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書法字體,也就是書法風格的分類。傳統來講,我國書法字體大致分為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這五大書法字體。不過在每一大類裡面又分為若干細小門類,比如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楷書又有魏碑唐楷之分,還有二王體、瘦金體之說。下面我們分別來談談這些書法字體及特點。
書法字體之篆書
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掾書,就是官書,是一種規範化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漢字書體並無專門名稱,而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
《唐詩兩首》 劉罡愷 男 14歲 輔導老師 劉洪興 貴州省貴陽市
書法字體之隸書
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但是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複,由於種種缺點,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的書法字體,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體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
《隸書》 馬帥茂 女 12歲 輔導老師 趙倩 四川省廣元市
書法字體之草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體。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體,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場合,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
《草書》 馬俊驥 男 17歲 山東省
書法字體之楷書
楷書在書法字體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
《楷書》 左爽 男 13歲 輔導老師 田威 北京市
書法字體之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體,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行書》男 12歲 湖南省
今天福利依舊,為大家奉上PHE國際青少年大會主席陳仕彬老師的草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