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們也會因為很多問題而感到壓力和抑鬱,比如說:
當他們目睹家庭爭吵時
當他們有很多功課要做時
當父母不在、或因為太忙而沒有時間陪他們
讓他們沒有人來討論他們所經歷的事情
父母和社會對他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在這些情況下,有些孩子會感受到壓力,甚至變得抑鬱。
抑鬱症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這些因素既有遺傳傾向,也包括了環境的影響。關於環境的影響,有一種系統性的模型。在這種模型理論下,孩子們會模仿父母應對壓力和焦慮的方式。如果父母應對壓力和焦慮的方式是不健康的,那麼他們可能會因為模仿而習得一種天生的無助感。
其他的環境因素可能是家庭的壓力以及父母如何應對這些壓力。家長有時會給孩子施壓,強迫他們執行某些命令。有些壓力也來自孩子們在網上獲取的信息,尤其是現在一些學校正在進行網上教學。當孩子們上網時,他們可以訪問社交媒體,這就帶來了攀比心理和網絡欺凌。
由於新冠疫情的殘留影響,孩子們的娛樂活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我們在兒童中看到了比以往更高比例的壓力和抑鬱情況。他們不去上學,有些人甚至選擇逃課來迴避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也會產生壓力,有的父母會選擇把壓力通過某些行為轉嫁給孩子們,比如責怪、打罵、限制娛樂活動等。
孩子們的抑鬱症表現與成人有些不同。
兒童首先表現出的抑鬱症狀是易怒。雖然他們仍然會表現出抑鬱、退縮和絕望的感覺,這在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但對孩子來說,抑鬱症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容易生氣、憤怒。根據孩子們的抑鬱情況,有時他們會根據環境、家長的監管和接觸危險物質的方便程度,對膠水、香菸和酒精等物質進行實驗。
當父母注意到這些跡象時,他們應該及時與孩子進行交流對話,詢問孩子的心理和身體狀況是否良好,並且照顧好他們。
第一種照顧方式是傾聽孩子的意見。患有抑鬱症的孩子有很多小心事,有時候甚至藏有自殺念頭,這就是為什麼傾聽是很重要的事情了。當你在聽他們說話時,保持冷靜、仔細聆聽,儘量不要打斷他們說話、也不要對他們的話語進行批評。
教他們如何照顧好自己,讓他們知道他們對你來說很重要、很有價值,提醒他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負面想法和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必要的話,聯繫你所在地區的精神病醫生、心理諮詢師,為你的孩子進行專業治療。
抑鬱症相關的生物特性就目前的研究看來是不可以改變的。但我們仍舊可以嘗試改變孩子周圍的環境來減少壓力、防止抑鬱。父母的策略非常重要。孩子們需要一條能夠讓他們釋放壓力的「通道」。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嘗試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對環境做出改變。
兒童抑鬱症的康復取決於其抑鬱的程度。通過適當的專業治療,他們很快就可以康復。如果一個孩子失去了父母或受到了創傷,他們將長期遭受焦慮和抑鬱的折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才能康復。
此外,即便孩子的抑鬱症康復了,之後還是有可能復發。這就是為什麼需要進行適當的認知行為治療。談話療法(心裡諮詢)可以幫助孩子說出自己心聲,解放內心深處的壓力。如果你幫他們治好了抑鬱症,卻不能保持環境的安全和健康,那麼他們的抑鬱症很有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復發。
會的。如果一個孩子因為抑鬱而胃口不好,他們就不能好好吃東西,就會變得營養不良。他們也有可能忽然暴飲暴食,導致肥胖。
童年時學會的生活方式很可能在成年後繼續下去。像神經性厭食症這樣的疾病就是在兒童的各種習慣導致的,他們往往由於內部的抑鬱情緒而不能正常進食。
一旦孩子被確診患有抑鬱症,那麼父母就應當幫助他們得到正確的治療,同時給予他們最好的支持。
從護理員、醫生那裡了解作為父母,你需要做什麼。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改變環境來降低孩子們感受到的壓力。阻止抑鬱症的惡化和復發。
你也許不能改變孩子的遺傳傾向,但你可以保持冷靜,教他們如何處理問題。作為父母,最關鍵的還是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照顧和關愛,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愛著的。
很多父母只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才和他們互動,這是不對的。這說明親子關係中沒有友誼。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參與他們喜歡的活動、表揚他們、獎勵他們的正面行為,這些都有助於積極的育兒和建立友誼。
當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時,父母是關鍵。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有助於塑造他們的行為模式。孩子們通常把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理解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