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閒暇時光,拜訪于右任嫡傳弟子黃洲勝老師,發現他也不斷的在臨帖、在琢磨、在學習,與之交談,感覺他沒有把自己當作什麼大家,反而更像一位小學生,雖然他為人之師久矣,嚴謹治學的態度,讓人敬佩。
黃洲勝,陝西清澗人,著名教育家、書法家黃軍勝之胞弟,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西安華夏平安書畫院副院長,古莘書畫院北京分院副院長,三秦文化網特約書法家,西北大學國際商學院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藝術導師,于右任於體標準化書法傳播者。
黃洲勝老師的書法,是以獨創的「漢字楷書草化計算設計」為核心的釋草、寫草新體系。即:「筆變線,長變短、再變點。交叉照寫,接頭拐彎。宀頭無左、方口作伴。同形組連,曲拐不變。連省借捷做指南,四周全勢字內從簡,特定法則流程推演「構成文字的所有技巧都被融會到這57個字裡,橫、豎、撇、捺都沒有了完整的起、行、收動作,從而形成了一門獨立學科的科學框架。
黃洲勝的起筆,包括兩種:一種是獨立起筆,起筆用筆較重,動作清晰莊重,豐富而完整,還有藏、露;另一種是順勢起筆,順勢起筆用筆較輕,銜接得自然完整。
黃洲勝老師的行筆變化多樣,寬窄變化、厚薄變化、流澀變化、慢速能澀、曲直變化自然而有根據。
黃洲勝老師能夠把收筆做得富於形態、富於神採的表現能力。他的收筆有兩大特點:一是露鋒收筆,要做到露而不「漏」;二是藏鋒收筆,有頓挫和回還動作,且都能做到兼顧點畫形態,目的是使筆畫更加完整而厚重。
黃洲勝老師的折筆,是不改變執筆方式,直接改變行筆方向的折法;行筆至折筆位置,調整執筆方式、調整筆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耐得住寂寞,勤奮好學,作為書法家,同樣是值得借鑑的。沒有付出,想通過走捷徑,投機取巧取得成功,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近日他又玩味起七言絕句了,並感慨萬千,古人能用28個漢字,道盡人間喜怒哀樂,藝術水平和藝術魅力無與倫比。他說,最近想把中小學語文課本上精選出來的七言絕句寫一遍,我說,然。
七言絕句是漢族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七言絕句的格律分兩大類,合四種句式:正格平起式兩種:平起平收,首句押韻;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韻。偏格仄起式兩種:仄起平收,首句押韻。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韻。七言絕句有四種基本句式,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聲同韻;第三句仄聲不同韻。第二四句倒數第三字通常為仄音;整首詩的意境高,文辭雅,寓意深。
七言絕句書法作品:
(楊普義 周峰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