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店行業產業鏈
酒店產業鏈上遊主要包括食品製造業、裝修設計業、建築施工業以及家具生產業等;酒店行業位於產業鏈中遊,包括各種類型的酒店、酒店管理集團等;下遊為終端消費者,主要有旅遊消費者、商務或公務消費者、個人事務消費者等。
酒店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酒店行業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幾年中國的旅遊業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也推動了酒店行業的發展,我國酒店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但增速逐年放緩。2019年我國酒店行業市場規模為5386億元,同比增長1.96%。
注:此處數據僅包含酒店客房收入,不包含在酒店內發生的餐飲收入。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酒店數量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年均複合增速為4%。2015至2019年,我國酒店數量從75.8萬家增長至88.4萬家。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酒店客房數量達414.97萬間,同比增長27.85%。
數據來源:中國飯店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疫情特殊時期,不少酒店為了維持資金運轉,採取打折促銷等手段降低損失,不過仍有不少企業未能挺過2020年這個寒冬。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我國酒店相關企業註冊量創下近五年來新低,僅有6.6萬家企業新成立,較2019年同期降低了38%。而2020年第一季度有1.3萬家酒店相關企業註銷、吊銷,雖然不及2019年同期,但這個數據依舊觸目驚心。
資料來源:企查查,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溫泉酒店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
三、酒店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8年,我國酒店行業集中度逐年提升,而在2019年,酒店行業集中度有所下降。2019年,我國酒店行業CR3為40.76%,CR5為50.83%,CR10為59.76%。
數據來源:中國飯店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2019年中國酒店集團規模TOP10排行榜中,總部在上海的有3家,青島的有2家,杭州的有2家。其中,錦江國際酒店集團以760000間客房數以及7537家門店數排名首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酒店行業格局較為分散,從市場佔有率來看,2019年,我國酒店業市場佔有率前三名分別為如家酒店、漢庭酒店及7天酒店,佔比依次為5.62%、5.32%、4.85%。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酒店行業發展對策分析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很多行業的正常經營帶來強烈衝擊。作為服務行業中的重要支柱之一,酒店業首當其衝。由於疫情極大地影響了獲客來源,不少酒店一度陷入蕭條,運營舉步維艱。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和階段性勝利,低迷的酒店業在三季度出現拐點,迎來了疫情之後的最大反彈。
綜合來看,國內酒店業業績提升有多方因素影響:一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經濟秩序穩步恢復,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企業經營活力顯現;二是國慶節「黃金周」引發的旅遊熱,帶動酒店消費回潮。數據顯示,國慶8天假期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酒店業受益明顯,經營收入快速上升;三是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強烈激發了國內巨大消費市場的潛在活力,成為酒店行業整裝待發的有力支撐和升級發展的新契機。
面對酒店業的穩步向好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機遇,金融機構應把握機遇,通過扶持酒店行業發展,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