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開陽縣花梨鎮十字村綠色蔬菜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在基地上採摘辣椒,統一包裝後即將出貨。 「現在每年能掙4萬元,我安排好家裡後就到基地固定上班,認真踏實幹,再也不用到處漂泊了!」說起蔬菜種植基地帶來的實惠和信心,十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正斌深有體會。
據了解,該蔬菜種植基地由十字村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入貴州硒益康農旅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規劃打造,投資規模500萬元,現已流轉土地300多畝,採取「種植+旅遊+公益+組織培訓」的方式,以蔬菜、精品水果及鄉村旅遊為經營方向,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現在每天都有20-30名村民在基地上務工,村民在家門口就有固定的務工平臺,每月都能拿到2000-3000元左右的收入,鄉親們從剛剛開始的觀望著『不願幹』轉變成現在的『搶著幹』,積極性、主動性有了明顯提高。」貴州硒益康農旅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遠吉說,截至目前,已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1700餘人次,發放工人工資近20餘萬元。 據王遠吉介紹,進入6月以來,公司帶動種植的辣椒、小瓜、茄子、豇豆、西紅柿等已陸續投產上市,分別發往貴陽、深圳等省內外銷售市場,從目前市場前景看,今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但清潔、綠色的無公害蔬菜市場需求量仍然較大,公司所有綠色產品銷售基本上仍是供不應求,暫時不存在銷售難的問題。
近年來,花梨鎮十字村聚焦產業發展「八要素」,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撬動群眾增收脫貧的「著力點」,通過內引外聯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產業結構加快調整,運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帶動當地村民就業明顯增收,為持續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讓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堅定村民脫貧致富信心,鼓足村民『錢袋子』。」十字村黨支部書記付滄海信心滿滿。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高偉
編輯 羅昌
編審 王太師 王莉