醫生告訴他已經無法換肝了。此外,據杜新枝介紹,姚策最近寫了一封「絕筆信」,仔細梳理了他「錯換人生28年」對他的傷害。該信息也從姚策代理律師周兆成處得到證實。在記者獲得的「絕筆信」中,姚策寫道:「醫生告訴我,我現在已經不可能換肝了。只能保守治療,我知道我身體裡的癌細胞已經侵蝕了我的全身,每天疼痛加劇,如萬千螞蟻般的蝕骨。止疼片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效果了,剛剛注射完嗎啡,我知道我在醫院裡只能等死。」
  • 老夏觀察20|魯迅在廣州中學的演講
    主講人魯迅,聽眾中學生。時過境遷。現在來看,依然經典。老夏觀察20 | 魯迅在廣州中學的演講1927年7月16日,一個周六。「這裡」,就是廣州。當年1月18日,魯迅乘「蘇州」號輪船從廈門來到許廣平的家鄉——廣州,入職中山大學。他不僅當全職教授,還出任文學系主任兼首任教務主任。頭銜太多,魯迅太忙。
  • 「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癌細胞擴散寫絕筆信:我不甘心
    涉事醫院同意賠償不超過60萬元 「錯換人生28年」 當事人癌細胞擴散寫絕筆信喊話涉事醫院 「醫生告訴我,我現在已經不可能換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