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洲勝:用「於體」書法書寫「七言絕句」相看兩不厭

2020-12-27 騰訊網

近日,閒暇時光,拜訪于右任嫡傳弟子黃洲勝老師,發現他也不斷的在臨帖、在琢磨、在學習,與之交談,感覺他沒有把自己當作什麼大家,反而更像一位小學生,雖然他為人之師久矣,嚴謹治學的態度,讓人敬佩。

黃洲勝,陝西清澗人,著名教育家、書法家黃軍勝之胞弟,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西安華夏平安書畫院副院長,古莘書畫院北京分院副院長,三秦文化網特約書法家,西北大學國際商學院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藝術導師,于右任於體標準化書法傳播者。

黃洲勝老師的書法,是以獨創的「漢字楷書草化計算設計」為核心的釋草、寫草新體系。即:「筆變線,長變短、再變點。交叉照寫,接頭拐彎。宀頭無左、方口作伴。同形組連,曲拐不變。連省借捷做指南,四周全勢字內從簡,特定法則流程推演「構成文字的所有技巧都被融會到這57個字裡,橫、豎、撇、捺都沒有了完整的起、行、收動作,從而形成了一門獨立學科的科學框架。

黃洲勝的起筆,包括兩種:一種是獨立起筆,起筆用筆較重,動作清晰莊重,豐富而完整,還有藏、露;另一種是順勢起筆,順勢起筆用筆較輕,銜接得自然完整。

黃洲勝老師的行筆變化多樣,寬窄變化、厚薄變化、流澀變化、慢速能澀、曲直變化自然而有根據。

黃洲勝老師能夠把收筆做得富於形態、富於神採的表現能力。他的收筆有兩大特點:一是露鋒收筆,要做到露而不「漏」;二是藏鋒收筆,有頓挫和回還動作,且都能做到兼顧點畫形態,目的是使筆畫更加完整而厚重。

黃洲勝老師的折筆,是不改變執筆方式,直接改變行筆方向的折法;行筆至折筆位置,調整執筆方式、調整筆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耐得住寂寞,勤奮好學,作為書法家,同樣是值得借鑑的。沒有付出,想通過走捷徑,投機取巧取得成功,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近日他又玩味起七言絕句了,並感慨萬千,古人能用28個漢字,道盡人間喜怒哀樂,藝術水平和藝術魅力無與倫比。他說,最近想把中小學語文課本上精選出來的七言絕句寫一遍,我說,然。

七言絕句是漢族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七言絕句的格律分兩大類,合四種句式:正格平起式兩種:平起平收,首句押韻;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韻。偏格仄起式兩種:仄起平收,首句押韻。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韻。七言絕句有四種基本句式,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聲同韻;第三句仄聲不同韻。第二四句倒數第三字通常為仄音;整首詩的意境高,文辭雅,寓意深。

七言絕句書法作品:

(楊普義 周峰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七言絕句是唐朝才有嗎?
    七言絕句是唐朝才有嗎?七言絕句並不是「七絕」這個簡稱所指,七言絕句包括了七言古絕和七言律絕。
  • 原創詩詞賞析:《浪淘沙》二首(七言絕句體)
    圖源網絡註解:浪淘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唐代劉禹錫、白居易依小調《浪淘沙》唱和而首創樂府歌辭《浪淘沙》為七言絕句體。
  • 格律詩寫作之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也是四句,總共二十八個字。七言律絕是以五言律絕為基礎的。跟五言律絕一樣,七言律絕共有四種平仄句式,這只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兩個音;如果是仄起的五字句,就把它變成平起的七字句;如果是平起的五字句,就把它變成仄起的七字句。
  • 七言絕句的第3句為什麼不押韻 句句押韻不行嗎?
    絕句,只有四句,分為合律的近體絕句,不合律的古體詩絕句。我們先看看唐朝絕句押韻的方式。一、唐朝的七言絕句在詩的每一句中,最後一個字如果押韻,叫做韻腳,如果不押韻,叫做白腳。絕句的二、四句必須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 七言絕句56種作法
    七言絕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於樂」,「最合於詩人之陶寫」, 「自唐迄今千數百年,為之者眾,好之者彌篤」 (邵祖平《七絕詩論》)。於其作法,「宋人猶少道及,至元明清間,始多揚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絕無系統」(同上),今幸有馮振《七言絕句作法舉隅》出矣。
  • 七言絕句(詩詞)
    七言絕句(平水韻)文/魏勇強(一)晚秋雜思殘荷露營飲白霜,雁飛展翅跨江忙。我心登樹採楓葉,待到嚴冬作暖陽。(二)深秋感懷天幕西來冷峻風,刪除碧綠換妝窮。-END-1.關於平臺理念:以春蠶吐絲般的語言,書寫有靈魂的文章!目標:匯天下文友,打造一個百家爭鳴的文學交流平臺!
  • 絕句魅力和書法藝術的完美呈現-李君
    《徐無聞批註》(影印版,二冊套裝),王士禎/選,徐無聞/批註,定價:480.00元 絕句魅力和書法藝術的完美呈現《唐人萬首絕句選》是清代詩人王士禎在宋代學者洪邁的《萬首唐人絕句》基礎之上精心編選而成,全書除序、凡例外共七卷,收錄絕句895首,其中五言絕句227首,七言絕句668首,為唐人絕句之精華。這個選本的五言絕句中收錄王維之作最多,達22首,其次為李白、韋應物、李商隱等;七言絕句則選李商隱之作為多,達38首,其次為杜牧、王建、劉禹錫、王昌齡、李白等。
  • 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的不同,你分得清嗎?
    古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七言較多。五言簡稱「五古」,七言簡稱「七古」。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   五言簡稱「五律」,七言簡稱「七律」, 十句以上的稱排律。其中的絕句,又稱絕詩、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詩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規格看,有的後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頷聯;有的前一聯對仗, 類似律詩的頸聯、尾聯;有的兩聯都對仗,類似律詩的頷聯、頸聯;有的不用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和尾聯。絕句的韻腳在二、四兩句,通常押平聲韻。第一句如押 韻,也押平聲字。
  • 次韻宋朝詩人陳與義的七言絕句《襄邑道中》
    陳與義先生畫像絕句和律詩在唐宋都是盛行的,但是品味一下唐時代的絕句和律詩,與宋時代的風格有著截然的不同。唐時的律詩和絕句,讀起來猶如精靈在雲中跳躍、歡呼,讓然覺得瑰麗、灑脫,清新、可愛。但是宋時的律詩和絕句,感覺完全不一樣,讀起來猶如濃雲密布,江水截流,讓人覺得渾厚、踏實,卻少了一份內在的清新,少了一份文人的淡然和飄逸。比如今天讀到北宋末年的接觸詩人陳與義的七言絕句《襄邑道中》,那種渾厚的感覺能讓人捶胸氣喘。
  • 七言絕句技法56種
    七言絕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於樂」,「最合於詩人之陶寫」, 「自唐迄今千數百年,為之者眾,好之者彌篤」 (邵祖平《七絕詩論》)。當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任教於上海大夏大學時,著《七言絕句作法舉隅》一書,「就七言絕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異者,略分如幹類,先博舉其例,而後綜籀其法」,授於門生,周振甫、馮其庸鹹得其惠。《七言絕句作法舉隅》一書1936年由世界書局出版,1985年3月北京市中國書店據以影印。
  • 七言絕句杜樊川
    杜牧在晚唐的時候名聲頗高,他的作品以七言絕句著稱,很多的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漲知識】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跟律詩一樣,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依平仄類型來看,七言平起式等於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於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當少見,七言仄起式則比較平起式稍為少些罷了)。跟律詩一樣,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 國學常識:什麼是詩詞、律詩、絕句
    詩詞,詩和詞的統稱,這裡的詩一般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 詞,特指宋詞。近體詩,亦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絕句的通稱,對於詩的句數、字數、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定。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按照詩中每句字數的多少,分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體裁。
  • 陽春三月,自娛自樂,次韻大神王維七言絕句《渭城曲》
    青青柳色使用七言絕句中的平起入韻式,其格律要求如下: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借用大神王維的用韻,次韻大神的《渭城曲》,寫一首自己的七言絕句,拙作如下:=======================一舟煙雨洗纖塵,幾樹清風淡綠新。
  • 【文化名家訪談錄】用筆墨書寫千華勝境
    【文化名家訪談錄】用筆墨書寫千華勝境 2020-10-16 1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七言絕句十二法
    七言絕句以唐之太白、龍標最佳,一方面是靠他們的天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有大唐充分自由的社會人文環境作基礎。後世應以清代王士禛及龔自珍最稱合作。但漁洋以風神情味勝,定庵則以思力絕倫、茂鬱清深見勝。漁洋詩有法度,學之易有所得,定庵詩簫狂劍怨,詞句也極其漂亮,容易打動人,但如無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學之必流於浮滑。清末南社諸公,頗學此體,但終不能傳誦,即是此理。
  • 詩的種類和字數:唐代以後,詩分為兩大類:古體詩、今體詩
    (一)古體詩;(二)今體詩 古體詩是繼承漢魏六朝的詩體;今體詩是唐代新興的詩體。 今體詩分為兩類: (一)律詩;(二)絕句
  • 古詩品賞知識|七言絕句的格律
    七言絕句的格律老井詩體格律      七言絕句屬于格律要求比較嚴格的近體詩。
  • 什麼是絕句?絕句是怎樣形成的?絕句有哪幾種分類?
    絕句是中國文學中最為短小的詩歌形式,五言絕句(以下簡稱五絕)只有二十個字,七言絕句(以下簡稱七絕)也只有二十八個字,絕句雖然字數少,但它跟律詩、詞等文學形式一樣,留下了許多千古傳唱的經典名篇,在這些經典絕句中,我們能感受到的美不會壓於任何一首長詩。那麼,什麼是絕句?絕句是怎樣形成的?絕句又有哪幾種分類呢?
  • 杜甫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七言絕句,堪稱其七絕壓卷之作
    七言絕句雖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字,但方寸之間往往意境其大,短小精悍而多言外之音,或含蓄雋永、或深婉幽怨,言有盡而意無窮,總是讓人讀罷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