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的孩子,請勇敢打罵父母!

2020-09-04 秘而要宣

仇親、打父母,晝夜顛倒,是重要的創傷療愈期和釋放期。——流水不腐


抑鬱的孩子,攻擊性被自己嚴重壓抑,寧可自殘、自殺,都不願意打罵別人一下。把關係中的衝突、難受、別人的負面情緒,通通攬到自己身上。以一人之軀,背負數人重擔。


抑鬱的人有多善良,善良到他們寧可自殘、自殺,都不願意打罵別人一下。


作為家長,是看到孩子自殘更心痛,還是看到孩子打罵自己時更崩潰?


抑鬱症的孩子,已經很善良很懂事了。懂事到當他們難受時,他們不偷、不搶、不罵人、不打人,更不像社會上的反社會男士去幼兒園砍殺無辜,也不像公交車司機帶著滿車乘客去陪葬,他們會拿起刀子自殘,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悄悄地來,乾淨地走,不打擾別人,不留一句怨懟。


我希望,抑鬱症的孩子,當你承受不住時,你可以讓身邊的人幫你分擔。你已危如累卵、一觸即發;而你的親人,比你當下有更高的承受能力和更多的容納空間。


當你在家因為一點「小事」打砸東西,我知道,你宣洩的不只是當下的憤怒。幼兒園被冷落、小學被扇耳光、期末不及格被父母雷霆碾壓,曾經你不聲不響、統統咽下,而此刻你豁出去了,你打算釋放。他們不明白你為何這麼大的脾氣,說你易激惹。他們早已忘記十幾年的養育裡,打你的每個耳光、怒斥你的每聲嘶吼、把你與別的孩子比較時對你的打壓……這些他們通通忘了,而你還記在心上,因為痛的那個人,是你。當初被那樣對待的你,內心有多難受,靈魂有多煎熬,自尊被踩在地上,人格被佔據抨擊,這些他們通通不知道,不自知。


當我看到你開始打罵父母,開始在家裡砸東西,我很開心。我祝福你,我相信這是黎明前的黑暗。穿透了這段黑洞,才會迎來曙光。因為你終於從照單全收、默默無聞的包子,到學習去釋放、去宣洩、去回擊,你開始長出爪牙。


精神瀕臨死亡時,那是一種憤憤不平的對自己不滿。恨自己為什麼不能保護自己,怪自己為何不能護自己周全,你喪失了生而為人的自尊與尊嚴。你忍辱負重,沒有立足空間。刀在手臂上一道道割,軀體的痛緩解了內心的疼。


當你打罵父母,我祝福你終於站起來了,起來不願做精神奴隸的人們。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韙,你也決定捍衛自己。這種捍衛,是以一個瞬間對抗過去十幾年,顯得又誇張又忤逆。即使落下不孝的名聲,你也要保護自己。這恰恰說明你不久就會療愈傷口、修復內心、走出抑鬱。


那些憋著內心難受,堅持做乖孩子,堅持「尊重」父母的孩子。他們做了好人,但他們抑鬱,他們無力。他們心中憋住的那股攻擊和怒火,燃燒不了別人,卻時刻炙烤著自己。


你會一邊打罵父母,一邊聲淚俱下翻著「舊帳」。從放學後在幼兒園等到天黑到媽媽不履行承諾,從爸爸的一句冷語到具體的某個事件……回憶翻湧。原本被壓抑在底層的傷痛,儲存在記憶宮殿裡落灰房間的片段,像葫蘆般浮出水面,歷歷在目。你從未記得如此清晰。


既然是秋後算帳,就和父母一筆筆捋清楚。你質問,問他們有沒有這回事。他們承認、敘述當時的動機和心態,帶著愧疚向你道歉。這一幕,與討回公道、沉冤得雪無異。


一旦浮現出曾經的傷害,立即當面對質。什麼包容、原諒、文明、素質、涵養、道德,都可以丟到一邊。你不必被這些綁架。你正是包容得太多,才把自己壓垮。沒那份實力,擔不起那份度量。


當你對父母動手,你又愛又恨,你又急又氣,你想盡情釋放卻又捨不得。果然,內心深處終究愛著父母,心疼著父母。拿捏著分寸,把握著力道,過往怒氣的冤魂在衝突中化為一縷青煙、一陣風、一片雲。心中那口氣,一吐為快。


十幾年裡累積的負面情緒像淤泥般厚重、黏膩,他們可能很快就招架不住,就到了極限。十幾年的怨恨,在幾天之內爆發,如此高密度的瞬時呈現,像原子彈一樣將所到之處夷為平地。於是你學會,以後的人生中有啥不滿立即表達、捍衛,你不做任何人情緒、情感、人際上的債權人。清空內心,人格獨立,你不再是行走的人肉沙包和負能量垃圾站。


你也會看到,父母深深的轉變。那個不可一世、無比驕傲、脾氣暴躁、事業有成、風光無限的父親對你低了頭,流露出你從未見過的他的脆弱和傷口。那個強勢驕橫、權威不可侵犯的母親,生平第一次逆來順受,收起自己的稜角,任憑你宣洩,眼淚掉下,也不還擊。他們接住你的攻擊性,像一床棉被般任你蹦蹦跳跳,你是安全的。你從多疑不安到平息柔軟下來,漸漸有了安全感。


連續的火山噴發,火山終於休眠。周圍歸為平靜,火山灰變成沃土。越猛烈的暴風雨之後後,越是平靜,越有彩虹。

相關焦點

  • 抑鬱的孩子,為何會打罵父母?
    仇親、打父母,晝夜顛倒,是重要的創傷療愈期和釋放期。——流水不腐抑鬱的孩子,攻擊性被自己嚴重壓抑,寧可自殘、自殺,都不願意打罵別人一下。把關係中的衝突、難受、別人的負面情緒,通通攬到自己身上。以一人之軀,背負數人重擔。抑鬱的人有多善良,善良到他們寧可自殘、自殺,都不願意打罵別人一下。
  • 抑鬱孩子打罵父母、打砸物品、仇親、翻舊帳,家長不堪重負險崩潰
    文/流水不腐仇親、打父母,晝夜顛倒,是重要的創傷療愈期和釋放期。——流水不腐抑鬱的孩子,攻擊性被自己嚴重壓抑,寧可自殘、自殺,都不願意打罵別人一下。把關係中的衝突、難受、別人的負面情緒,通通攬到自己身上。以一人之軀,背負數人重擔。
  • 孩子抑鬱了,父母是有責任的
    心理學家與她抑鬱的病人交談並做筆記如果孩子患上抑鬱症或有抑鬱症傾向的家庭,母親一般性格都不太好母親批評教育孩子沒有問題,這是她的責任和義務。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態度。偶爾口無遮攔說說還可以,但長此以往不注意交流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非常之大。無形中傷害了孩子,自己還不知道,還認為她是「為孩子好」。「為你好」這句話,快成負面詞了。越來越多的人,不接受「你為我好」,就可以訓斥、打罵,甚至侮辱我等。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犯錯,越是打罵苛責,教育越無法發揮實質作用。孩子犯錯,簡單粗暴地打罵很容易,難的是,如何深入他們的世界,去面對和接納孩子在成長中出現的一切問題。孩子犯錯的時候,才是真正考驗父母之愛的時候。
  • 媽媽長期打罵孩子,現在該如何改變?
    我幾乎每天都對她打罵,感覺她變這樣都是我對不起她,我知道不能這樣對她了,可就是控制不住,感覺自己都抑鬱了。她現在有些膽小,出去還很怕人,也有些黏我,平常就我倆在家。如果我從現在開始不打罵她,她的性格還能不能改變過來,還是已經對她造成心理陰影了,我該怎麼做,請老師指導?回答: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但是經過十多年的慢慢長大,每個人的性格或多或少都會發生變化。
  • 那些從小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被孩子記在眼裡的,所以父母要為孩子的行為和自己的行為負責。今天就為大家揭示一下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罵的人,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的例子。自卑敏感家長的打罵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特別當父母當時在氣頭上說出一些過分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深的傷害,但是有些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問題。
  • 毀掉孩子性格的,不是打罵和離異,而是家長回家後這個舉動
    導讀:毀掉孩子性格的,不是打罵和離異,而是家長回家後這個舉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毀掉孩子性格的,不是打罵和離異,而是家長回家後這個舉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童年,那些在父母打罵中長大的孩子
    因為弱小的孩子沒有能力與強勢的父母對抗,不得不被迫的無奈的接受來自父母給予的一切。而這樣做對父母來說即維護了自己的權威,又是對不聽話的孩子最簡單、最有效、最省心的管教方式。這種管教方式對有些調皮的孩子也許有些作用,但是什麼事情都得有個度,打罵孩子也一樣。適度的打罵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能起到威懾的作用,過度的打罵對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無疑是不利的。
  • 父母打罵孩子,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生活中,這三類父母常打罵孩子1、懶於和孩子溝通的父母有的家長屬於沒耐心的一類,你告訴他要溝通,不要用打罵方式教育孩子時,他們自己往往都聽沒耐心聽下去,更難把溝通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2、認為打才能立竿見影的父母有的父母認為,打罵是最簡單有效,立竿見影的方式。
  • 為啥父母打罵完孩子後,孩子卻從來不記仇?真實原因讓家長很慚愧
    每對父母都想做溫柔的爸爸媽媽,都不想打罵孩子,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太調皮,父母就很生氣,不得不用打罵的形式來教育孩子。中國傳統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許多中國人的眼裡,打罵孩子是必須的。我們不可否認孩子有的時候是需要論打和罵來教育,但是如果長期敢罵孩子,那麼這就不合理了。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在被打之後,被罵之後,他們依然對著父母笑,不記仇。
  • 孩子膽小懦弱,父母的教育很關鍵,把握這四點,讓孩子勇敢翱翔
    從小我們就告訴孩子「這個不能摸、那個不能碰」,「這個危險」,「慢點走,小心車碰到你」等等,家長保護孩子沒有錯,但是久而久之這種因為擔心孩子受到傷害的恐懼心理,會傳染給孩子。父母都覺得身邊到處充滿著危險,孩子肯定也這樣認為,還怎麼能肆無忌憚地玩呢?2.家長經常簡單粗暴地否定孩子。
  • 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到底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你可能真的想不到
    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對孩子的教育付出可謂空前,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管教。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一些比較嚴厲的父母,就會對孩子動手。
  • 來自父母的擔憂:我應該如何判斷我的孩子是不是抑鬱了?
    >父母和社會對他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這些情況下,有些孩子會感受到壓力,甚至變得抑鬱。目前,我們在兒童中看到了比以往更高比例的壓力和抑鬱情況。他們不去上學,有些人甚至選擇逃課來迴避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也會產生壓力,有的父母會選擇把壓力通過某些行為轉嫁給孩子們,比如責怪、打罵、限制娛樂活動等。我怎麼知道我的孩子是抑鬱症?有哪些可以判斷的依據?
  • 別總是打罵孩子,父母懂得這3點,對孩子嚴厲更有方法更有效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嚴厲的父母形象,讓孩子尊師長有規矩,在生活中會顯得更有教養。但是往往也有很多父母在對孩子嚴厲的這件事情上沒有把握好一個度,常常把嚴厲理解為對孩子責罵和指責。
  • 如果父母不想培養自卑的孩子,就請減少責罵,正確表揚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種下或自卑或暴躁或自高自大的種子,這顆種子將伴隨他一生,難以拔除。父母不想培養一個自卑的孩子,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即使父母自控能力非常好,也難免在氣頭上責罵甚至打罵孩子。
  • 「關愛,多少打罵假汝之名」,那些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孩子是天上下凡的天使,需要父母用自由和愛意澆灌,才能茁壯成長,而打罵顯然不在「自由和愛」的範圍內,那些被父母長期打罵的孩子,會有童年心理陰影、低自尊、焦慮恐懼、缺乏安全感,有的甚至會早早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 對於大多數的父母,我建議保留打罵孩子的權利
    我為什麼既反對父母打罵孩子,但卻又建議大多數的父母保留打罵孩子的權力呢?其實歸根結底是理想與現實差距的結果,是理想對現實做出的妥協。理想:打罵教育不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打罵教育,對教育孩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這樣的教育卻存在很多弊端。
  • 為什麼有的父母任孩子打罵不還手
    孩子不順心打罵父母,大多是父母覺得虧欠孩子,便由著他的性子來;買好吃的不捨得,因為自己沒本事,家裡沒錢,可孩子還是鬧翻天,便任他撒潑打罵不還手;她知道自己沒本事讓孩子委屈了,沒能給孩子好吃的東西,好玩的玩具,她心甘情願被孩子打罵。 可是這麼做真的對嗎?你有想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的孩子嗎?你能力有限,給不了他一般家庭能給的物質生活,你愧對於他,但這不是放縱孩子的理由。
  • 《如果我抑鬱了,請父母這樣陪伴我》
    青少年平時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家庭和學校,能與孩子接觸到的就是家長、老師和同伴。其中,父母是最主要、最有力的陪伴者。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需要用合適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注。但由於專業技能的限制,父母無法做到像諮詢師一樣給予接納、尊重和積極關注。為讓更多的家長找到陪伴孩子的方向,我們將在這一節課與家長談談:陪伴抑鬱症青少年的基本技巧。
  • 當眾打罵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幾乎每個家長都知道,打罵孩子是沒最差勁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卻常常看到「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言行。因為從小到大,許多人就是在這種育兒方式下長大的,他們確實不懂還有什麼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除了打罵,已經是別無他法。很明顯,這種打罵教育,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